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zhang是危害湿地松Pinus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linn.、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主要是以幼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严重时切断有机养分输送,导致树木死亡,其危害湿地松还造成大量流脂,进而降低松脂产量。据统计,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南方7省(湖南、广西、云南、福建、广东、江西等)119个县(市)发生,面积已达16.83万hm^2,造成3500万株林木死亡。掌握萧氏松茎象发生特点,便于林业承包户科学合理防治,达到减少损失,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萧氏松茎象是我国南方近年来爆发成灾的钻蛀性害虫。本文通过对固定样地的监测,研究萧氏松茎象入侵湿地松幼林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湿地松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幼虫危害加重,同时湿地松的耐害能力也在提高;萧氏松茎象入侵初期,主要在离虫源地较近的地方,后逐渐扩散;上坡的危害致死率超过60%,高于下坡的30%;随着林龄的增加,萧氏松茎象危害的高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萧氏松茎象的生活史和生态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省主要危害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采用解剖林内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技术,对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生活习性及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湖南的郴州两年发生一代,寄主种类、林分类型和林内植被直接影响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西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420株湿地松的调查和分析得出,萧氏松茎象防治指标(CT)为1.2头/株或65%的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萧氏松茎象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严重危害国外松的钻蛀性害虫。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湿地松的大面积栽种使得萧氏松茎象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加上这种害虫当前还没有天敌,因此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对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原因以及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Coleoptera:Curculionidae)是我国近年来危害最为严重的松林钻蛀性害虫[1],主要危害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ann),也危害火炬松(P.taeda L.)、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和华山松(P.armandi Franch.).  相似文献   

7.
<正>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松茎象属,1996年被定为新种,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国外松。其幼虫侵入寄主基部树干和根茎部蛀害韧皮组织,严重地切断有机养分输送,导致树木死亡。目前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掰开树皮捕捉害虫的方法来降低林间虫口密度。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很难清除分  相似文献   

8.
<正>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松科植物的钻蛀性森林害虫,主要为害植物的根颈部,在江西、湖南、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均有分布。当树木受害后,轻则大量流脂,重则成片枯死,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给林业经营造成重大损失。炎陵县的萧氏松茎象虫害始发于2015年,在水口、鹿原、霞阳等乡镇相继发生,受害面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在广西高产脂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树种中湿地松产脂力和期望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80 g/d、5.42 kg。在产脂力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在期望年产量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将产脂力标准设置为11 g/d、期望年产量设置为5 kg/a时,马尾松选择效果较为理想。而湿地松的产脂力标准27 g/d、期望年产量为12.5 kg/a,火炬松的产脂力20 g/d、期望年产量为10 kg/a,加勒比松的产脂力15 g/d、期望年产量为7 kg/a时,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对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湿地松林地的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含水率和吸水率影响最小,即枯落物及腐殖质层越厚,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的林区,萧氏松茎象发生越重。单因素分析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质量湿度与有虫株率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火炬松和马尾松林发生林地明显低于湿地松发生林地。与不发生林地相比,发生林地的土壤更湿润,土壤的保水能力更好,孔隙度更高,石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松林的危险性害虫,蛀食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中幼林基、根部的韧皮。 1994年 5月在我市坪石乡大辅村首次发现,在野外定株套笼观察到其生物学特性后,对该虫进行了综合防治。   一、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松茎象属,完全变态昆虫,两年一代,以幼虫或成虫越冬。   幼虫: 5月中旬卵孵出幼虫后,仅三天就能蛀食寄主树干韧皮层, 6月中旬到 9月下旬取食量大,并形成一条通道,虫体可在通道内自由转弯,横向或纵向蛀食,粪便随松脂沿虫道流出树皮外成团泥状, 10月上旬至 11月上旬逐渐停止…  相似文献   

12.
萧氏松茎象发生与林分、林地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萧氏松茎象的发生规律与林分、林地因子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萧氏松茎象对寄主树种、树龄、胸径、坡位等因子有选择性。湿地松和火炬松受萧氏松茎象危害株率显著高于马尾松。幼虫主要危害部位是树干0~30cm高处,50cm以上危害较少。马尾松8~12a生有虫株率最高,胸径11~17cm的危害最重。马尾松林分不同树种组成类型中,有虫株率纯林最高,而混交林中随马尾松比例增大而加大,松阔混交林较低。坡向对该害虫的危害无显著影响,而坡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中下坡虫株率极显著高于上坡。  相似文献   

13.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是危害松科植物的重要钻蛀性林业有害生物,对不同的寄主其为害部位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相同。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萧氏松茎象在绥阳县为害湿地松蛀道在松树树干基部4.6 cm的左右位置,连续为害蛀道高度可达41 cm,为害华山松蛀道在树干基部以下2~5 cm,危害马尾松蛀道在基部0.2 cm左右的位置。3种不同的寄主受害后损失也不相同,湿地松受害损失最大,死亡率达到15%以上;对华山松的死亡率达到5%以上;危害马尾松后很少造成死亡,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4.
萧氏松茎象—新种记述:鞘翅目;象虫科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张润志 《林业科学》1997,33(6):541-545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江西省吉安县的象虫科昆虫一新种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xiaoi,该种昆虫严重为害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5个标准地的详查和49株样木的解析,对南岳景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的发生与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的危害成正相关,且萧氏松茎象危害在先;同一山头阴坡受害重于阳坡;生长势越衰弱、林地卫生越差、风大处的林分,松墨天牛发生越重,且纯林重于混交林;松墨天牛可危害景区内华山松、黑松、马尾松和雪松,且对直径2 cm左右的小枝也蛀食危害;松墨天牛在华山松、黑松上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很明显.因此,要控制松墨天牛的危害,首先必须控制萧氏松茎象的危害,同时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桐棉马尾松引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上世纪30年代开始引种,解放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大量引种。桐棉马尾松(以下简称桐棉松)是广西自治区宁明县桐棉乡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具有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是理想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树种,并在全省各地广泛引种。福安市林业局于1991年在城阳乡仙岭村引种湿地松、桐棉松各3.3hm^2。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2009,(14):50-50
萧氏松茎象属鞘翅目、象虫科,是一种危害松树的新害虫,具钻蛀性,以幼虫蛀食松树根颈部位韧皮部、损伤和割断林木有机物输送途径为主,轻则影响林木生长,重则整株枯死。在贵州省仁怀市区域内发生的萧氏松茎象蛀干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危害部位多在距地面10厘米的树干基部的韧皮部。虫口密度一般每株1~6条,高的可达每株10条,严重的危害松林中有虫株率达40%以上,松树死亡率1%-10%。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对该市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萧氏松茎象主要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思茅松、加勒比松。该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食韧皮部,造成松树大量流脂,严重时切断水分、养分输送,导致树木死亡。为确定该虫在红河州的危险性等级,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风险性R值为1.54,在红河州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此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福鼎市店下虎头坝林场进行了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树种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量均超过了国家颁布的速生丰产林标准,均适合在闽东沿海地区造林。5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湿加松生长较好,与马尾松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马尾松、湿加松和湿地松,马尾松生长量全面超过湿加松,但差异不显著。5年生和10年生时,马尾松、湿加松与湿地松间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湿加松在幼龄早期生长较快,马尾松在幼龄后期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