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于1960年成立,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国际水稻研究机构。水稻育种一直是该所工作重点之一。建所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从世界各国征集水稻种质资源。接着在1962年,利用我国水稻品种低脚乌尖(Dee-Geo-Woo-Gen)与印度尼西亚水稻品种皮泰(Peta)杂交,于1966年育成了世界有名的“奇迹稻”品种IR8。迄今为止,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了一系列以国际稻(IR)命名的水稻新  相似文献   

2.
经中国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双方协商,就双边合作计划达成初步协议,其中我国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在杂交水稻方面合作计划的内容有: (一)1986年,双方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出版杂交水稻培训手册。(二)国际水稻研究所继续鉴定并向中国提供优良恢复系材料,用于培育生育期短的杂交水稻。(三)在不同质源不育系选育方面,双方交换新培育的细胞质不育材料;对双方所培育的新老不育材料进行胞质遗传关系的研究;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对病虫害抗性之间的关系。(四)杂交稻米质改良方面,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对双方育成的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米质鉴定,筛选出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政府种子局又命名3个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杂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并在菲国本上首先推广。 IR58选自IR28/广场矮//IR 36的杂交后代,其株系代号为IR9752-71-3-2。该品种在菲国的生态条件下,全生育期100天,高抗东戈罗病和稻瘟病,且抗褐飞虱生物型I和Ⅱ,其稻米蒸煮食味与IR36相似。在吕宋(Luzou)和威沙亚士己为稻农所使用。该品种引进我所进行试种观察后,具有矮秆、分蘖力强,早熟的特点,1983年5月1日播种,5月15日移栽,6月20日抽穗,第二次于6月23日播种,9月13日齐穗。其株形特征与以往IR编号的品种有较大不同。 IR60是从IR4432-53-33/PTB33  相似文献   

4.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于1989年开始的水稻新株型品种选育、至1993年底,已推出11个水稻新株型品系,井于1994年底通报了水稻新株型品系(即媒介广泛报道的“超级水稻”)的产量潜力。我们根据这些品系的特性和表现及我国水稻生态环境,选择并取得了其中9个品系的少量种子,于1994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观察了其一些特性(由于这些新株型品系种子数量有限,未能比较其与我国推广品种的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5.
韩永松 《作物研究》1989,3(1):11-13
早熟性是水稻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每亩日产量5~6公斤的超高产育种计划,不仅要把理想株型同旺盛的生理功能相结合,还要有特定遗传背景的早熟基因资源。 美国水稻早熟育种一般以Belle Patna和Blue Belle为早源;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大多以TKM6及由TKM6/T(N)后代选育的IR747B2—6为早源。我国矮杆早籼的早热性主要来源于南特号及其衍生品种(顾铭洪等,1986)。  相似文献   

6.
紫叶水稻IR1552紫叶性状的遗传及其育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R1552是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紫叶特异材料,以其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绿叶籼稻、粳稻品种杂交,研究了紫叶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代植株叶色均为绿色,以IR1552为母本回交的BC1F1代群体中绿叶株与紫叶株之比为1∶1,而F2代群体中绿叶株与紫叶株之比表现13∶3和55∶9等2种类型,分析认为,该紫叶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PL-PL控制,一般绿叶稻品种带有1对紫叶显性抑制基因I-PL-I-PL。以紫叶稻IR1552为供体,经杂交转育成桂紫-1S等多个带紫叶标记的不育系,桂紫-1S生育后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慢,所配组合叶片功能正常,说明IR1552的紫叶性状对转育成的带紫叶标记的水稻不育系及其杂种F1代的生长势和产量无不良影响,是一理想的紫叶标记供体。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鉴定水稻抗褐稻虱的改良苗期集团筛选法(MSST),该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中抗品种,同时可在室内进行,用虫量邵,方法简便。采用MSST方法对国际水稻研究所收集保存的部分水稻种质进行了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8.
鲜食大豆新品种铁鲜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鲜3号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鲜食品系大豆新品种,以辽鲜1号为母本、铁00003-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为铁06166-1。2017年3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豆2017022)。该品种口感品质A级(香甜柔糯型),丰产性好、商品价值高,适于在辽宁省各市种植。  相似文献   

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已发现45份双胚苗水稻品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双胚苗是寻找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年前我们获得了四个具有遗传特性的水稻双胚苗品系:陆52(粳稻),阿里希斯尼(粳稻),双-13(籼稻)和双-3(籼稻)。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双苗率( TSR)和不定胚频率(AER)的研究,另一方面在水稻资源中进行双胚苗的广泛筛选工作,至今已从数千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发现具有双胚苗的水稻品种49份。它们大部分筛选自常规水稻品种(32个),一部分来自杂交水稻F1杂种本身(12份)。还有一些来自特殊的水稻品种(如紫稻1份,水稻与高粱杂交后代的平顶轮生稻1份)。已发现具有双胚苗单株的杂交稻…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利用常规杂交法已获得水稻×高粱(Guangyu等,1979)及水稻×小麦(Xihua等,1981)杂种,旨在获得水稻的大穗、多粒、高光效性状以及增强其抗旱性.对水稻×高粱杂种的形态学(Deming等,1975)、同功酶(Guangyu等,1980)、染色体和DNA(Guangyu等,1981)的研究已证实该杂种与水稻亲本相似.水稻×小麦杂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研究也证实杂种与水稻亲本相似,但有许多性状与双亲不同,可以认为属于Oryticum属Oryzoides种,其杂种为Oryticum Oryzoides(Jingquan和Yaolong,1980).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稻研究所目前培育出一种耐水淹的新稻种,从而为抗洪和除草提供了新途径.水稻是善水作物,但过量的水也能将其淹死.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易发生洪涝的地区,稻农只能栽种不被洪水淹没的低产高整水稻,即位如此,世不的农田生产每年份国洪涝而遭受严重损失.能否培育一种淹不凡的本稻呢?15年前,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戴维.麦克基尔开始进行这种尝试.他发现水稻耐走与否主要由单一基因所控制.他找到一种耐淹仅严士很低的水稻,然后将其耐淹基因移入高产的热带水稻中,终于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水位品系.试种表明,新培育的耐淹水稻产士可达…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亚(品)种间淀粉粘滞特性杂交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籼稻品种浙辐504为母本,分别与中籼IR64、爪哇稻Lemont和粳稻秀水11三类代表性优质品种杂交,探讨通过亚(品)种间淀粉粘滞特性转移来培育优质早籼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供体衍生的低AAC品系间淀粉粘滞性相似,但中等AAC品系间差异显著。浙辐504/IR64籼籼杂交后代,RVA谱变异丰富,易筛选到与IR64淀粉粘滞性相同的新品系;浙辐504/Lemont籼爪杂交后代,只选择到个别与Lemont淀粉粘滞性相似的新品系;浙辐504/秀水11籼粳杂交后代,未发现与粳稻秀水11淀粉粘滞性相似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一、选育经过赣棉78~7系我所1975年采用徐州142与辽棉3号杂交,经单株选择,南繁加代选育而成。到1984年止整整十个世代。 1976年种于杂种一代圃混合收花留种。 1977年种于杂种二代圃,经田间群体选出73号优良单株。同年九月底赴海南岛南繁加代进入选种圃(南繁21号)。经田间观察测产,综合性状较好。 1978年升入所内品系预备试验。 1979年升入所内品系比较试验,并定名赣78~7。 1980~1981年参加全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1982年参加全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连续三年在省内不同地区、土壤、耕作制度类型棉区对其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抗逆  相似文献   

14.
从在三亚召开的“2004年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会”上获悉,仅2003年,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种植面积就接近100万hm2。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1974年,中国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产量通常比改良的常规高产纯系品种高15%~20%。经过大规模的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占我国水稻面积的一半,全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3.5t提高到6.2t。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01,16(5)
20 0 1年 8月 15日~ 9月 14日 ,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举办了为期 1个月的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国际培训班。这是“中心”与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首次联合主办的国际培训班。近年来 ,在中国杂交水稻应用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和带动下 ,许多亚洲国家正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 ,但因制种技术难度较大 ,产量低 ,平均仅 10 0 0kg hm2 左右 ,严重阻碍了杂交水稻的快速推广。针对这一技术难题 ,由IRRI组织来自印度、越南、孟加拉、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伊朗、泰国、菲律宾和IRRI等 10个…  相似文献   

16.
在粮食作物上进行广泛的杂交,是把理想的特性从野生种转移到栽培种上来的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二倍体野生稻如曲须根野生稻(Domin)、药用野生稻( Wall)和短药野生稻( Chev和Roehr)的一些材料,均抗各种生物型的褐飞虱。为了从这些野生稻转移抗褐飞虱基因,我们用这些材料与具有改良株型但感飞虱的品系-IR1529-680-3—2、 IR 25587—3—3—3—3和IR31917—45—3—2进行了杂交。 我们用曲须根野生稻的三个材料、药用野生稻的五个材料和短药野生稻的一个材料作父本,与三个栽培品系进行杂交。由于亲本间的不亲和性,结实率很低,获得的极少量杂…  相似文献   

17.
在低芥酸油莱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亚油酸降低亚麻酸的育种是提供多聚不饱和油脂的来源(Downey,1976)。一种应用种间杂交而改变亚油酸与亚麻酸比例的特殊基因来源已被获得(Roy,1981)。本文着重报道利用西德的Oro双突变系(Robbelen和Nitsch,1975)进行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并通过这个组合的变异,围绕高亚油酸、低亚麻酸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彩棉23号(原品系名为石彩10)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2001年以自育早熟、丰产、抗病的深棕絮色品系01-5-46为母本,外引中长绒抗病(白棉)品系03Y-1选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9-2010年正式参加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自治  相似文献   

19.
一、选育经过赣棉78—7系我所1975年用徐州142为母本,与辽宁3号杂交,经F_2代圃株选和南繁加代,于1978年F_4代参加品系预备试验,1979年定名为“赣棉78—7”。1980年为F_6代。现各种性状巳基本稳定,正在我省参加区域化鉴定,1981年并选拔参加了长江流域耕作改制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二、产量表现1978年在所内新品系预试圃中,折合亩产皮棉147.03斤,比对照种(沪棉204原种,下同)增产18.29%,居全试验20个品系的第三位。1979年在所内两个新品系比较试验中,(4/10及4/11播种),亩产皮棉为153.44斤及160.67斤,分别比对照种增产6.8%及  相似文献   

20.
新陆中47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陆中47号(X11006)由新疆巴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抗枯耐黄Ji98-72优系为母本、以01-1099品系(前苏联材料)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育成.2006-2007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8-2009年通过新疆早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10年45号).由于该品种丰产优质抗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南疆地区的棉花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