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规律,并估计其遗传参数。【方法】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分别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测定了628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的牛嘴宽度及臀高、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体尺性状,同时利用体斜长和胸围估计试验牛体重。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了牧场、月龄和泌乳阶段等因素对牛嘴宽度的影响,以及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DMU软件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牛嘴宽度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平均值为17.28 cm,变异系数为5%,变异相对较小;牧场和月龄对牛嘴宽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阶段对牛嘴宽度有显著影响(P<0.05),牛嘴宽度随母牛月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泌乳初期牛嘴宽度显著小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28,为中高遗传力性状。【结论】牧场和月龄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极显著,泌乳阶段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显著,牛嘴宽度与臀高呈较弱相关。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是一个具有中高遗传力的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20,(1):11-15
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体尺性状的影响。根据伊犁地区3个牧场2013—2017年间544头新疆褐牛的体尺性状记录,分析不同年份、胎次、场、季节对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胸底宽、尻宽、尻长、坐骨端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高度、后腿半围共12个体尺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GLM一般线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对新疆褐牛12个体尺性状均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场对新疆褐牛胸围、腹围、胸底宽、尻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半围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对新疆褐牛胸围、尻宽、坐骨端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胎次仅对后腿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对新疆褐牛的尻长、后腿厚度、后腿半围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场对新疆褐牛体高尻长、坐骨端宽、后腿厚度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胎次对新疆褐牛后腿高度、后腿半围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季节对新疆褐牛尻宽、后腿宽度影响极显著(P<0.01);4个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尻宽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实验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肉用品系生长性状的影响,为新疆褐牛肉用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依据。整理伊犁地区某种牛场2014—2022年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体尺性状数据2 047条、活体超声波性状数据1807条,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测定年份、出生年份、月龄、出生季节、性别5个非遗传因素对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膘厚度变异系数最大,选育潜力高;不同测定年份、出生年份、月龄对生长性状影响极显著;性别对体尺性状影响极显著;1组(春季)体尺性状最高,与其余组之间差异极显著,4组(冬季)的背膘厚度最高、眼肌面积最大,与1组(春季)、3组(秋季)之间的背膘厚度差异显著,与3组(秋季)之间的眼肌面积差异极显著。说明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肉用品系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在种牛选育和评价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测定年份、出生年份、月龄、出生季节、性别等非遗传因素,以便精准建立遗传参数评估体系和准确制定育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牛的体型与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体型评定数据是牛群选配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本研究以新疆地区5个规模化牛场的新疆褐牛19个实测性状的数据以及23个描述性状的评分记录为基础,分析不同饲养环境以及不同选育目标方向下新疆褐牛群体间的差异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生产方向新疆褐牛体型之间差异显著,乳用、肉用与兼用方向具有一定的选育基础;新疆褐牛体躯容量各性状之间呈正相关,乳房系统各性状之间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不同场之间乳房深度差异极显著且变异系数最大,1号场乳房深度的测量值与线性评定值均显著低于其他场。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9分制线性评定标准的制定以及新疆褐牛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为研究新疆塔城种牛场新疆褐牛德系后代(德国瑞士褐牛冻精后代)与美系后代(美国瑞士褐牛后代)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差异。计算德系后代和美系后代不同月龄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各性状的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运用SAS对不同月龄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进行最小二乘分析,以及SPSS对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德系后代在生长发育性状上要优于美系后代,德系后代与美系后代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均存在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通过引进外血来改善群体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塔额垦区黑安格斯牛对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方面的品种改良效果,试验筛选体况健康、品种特征明显的相应品种公牛、母牛,分别进行初生、6月龄、12月龄与24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安哈F1较哈萨克牛的体尺、体重改良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安褐F1与新疆褐牛在不同月龄阶段均有个别不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安哈F1的体尺、体重指标改良增幅优于安褐F1,安褐F1体尺、体重水平优于哈萨克牛。  相似文献   

7.
新疆褐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其饲养方式分为舍饲和放牧。为了解新疆褐牛在两种饲养方式下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种饲养方式的产奶量差异,本研究对新疆褐牛美系、德系、加系和新褐系的产奶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SPSS 19.0和SAS 9.2软件对新疆褐牛各性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在舍饲和放牧条件下的305d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舍饲条件下,胎次、品系、杂交代数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第1~3胎次中,305d产奶量与胎次呈正相关关系;放牧条件下,胎次、产犊年份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3胎次产奶量及以上极显著高于第1、2胎次。此结果可为牧场的饲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为牧场的饲养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在提高母牛健康水平的同时,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排酸成熟时间对不同品种牛肉质变化的影响,试验选取新疆褐牛、加系褐牛×新疆褐牛F1代(JXHF1)、哈萨克牛共14头,均为健康状况良好、12月龄左右的阉牛,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育肥18个月后屠宰,并进行剪切力、蒸煮损失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排酸成熟过程中剪切力第1、7和14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它们与第21天差异极显著(P0.01),蒸煮损失第7、14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它们与第21天差异极显著(P0.01)和第1天差异显著(P0.05);新疆褐牛、JXHF1和哈萨克牛3个不同品种牛肉品排酸成熟过程中JXHF1牛剪切力第7、14天达到最大值,JXHF1第7、14天剪切力均明显高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且新疆褐牛剪切力较小,第1、7、14天品种之间蒸煮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第21天哈萨克牛与JXHF1、新疆褐牛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品种对牛肉嫩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新疆褐牛嫩度较其他品种好,JXHF1嫩度较其他品种较差,新疆褐牛肉质保水性能好于哈萨克牛和JXHF1,哈萨克牛保水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新疆乌鲁木齐种牛场1985~2008年751头新疆褐牛的17962条月测定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年度、季节、胎次、产犊间隔、初产月龄等5个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年度、胎次、产犊间隔对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季节和初产月龄对产奶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提示:稳定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合理的调整产犊季节对提高产奶量是有利的;适当增加2~5胎经产母牛的比例有利于提高群体产奶量;新疆褐牛产犊间隔在360~390d时产奶量最高;初产月龄应控制在24~27月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杂交改良的效果。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可有效改善新疆褐牛体型小的特点,从而提高新疆褐牛群体水平,为今后的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打下了基础。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新疆褐牛、MHF1(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MHF2(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二代)及MHF3(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三代)体尺体重进行分析比较,Excel 2019计算体尺指数。结果表明,4~5岁母牛个体中,美系各杂交后代体尺体重性状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6~7岁母牛个体中,MHF1代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新疆褐牛,7岁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不同月龄新疆褐牛阉牛生产高档牛肉过程中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不同月龄的新疆褐牛阉牛40头,68月龄25头为低月龄组,1012月龄15头为高月龄组,在相同营养、饲养条件下进行为期22个月的高档牛肉生产育肥试验,测定分析体高、体斜长、胸围等体尺、体重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月龄组不同育肥阶段体尺、体重均大于低月龄组,低月龄组总增长量明显高于高月龄组,且胸围最快为52.88±7.44cm、64.79±11.65cm,管围最慢为4.29±1.08cm、5.13±0.77cm。低月龄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尻长、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髋宽、坐骨宽、体重总增长量较高月龄组提高了12.29cm、13.33cm、10.59cm、5.98cm,11.91cm、0.84cm、6.44cm、2.04cm、7.05cm、6.48cm、5.85cm、67.12kg,除体斜长、体重差异显著(P0.05)、胸宽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累计生长曲线在育肥第12个月之前呈现快速增长随后生长速度趋于平缓,相对生长发育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起伏波动性,总体呈现下降的生长趋势,体尺指数分析变化表明了高月龄组胸部、低月龄组后躯尻部和髋部生长较快[结论]不同月龄的新疆褐牛阉牛表现出了以高月龄组胸部、低月龄组后躯尻部和髋部为主的生长发育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构建新疆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模型,估计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为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的确定和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1983-2017年收集的4个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81头公牛后代的2 504条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数据为研究材料,以初生及6、12和18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性状为研究对象,通过DMU软件构建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场、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新疆褐牛初生至18月龄阶段体重遗传力估计值为0.22~0.61,体高遗传力估计值为0.43~0.46,体斜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29~0.52,胸围遗传力估计值为0.35~0.61。相同和不同生长阶段新疆褐牛各体尺体重性状间均呈现正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其中相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1~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5~0.92;不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08~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1~0.72。18月龄与其他各生长阶段间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且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因此,在制定新疆褐牛综合选择指数时,应重点考虑18月龄阶段的体尺体重性状,从而进一步提升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对新疆褐牛体尺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揭示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取2010~2015年间伊犁昭苏地区8~20月龄新疆褐牛公牛,共计2 794头,测定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管围指标数据,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并对新疆褐牛2010~2015年体尺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牛的体长在14~15月龄间增长较快;体重与所测4项体尺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为极显著(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系数最高(r=0.796),与体长的相关性系数最低(r=0.163);获得新疆褐牛公牛体重回归预测方程:Y=-564.607-0.174X1+2.441X2+3.497X3-1.086X4,经过验证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疆褐牛是伊犁地区优秀的乳肉兼用型品种。通过测定新疆伊犁州8县1市的1724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研究了伊犁州新疆褐牛群体基本情况,利用生物统计学分析不同饲养管理条件(牧区、农区、城郊)对新疆褐牛母牛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伊犁地区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对新疆褐牛乳肉兼用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进行探究。通过测定新疆伊犁河谷483头新疆褐牛一胎或二胎生产母牛的体重、体尺、乳房结构性状共18个指标,对这18个指标进行极值、方差、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母牛18个性状指标中有11个性状变异系数在10%以上,说明新疆褐牛选育提高潜力较大;在12个体尺性状中,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腹围、尻宽、尻长和坐骨端宽各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相关性;17个体尺、泌乳性状可通过聚类分析分成8类,通过主成分值贡献值选取前5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反映综合信息量最大。综合上述结果并借鉴奶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国外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伊犁河谷新疆褐牛9分制线性外貌评定方法,4个特征性状为整体结构、尻部、腿蹄、乳房,为今后新疆褐牛鉴定、选种选配和选育提高方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新疆褐牛犊牛生长发育规律,本文以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出生于2005—2016年的1—6月龄新疆褐牛犊牛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犊牛与母犊牛各体尺指标在1—6月龄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性别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公犊牛的生长速度大于母犊牛;新疆褐牛公犊牛和母犊牛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管围和胸围都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64和0.959。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选种选育以及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新疆褐牛9分制的鉴定标准过程中,通过对伊犁地区新源县、尼勒克县、昭苏县3个牛场中的569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进行测量,选取13个体重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半围等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13个主成分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反映了新疆褐牛的外貌整体结构信息,第2和第3主成分反映了后躯特征和尻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伊犁地区新疆褐牛肉用品系群体选育效果,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新疆褐牛以及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一世代、二世代进行了体尺、活体超声波等指标测定。结果:选育后的12、24、36月龄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一世代、二世代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尻长、腰角宽和髋宽均极显著高于同月龄新疆褐牛(P<0.01),12、24月龄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二世代胸围、体斜长均显著高于同月龄一世代(P<0.05),36月龄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二世代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均极显著高于同月龄一世代(P<0.01);10、12、24、36月龄新疆褐牛肉用品系母牛二世代肌间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同月龄一世代(P<0.01);6、12、18月龄新疆褐牛肉用品系公牛二世代肌间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同月龄一世代(P<0.01),且12、18月龄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同月龄一世代(P<0.05)。综上,新疆褐牛肉用品系二世代体尺指标均优于新疆褐牛及一世代,且肌间脂肪沉积能力强于一世代。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月龄新疆褐牛(Bc)与安格斯牛(An)背最长肌肌纤维组织形态学特征及肌纤维类型,试验选择3,7,12,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采集背最长肌,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统计不同月龄试验牛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密度,应用冰冻切片、ATP酶染色法和琥珀酸酶染色法测定不同月龄试验牛背最长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直径、横截面积、密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7,24月龄时新疆褐牛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极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1),12月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时新疆褐牛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安格斯牛(P0.05),其他月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各月龄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趋势为Ⅱa型Ⅰ型Ⅱx型Ⅱb型,安格斯牛7,12月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变化趋势和新疆褐牛一致;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3,24月龄时不同类型肌纤维密度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而7,12月龄时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新疆褐牛肌纤维粗,安格斯牛肌纤维细、肌肉嫩度好。  相似文献   

20.
新疆褐牛主要屠宰性状与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找到合理的新疆褐牛经济价值的估算方法.[方法]我们在塔城和昭苏选择了102头在放牧状态下饲养的新疆褐牛进行屠宰测定,对反映产肉性能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屠宰重、胴体重的相关极显著(P<0.01),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体尺与胴体重的回归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