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菌药在当今集约化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一支主力军.但当各种因素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或者不适于口服给药时,注射给药就成为必要的给药方式,但多数抗菌药在临床应用时需每日多次使用才能满足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一是不随意买药:多数抗菌药是处方药,不能随便购买,需凭兽医处方购药;二是不自行选药:抗菌药需对因才能充分发挥疗效,选择哪类和哪种抗菌药,需经执业兽医师全面诊断后才能做出判断;三是不盲目投药:抗菌药需遵医嘱给动物投服,不能随意乱用(如随意改变给药对象、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  相似文献   

3.
临床治疗猪便秘多用口服给药法,但较大猪发病,口服量大,操作不慎会引发事故。为了安全给药,笔者把经口给药改为直肠给药,共治疗7头便秘猪,效果良好。方法是:用中间带有圆球的洗胃管插入病猪肛门,深度视猪体大小而  相似文献   

4.
一、磺胺类抗菌药的概述与分类(一)磺胺类抗菌药的特点磺胺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或注射、吸收迅速,有的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较为稳定,不易变质等优点。(二)磺胺类抗菌药的分类按其应用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全身感染用磺胺药。本类药物口服后均可吸收,但其血药浓度持续时间不同。按其消除半衰期可分为短效磺胺(消除半衰期6小时)、中效磺胺(消除半衰期12小时)、长效磺胺(消除半衰期超过24小时)三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五甲氧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等。二是肠道磺胺药。本类药物口服后吸收很少,主…  相似文献   

5.
一、明确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发挥抗菌药疗效的重要保证。滥用抗菌药可产生不良后果 ,既可产生敏感的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能使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临床诊断为依据。二、根据药物特点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菌药在机体内要发挥杀灭或抑制的作用 ,必须在靶组织或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 ,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途径既应根据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又应根据病情适当选择 ,严重感染多用注射给药 ,一般感染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内服为宜 ,但严重消化道疾病伴有菌血症时 ,可选择内服与注射法给药并用 ,奶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宜用局部注射法给药。三、慎用抗菌药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常用抗菌药对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真菌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应对症选择用药。2.病情轻、病因不明的感染不宜轻易使用抗菌药物。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尽量减少长时间应用 ,污染场地应严格消毒 ,控制耐药菌株传播。使用抗菌药物 ,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宜用窄谱抗生素决不用广谱抗生素 ;一种抗菌药有效时 ,决不用多种抗菌药 ;将...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与口服补液盐配合应用治疗新生黄牛犊腹泻新生黄牛犊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一般多发生于10日龄内的新生牛犊,常导致脱水和酸中毒,造成死亡;较大日龄的发生很少。过去,常采用抗菌药、止泻药和助消化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治愈率75~85%左右...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药治疗家畜疾病,习惯上多用口服给药。但遇破伤风、脑黄等患畜口,服给药则较困难。治疗猪病时,灌服中药也多不便,有时还会出现事故,这都影响了中药在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12,(5):29
正1一般性措施1.1对疫病做出准确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这就要求基层兽医人员提高诊断技能和加强相关医疗知识,对症下药。掌握用药常识,先窄谱后广谱,先一线后二线的给药顺序及联合用药,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不要盲目的使用抗菌药。在使用抗菌药治疗疾病前,有条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用药常识.从正确诊断、选择合适给药方法、控制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按照疗程给药、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对因对症治疗等方面,列举基层兽医在诊疗猪病时应当熟悉的用药常识;从盲目施用退烧药物、盲目施用止泻药物与过量添加抗生素等方面,列举基层兽医在诊疗猪病的过程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给药方法影响治疗措施和疗效。对猪一般是拌入饲料或饮水中给药。但是对于暴发陛疾病,如急性丹毒链球菌性脑膜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等,需要非口服给药来治疗。经口服给药仅限于哺乳期或刚刚断奶的小猪。  相似文献   

11.
<正>药物的给药途经有多种,不同药物、不同疾病,需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羊常用的给药方法如下。1口服法口服给药是使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这种给药方法操作简单,适合治疗全身性或消化道疾病,也适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药物的使用。其缺点是药物受胃肠内容物和胃酸、胃酶的影响较大,吸收不规则,显效较慢,剂量较难准确掌握。口服给药可分为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注射液治疗猪日本血吸虫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治疗猪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口服吡喹酮片。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给药,杀虫效果虽好,但临床应用时,至少有二个方面亟待改进。一是口服给药不太方便,因吡喹酮苦涩,适口性很差,混于饲料中,猪一般  相似文献   

13.
<正>在毛皮动物养殖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养殖场主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诸多的误区,现就这些误区进行归纳与分析。误区一:发病用药就用抗菌药许多养殖户认为抗菌药可治疗任何感染,只要动物发病就用抗菌药。其实,抗菌药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仅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病毒性疾病、伤风、寄生虫病,用抗菌药治疗是无效的。误区二:抗菌药是消炎药抗菌药和消炎药是不同的两类药  相似文献   

14.
《湖南畜牧兽医》2003,(6):31-31
1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抗菌药是兽医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品。要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临床用药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选药;②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③联合用药,要有明确的临床症状;④注意观察患病动物的反应,及时修正治疗方案;⑤必须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⑥注意药物配合使用时的无关、累积、协调、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应做到:①联合应用的每种抗菌药,对该细菌有抑杀作用;②将作用方式不同的杀菌类抗菌药联合使用;③宜将两种抗菌药物同时应用,不要相继应用;④开辟新的给药途径,并根据病情有机结合。必须避免抗菌药的配伍禁…  相似文献   

15.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内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动物给药方法这一章节,而且安排在最前面授课并进行实验操作,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一个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到生产一线工作,连针都不会打、口服给药也不能顺利完成,要想受到欢迎是很难的。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给予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小动物口服给药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对于临床兽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与实验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1常用动物给药方法动物给药方法最常用的有4种:口服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肤外用。口服给药中的片剂口服给药多数是畜主根据动物医师的医嘱自行投给,这就给畜主出了难题。因为这种古老的给药方法从  相似文献   

16.
<正>甲氧苄啶(TMP)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主要作为磺胺类药物的增效剂[1]。治疗家禽、牲畜等细菌感染时用作饲料添加剂,但由于TMP在水中几乎不溶,吸收较差,拌料不匀或饮食量的多少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若将药物开发成饮水给药途径的粉剂,既能使给药方便、快捷,又能提高药物的吸收和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养鸡业主要给药途径有三种:注射、口服、吸入。其中口服给药的方法主要有拌料、饮水、直接投服三种。但随着养殖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兽药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原有的给药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人们都在寻求新的方法来适应新形式的需求。现介绍一种口服给药新方法——溜药。溜药可以充分提高药物利用率,如冲剂常沉积于饮水器底部,降低了药物利用率,同时  相似文献   

18.
笼养鸡主要给药途径有三种:注射、口服、吸入。其中口服给药的方法主要有拌料、饮水,直接投服三种。但随着养殖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兽药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原有的给药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介绍一种口服给药新方法——溜药法,其方法及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集约化养鸡生产中疫病较多 ,也更加复杂 ,避免不了的经常给药和接种疫苗。适当合理地保健、防疫必不可少 ,但现实生产中养鸡者盲目滥用药非常普遍 ,这样既延误了病情又浪费药物。笔者在现实生产中总结了几点用药体会提出与大家共商讨。1 先确诊 ,后给药注意观察鸡群 ,发现可疑病鸡及时送兽医室诊治 ,对症下药。大鸡群可做药敏实验和小群投药试验 ,以确保疗效 ,减少损失。2 交叉、协同给药不同类抗菌药交叉使用效果好。特别应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药厂众多 ,同一类抗菌药有许多商品名 ,一般养鸡者不清楚其有效成分而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 ,…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口服给药对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具有疗效显著,毒性较低,疗程短,代谢快以及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减虫率达到98.4—100%,但该药价格较贵,口服给药用量大,治疗一头成年牛需药费9元左右。考虑到其经济效益而难以全面推广应用。本研究采用新的溶媒,制成针剂,肌肉注射,探索对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吡喹酮注射液:由北京第三制药厂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