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不同油脂配制的浓缩料氧化酸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3双因素区组设计,将用大豆油、椰子油和脂肪粉配制的浓缩料分别放置在常温(25℃)和高温(35℃)下,检测不同油脂配制的浓缩料在储存期间其外观、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变化。试验设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各油脂处理组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均线性升高(P<0.01)。与常温(25℃)相比,高温(35℃)下油脂的氧化速度更快(P<0.01)。同一温度下,与大豆油组相比,椰子油组和脂肪粉组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均较低(P<0.01),氧化指标日平均增长率较慢(P<0.01)。建议在配制浓缩料时,从稳定性上,优先考虑椰子油和脂肪粉作为油脂原料。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8):51-54
研究旨在观察大豆磷脂油对保育猪浓缩饲料中油脂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选用添加了大豆油4%的浓缩饲料配方,以等量大豆磷脂油替代0、50%、100%的大豆油生产浓缩饲料(简称C组、T1组与T2组),每组随机抽取12包浓缩饲料,每包25 kg,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3包浓缩饲料。在12周的试验期内每周一次测定粗脂肪的酸价、过氧化值及丙二醛值。结果表明:(1)酸价:在2~12周,T1组与T2组显著低于C组(P<0.05),在4~9周,T2组显著低于T1组(P<0.05);(2)过氧化值:在1~12周,T1组与T2组显著低于C组(P<0.05),第2周及7~12周,T2组显著低于T1组(P<0.05);(3)丙二醛值:在4~12周,T1组与T2组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T1组与T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大豆磷脂油在浓缩饲料中50%或100%替代大豆油,可以延缓饲料中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及丙二醛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酸化剂和防霉剂对浓缩料中油脂的保护作用,为抗氧化剂在浓缩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25%的猪浓缩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K组(只添加抗氧化剂)、KM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防霉剂)、KS1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酸化剂1号)、KS2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酸化剂2号)、KMS1组(添加抗氧化剂、防霉剂和酸化剂1号)、KMS2组(添加抗氧化剂、防霉剂和酸化剂2号),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在2 ~ 12周时,KMS2组过氧化值(POV)显著低于K组、KM组、KS1组和KS2组(P < 0.01),且在数值上低于KMS1组,在第12周时,KMS2组POV值较其他各组分别显著降低18.89%、19.83%、13.08%、7.80%、9.93%(P < 0.01)|在整个试验期内KS1组、KS2组、KMS1组、KMS2组油脂酸价(AV)显著低于K组和KM组(P < 0.01),在第12周时,KMS2组较K组和KM组分别显著降低2.75%和5.24%(P < 0.01)。综上,将抗氧化剂、酸化剂和防霉剂进行配合使用对饲料油脂的保护效果最好|且抗氧化剂、防霉剂与有机酸化剂的组合对油脂含量为8%的猪浓缩料的保护效果最佳。 [关键词] 抗氧化剂|防霉剂|酸化剂|浓缩料|酸价|过氧化值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模拟实际生产中8% 仔猪预混料中油脂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分析不同形式的铜对大豆油油脂氧化指标的影响.将五水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甘氨酸铜3种微量元素原料与大豆油的比例均设定在8.74:1000,与大豆油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储放0、10、20、30、40、50、60 d,检测各处理组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  相似文献   

6.
周孝治  罗丹  钟芳  黎勇 《饲料研究》2021,(1):107-109
为研究硫酸锌、甘氨酸锌、蛋氨酸锌和羟基蛋氨酸锌对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模拟实际生产中8%猪用预混料中锌元素与豆油的添加比例,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储存45 d.结果 表明:不同锌源不同程度地促进油脂的氧化酸败,影响饲用豆油中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的含量,其催化氧化作用大小为:硫酸锌>甘氨酸锌>蛋氨酸锌>羟基蛋氨酸锌;...  相似文献   

7.
金属元素能够促进油脂的氧化,引起饲料酸败变质。试验选择畜禽饲料中常用的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甘氨酸铁三种微量元素原料,模拟实际生产中8%仔猪预混料中油脂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将三种铁离子与大豆油的比例设定在91 000,乳化后将三种铁离子与大豆油混合,在广东夏季(6~9月)高温高湿条件下,将混合后的油脂在避光和密封的条件下储放0、10、20、30、40、50 d和60 d,检测各处理组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大豆油中不加铁离子)、硫酸亚铁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2.45 g一水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2.73 g富马酸亚铁)、甘氨酸铁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3.28 g甘氨酸铁)。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60 d。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三种形式铁离子组的酸价变化不大,丙二醛含量大幅度增加,碘价降低明显,过氧化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在60 d的存储期内,甘氨酸铁组的酸价变化不大,过氧化值高而丙二醛含量低,说明甘氨酸铁组还处于油脂氧化的初始阶段。硫酸亚铁组的酸价低,过氧化值高而丙二醛含量也高,说明硫酸亚铁组处于氧化中期。富马酸亚铁组的酸价低、过氧化值低且丙二醛含量高,说明富马酸亚铁组处于氧化酸败后期。为避免油脂氧化,建议在预混料配制时优先选择甘氨酸铁为微量元素原料,其次是硫酸亚铁,尽量不用富马酸亚铁。  相似文献   

8.
不同抗氧化剂对米糠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酸值(AV)、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MDA)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乙氧基喹啉、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三种抗氧化剂按不同组合或单体的形式添加到油脂中对米糠毛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组合,米糠毛油AV无显著变化;POV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提高,19 d后抗氧化剂添加组POV增速较对照组缓慢,且复合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体抗氧化剂。添加单体抗氧化剂后油脂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复合抗氧化剂组MDA含量均低于单体组。结果提示,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单一抗氧化剂中以乙氧基喹啉效果最好,复合抗氧化剂则以0.15%乙氧基喹啉和0.015%BHA复配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有机微量元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次试验选用80头30±2日龄断奶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性别及血统无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猪场常规程序进行消毒和免疫.在仔猪的第35和60日龄早晨空腹称重,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天饲料消耗量,计算每个重复始重、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肉比、腹泻率、淘汰率、每增重1公斤所耗饲料成本和体型外观等.结果表明,赖氨酸形式的有机微量元素在断奶仔猪上应用效果优于甘氨酸系列的有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大比例预混料中经常使用油脂作为能源,以提高饲料的能值,减少饲料的粉尘,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环境温度对不同油脂配制的预混料在储存期间其氧化规律的研究却很少。采用2×3双因素区组设计,将用大豆油、鱼油和脂肪粉配制的10%母猪预混料分别放置在常温(25℃)和高温(35℃)下,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共24个样品。在0、15、30、45和60 d检测各组预混料的外观、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结果表明,无论环境温度高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10%母猪预混料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均呈极显著线性升高(P<0.01)。在贮存期间,无论是常温还是高温,鱼油配制的预混料各氧化指标都是增长最快,其次是大豆油,脂肪粉增长慢(P<0.01)。相对于常温来说,高温促进了油脂的氧化,高温下不同油脂配制的预混料的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高温加速油脂的氧化,脂肪粉相对于大豆油和鱼油,其氧化速度慢。建议配制母猪预混料时,使用脂肪粉作为油脂原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微量元素对饲料油脂氧化的影响,选择畜禽饲料中常用的3种微量元素原料,模拟实际生产中8%仔猪预混料中油脂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将3种锌离子与大豆油按6:1000乳化后与大豆油混合,分为对照组(大豆油中不加锌离子)、硫酸锌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1.48 g一水硫酸锌)、氧化锌组(100 g大豆油中添加0.75 g...  相似文献   

12.
氧化时长对不同油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施彬  陈代文  韩飞 《饲料工业》2007,28(11):33-34
<正>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油脂过氧化后可能含有有毒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并且可以诱导动物产生氧化应激(Kubow,1992)。饲料中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自由基或单线氧开始,发生一系列的自身催化自由基反应,这些自动氧化反应引起脂质断裂,形成大量的脂质过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对国家食用油脂标准的研究、对市售的大豆油、鱼油、猪油的油脂新鲜度各项指标进行实测研究,在常用的新鲜度指标:感官、酸价、过氧化值的基础上,引入克雷斯定性试验,并与感官、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和丙二醛值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的19项指标中有关新鲜度的指标有: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碘价、皂化值;饲料用油脂还暂无国家标准;但单纯用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指标并不能有效地评价油脂的新鲜度;大豆油、鱼油对酸价并不敏感,而首次在饲料用油脂新鲜度评价中引入的克雷斯定性试验、丙二醛值对于鱼油和猪油的氧化酸败程度敏感,而且呈正相关。鉴于油脂新鲜度处于动态变化中,市场环境又特别复杂,存在掺假、加碱调低酸价等违法行为,所以对其新鲜度的评价,不应该单用一项或者几项指标孤立地、机械地按照标准判定;而应该通过一个新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指标综合判断,能够更有效、更合理地评价油脂的新鲜度,达到有效地控制油脂新鲜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有机微量元素替代全部无机微量元素对1~42日龄樱桃谷肉鸭肝脏、胸肌、胫骨及全血中铜、铁、锰、锌沉积以及肠道发育和形态的影响,以确定有机微量元素在肉鸭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择525羽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100%无机组)以无机盐形式按推荐量100%提供微量元素,4个有机组分别以推荐量25%、50%、75%和100%添加羟基蛋氨酸螯合形式的铜、铁、锰、锌。试验期42 d。试验饲粮分为2个阶段配制(前期1~21日龄,后期22~42日龄),各组除铜、铁、锰、锌外,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结果表明:1)21日龄时,肉鸭肝脏、胸肌、胫骨和全血中铜、铁、锰、锌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2日龄时,肉鸭肝脏中铜和锌含量以25%有机组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75%和100%有机组(P<0.05);75%和100%有机组肉鸭胫骨中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有机组(P<0.05);肉鸭全血中铜和铁含量以100%有机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5%有机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4个有机组小肠...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不同形式微量元素对鳗用复合预混料中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将鳗用复合预混料分为4个处理组,即无机微量元素组Ⅰ(ITE组Ⅰ)、无机微量元素组Ⅱ(ITE组Ⅱ)、有机微量元素组(OTE组,铜、铁、锰、锌为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络合物形式,碘、硒和钴为无机盐形式)和包被无机微量元素组(CITE组),其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50%、0.75%、0.75%和0.50%,不同组复合预混料为每千克配合饲料提供的微量元素水平一致;每组3个重复。在40℃恒温储存的第1 d、第30 d和第60 d测定并计算维生素的保留率。结果表明:与第30 d和第60 d的ITE组I相比,ITE组Ⅱ中维生素K保留率显著增加(P<0.05),其他维生素保留率无显著变化(P>0.05);OTE组(除维生素B1外)和CITE组各种维生素的保留率均显著升高(P<0.05)。CITE组仅维生素B1和叶酸保留率显著高于OTE组(P<0.05)。不同处理组维生素保留率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所有处理组在第60 d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保留率均低于第30 d,OTE组和CITE组对维生素的保护效果优于ITE组...  相似文献   

16.
添加奶牛浓缩料对奶牛乳品质和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年龄、胎次、泌乳月份 (泌乳中后期 )基本一致的泌乳母牛 36头 (邓川牛×荷斯坦牛 ) ,随机配对分为 3组 ,每组 12头 ,对照组按当地传统方法饲喂 (基础日粮 ) ,试验A组和试验B组在传统方法饲喂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补饲5 0 0g奶牛浓缩料 (基础日粮 +5 0 0 g奶牛浓缩料 )和 10 0 0 g奶牛浓缩料 (基础日粮 +10 0 0g奶牛浓缩料 ) ,经过 10 6d的补饲试验 ,结果表明 :(1)添加奶牛浓缩料 ,提高了乳密度、乳蛋白、乳脂率 ,试验B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试验A组与对照组及试验B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 )添加奶牛浓缩料 ,提高了产奶量和经济效益 ,平均每天增奶2 6 6kg(试验A组 )和 5 .5 4kg(试验B组 ) ,分别增加收入 1.33和 2 .89元 ;(3)添加奶牛浓缩料 ,能较好地维持泌乳曲线 ;(4 )从乳品质、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来看 ,以每天添加 10 0 0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长大"二元杂交经产母猪,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分别饲喂添加3种不同类型微量元素试验日粮:A组为对照组,饲粮中添加的微量元素分别为CuSO4、FeSO4、MnSO4、ZnSO4、Na2SeO3;B组(氨基酸螯合物组),饲粮添加的铁、铜、锰、锌和硒微量元素均为蛋氨酸螯合物;C组(蛋白质螯合物组),饲粮添加的微量元素为蛋白质螯合铁、蛋白质螯合锌、蛋白质螯合锰和酵母硒。结果表明:Ⅱ组和Ⅲ组分别较对照组初乳中锰含量高出了21.05%和5.87%,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分别较对照组初乳中铁含量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17.0%和8.4%,差异不显著(P>0.05);对初乳中锌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常乳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也无明显影响;提高了窝产活仔数、合格仔数,减少了死仔和干尸的数量,初生窝重Ⅱ组和Ⅲ组分别比Ⅰ组高0.78和0.48kg;Ⅱ组、Ⅲ组断奶窝重分别比Ⅰ组高4.12kg和0.28kg。  相似文献   

18.
何健  周安国  陈德 《饲料工业》2000,21(3):40-41
金属元素是脂质氧化酸败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在配合饲料中最重要的是Cu、Fe、Zn和Mn ,它们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大(与油脂中含量相比) ,如仔猪配合饲料中Cu的添加量可达350mg/kg,Zn的添加量更可高达3000mg/kg或以上(来自ZnO) ,这些金属元素在饲料中的催化效力如何 ,以及它们是否在相互作用 ,国内外的报道很少。加工对饲料脂质酸败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膨化(Peisker,1993;Rao,1989) ,缺乏对制粒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①探讨配合饲料微量元素(Cu、Fe、Zn、Mn)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温度、水油比和乳化剂对豆油乳化效果的影响及存放时间对常温和高温条件下最佳配比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3×3×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27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将乳化剂以0.4、0.5和0.6 g的添加量添加到水油体积比为10%、15%和20%的混合液中,搅拌配制成乳化油,测定在10、20和30℃环境下乳化油的破乳时间、微滴粒径、过氧化值(PV)和酸价(AV).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油比的增大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化油破乳时间有所增加,微滴粒径有所减小,PV有所减小,AV有所增大.温度、水油比和乳化剂用量这3个因素均能够显著影响乳化油破乳时间,极显著影响乳化油PV,对微滴粒径及AV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在不破乳的水油比条件下,高温、高水油比和高乳化剂用量下乳化油乳化效果最好.高温下乳化油破乳前及破乳后一段时间PV显著低于常温,随着时间延长,高温下PV会显著高于常温;乳化油高温下保存AV显著高于常温.因此,乳化油应在常温下保存且在配制后短时间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