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猕猴桃褐斑病又称叶枯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猕猴桃的危害程度仅次于溃疡病。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引起大量落叶落果,造成树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必须以预防为主抓好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猕猴桃褐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猕猴桃病害,在四川、广西、江西等地均有报道,主要导致早期落叶,促使秋稍萌发,消耗树体养分,影响树势和次年的开花座果,使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1~3])。多主棒孢菌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除危害猕猴桃外,还可危害橡胶、黄瓜等100余种寄主植物~([4])。  相似文献   

3.
敖学熙 《植物医生》1999,12(6):33-33
随着猕猴桃栽培面积的发展和其树龄的不断增加,线虫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现已成为遵义猕猴桃根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引起根结和树体生长不良,植株黄化衰退或褐斑加重、落叶、挂果多而发育不良、日灼、枯死、蔫果等。为遏制这一病害的发展,为生产上提供防治依据,199?..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西安(周至、户县、长安)地区12个村60个猕猴桃园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调查分析,发现品种、树龄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4个主栽品种(红阳、亚特、秦美和海沃德)中红阳最感病,亚特和海沃德次之,秦美发病最轻;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溃疡病危害相应加重(3~13 a生)。地区之间猕猴桃溃疡病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除地区间小气候外,管理水平也是影响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猕猴桃树体周年磷素需量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年生"秦美"猕猴桃树为试材,研究了猕猴桃树体生物量和各器官及茎和根的皮层、木质部的磷含量和累积动态,以期探讨猕猴桃树磷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猕猴桃树整株生物量从萌芽期到果实生长始期增加缓慢,在整个果实生长期快速增加,果实的收获和落叶使整株生物量大幅下降,根系生物量年周期内增加较少。磷在猕猴桃树的根、茎、叶、果及皮层和木质部的分布表现为:根、叶、果实>茎;根和茎的皮层>木质部。萌芽期到果实生长始期猕猴桃叶生长所需的磷素78.89%来自于土壤,4.44%来自根的上年贮藏,16.67%来自茎的上年贮存。果实生长始期到果实迅速膨大末期猕猴桃树吸磷量为全年总吸磷的55.39%,是磷素营养最大效率期。年周期猕猴桃树体吸收磷素的总量为36.95 kg/hm2(猕猴桃产量以40.16 t/hm2计)。进入果实收获期以后和结果前共吸收磷量10.92 kg/hm2,整个果实生长期吸收26.03 kg/hm2,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9.55%和70.45%。  相似文献   

6.
李一 《植物医生》2016,(8):54-55
<正>一向被称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总是以其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含量被赋予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为大众追捧。俗话说:果子好吃,树难栽。业界公认的"果树癌症"之一——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PSA)正是影响猕猴桃生产的最大杀手。这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此病来势凶猛,流行年份致使全园濒于毁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不仅造成产量减低,而且导致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含量能有效表征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参量之一。以秦岭北麓壮果期猕猴桃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光谱反射率,通过分析380~1 000 nm范围内高光谱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筛选出估测模型的输入特征,选择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树、K-近邻、LightGBM算法和岭回归作为基模型,线性回归作为元模型,建立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并通过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将Stacking模型与多个单一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叶绿素含量的猕猴桃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380~1 000 nm范围内呈现“一峰两谷一平台”的特点;(2)各高光谱参数与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关性较好,优化光谱指数和传统光谱指数中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分别是比值光谱指数(RSI′581,438,r=0.947)和红边位置(r=0.914);(3)与多个单一模型相比,Stacking集成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R2=0.807,MAE=0.334,RMSE=0.136),同时,其...  相似文献   

8.
茉莉酸甲酯调控防御酶活性诱导猕猴桃果实抗采后软腐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调控防御酶活性抗猕猴桃采后软腐病的效应。测定了MeJA对猕猴桃软腐病病斑直径、软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抑菌作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多酚氧化酶(PPO)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 mmol/L浓度范围内,MeJA对猕猴桃软腐病菌B.dothidea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MeJA对猕猴桃果实最佳诱导浓度和熏蒸时间分别为0.1 mmol/L和24 h,其诱导效果分别为26.01%和26.85%;猕猴桃果实经0.1 mmol/L MeJA熏蒸处理24 h后,SOD、POD、CAT、APX和PPO活性提高,其中SOD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33.85%和61.6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暗示MeJA诱导猕猴桃果实抗采后软腐病可能与其提高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软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种类较多.为明确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致病菌种类,本研究对病果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得到8个真菌;经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了引起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帚状弯孢聚壳菌(Eutypella scoparia)、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致病性测定,发现拟茎点霉菌致病力最强,是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威胁最大的细菌性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最有效途径,猕猴桃抗源是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本试验通过离体接种,在室内评价了4个不同种的7个猕猴桃资源及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离体叶片、枝条接种溃疡病菌后,其发病时间、病斑大小、发病率差异明显。按病斑大小排序,其抗性强弱依次为毛花猕猴桃‘M9808’>对萼猕猴桃‘S9801’>美味猕猴桃‘M-06’>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中华猕猴桃‘Z-12’>中华猕猴桃‘东红’>中华猕猴桃‘红阳’(CK)。其中,毛花猕猴桃‘M9808’抗病性最强,表现为发病最晚,离体叶片、枝条分别于接种后10 d、20 d发病,比对照推迟了8 d、10 d;病斑最小,为对照的1/25、1/11;发病率最低,为对照的1/28、1/10。抗病性相关酶活性比对发现,不同材料的PAL、CAT、POD酶活性差异较大,抗性材料均高于感病材料,且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感病材料。其中,毛花猕猴桃‘M9808’的PAL峰值最高,接种后5 d出现,比对照早10 d;CAT、POD峰值接种后10 d出现,比对照早5 d。说明毛花猕猴桃‘M9808’对溃疡病抗性最强,可作为今后猕猴桃抗病育种或抗性砧木的理想材料。这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猕猴桃果实软腐病是我国猕猴桃贮藏期的主要病害,在四川、陕西、江西等猕猴桃主产区发生普遍,平均发病率达20%~5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意大利、智利等国家认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该病的主要病原菌(Zhou et al.,2015),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也可造成危害(Luongo et al.,2011)。我国关于该病病原菌的报  相似文献   

12.
<正>楸树(Catalpa bungei)是紫葳科(Bignoniaceae)落叶大乔木,是我国长江以北重要的乡土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1]。2019—2021年,在北京、河北、山东,研究人员发现楸树叶片上出现炭疽病症状。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褐色至灰褐色,中央凹陷破裂,病斑外围具有淡黄色晕圈,多个病斑扩大在一起,导致叶片卷曲、提前落叶(图1),严重影响了该植物的观赏性和绿化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上的毁灭性病害,生产中常施用水基型制剂进行防治,但因其附着性低且不易成膜保护树体,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研制可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新技术措施,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填料和增稠剂进行筛选,并将两者混合后得到成膜助剂,再加入优化后的渗透剂制备得到基础涂抹剂(涂抹剂基#),对其成膜性、在树体上的附着性及耐雨水冲刷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向涂抹剂基#中分别加入复配杀菌剂组合1#(四霉素与戊唑醇质量比2:1)和组合2#(四霉素与噻霉酮质量比5:1),制得涂抹剂1#与涂抹剂2#;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涂抹剂基#、涂抹剂1#、涂抹剂2#及所对应的杀菌剂组合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室内抑制活性,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配方筛选所得最适填料为纳米膨润土...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猕猴桃产业发展。明确猕猴桃溃疡病在田间的传播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4月16-22日和2021年3月24-30日,在湖北省赤壁市调查了半岛南猕猴桃种植园区内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孢子捕捉器在猕猴桃园区的不同地势(坡度为10°、30°和45°的区域)和不同天气环境下进行24 h连续病原捕集,并据猕猴桃叶片上溃疡病显症所需时长反映不同地势和天气环境对病害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坡度10°区域进行病原捕集的猕猴桃叶片显症所需时间比坡度30°和45°区域晚1~2 d。雨天在孢子捕捉器内的叶片上显症所需时长仅需7 d,而晴天显症时长则需10~12 d。明确了露地栽培猕猴桃园区坡度和雨天显著促进了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制订和实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植株伤口是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入侵的主要途径之一,冬季低温对猕猴桃植株造成的冻伤为溃疡病入侵提供了通道,冻伤严重的果园开春后往往发生大面积流胶,并伴随溃疡病严重发生。重庆猕猴桃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黔江、万州、秀山等冬季寒冷地区,容易发生冻害,因此要注意做好防寒防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是当今国际上重点发展的果树品种.我国在六·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害虫猩红小绿叶蝉生物学及防治刘永生,瞿学清(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猩红小绿叶蝉(EmpoascarufaMelichar)据报道为害水稻、茶树等,在我省则为猕猴桃的主要叶部害虫之一。近年全省猕猴桃产区普遍发生,该虫以成、若虫群集叶背...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作为西安市第一大果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西安市猕猴桃种植面积1.85万hm2,产量约25万t,猕猴桃每667m2平均收入8000元,已成为适生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的增加,猕猴桃病虫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西安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溃疡病是猕猴桃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2009—2010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为害造成的损失达30%~50%,发生严重时,导致  相似文献   

19.
水源地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运用基于熵值的水源涵养能力相对优异性量化评价模型对松华坝水源地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五种森林植被水源涵养能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得分为常绿阔叶林(0.317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2883)>落叶阔叶林(0.0904)>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0.0288)>针叶林(0.0039);不同林分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得分排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6067)>落叶阔叶林(0.3634)>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0.2102)>常绿阔叶林(0.0762)>针叶林(0.0345);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总得分排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8950)>落叶阔叶林(0.4538)>常绿阔叶林(0.3937)>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0.2390)>针叶林(0.0384),表明多种植阔叶林树种或阔叶针叶混交林更有利于增强水源地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扩展青霉是猕猴桃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品质与产量.通过试验,测定10种杀菌剂对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毒力.[方法]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种杀菌剂对P.expansum的毒力.[结果]所供10种杀菌剂对P.expansum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250 g/L丙环唑、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