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将96 头34 kg 左右的中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 个重复,每重复6 头猪。预试期5 d,试验期35 d。饲喂玉米豆粕型的基础日粮,分别添加固体发酵复合酶250 g/t、500 g/t 和单酶混合复合酶250 g/t,研究不同复合酶、不同添加量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固体发酵复合酶500 g/t 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育肥猪末重3.11%、日增重4.43%,降低料肉比4.78%,其中日增重、料肉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固体发酵复合酶250 g/t 和单酶混合复合酶250 g/t 能一定程度提高中猪生产性能,但单酶混合复合酶效果不如固体发酵复合酶的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用320羽1日龄樱桃谷白羽肉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进行1~21和22~42日龄2个阶段的饲养试验。研究饲用不同添加量的固体发酵复合酶对肉鸭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添加量为250和500 g/t。试验结果表明:小鸭阶段,饲料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显著提高小鸭末质量和日增质量,极显著降低料肉比;大鸭阶段,降能饲料中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极显著提高肉鸭末质量和日增质量;而小鸭和大鸭阶段添加25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一定程度提高肉鸭生产性能,但效果不如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的明显。 相似文献
3.
4.
饲用复合酶固体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物的消化特点和选择的饲料原料,利用黑曲霉菌种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试验研究了使发酵产生的各项酶活力达到最高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成及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基:麸皮64g、豆粕粉5g、(NH4)2SO41g、稻壳20g、玉米芯粉10g、营养因子C0.4g;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0.3%、发酵培养温度30℃、发酵培养时间48h。 相似文献
5.
饲用复合酶固体发酵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宇佐美曲霉YW-38是一株高产饲用复合酶的生产菌株。在20m3自动固体发酵罐内32~35℃间断通风发酵64h,YW-38产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β-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等复合酶系,其中:酸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15200和1200U/g。本试验研究了YW-38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麸皮800kg,豆饼粉200kg,(NH4)2SO420kg,KH2PO45kg,水分55%~58%,pH值6.2~6.5,发酵过程中补加2次无菌水,每次200kg。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固体发酵物作复合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固体发酵物作复合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华中农大微生物科技系刘亚力,梁运祥,闫淳泰复合酶饲料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中新兴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展得很快。但目前研究中使用过或市场上已有的复合酶(包括进口产品),基本上是由几种纯酶制剂按一定配方复配、稀释而成... 相似文献
7.
《家畜生态学报》2021,42(10)
为了探索黑曲霉固体发酵黄芪最优发酵工艺及对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选择72只2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2%黄芪、基础日粮+0.2%黑曲霉、基础日粮+0.2%黑曲霉发酵黄芪,试验期28 d,分别于试验第14天、第28天测定蛋鸡生产和血清抗氧化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温度、接种量、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纤维素酶、淀粉酶和黄芪多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曲霉发酵黄芪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发酵工艺。结果表明:(1)产纤维素酶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接种量1%,培养基含水量45%,发酵时间9 d,纤维素酶活力可达82.26 U/g;产淀粉酶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接种量1%,含水量45%,发酵时间9 d;黄芪多糖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和两种酶的变化呈相反趋势;(2)在试验1~14 d,发酵黄芪组蛋鸡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约为4.15 U·mL~(-1),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为0.49 nmol·mL~(-1),较对照组和黑曲霉组显著降低(P0.05),但与黄芪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15~28 d,发酵黄芪组蛋鸡的产蛋率高达96.73%,较对照组、黄芪组和黑曲霉组分别提高18.79%、9.21%、12.85%,差异显著(P0.05)。同时,料蛋比降至1.83,较对照组、黄芪组和黑曲霉组分别降低19.71%、9.49%、20.62%,差异显著(P0.05);发酵黄芪组蛋鸡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为10.43 U·mL~(-1)、16.93 U·mL~(-1)和123.83 U·mL~(-1),较其他3组均显著提高(P0.05)。因此,黄芪经黑曲霉发酵后,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提高,考虑到黑曲霉发酵黄芪中纤维素酶活力参考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温度37℃、接种量1%、培养基含水量45%、发酵时间9 d为最优发酵条件。且黑曲霉发酵黄芪制剂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黑曲霉固态发酵获得的复合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各组分酶活的表现活力、耐酸、耐胃液稳定性以及对无淀粉麦麸的降解作用。结果发现,该复合酶中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等多种酶活。在pH4.0~7.0,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均有很好的表现活力;在pH2.5-4.0,果胶酶有较好的表现活力。在生长猪的胃液(pH2.8)中40℃保温6h,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的酶活损失均低于30%。在40℃和pH5.5条件下保温8h,可以降解麦麸(无淀粉)18%的干物质。与传统的动物饲养试验相比,这种分析评判饲料酶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体重为(14.5±0.43)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180头,随机分成5个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棉籽蛋白组,第3组为芽孢杆菌发酵棉籽蛋白组,第4组为乳酸杆菌发酵棉籽蛋白组,第5组为混合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7:3)发酵棉籽蛋白组,研究固体发酵棉籽蛋白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28d。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前后期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前期的平均日增重第3组最高,为507.14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料重比方面,第3组最低,前期为1.47,后期为2.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研究复合酶制剂对广东麻黄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肉鸡低能量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有提高肉鸡日增重的趋势;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AB酶100g/t后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②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有提高肉鸡血清中血糖浓度的趋势;1~30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浓度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4~57日龄肉鸡血清中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肉鸡日粮中添加AB酶100g/t显著提高了30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的浓度;对57日龄肉鸡有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发酵花生壳粉生产复合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选取了一株能发酵花生壳粉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黑曲霉HKS-07,并通过诱变得到高产菌株UV11,对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UV11在m(麸皮):m(花生壳粉)为6:4、豆粕10%、(NH4)2SO42%、MgSO4·7H2O0.05%、K2HPO40.1%的培养基质上,加水比1:1.1,接种量为105~106个/g,置28~30℃下培养24~30h,产酶量为酸性蛋白酶1226U/g、纤维素酶7996U/g、木聚糖酶3192U/g、糖化酶1080U/g,热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绿色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法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固体发酵产率742 ̄827单位/克)比液体发酵产率高25%,其中C1酶提高28%,Cx提高42%,β-葡萄糖苷酶提高49%,且酶组分比例高于液体发酵。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明显多出四、五条轻带。酶解未经预处理的稻草粮化率也明显高于液体发酵,联系大规模生产进一步阐述了固体发酵比液体发酵具有投入少、成本低,省能源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苹果粕作为麸皮的替代物在小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选用80头体重为15.26±0.75kg大长二元杂阉公小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进行28天饲养试验,A组日粮中含有4%麸皮,B组日粮用等量苹果粕替代日粮中全部麸皮,调整日粮蛋白能量一致。结果表明:试验14天和28天A、B两组小猪的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外观B组小猪皮肤较健康红润,同时苹果粕比麸皮有价格优势,从而降低饲料成本。本试验结果表明,苹果粕在小猪日粮中作为麸皮的替代物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2.30±0.06)胎]、产奶量[(37.00±0.03)kg/d]、泌乳天数[(90±0.15)d]相近的9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进行3期动物试验。每期21 d,其中14 d为预试期,7 d为采样期。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P0.05),而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其他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奶牛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P=0.06);3)饲粮中添加10和2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且10 g/(头·d)组的4%校正乳(4%FCM)产量、乳脂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85(P0.05)、0.49(P0.05)和0.32 kg/d(P0.05);4)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未对奶牛血清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10 g/(头·d)复合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产量和瘤胃液丁酸浓度,且饲喂效果优于添加量为20 g/(头·d)时。综合考虑,泌乳奶牛饲粮中复合酶制剂的推荐添加量为10 g/(头·d)。 相似文献
16.
17.
饲料酵母的固体发酵与深层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蛋白饲料资源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其中,单细胞蛋白特别是饲料酵母的开发研究,尤其受到重视。传统的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是深层发酵。这一工艺由于基建和设备投资大、生产原料受限制、技术复杂和动力消耗大等缺点,在我国一直未能得到大规模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91年全世界以深层工艺发酵生产的饲料酵母为320万吨,而中国仅有6000吨左右。能否以农副产品及其下脚料为原料,以固体发酵工艺生产饲料酵母呢?自1981年以来,作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并于1985年首次获得成功。自1984年7月至1992年5月,作者先后主持了省级和国家级饲料酵母固体发酵技术科研项目12项,这些新产品自1988年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1991年总产量达4.8万吨,估计1992年达到8万吨。饲料酵母固体发酵产品的问世,带来了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8.
K. R. RAMESH G.DEVEGOWDA 《山东饲料》2005,(B07):13-15
1引言 家禽缺乏非淀粉多糖(NSP)水解酶,给肉鸡饲喂富含NSP的日粮会增加肠道粘度(Choct等,1996;Shivaram and Devegowda,2004),改变微生物群落(Apajalathi和Bedford,1999),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生长性能较差(Choct和Annision,1992)。通过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来克服这些不利影响显得很有前途。酶制剂可以分解这些多聚物,降低肠道粘度,增加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Schang等,Wu等,2003;Ramesh and Deveg-owda,2004)。 相似文献
19.
试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类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1日龄AA肉鸡15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试验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Ⅱ组为负对照组,日粮代谢能降低50 kcal/kg且加大杂粕使用量;试验Ⅲ、Ⅳ、Ⅴ组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200、400 g/t和800 g/t配合饲料。结果表明:负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低于正对照组、加酶Ⅲ组,但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加酶Ⅳ、Ⅴ组(P<0.05)。负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料肉比Ⅰ、Ⅲ、Ⅳ、Ⅴ组和负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降低了4.76%、5.29%、6.35%、6.88%,且加酶Ⅴ组料肉比显著低于正对照组(降低2.26%)(P<0.05)。不同添加量的复合酶都可以有效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最好为400 g/t配合饲料添加组,效益达到0.3602元/只。试验说明复合酶制剂在能值降低的玉米杂粕型日粮中应用可显著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固态发酵复合酶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和饲喂饲料,确定猪用复合酶以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为主,兼有纤维素酶,并采用单因素搜索试验对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60g,纤维素粉40g,豆粕10g,(NH4)2SO42g,MgSO40.05g,K2HPO40.1g。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w(曲种)=0.3%,每克原料含3×105个孢子,培养温度30~35℃和适宜的培养时间,在此条件下,所产酶活力分别为:纤维素酶8597U/g,木聚糖酶5054U/g,酸性蛋白酶861U/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