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旨在分析卷帘舍环境参数与奶牛泌乳性能及行为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南北纵墙安装自动卷帘的全舍饲奶牛舍,存栏约200头5~6岁经产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3~4胎,体重(650±100) kg)。通过检测该卷帘舍一个自然年度的环境参数,研究温热参数(温、湿度和风速)、气载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粉尘(PM2.5和PM10)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碳(CO2)和氨气(NH3))与泌乳性能和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各项环境参数均表现出季节性规律。真菌(1 049.91 cfu·m-3)和两种粉尘(PM2.5=17.86μg·m-3;PM10=193.07μg·m-3)含量夏季最高,细菌含量秋季最高(1.11×104 cfu·m-3),而CO2和NH3浓度冬季最高(1 302.85 mg·m-3;2....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荷斯坦牛及弗莱维赫牛×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在血液生理生化及乳品质上的差异,选择48头1胎荷斯坦泌乳牛和27头1胎杂交F1代泌乳牛进行乳品质分析;根据体况、泌乳天数相近的原则,从上述牛只中选择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和F1代牛各8头,采集血液用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F1代牛血液TP、ALB、GLB、GLU、CHOL、NEFA、BHBA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10.91%、3.93%、17.86%、11.62%、2.05%、53.85%、1.9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A/G、BUN含量低于荷斯坦牛,分别低12.75%、1.46%,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INS、COR、T3、T4、T3/T4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4.47%、102.98%、2.26%、3.98%、13.33%,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在血液生理生...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评估西藏改良牛(荷斯坦牛♂×西藏牛♀,F3代)泌乳性能改良效果。选取引进荷斯坦牛、西藏牛及西藏改良牛各60头,记录西藏改良牛F1~F3代泌乳量,测定西藏改良牛F3代血液常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奶牛生产性能(DHI)。结果显示,通过杂交,改良牛泌乳量逐代明显提高,但其他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西藏改良牛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浓度(HGB)和血细胞比容(HCT)显著高于西藏牛(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高于引进荷斯坦牛和西藏牛(P<0.05),红细胞数目(RBC)显著低于引进荷斯坦牛(P<0.05)。西藏改良牛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内黏度显著高于引进荷斯坦牛(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聚集系数低于引进荷斯坦牛和西藏牛(P<0.05),卡松黏度和屈服应力显著高于西藏牛(P<0.05)。研究表明,与西藏牛相比,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提高,西藏改良牛泌乳量和乳脂率逐渐提高;与引进荷斯坦牛相比,西藏改良牛血液生理指标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1~7 d)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以2018年7、8月产犊的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收集测定母牛产后1~7 d每次挤奶样品中的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分析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因素对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并分析泌乳早期SCS与其他乳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产后1~7 d SCC均值为670.02×103个/mL,泌乳早期SCC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泌乳天数、胎次、样品采集时间和牧场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早期SCC与乳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FSH对不同月龄育成荷斯坦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月龄育成荷斯坦牛(HB)母牛有效的超数排卵方法,本研究采用了CIDR+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和4d递减法肌肉注射FSH进行超数排卵,其中选择国产促卵泡素(FSH)对不同月龄育成HB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试验。试图通过比较不同超数排卵效果,以期得到不同月龄育成荷斯坦牛在进行超数排卵的最佳FSH剂量。结果显示,1415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的FSH总剂量为8mg为最好,1615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的FSH总剂量为8mg为最好,1617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的FSH总剂量为8.8mg为最好,而1817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的FSH总剂量为8.8mg为最好,而1819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的FSH总剂量是10.4mg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月份生产的奶山羊泌乳期生殖激素与生长激素(GH)变化规律,随机抽取1、3、5和8月份分娩的奶山羊各10只,于分娩后0 d、7 d、1~8个月(每月的第15天)时采集母羊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母羊外周血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4)和GH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期间外周血中同一激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在整个泌乳期间,1、3、5、8月份产羔母羊PRL、FSH、LH、P4、E2、GH含量的动态变化范围分别为446.17~221.72 ng·L-1、9.49~3.82 U·L-1、351.17~218.16 pg·mL-1、4086.83~3568.15 pmol·L-1,33.74~22.30 ng·L-1、30.36~11.57μg·L-1;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外周血中GH水平在相同泌乳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FSH水平在0 d有显著差异(P<0.05),P4水平在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PRL水平在泌乳的0 d和2、3、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LH水平在泌乳的0 d、2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E2水平在泌乳0 d、3个月和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奶山羊产羔月份的不同对泌乳期间的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不同胎次奶牛的生理状况,为奶牛管理和疾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于2017年夏季测定了北京地区5个牛场不同胎次的健康荷斯坦泌乳牛18项血常规指标,利用SAS 9.4软件GLM过程分析血常规指标随胎次的变化规律。所采用的固定模型考虑牛场、胎次、泌乳天数、直肠温度、体况评分和体细胞评分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随着胎次升高而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比率、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随着胎次升高而升高(P<0.05),其余指标随胎次变化均不显著。综上,高胎次奶牛更容易受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贫血患病风险增加,因此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高胎次奶牛的患病概率,延长其生产寿命,从而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活性酵母与复合酶复合制剂(YEM)对放牧加补饲饲喂模式下澳大利亚不同品种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健康情况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FF(荷斯坦×荷斯坦)、FJ(荷斯坦×娟姗牛)、FU(荷斯坦×本地牛1)、FX(荷斯坦×本地牛2)、UJ(本地牛1×娟姗牛)、XJ(本地牛2×娟姗牛)6个品种,每个品种22头共132头奶牛,各品种根据泌乳时间及产奶量相近原则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试牛只均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进行饲喂,对照组补饲基础日粮,试验组在补饲基础日粮中添加40 g/(d·头)YEM制剂。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试验全期,FF、FJ、FU、FX、UJ、XJ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3.26、2.21、2.03、1.96、2.44、1.63 L/(d·头)(P0.01);饲喂1周后各品种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值呈逐渐增大趋势,FF试验组奶牛第6周时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4.99 L/(d·头);与对照组相比,FF、FJ、FX、UJ、XJ试验组乳蛋白率有所提升(P0.05),FF、FU、FX、UJ、X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量降低(P0.05),F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综上,YEM在澳洲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模式下可显著提高各品种奶牛生产效益,对乳蛋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少FJ奶牛乳体细胞数,对奶牛健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索奶牛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血液常规指标,为荷斯坦奶牛低温应激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及科学依据,并对该地区冬季奶牛饲养管理及耐应激个体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了秋季(2018年10月24日至2018年10月30日)、初冬(2018年12月4日至2018年12月10日)和深冬(2018年12月25日至2018年12月31日)牛舍温湿指数(THI),并分别采集了15头荷斯坦奶牛血液样本,测定了9种血液常规指标,同时收集了试验牛群的8项产奶性能数据,分析荷斯坦奶牛在秋冬季节产奶性能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筛选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血液常规指标。结果显示:秋季,牛舍平均温度为8.0 ℃,平均THI为49.38,说明试验牛群在该时期处于非低温应激状态;初冬,牛舍平均温度为-6.4 ℃,平均THI达到23.56,在168 h监测期,有92 h -8≤THI < 25,76 h 25≤THI < 39,试验牛群在该时期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深冬,牛舍平均温度为-7.59 ℃,平均THI达到21.86,有43 h 25≤THI < 39,117 h 8≤THI < 25,试验牛群在该时期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随着温度下降,奶牛直肠温度、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 < 0.05);冬季奶牛血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单核细胞数(MO)、淋巴细胞数(LY)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 < 0.01;P < 0.05);除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外,其他各指标在初冬与深冬间差异不显著(P > 0.0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各季节间变化不显著(P > 0.05);与秋季相比,初冬、深冬奶牛平均日产奶量(AMY)分别下降0.71和1.17 kg/d(P < 0.01);初冬乳脂率(FP)、乳蛋白率(PP)、脂蛋比(F/P)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 < 0.05;P<0.01),深冬时期恢复至秋季水平(P > 0.05);乳中非脂肪固体物质率(SP)在初冬显著下降,在深冬显著上升(P < 0.05);初冬、深冬乳中体细胞数(SCC)分别比秋季高1.84×105、1.63×105 个/mL(P < 0.05);乳糖率(LP)及酸度在各时期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综合以上结果,冀北寒区荷斯坦奶牛在秋季处于非应激状态,在初冬和深冬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且牛群的生理指标和产奶性能受气候影响较为严重;奶牛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为受气候影响变化较为灵敏的血液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和亚硒酸钠(SS)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用健康的泌乳日龄(181±18)d、日产奶(33.88±3.44)kg/d、(3.25±1.27)胎的荷斯坦泌乳奶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添加SS、SeHLan的全混合日粮(饲粮中硒实测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著(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试验旨在揭示北京地区荷斯坦泌乳牛鼓膜温度的群体特征及其随昼夜和环境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规律,探究中度热应激下泌乳牛鼓膜温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直肠温度的关系。【方法】 2021年8月对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638头荷斯坦泌乳牛的鼓膜温度、直肠温度及环境温湿度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对161头荷斯坦泌乳牛6 h鼓膜温度和直肠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THI、测定时间、胎次、泌乳阶段和繁殖状态等因素对鼓膜温度和直肠温度的影响。【结果】 北京地区荷斯坦泌乳牛夏季鼓膜平均温度为(39.01±0.40)℃;测定时间内THI为76.11~83.18,此时泌乳牛处于中度热应激。泌乳牛鼓膜温度昼夜变化较大,昼夜节律表现为上午低、下午和傍晚均较高且在早晨和下午出现不正常峰值,鼓膜温度的变化滞后于THI变化。鼓膜温度与直肠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35),且两种体温均随着THI的升高而升高,回归系数分别为0.09(P<0.05,R2=0.09)和0.10(P<0.05,R2=0.08)。测定时间和胎次对泌乳牛鼓膜温度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阶段对泌乳牛直肠温度有显著影响(P<0.05),且THI对两部位温度的回归均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奶牛体温的节律变化和影响因素,鼓膜温度可有效反映奶牛实时体温,可为精细化管理牛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测量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特征以及影响皮肤褶皱厚度的因素。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了1 523头泌乳期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的皮肤褶皱厚度,并同时对奶牛进行体况评分,收集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胎次、泌乳阶段、测定人、体侧及BCS对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经测定发现,荷斯坦牛颈部皮肤褶皱厚度为(6.62±0.94)mm,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为(11.13±1.78)mm。不同场、测定人、胎次、体况评分对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体侧、泌乳阶段对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也有显著影响(P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BCS的线性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36±0.061)和(0.51±0.116)。本研究结果为荷斯坦牛皮肤褶皱厚度的深度分析,包括遗传分析建模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八碳脂肪酸[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对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头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经产荷斯坦奶牛[泌乳日龄(140±7)d]进行5×5拉丁方试验,分别从十二指肠灌注154 g/(d·头)C18∶0+216g/...  相似文献   

18.
产犊季节、胎次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二公司1995~2000年559头荷斯坦奶牛产犊季节、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在西宁地区秋季产犊产奶量最高,冬季次之,夏季和春季最低。荷斯坦牛产犊季节、胎次与产奶量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因此改进饲养管理,加强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是高原地区提高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采集广西地区当地3个不同品种水牛,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并与相近胎次、相近泌乳月的本地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娟姗牛进行比较。结果: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形物百分含量和乳糖百分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奶、西门塔尔牛奶和娟姗牛奶(P<0.01)。3个品种水牛奶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和总固形物百分含量相比,杂交水牛高于其他2个纯种河流型水牛尼里-拉菲和摩拉。以每100 g牛奶中含有的脂肪酸量来计,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各种脂肪酸含量的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3个品种泌乳水牛奶中的共轭亚油酸(CLA)、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娟姗牛(P<0.01)。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1):37-39
测定了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后代的外周血血常规、血生化和热休克蛋白指标。结果:与荷斯坦牛相比,弗荷牛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荷斯坦牛(8.3 vs 9.39 mg/mL,142.77×106vs 320.33×106/mL);夏季弗荷牛尿素含量显著低于春季弗荷牛和春夏季荷斯坦牛(5.04 vs 6.34、6.31、5.60 mmol/L)、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春季弗荷牛和春夏季荷斯坦牛(4.10 vs 5.64、5.90、4.86 mmol/L);弗荷牛春季与夏季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均显著高于春季荷斯坦牛(43 264、39 847 vs 30 243 pg/mL),弗荷牛夏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10 507 vs 8 031 pg/mL)。结果表明弗荷牛比荷斯坦牛有更好的抗热应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