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制备高特异性的抗猪γ干扰素(IFN-γ)抗体,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的携带His标签的重组猪IFN-γ(PoIFN-γ)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以携带GST标签的重组蛋白PoIFN-γ(GST-PoIFN-γ)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而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试剂盒、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亚型、反应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后共获得7株能稳定分泌PoIFN-γ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7株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在1∶2 048 000~1∶16 384 000之间,均为IgG1亚型,均能与原核表达及真核表达的PoIFN-γ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反应性良好。说明试验成功制备了可特异性识别PoIFN-γ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 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18#、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3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IB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禽病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B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IB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IB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犬程序性死亡受体1(cPD-1)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并纯化复性的cPD-1胞外区蛋白为靶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技术和间接ELISA方法,经3轮轮筛选和克隆化,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cPD-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F9。间接ELISA检测显示1F9杂交瘤细胞株连续传代培养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048,亚型鉴定重链为IgG1,轻链为κ;以HEK293细胞表达cPD-1胞外区蛋白为检测抗原,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F9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cPD-1胞外区蛋白。本研究通过小鼠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到1株鼠源cPD-1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山羊IL-17单克隆抗体,诱导重组菌rIL-17-pET32a-TransB(DE3)表达山羊IL-17重组蛋白(rIL-17),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合格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株。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并对其分泌的IL-17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特异性、抗体类别等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纯化的山羊IL-17原核表达产物;筛选到1株能特异性分泌山羊IL-1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B6,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抗体轻链为κ。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的方法,试验利用GenBank中ASFV的p72基因(登录号为MK128995.1)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p72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GGS-myc-p72,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p72重组蛋白,将其纯化后免疫小鼠,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通过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并用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各单克隆抗体的亚型。通过对p72兔源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及纯化的3株单克隆抗体稀释度进行优化,初步建立检测ASFV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用该方法测试纯化的3株单克隆抗体分别与p72兔源多克隆抗体两两组合后所能检测的p72重组蛋白的灵敏度。结果表明:p72重组蛋白大小为99 ku;以纯化的原核表达的p7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3只小鼠,抗体效价均大于1∶10 000;经细胞融合、克隆和筛选共获得5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将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C4C8、2C4B8、5C11F11、5C11D12、7D10C9,5株单克隆抗体与真核...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AEV)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AEV VP1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4#、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分别为IgG2b、IgG2a,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AE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禽病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运用建立的IFA对单抗进行了初步运用,在外源病毒检测方面与经典方法符合率高。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E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AE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AE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抗马动脉炎病毒(EAV)衣壳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重组N蛋白,纯化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EA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MAbs亚型鉴定为IgG1,轻链为κ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这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均能够识别EAV。EAV N蛋白MAb的制备,为EAV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活性良好的布鲁氏菌基因工程抗原,对Brucella OMP25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试验采用PCR方法从布鲁氏菌病S2疫苗株中扩增获得OMP25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OMP25,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OMP25重组蛋白为诊断用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Brucella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又以羊布鲁氏菌普查检测血清120份为样本,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6P-1-OMP25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中得以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9 ku,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3.5μg/m 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83%,采用OMP25作为包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68%,二者的符合率为85%。说明OMP25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羊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以重组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PB1-F2的C端蛋白(cPB1-F2)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构建cPB1-F2的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与纯化;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抗重组cPB1-F2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鉴定阳性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纯化的重组cPB1-F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cPB1-F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F4、2C5和4D3,经鉴定抗体均为IgG1亚类,且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PB1-F2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cPB1-F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研制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RT-PCR法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核衣壳蛋白(N蛋白)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入到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的特性。利用Ni柱纯化该重组蛋白,采用NC膜皮下包埋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后筛选杂交瘤细胞株,检测杂交瘤细胞株的特性并制备单克隆抗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表达正确,约为20 ku,能被抗PRRSV的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超声后用Ni柱纯化,经SDS-PAGE分析可得单一的目的条带。NC膜皮下包埋法免疫效果良好,通过细胞融合、ELISA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RRSV 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7、F7、C8),制备出高特异性的针对N蛋白的H7单抗。IFA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单抗可与病毒N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亚型鉴定为IgG2b型,染色体分析证实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正确。结果成功实现了N蛋白的原核表达,并获得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PRRSV N蛋白抗原的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核衣壳蛋白(N),并进一步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将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采用Ni-NTA亲和层析和分子筛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与SP2/0瘤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抗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28a-N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筛选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A3和4F6,其分泌的抗体均为IgG1亚型,腹水效价分别为5.12×10~5、1.28×10~5。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蛋白的功能以及建立PEDV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是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严重危害畜牧生产及人类健康。本研究扩增布鲁氏菌BP26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BP26,经双酶切鉴定后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并纯化,得到了重组BP26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BP26蛋白免疫BALB/c雌性小鼠,筛选得到8株IgG亚型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经验证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为布鲁氏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pfs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并鉴定抗体的亚型。重组蛋白SDS-PAGE检测结果验证得到26 k Da Pfs蛋白,免疫小鼠后最终获得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E2E6,为Ig G1亚类,间接ELISA法检测腹水效价为1:64 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fs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fs在鸭疫里默氏杆菌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4):94-97
利用PCR技术从布鲁氏菌S2疫苗株中扩增获得外膜蛋白(OMP)31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OMP31,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OMP31重组蛋白为诊断用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布鲁氏菌抗体ELISA检测方法。以羊布鲁氏菌病普查检测血清120份为样本,与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 GEX-6P-1-OMP3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中得以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2 ku,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3μg/m 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83%,采用OMP31作为包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79%,二者的符合率为95%。研究表明,OMP31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EIAV p26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抗EIAV衣壳蛋白p26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应用重组p26蛋白为抗原建立ELISA筛选方法,获得两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11和F8.经试验证明,这些抗p26MAb均能够与感染驴胎皮肤细胞的EIAV和经SDS-PAGE分离的EIAV总蛋白中的p26蛋白结合.这两株p26蛋白MAb的获得将为EIAV的检测及鉴别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副猪嗜血杆菌(HPS)血清5型灭活菌液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HPS外膜蛋白5(OMP5)为抗原,经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融合孔,并用有限稀释法对筛选的阳性孔进行亚克隆,获得2株分泌抗HPS OMP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2和8D9;间接ELISA法效价检测,1E2和8D9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均为1∶2 560,纯化后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204 800和1∶51 200;抗体型别鉴定,1E2和8D9分别分泌IgG2b、IgG2a型抗体;特异性检测表明,2株单抗均能特异识别OMP5。将2株杂交瘤细胞反复冻融3次复苏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2株抗HPS OMP5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将为HPS感染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布鲁氏菌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C作为间接ELISA检测用抗原的适用性,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这5种蛋白,分别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布鲁氏菌病5种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C大小分别约为32 ku、21 ku、30 ku、51 ku和38 ku,均可被布鲁氏菌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利用5种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牛结核、牛病毒性腹泻等常见牛病阳性血清之间无交叉反应;对28份阴、阳性参考血清进行检测,以BP26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 P/N值最高。利用建立的方法和IDEXX试剂盒对48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平行检测,重组蛋白BP26、OMP16、CP39、SP41、eryC相应ELISA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87.5 %、87.5 %、89.6 %、85.4 %、79.2 %。结合敏感性、特异性等因素综合分析,以重组蛋白BP26作为检测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可适用于临床布鲁氏菌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编码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E39的DNA序列进行人工合成,随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的限制性酶切位点BamHⅠ与XhoⅠ之间,构建了表位肽与GST的融合表达质粒。该表住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以化学合成的E39表位多肽为抗原,对融合细胞上清进行间接ELISA筛选。结果,筛选出1株分泌E39表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能力稳定。经鉴定,该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轻链类型为κ链。结果表明,用表位融合蛋白为抗原可以制备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核蛋白制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和初步应用。以纯化的Bacmid-PPRV-N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致敏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获得单克隆抗体,并通过染色体技术等方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将其作为竞争单抗,Bacmid-PPRV-N重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经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B11和3H10-3B8。生物学特性鉴定试验表明:5B11和3H10-3B8抗体类型和亚类均为IgG2b;5B11单抗腹水的效价达1∶819 200,3H10-3B8达1∶12 800;血清学试验证明2株单抗均能与Bacmid-PPRV-N重组蛋白抗原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相加ELISA试验结果显示,5B11和3H10-3B8 2株单克隆抗体分别识别N蛋白上不同的抗原位点;2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均为99~104。应用建立的c-ELISA检测方法对222份血清样品进行PPRV抗体的检测,与参考试剂盒比较得到98.20%的符合率。本研究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PPR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单抗5B11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PPRV的c-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单克隆抗体,首先构建猪PRRSV GP5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GP5,将其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取免疫4次后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构建PRRSV GP5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GEX-6P-GP5,将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并诱导表达。以表达的原核蛋白GP5作为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抗原,通过间接ELISA进行杂交瘤细胞株的检测和筛选。本研究成功构建了GP5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GP5,表达并纯化了GP5蛋白。经2~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针对G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IFA和Western blot对3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鉴定。G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成功研制,为进一步建立特异性PRRS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