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的135尾鯵科鱼类(长体圆鯵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鯵D.tabl、无斑圆鯵D.kurroides、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鯵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鯵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鯵Selar crumenophtha...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7年6—8月于伊朗阿曼湾海域渔业资源探捕期间采集的带鱼矢耳石样本,选取20个形态参数作为该矢耳石的形态指标,分析矢耳石形态特征,并进行主成分和矢耳石生长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伊朗带鱼矢耳石整体呈弯曲长梭形,主间沟深且明显;有较明显的基叶和翼叶,基叶向前延伸,明显超过翼叶长度。矢耳石的总长(L_1)、矢耳石的高度(L_2)、矢耳石中心到前端的长度(L_6)、矢耳石基叶到矩口的长度(L_(17))、矢耳石基叶的长度(L_(19))以及矢耳石翼叶到矩口的长度(L_(20))可代表20项形态参数来描述伊朗带鱼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各部分生长模式表现为异速生长,矢耳石长、短轴均随着时间异速增长,基叶、翼叶也随时间增加愈加明显,翼叶生长速度大于基叶。矢耳石形态特征参数L_1、L_2与鱼体肛长呈对数函数关系,L_6与鱼体肛长间呈幂函数关系;L_2与体质量呈对数函数关系,L_1、L_6与体质量间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带鱼种群判别及年龄鉴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鱼类耳石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60-14762
鱼类耳石形状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在种类及种群识别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综述了鱼类耳石形态的特征参数、耳石形态研究方法及其在鱼类种类及种群识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耳石与鱼体生长的关系,对采自西白令海水域53尾阿拉斯加狭鳕样本的矢耳石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外形较大,呈近椭圆形,基叶和翼叶明显,主间沟不明显;体长为35~43 cm的个体耳石长和耳石宽分别为12.93~17.05 mm和5.70~7.78 mm;左、右矢耳石形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耳石绝对尺寸增加,但相对尺寸减小,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通过对耳石外部形态9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可以用耳石面积、背长和耳石长来描述阿拉斯加狭鳕耳石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湿体质量的关系显示,耳石长、耳石宽、背长、基叶长、翼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体长呈指数关系;而背宽与鱼体体长呈幂函数关系;耳石长、背宽、背长、基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湿质量呈幂函数关系,耳石宽、翼叶长与鱼体湿质量呈指数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阿拉斯加狭鳕年龄鉴定和种群鉴别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7-10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东南太平洋智利竹荚鱼的矢耳石存在4个区,即前区、后区、背区和腹区。有明显的基叶,基叶均长于翼叶。对矢耳石的24项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耳石总长(L1)、耳石中心到末端的距离(L3)、耳石末端到翼叶的距离(L11)、耳石末端到矩口的距离(L13)可作为耳石长度特征参数,耳石中心到腹部的距离(L5)、耳石末端到腹部的距离(L10)、耳石腹部到矩口的距离(L18)、耳石翼叶的长度(L23)则可作为耳石宽度特征参数。耳石长度特征参数L1、L3、L11、L13与叉长和体重,以及耳石宽度特征参数L5、L10、L18与叉长和体重分别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05),参数L23与叉长以及体重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5)。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7-10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的矢耳石存在4个区,即前区、后区、背区和腹区。有明显的基叶,基叶均长于翼叶。对矢耳石的24项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耳石总长(L1)、耳石中心到末端的距离(L3)、耳石末端到翼叶的距离(L11)、耳石末端到矩口的距离(L13)可作为耳石长度特征参数,耳石中心到腹部的距离(L5)、耳石末端到腹部的距离(L10)、耳石腹部到矩口的距离(L18)、耳石翼叶的长度(L23)则可作为耳石宽度特征参数。耳石长度特征参数L1、L3、L11、L13与叉长和体重,以及耳石宽度特征参数L5、L10、L18与叉长和体重分别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05),参数L23与叉长以及体重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05)。  相似文献   

7.
赤刀鱼科(Cepolidae)是鲈形目(Perciformes)之下一类身体侧扁、通体红色的小型穴居性鱼类,幼体阶段有一个上枕骨及鳃盖骨系特别膨大且多棘刺等为特点的特殊发育时期。该科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已有零星记录。详细考查赤刀鱼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早期发育个体及成体基本形态,检测保存于中国主要鱼类研究单位的有关标本,厘定中国赤刀鱼科的种类。依据形态鉴别特征,发现中国赤刀鱼科有3属7种,列出这些种类的学名引证及其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简要描述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编制属、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广东湛江海域16种野生鲹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16种鲹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59%~55.45%、9.45%~37.27%、20.35%~47.89%.结论 湛江海域16种鲹科鱼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进行地标点法分析,耳石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识别4种鲹科鱼类的耳石形态,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74.55%和11.16%,可以将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区分,其中地标点5贡献率为42.655%,地标点4贡献率为35.853%,这两个地标点贡献作用较大并解释了主要的耳石形态变异;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显示,4种鲹科鱼类的最大值比较中,脂眼凹肩鲹最大,短吻丝鲹最小;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显示,逐步判别和交互检验的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的判别成功率均达100%。研究表明,地标点法在耳石形态信息分析中识别效果显著,其耳石形态可视化可为耳石形态学自动化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耳石的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获得的114尾鸢乌贼(胴长为142-575mm)的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观测表明,鸢乌贼耳石具有很大的翼区,背区则较小,其形态结构与一些其它科种类如赡乌贼科有明显差异。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背侧区长DLL、吻侧区长RLL和翼区长WL等6个主要形态参数值与胴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P〈0.05)。随着胴长不断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逐渐增大,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背区、侧区、吻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则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2%、57%、49%和75%左右。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水深以及昼夜变化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区的渔获率最高,粤东海区最低,并由西往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冬季科鱼类的渔获率较高,而春、秋季较低;渔获率沿水深梯度的变化为≤100m水深海域沿水深的增加而增加,>100m水深海域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以80~100m海域的渔获率相对较高;午夜的渔获率最低,14时最高。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水深以及昼夜变化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区的渔获率最高,粤东海区最低,并由西往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冬季科鱼类的渔获率较高,而春、秋季较低;渔获率沿水深梯度的变化为≤100m水深海域沿水深的增加而增加,>100m水深海域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以80~100m海域的渔获率相对较高;午夜的渔获率最低,14时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利用参数模型和无参数估计法预测南海陆坡沉积物柱MD05-2896中的细菌丰度.基于非培养的PCR-RFLP的16SrRNA基因分子技术,扩增了沉积物柱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并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6S rRNA基因文库中,大多数序列属于17个已知的“门”.分别以99%、97%、90%和80%序列一致性作为分类单元分界点,将16SrRNA基因序列组群为分类单元.使用逆高斯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负二项式分布模型、帕雷托分布模型、双指数分布模型以及ACE、ACE-1等估计方法预测不同分类单元分类水平下的细菌丰度.结果表明在“种”级分类水平上,负二项式分布为最优估计模型,估计细菌丰度为244±10(SE).不过,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该估计值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角质颚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类头足类渔业生物、生态学。根据我国灯光罩网渔船2016年1—3月和2017年1—3月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818尾鸢乌贼样本,研究了鸢乌贼角质颚的外部形态生长特性。主成分分析表明,鸢乌贼的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上侧壁长(UL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翼长(LWL)和下侧壁长(LLWL)可以作为鸢乌贼角质颚外形变化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UHL、LW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其余参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体质量间的生长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AIC分析表明:除LLWL和雄性个体的UH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线性方程表示外,其余均最适用指数方程表示;雌性个体所有外形参数与体质量的生长关系均最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而雄性个体除UCL和UWL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均最适合用线性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6-2007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调查共采获鱼类262种,隶属于20目102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166种;夏季和秋季次之,分别为161种和155种;春季最少,为135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分别为粤西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东南沿岸群落(群落Ⅱ)、海南岛东部深海群落(群落Ⅲ)、过渡群落(群落Ⅳ)和混合群落(群落Ⅴ).ANOSIM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47-0.939,P<0.001).鱼类群落格局的变化与海流和水深关系密切,有较明显的沿水深梯度分布的规律.咸淡水鱼类在雷州半岛东部的冷涡区域,形成群落Ⅰ;南海暖流控制区域内的深海鱼类,形成群落Ⅲ;在南海暖流最为强劲的冬季,研究区域内大部分鱼类集结为混合性群落Ⅴ;琼东南沿岸的上升流区内形成群落Ⅱ;沿岸流强劲的夏、秋季,在沿岸流和上升流交汇处,形成过渡性群落Ⅳ.  相似文献   

16.
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礁、南薰礁、牛轭礁、道明群礁等23座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专业调查,其中有21座岛礁共渔获到7目15科33种408尾软骨鱼类,而美济礁和南方浅滩没有渔获到软骨鱼类。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各分类阶元的分布、优势度(IRI)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旨在为南海珊瑚礁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73~499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六鳃鲨和黑梢真鲨;中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114~245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三齿鲨;南沙群岛除了美济礁和南方浅滩外其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51~846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黑梢真鲨、灰三齿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礁、南薰礁、牛轭礁、道明群礁等23座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专业调查,其中有21座岛礁共渔获到7目15科33种408尾软骨鱼类,而美济礁和南方浅滩没有渔获到软骨鱼类。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各分类阶元的分布、优势度(IRI)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旨在为南海珊瑚礁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73~499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六鳃鲨和黑梢真鲨;中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114~245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三齿鲨;南沙群岛除了美济礁和南方浅滩外其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51~846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黑梢真鲨、灰三齿鲨。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年夏季在南海北部海域设置的23个站位,以WP2浮游生物网(网口内径57 cm,网长271 cm,网目200 μm)进行垂直拖网采集的样本,研究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分析南海北部海域水文特征与仔稚鱼分布的相关关系。研究共采集仔稚鱼230尾,隶属11目33科77种,其中8种鉴定到科,23种鉴定到属,46种鉴定到种。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有16科24种,占调查海域仔稚鱼种类数的31.17%。其次是灯笼鱼目(Myctophiformes)和巨口鱼目(Stomiiformes),分别为1科18种和4科12种。灯笼鱼科(Myctophidae)、巨口光灯鱼科(Phosichthyidae)、钻光鱼科(Gonostomatidae)的仔稚鱼数量约占仔稚鱼总捕获量的50%。各站位间仔稚鱼种类数的变化,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而言,粤东海域和琼东海域的仔稚鱼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夏季南海北部琼东沿岸上升流海区、珠江冲淡水海区以及西沙群岛近岸海区仔稚鱼丰度相对较高。典型相关性分析(CCA)结果表明,南海北部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与海表面温度(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a)密切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仔稚鱼群落可划分为2个群组,大洋组和近海组。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量超过JECFA的推荐值,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一株南海木榄内生真菌 (Gloesporium sp.)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株木榄内生真菌(Gloesporium sp.)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环(甘-苯丙)二肽(1)、环(苯丙-酪)二肽(2)、3-(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 (3)、苯丙酸(4),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