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勇 《中国种业》2018,(10):75-76
皖豌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豌豆品种,以地方资源蒙城白豌豆为母本、中豌4号为父本,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2年的品种生产试验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性好和抗倒伏的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014001)。  相似文献   

2.
杨勇 《中国种业》2018,(3):73-74
绿豆是安徽省的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皖科绿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新品种,具有植株直立、高产、籽粒光泽度好和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211001)。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4.
绿豆是安徽省的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皖科绿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品种,具有植株直立、高产、子粒光泽度好和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211001)。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磊 《中国种业》2002,(6):34-34
皖豆20是阜阳市农科所1983年用美国3号×早熟1号的F1作母本,蚌埠50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品种。原系号为阜83-79,2000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6.
依据NY/T 2422-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茶树》国家标准测试方法,对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与石台县协作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皖茶6号"、"皖茶7号"形态学特进行DUS测试,为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中国种业》2016,(6):76-76
<正>皖科绿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由安徽省地方资源收集的绿豆群体的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211003。该品种具有直立抗倒、高产、优质、子粒饱满、抗病等优点,适宜于安徽省绿豆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豆杂种优势是提高中国大豆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选育高产大豆杂交新品种对中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皖杂豆5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W1101A’,恢复系为‘MR1312’。2017-201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8.7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平均增产8.49%。201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60.7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6.06%。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0000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大豆新品种‘皖杂豆5号’的选育和推广对中国大豆单产的增加、国产大豆的振兴和豆农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棉花育种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既是植棉大省,又是轻纺大省。“九五”以来,棉花新品种选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先后育成十几个品种通过安徽省审定。以皖棉13号为代表的安徽省自育品种,取代外省品种成为安徽省的当家品种。目前安徽省生产中应用的棉花品种基本是安徽省自育品种。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同等水平,但在育种的技术手段、品种资源的创新、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培养引进、资金投入和育种机制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0.
皖花14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鲁花14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进行杂交,F2种子进行氮离子束注入诱变,再经选育而成,具有结荚多而集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花生(2022)340189。对皖花14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