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蛹虫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培养基为大米70.0%、蚕蛹粉23.0%、蔗糖5.0%、蛋白胨1.5%、酵母粉0.5%、维生素B1微量,pH值6.0,含水率60%左右.北虫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原基分化温度为10℃~25℃,子座生长温度为10℃~25℃,孢子弹射温度为28℃~32℃,最高应控制在32℃以下.  相似文献   

2.
塞罕坝机械林场坝上气候极端恶劣,实践证明,适合发展樟子松生态防护林。以候温与物候对应:3.6~4.4℃时开始萌动,4.4~10.3℃时开始高生长,10.3~15.9℃时为速生期,16.0℃进入生长后期。10.3~16.9℃为径生长期,16.1℃左右生长量最大。3.6℃时开始孕育针叶,11.8~16.9℃为叶生长期。10.3~13.6℃为花期,14.7~16.8℃为球果第1个生长发育期,10.3~16.8℃为球果第2个(年)生长发育期,第3年4.0℃起,球果开裂,种子脱落。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池差示扫描量热仪(CSC4100)分别在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下对驼绒藜属 3个种6个生态型驼绒藜进行呼吸速率(Rco2)和新陈代谢过程的热量散失率(Rq)测定,研究驼绒藜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殊生长速率,预测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值.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11~32 ℃,适宜生长温度为21 ℃;华北驼绒藜(科尔沁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5~33 ℃,适宜生长温度为17 ℃;驼绒藜(宁夏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1~35 ℃,适宜生长温度为21℃;驼绒藜(新疆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8~37 ℃,适宜生长温度为25℃;驼绒藜(新疆荒漠生态型)生长温度范围为16~38 ℃,适宜生长温度为30 ℃;心叶驼绒藜生长温度范围为9~40 ℃,适宜生长温度为28 ℃.  相似文献   

4.
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in f.)原产于南亚及东南亚的印度、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天然林以缅甸为多,占世界第一,其分布区生态从干旱稀树草原至潮湿热带雨林,年平均温度20~27℃、≥10℃活动积温8000℃~9000℃,可两极端最高气温43℃~48℃,极端最低气温2℃,年雨量1200~1300毫米,柚木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落叶大乔  相似文献   

5.
四子王旗地处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高原,全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0~350毫米,年蒸发量1700~2400毫米,为降水量的6~9倍,相对湿度50%;年平均气温2.8℃,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1650℃~2100℃,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风速为每秒4.4米以上,年均大风日数40天,最多达74天;北部高原土壤类型为淡栗钙土、棕钙  相似文献   

6.
晋北地区,即山西省恒山山脉以北的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5℃~7℃,最冷月均温-9℃~-16℃,最热月均温19℃~23℃,年降水量为370~400毫米。大于等于10℃积温2200℃~3200℃,无霜期为100—130天。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相应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草原植被类型以旱生和旱中性的草原区系植物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7.
园地选择 气候条件:我区核桃适宜栽培的气象因素为:绝对最低气温2℃~-15℃,绝对最高气愠30℃~37℃,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相对湿度40%~80%,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 地形:山地、丘陵的缀坡面、平地或沟洼地均可种植。 土壤:以保水、透气良好的壤土、沙壤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7~7.5为好。 整地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俗称剑兰)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球根花卉。唐菖蒲原产非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区,喜光性强,属长日照植物,夏季喜凉爽气候,忌过度炎热;冬季喜温暖,怕寒冷。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不耐涝。唐菖蒲球茎在4℃~5℃时萌动生长;生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植株长到3~4片叶时开始花芽分化,6~7片叶时花芽分化终止,以后紧接着进行花芽发育。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17℃。  相似文献   

9.
共设<5℃、5~10℃、10~15℃、15~20℃、20~25℃5个区段温度,研究不同温度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3800~4400 m)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7.78 g,与其它冷杉属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千粒重较小,但有较低海拔(4000 m以下)种子千粒重较大而较高海拔(4000 m以上)种子千粒重较小的趋势;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5~20℃,低于5℃无法发芽;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的种子发芽能力不同,以海拔3900 m的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0%,从海拔3900 m开始,其种子发芽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恢复大兴安岭北坡火烧地区森林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火灾地区森林更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1、自然条件火烧地区位于伊勒呼里山北坡,约52°30′~53°30′N之间,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极端最低温度-52℃,极端最高温36℃,7月平均气温18°~20℃,年平均温度-4°~-6℃。稳定通过10℃的积温1500°~1750℃,无霜期80~100天。10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八棱海棠种子储存1a后的发芽率,采集当年种子,设置6个试验处理,对照为当年未经储存的种子,处理1~处理4分别为瓶装密封后-30~-20℃冰箱深冻、-5~0℃冰箱浅冻、0至5℃冰箱冷藏、10~20℃地下室保存,处理5装入透气袋-20℃~35℃库房保存.沙藏60d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5个储存处理的八棱海棠种子...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土壤、光照、温度、降水中主要指标的区域性分异及与芦荟的生长关系表明: 省内可供芦荟生长的日数变动在132~272 日、积湿为2213~6255℃; 最适生长日数变动在0~140日、积温为0~3817℃。分别为全年日数的37% ~76% 、0% ~39% 。以芦荟自然生长区北界的主要生态因素为基值, 省内各生态区的年辐射量占66.8% ~84.5% 、年日照占52.7% ~68.6% 、年雨量占46.3% ~59.2% 、≤0℃的日数占10~39天、≥5℃日数占63% ~84.6% ; ≥10℃日数占53.6% ~73.3% 、≥10℃的年辐射量占51.8% ~61.3% 、≥10℃的日照时数占43.3% ~53.8% ;≥15℃日数占47.2% ~59.4% 。贵州种植芦荟的气候生产潜力仅及原生区北缘的50% 左右。品种配置、越冬保护、温棚栽培是提高贵州种植芦荟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分析认为, 贵州种植芦荟宜重点发展黔南低中山河谷和黔西南山地丘陵区; 其次是黔东南低中山丘陵、黔东北低山丘陵和黔北中山峡谷区; 适当发展黔中丘原区; 因地制宜发展黔西高原山地区。  相似文献   

13.
莱州F1代仙客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出了仙客来F1代种籽品种特性、育苗技术、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一代仙客来发芽温度18℃~20℃,相对湿度90%~95%;培育小苗最佳温度18℃~20℃,相对湿度65%~70%;幼苗期温度18℃~20℃;生长发育期白天温度17℃~18℃.夜间15℃左右;浇水做到适时、适温、适量;pH值控制在6.5~6.8;换盆最佳EC值为0.8;合理施肥;对场地、基质及器具进行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温度对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19~37℃)麻疯树柄细蛾各虫态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19~34℃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7℃时,卵不能孵化。在25℃下雌虫和雄虫平均寿命最长,分别为5.94 d和5.22 d。在25~34℃范围内,温度对雌虫产卵量无显著影响,但平均产卵量(44.4粒/雌)明显高于低温区19~22℃的平均产卵量(16.9粒/雌)。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91,6.312,8.014,8.874℃,世代有效积温为294.183日度。  相似文献   

15.
杨树林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民 《防护林科技》2014,(11):110-111
羊肚菌是高级营养补品,食疗显著。属低温、高湿型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杨树林下。经研究,羊肚菌适宜的温度是菌丝为20~25℃,菌核为15~20℃,子实体为5~18℃,湿度一般保持在75%左右,郁闭度0.7左右。文章论述了羊肚菌菌种的制作过程和杨树林下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平菇类 平菇品种很多,有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为2~22℃,中温型为8~24℃,高温型为15~37℃,广温型为4~32℃。秋冬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均可栽培,但初试者以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播种季节可从8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中旬止,出菇期可延至翌年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扎兰屯市自然资源富集、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塞外苏杭”、“北国江南”之美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该地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8.5℃;年日照时数为2434~28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 65%;大于等于10℃年有效积温为2397.2℃;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114~ 121天,东、南部地区无霜期长,西、北部地区无霜期短.  相似文献   

18.
张建辉 《林产工业》2012,39(5):29-31
对炭化温度在300~1 000℃之间的竹质碳纤维原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丝在300~1 000℃之间均出现了(002)衍射峰和(100)衍射峰,且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原丝难以石墨化,但其类石墨微晶结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趋于规整和有序。300~600℃是原丝孔隙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区间,600~1 000℃间原丝的孔隙结构变化较小;300℃以下原丝的热失重率为5.07%,300~600℃间的热失重率达到41.20%,600~1 000℃间的热失重率仅为3.33%。  相似文献   

19.
盆栽红掌     
陈廉 《国土绿化》2012,(2):50-50
红掌性喜温暖、湿润、空气流通的环境。栽培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温湿度红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8℃,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会产生冻害的可能。夏季,当温  相似文献   

20.
伊春林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1~-1.1℃;10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气温在0℃以下;5~9月为苗木的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为15.2~17.7℃。全年降水量为600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