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鱼粉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机械能、淀粉糊化、颗粒耐久性及硬度的影响。试验基于膨化、干燥和包被条件评估了鱼粉的13种理化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建立多变量模型(R^2=0.91-0.97)。机械能的升高水平伴随着系水力和颗粒平均粒径的显著降低(P <0.05),但蛋白溶解度和可溶蛋白(分子量<0.2 kDa)显著升高(P <0.05)。淀粉糊化度的升高伴随着系水力的显著降低(P <0.05)及蛋白溶解度的显著升高(P <0.05)。颗粒硬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H和不溶性蛋白(P <0.05),同时显著升高了盐分及分子大小为5~6、20~35及> 60 kDa的水溶性蛋白成分(P <0.05)。鱼粉作为一种理化特性复制的蛋白原料,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测定的机械能、淀粉糊化度、耐久性和硬度均有很大影响。主成分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回归是识别鱼粉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因素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是饲料与食品工业进一步加工利用的基础原料,淀粉的糊化性质决定了淀粉的应用品质,对淀粉深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基因调控、淀粉结构变化、静电相互作用、酸碱度、改性以及工业加工等几个方面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淀粉在食品及饲料工业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动物生产的常规饲料原料,在储存过程中,玉米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使用价值.淀粉是玉米中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结构和功能性质影响饲料的加工特性和营养价值,在畜禽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玉米在储存期间淀粉的含量、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储存玉米在饲料制粒和在饲粮中的使用提供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CAU108)、优质蛋白玉米9409(HQPC9409)和高油玉米(HOC)为材料,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消化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玉米品种对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淀粉糊化度、48 h产气量、产气速度、理论最大产气量、12和24 h干物质及淀粉消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3个品种中,CAU108品种的各项能量指标均优于HQPC9409和HOC,但不同品种玉米的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pH、NH3-N、VFA)差异不显著(P>0.05)。由本试验得出,CAU108玉米较其他2个品种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熟化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淀粉糊化度及淀粉组分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温度和时间为自变量。温度为3个水平,分别为100、110、120℃;设时间为3个水平,分别为30、45、60 min;根据不同熟化条件对玉米进行整粒熟化。以玉米淀粉糊化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抗性淀粉值为参考依据,筛选出相对较优的熟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熟化温度和时间对玉米淀粉的糊化度,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以及抗性淀粉含量均有影响,其变化规律为:与未熟化的玉米相比支链淀粉含量降低,总淀粉、淀粉糊化度、抗性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当控制熟化时间为45 min、熟化温度在110~120℃玉米淀粉糊化度增长到49.97%,影响极显著(P<0.01);支链淀粉含量增长到55.15%、总淀粉含量增长到71.04%,并且影响均显著(P<0.05);抗性淀粉含量降低到4.12%,虽然有减少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熟化温度110~120℃,熟化时间45 min为相对较优的熟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四款猫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储存时间进行单一变量实验,分别测试在自然条件下储存30、60、90、180、270和360 d时间下产品的硬度、酥脆性、断裂性三个指标,观察储存时间对猫粮质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款猫粮在180 d酥脆性明显降低(p<0.05)之后至360 d下降速度变缓(p>0.05),硬度在存储360 d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断裂性360 d内变化无规律,仅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糊化淀粉尿素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氨氮水平以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乳中残留的影响,为糊化淀粉尿素在奶牛上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选用5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不含尿素日粮,U-16%组用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16%,S-16%、S-24%和S-32%组分别用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16%、24%、32%,第一期适应期14d,以后每期适应期7d,采样期5d,共67d,比较研究尿素氮和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不同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和血液氨浓度、血液尿素氮以及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残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16%、24%,奶牛生产性能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血氨浓度正常,当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达32%时,显著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P<0.05);糊化淀粉尿素氮与尿素氮相比,能有效延缓氨浓度峰值出现时间,降低血氨浓度峰值,但是随着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水平的升高瘤胃氨峰值和血氨峰值均升高;用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不同水平不会产生乳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残留。因此,本研究得出,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在泌乳奶牛上糊化淀粉尿素氮替代日粮总氮的适宜比例不宜超过24%。  相似文献   

8.
不同糊化度的糊化淀粉尿素在瘤胃中氨的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头带瘤胃瘘管的肉牛饲喂6种不同糊化加工程度的糊化淀粉尿素(S1、S2、S3、S4、S5、S6),其淀粉的糊化度分别为(%)0、52.71、63.83、68.15、71.14、75.87。在饲喂后1小时和2小时瘤胃液氨浓度(mgNH3/100ml)达到高峰,其氨浓度峰值分别为162.2、152.4、85.2、81.7、77.7、70.7,与糊化淀粉尿素的糊化度呈显著性相关(r=-0.85,n=6,p<0.05)。同时S1、S2的NH3浓度峰值与S3、S4、S5、S6的值差异极显著(p<0.01),S1、S2之间及S3、S4、S5、S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抗营养因子在营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营养学家的重视。那些不能被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并且还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效应的物质称为抗营养因子。如:非淀粉多糖(NSP)、单宁、棉酚、抗胰蛋白酶因子等。其中,NSP的抗营养作用特别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研究3种变性淀粉(物理变性淀粉(physical modified starch,PMS)、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ADSP)、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HDSP))的糊化特性及其在长保质期酸乳中的应用.结果表明:3种淀粉糊化后都保持着颗粒状态,具有较强的耐剪切性,其中ADSP和HDSP比PMS更耐剪切,具有更高的糊化温度,更难糊化.添加3种质量分数2%的变性淀粉均能够显著提高酸乳的黏度和持水力,增强其黏弹性和屈服应力,提高酸乳的贮藏稳定性.ADSP在改善酸乳品质上明显优于HDSP和PMS.  相似文献   

11.
玉米脂肪酸值是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不同质量的玉米在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大的玉米比水分小的玉米脂肪酸值增加较快;温度越高,玉米脂肪酸值升高越快;不完善粒含量越高的玉米脂肪酸值越大;据此,把玉米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内,同时又在储存期间采取冬季通风降低粮温,夏季通过仓房吊顶等措施降低粮温,使粮食在储藏至出库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木聚糖是谷物饲料中的主要非淀粉多糖,其中小麦、黑麦和小黑麦中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木聚糖可以降低饲料的表观代谢能和动物对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针对这一抗营养因子人们添加木聚糖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但不同木聚糖酶用于饲养试验效果不同,这与不同酶的酶学性质有关。比较不同酶的酶学特性对于优选酶种和预测其效果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生化和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饲喂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对肉鸡血清生化及组织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肉仔鸡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由5种不同储存时间的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玉米储存时间分别为1、2、3、4和5年,试验期42 d。检测肉鸡42日龄时血清生化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11年组和5年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3年组(P0.05),1年组和2年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3~5年组(P0.05),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5年组肉鸡肝脏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较其他组明显,其他脏器(胸肌、腺胃、肌胃、心脏、脾脏、法氏囊、胸腺及肾上腺)各组间没有差异。由此可见,饲喂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会对肉鸡糖、蛋白质代谢产生一定影响,而长期储存的玉米则可能会破坏肉鸡肝脏的组织结构并引起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含水量玉米储存后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选择4 d商品代AA+公雏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由不同含水量的玉米(12%、12%+防霉剂、14%、14%+防霉剂、16%+防霉剂、18%+防霉剂)储存8个月后配制的基础日粮和代谢日粮,试验期为24 d,测定4~14、14~21、22~28 d肉鸡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玉米储存后对肉鸡22~28 d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玉米含水量增加,耗料增重比先降低后升高,肉鸡4~28 d耗料增重比与玉米含水量存在二次曲线关系(y=-0.0125x2+0.0635x+1.4875,R2=0.9333,P<0.05);不同含水量玉米储存后影响肉鸡养分消化率,随着玉米含水量增加,能量、有机物、磷、非抗性淀粉和总淀粉消化率均提高(P<0.05);不同含水量玉米储存后对肉鸡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玉米含水量的增加,肉鸡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先降低后升高,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发酵菜籽粕的营养价值,提高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以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菌种,通过单菌株与混菌株固体发酵试验,研究菜籽粕发酵产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发酵菜籽粕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单菌,明显提高了真蛋白质量分数和氨基酸含量,植物乳杆菌的效果最差。混菌株发酵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粪链球菌、黑曲霉四菌种组合发酵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发酵菜籽粕中有益活菌总数为4.35×107cfu/g、真蛋白质量分数为45.69%、氨基酸含量为331.48 mg/g、多肽得率为18.31%、硫苷含量为10.32μmol/g、单宁含量为5.61μg/g。结果提示,混菌株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以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粪链球菌、黑曲霉四菌种组合发酵效果最好,提高了菜籽粕作为饲料蛋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淀粉的结构、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淀粉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由于谷物中含有真菌的有毒次生代谢物霉菌毒素,其对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及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可能有负面影响,这对动物营养是一个永久性的挑战。因此,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在动物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易感动物的影响以及应对谷物感染毒素污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不同升温速率、α-淀粉酶添加量及膨化玉米比例下玉米粉糊化特性变化,并建立运用DSC技术研究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糊化起始温度影响不大,总平均起始温度在66.37℃左右,而峰值温度、结束温度、峰面积、峰高指数及热焓值随升温速率有显著增大;α-淀粉酶添加组与全玉米粉相比,糊化参数均显著增大。α-淀粉酶添加比例升高,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先升高后略有降低,α-淀粉酶添加量比1∶25时,峰面积、热焓值显著增大;膨化玉米比例下降,糊化温度参数波动不大,但峰面积、热焓值极显著的增大。建立热焓值与膨化玉米回归方程,相关性显著(R2=0.9825)。即DSC分析技术可作为研究玉米淀粉糊化度测定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皮是玉米淀粉加工业的主要副产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常作为饲料原料使用。但是玉米皮中粗纤维含量高,且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残留和霉菌毒素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其适口性和安全性,限制了在饲料中的应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是降低玉米皮中抗营养因子、改善适口性、提高饲用价值的有效途径。文章对玉米皮的营养特性、固态发酵工艺改善其利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玉米皮的高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利用率高、避免动物挑食、缩短采食时间、改善适口性、减少粉尘、防止饲料分级、便于运输等显著优点(王卫国,2003),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饲料成分在制粒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在水分和温度作用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直至破裂,成为黏性很大的糊状物,该现象被称为淀粉糊化(甘景镐,1993)。饲料内淀粉经糊化后不仅有助于颗粒内部的相互粘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