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帝神农氏     
双余 《茶报》2003,(2):45-45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几乎在每一页都可闻到茶之清香.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众多极富中国地域特色的名茶.时至今日,名茶文化更被发挥到了极致.据<中国茶经>载录,光绿茶类名茶就达200余种.在众多所谓的名茶中,却鲜有一只品牌是耳熟能详的,更别说媲美"可口可乐"这样的世界品牌了.名茶不"名",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今日名茶文化发展的一个怪现象,更是一个误区.笔者就这一现象作一粗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茶文化的定义,笔者在《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认为:茶文化是茶的物质生产和品饮利用过程的物质、技艺及其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见,茶文化形成于茶之品饮而有别于茶之为饮,茶的生产和饮用不等于茶文化形成,从时间上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茶经》)。神农氏,又称炎帝,为传说中的神奇人物,生于母系氏族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神农发现茶的记载,源于东汉年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众多灿烂悠久的文化当中,茶文化一直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并且影响至今,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大量与茶文化有关的古典文学作品,而从唐朝以后文人墨客更是争相将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品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并将其与诗歌、小说等众多文学体裁相互融合。在此背景下诞生了大量有关禅茶文化的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将分别以《红楼梦》、《镜花缘》和《九云记》为例,简要分析研究在我国古典作品中的品茶与茶文化,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6.
“栊翠庵品茶”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宝哥哥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的主要情节。本文主要解读其中的茶文化,以飨读者。 一天,贾母带了刘姥姥一帮人来到栊翠庵,庵里住持妙玉忙接了进去。贾母见院中花木繁盛,对众人笑道:“到底她们是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看,一面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相似文献   

7.
8.
素绢溢茶香     
周树斌 《中国茶叶》2004,26(3):36-37
中国画以山水、人物、化鸟为大宗,而"茶画"这一称谓是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而出现的,它是绘画题材与茶有关的一类作品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深刻彰显出茶文化的审美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这三种审美理念,并以《茶经》中的具体章节为佐证,揭示了陆羽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后从陆羽所处的时代环境着手,分析了这种审美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背景,最后则站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阐释了《茶经》中茶文化审美观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人们应当积极汲取茶文化审美理念的精髓,养成淡泊宁静的心态,努力推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1 茶起源于中国茶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开发的野生植物之一 ,根据现有农业史料和傣文 (云南省傣族的一种文字 )的记载 ,以及在云南茶区发现的大茶树来分析 ,就不难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那座海拔 40 0 0 m的南糯山就是世界上茶叶的原产地。相传神农氏的年代 ,茶叶就当作治病的良药 ,有“神农氏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之说。东周时代 ,烈王姬喜 2年 (公元前 3 74年 )的时候 ,茶叶曾一度当作补品饮用 ,后来在诗经中还有“谁谓荼苦 ,甘之如荠”可作佐证。在公元 2世纪 ,东汉名医华佗著《食论》中也曾谈到“苦茶食之 ,可以…  相似文献   

11.
任迎春 《福建茶叶》2016,(10):353-354
目前,我国对于《茶经》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为姜欣等教授的译文,文章针对《茶经》中茶文化英译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姜欣等英译文为例,探析了《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具体包括茶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英译策略,旨在为《茶经》英译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我国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茶人乐趣多     
竺济法 《茶报》2004,(3):42-43
酒能乱性,茶可清心。于茶人来说,清饮是唾手可得的乐趣,只要有好茶好水。或家居、书房独饮,或夫妻、父子对饮,或三两知己共饮,细品慢饮,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13.
徐冶敏 《中国茶叶》2004,26(6):34-35
1996年12月1日,天门市原邮电局向原邮电部申印发行以1997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为载体的"湖北省天门市邮电局集邮公司"广告邮资明信片(官方定名为"企业拜年卡")一套2枚.1997鄂(BK)-0046明信片(图10)右侧为"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右端的陆羽品茶坐像,左侧印时任中国陆羽研究会副会长、书法家欧阳勋所书陆羽作于唐建中四年(783)的<六羡歌>(全文为: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全方位展现陆羽追求自然、不入仕途的品性.  相似文献   

14.
钱时霖 《茶叶》2003,29(3):130-132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5.
乐素娜 《茶叶》2006,32(4):55-58
《西湖茶思录》;《茶经(上、下)》;《品茶说茶》;《图说中国茶艺》;《没事来喝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播,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过程中,茶叶贸易十分频繁,大量的茶叶名称,以及与茶道相关的词汇也随着茶叶一起流传到国外。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以英语中茶文化相关词汇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研究茶文化翻译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本文即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分析了中外茶文化的差异,然后进行了《茶经》文化内涵及翻译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绍青  祖青海 《福建茶叶》2016,(12):372-373
实践中将《茶经》进行英译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传递,这本身就对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难知晓,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得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为此,具体的英译策略包括: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任蓓蓓 《福建茶叶》2016,(3):328-32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上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茶典籍。而《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富含丰厚文化底蕴的《茶经》英译及传播问题就成为了广大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可以模仿和复制,文化模因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内容,本文作者结合本人翻译经验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茶经》中文化的遗失现象,提出译者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尽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模因。  相似文献   

19.
杨公建 《福建茶叶》2016,(8):389-39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茶经》是世界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部记录茶诗的著作。《茶经》的作者为陆羽,他对中国茶文化核心思想的精辟见解,以及对茶文化思想的总结,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随着文化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茶文化在其他国家的普及也更加广泛,在输出过程中,更多的《茶经》翻译版本出现,受到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情况的影响,《茶经》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或者是嬗变的情况比较多。研究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与变形的问题,对正确输出中国文化,普及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永建 《福建茶叶》2016,(3):326-327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已然萌芽,直至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文化才开始真正地繁衍生息。《茶经》之所以被后世尊为茶坛中的"圣经",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更是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中现存最早的完整记录茶学的经典,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兴起。而《茶经》被后人陆续外译,也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本文基于接受理论视角探析中国茶文化以《茶经》英译版为载体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通过《茶经》的英译版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