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究猪NC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g.77886190 A>G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基于前期GWAS数据筛选出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NCK1。选取468头大白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与母猪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群体中,NCK1基因g.77886190A>G位点,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且AA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都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个体(P<0.05),且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的加性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分别收集AA型、AG型和GG型个体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NCK1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AA型个体NCK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GG型。利用Ensembl数据库中NCK1基因的序列构建pcDNA3.1-NCK1超表达载体,转染PK细胞检测NCK1下游微血管形成标记基因MMP2的表达,结果发现MMP2表达水平上调。因此可以推测NCK1基因通过上调MMP2促进微血管形成,进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该基因可作为母猪繁殖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643头母猪为实验材料,利用CRS-RFLP技术对猪ITGB1基因第14外显子C42241T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将基因多态性与猪的产仔数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探讨该多态位点能否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4224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对长白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影响不显著;对于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TNB和NBA差异显著(P<0.05),其效应为TT>TC>CC,且TT型个体具有较高的产仔数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导致的。因此,42241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大白猪和杜洛克猪TNB和NBA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寻找与猪产仔性状和窝内仔猪初生重整齐度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为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在课题组前期进行的猪全基因组清扫分析的基础上,选定猪3号染色体上的2个SNPs位点(rs338309012和rs335824784),利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分型技术,在丹系大白猪和美系大白猪群中对这2个SNPs位点与猪产仔性状(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及木乃伊胎数等)及窝内仔猪初生重整齐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338309012位点与总产仔数、木乃伊胎数显著关联(P<0.05),AC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木乃伊胎数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rs335824784位点与有效活仔数、木乃伊胎数显著关联(P<0.05),与产活仔数和死胎数极显著关联(P<0.01),不同基因型对产活仔数和有效活仔数的影响为GG > CG > CC,与之相反,对窝内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死胎及木乃伊胎数的影响为GG < CG < CC。因此,rs335824784位点GG基因型猪不仅产活仔数多,而且窝内仔猪初生重整齐,死胎和木乃伊胎数低,可以作为提高猪产仔性状和窝内仔猪初生重整齐度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ESR与NCOA1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产仔数的影响。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基因型与母猪的产仔数的关系。结果两个基因都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分析发现经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的健仔数比AA型个体多0.31头,经产母猪NCOA1基因AB型个体的死胎比AA型多0.10头。经产母猪中合并基因型AAAB型的活仔数和健仔数比AAAA型多0.49和0.48头;而ABAA型个体的活仔数和健仔数比AAAA型多0.27和0.14头。结果表明,ESR和NCOA1基因对大白猪的繁殖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系大白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B,BMPR-Ⅰ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Hi-SNP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BMPR-Ⅰ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头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大白猪在BMPR-ⅠB基因746AG和852GA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804GC位点上均表现为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960C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中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在英系大白猪中以TT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加系大白猪中CT基因型频率较高,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群体在804GC和960C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804GC位点在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中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960C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死胎数极显著低于CC基因型1.027头(P0.01);英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1.976头(P0.05),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18头(P0.01);加系大白猪中TT基因型产活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0.886头(P0.05),死胎数、畸形头数显著低于CC基因型0.707和0.337头(P0.05)。960CT位点中TT基因型可作为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OPN和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大白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采用了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1 011头大白猪群体中OPN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木乃伊胎、死胎、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猪中OPN基因AB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比AA型个体少0.35头/胎和0.23头/胎(P 0.05);经产母猪FSH-β基因AB型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BB型0.2头/胎(P 0.05)。在初生窝重性状上AB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0.54 kg/胎(P 0.05);经产母猪中合并基因型BBAA型的总产仔数比ABBB型多0.45头/胎。大白猪OPN-FSHβ合并基因型中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BBAA,OPN和FSH-β基因对大白猪的繁殖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白猪NCOA1和FUT1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685头大白母猪NCOA1和FUT1基因多态性并对其分型,同时分析了单个基因型以及合并基因型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个基因都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经产母猪NCOA1基因中AB型个体的总产仔数、总活仔数、死胎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FUT1基因中AA型个体的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以及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个体(P0.05);经产母猪合并基因AAAA型和ABAG型个体的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显著高于AAAG型个体(P0.05),ABAG型个体的死胎显著高于AAAG型个体(P0.05),AAAA型个体的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AAG和AAGG型个体(P0.05)。由此可见,NCOA1和FUT1单基因型以及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用其作为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系大白猪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B,BMPR-Ⅰ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Hi-SNP中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BMPR-Ⅰ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头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大白猪在BMPR-ⅠB基因746A > G和852G > A位点均未检测到多态性,804G > C位点上均表现为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为优势等位基因;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中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在英系大白猪中以TT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加系大白猪中CT基因型频率较高,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群体在804G > C和960C > 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804G > C位点在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中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 > 0.05)。960C > T位点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死胎数极显著低于CC基因型1.027头(P < 0.01);英系大白猪群体中TT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1.976头(P < 0.05),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2.118头(P < 0.01);加系大白猪中TT基因型产活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0.886头(P < 0.05),死胎数、畸形头数显著低于CC基因型0.707和0.337头(P < 0.05)。960C > T位点中TT基因型可作为3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59-1963
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了猪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整合素β1(ITGB1)基因在试验猪群中的多态性,同时分析其对大白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RBP4基因AA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B、BB型(P0.05),AA型健仔数极显著高于BB型(P0.01),显著高于AB型(P0.05)。ITGB1基因TT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高于TC、CC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RBP4与ITGB1基因9种合并基因型中AATT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高于其他合并基因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寡腺苷酸合成酶1(oligoadenylate synthase 1,OAS1)基因多态性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30头松辽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测序查找OAS1基因外显子1~8的SNP位点,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OAS1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松辽黑猪OAS1基因外显子2、3和6上共检测到33个突变位点;其中在外显子2的110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10C),存在3种基因型:GG、GC和CC;在外显子3的17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76T),存在3种基因型:CC、CT和TT;在外显子6的145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45T),存在3种基因型:CC、CA和AA;在16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66A),存在3种基因型:GG、GA和AA;在20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A206G),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松辽黑猪OAS1基因G110C突变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176T、C145A、G166A和G206A位点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各SNPs位点遗传杂合度均位于中等水平,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110C位点G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C176T位点CT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C145T位点C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166A位点GA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A206G位点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表明,OAS1基因外显子区存在突变位点,对松辽黑猪部分繁殖性状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挖掘大白猪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PGAM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分析遗传多样性、连锁不平衡程度及其不同基因型与生长、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取大白母猪316头,提取DNA,采用混合DNA样本PCR扩增产物测序,确定PGAM2基因SNPs位点。采用多重PCR靶向基因捕获技术对每个个体进行目标SNPs位点分型,并分别与大白猪初产和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木乃伊数和死胎数进行关联分析,与大白猪生长性状的达100 kg日龄、达100 kg背膘厚、达100 kg眼肌厚和初生重进行关联分析。共鉴定出5个突变位点,均为已知SNP,其中rs331014516和rs346188790位点为稀有突变,不适合用作分子标记;所有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331014516与rs346188790完全连锁,rs80977507与rs80902904完全连锁且与rs343549757强连锁;rs80977507及其完全连锁位点与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相关;rs343549757位点与大白猪经产死胎数显著相关。这5个位点的基因型与大白猪达100 ...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的多态性对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本文采用PCR和PCR-RFLP技术检测大白母猪群的ESR和FSH-β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大白母猪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死胎、木乃伊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和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均为B等位基因;对于初产母猪,ESR和FSH-β基因BB型比AA型在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性状上高0.06~1.14头(P0.05);对于经产母猪,ESR基因BB型比AA型总活仔数、健仔数分别高0.12头和0.07头(P0.05),FSH-β基因在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性状上AA型高于BB型0.04~0.24头(P0.05);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ESR和FSH-β基因的有利合并基因型在初产母猪为ABAA,经产母猪为BBAA;BBAA合并基因型在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健仔数性状上分别显著高于AAAA合并基因型2.03、1.75、1.65头(P0.05)。因此,ESR和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7,(3)
以从江香猪母猪为研究对象,选取卵泡刺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作为影响从江香猪繁殖性能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和测序技术,对从江香猪母猪的FSHβ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寻找与繁殖性状相关联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在受试群体中,发现FSHβ基因第2外显子86 bp处发生C/T突变,该突变为同义突变,产生3种带型,分别命名为TT、CT、CC基因型。关联性分析显示:在初产母猪的产活仔数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中,TT基因型均比CC、CT基因型多,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但初产母猪总产仔数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多1.66头,差异显著(P0.05),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多1.95头,差异显著(P0.05);对于乳头数,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多1.38对,差异显著(P0.05)。遗传效应分析发现,等位基因T对从江香猪母猪的繁殖性能表现为正效应,TT基因型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的估计育种值分别为0.87、1.03、0.72。总体上,TT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对从江香猪母猪的繁殖性状数量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选育过程中可注重TT基因型个体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在猪业生产中,产仔数高低是评价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738头大白猪群体为研究对象,收集繁殖记录,并计算1~4胎次总的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总的产活仔数(Number Born Alive,NBA)性状。利用猪80K芯片对个体进行基因分型,采用GCTA软件对TNB、NBA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15号染色体上,共鉴定到7个与NBA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构成1个327kb的单倍型块。与猪QTL数据库比对,这些显著关联的SNP位于3个与繁殖性状相关的QTL区域内,与黄体数、乳头数等性状相关。在显著SNP位点上、下游500 kb区域内共包含7个基因,其中,IRS1、RHBDD1为产仔数性状相关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猪繁殖性状关键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其与大白猪的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为猪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以美系及法系纯种大白猪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DNA混合池,通过克隆测序比对,检测猪PTGS2基因的遗传变异;采用PCR-RFLP技术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猪PTGS2基因外显子2上存在1个g.86AG碱基突变,并具有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且在大白猪群体中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PTGS2基因g.86AG多态性分布达到遗传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AA基因型初产母猪弱仔数显著少于A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经产母猪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在法系大白猪群体中,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高于AA和AG基因型,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TGS2基因外显子2g.86AG多态性位点显著影响初生窝重和弱仔数,可作为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GHRH基因作为绵羊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成年母羊GHRH基因rs400079090和rs419322328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s400079090位点检测到3个基因型,rs419322328位点TT基因型缺失;rs419322328位点GG基因型个体胸宽显著大于GT基因型个体(P〈0.05),体斜长极显著小于GT基因型个体(P〈0.01)。说明GHRH基因2个SNP位点多态性对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成年母羊生长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进行绵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s 4,RBP4)的多态性对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试验猪群ESR、OPN和RBP4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大白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初生重、死胎、木乃伊、弱仔数和畸形数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白经产母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RBP4基因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ESR基因AB与BB基因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性状上均高于AA基因型;OPN基因在总产仔数性状上AA基因型最高,在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性状上均为BB > AA > AB;RBP4基因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性状上均为AA > BB > AB;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ESR-RBP4最优的分子标记组合为ABAA;OPN-RBP4最优的分子标记组合为BBAA。因此,ESR、OPN和RBP4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实验旨在探究松辽黑猪NR5A2基因内含子6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选取130头松辽黑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NR5A2基因内含子6的SNP位点,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NR5A2基因内含子6的SNP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及断奶仔猪数、乳头数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松辽黑猪群体中NR5A2基因第6内含子存在T/C突变,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是TT、TC、CC,其中CC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最高,等位基因C为优势基因。NR5A2基因突变位点遗传纯合度(He)相对较低,表明其在松辽黑猪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偏低。经χ~2适合性检验,该SNP在松辽黑猪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94 7(0.25PIC0.5),表现为中度多态,说明该SNP位点可以提供遗传信息。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断奶仔猪数TT基因型均最高,其中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TT基因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断奶仔猪数TT基因型均显著高于TC及CC基因型;各基因型仔猪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无显著差异;初生重,3周龄重及断奶重CC基因型均高于TT基因型及TC基因型,又因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此基因型对松辽黑猪母猪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意义。综上所述,NR5A2基因第6内含子存在突变位点T/C,不同基因型之间在松辽黑猪产仔数存在显著差异,但该SNP位点是否可作为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标记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建立两次PCR扩增分型法,分析猪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第3内含子上的875bp插入片段在13个中外不同繁殖性能的猪种中的遗传变异,以及EGF基因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180头F2母猪中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中国地方猪种与西方商业猪种在EGF基因位点上存在偏态分布。在资源家系中该位点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活仔数无显著影响(P0.05);尽管BB基因型的产活仔数和断奶活仔数分别比AA型多1.74和0.46头,但BB型的个体太少,各基因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产活仔数的a值和d值分别达到0.87和1.24头,但该基因位点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利用更多的SNP位点和更多样本进一步了解EGF基因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松辽黑猪METTL2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78头松辽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查找METTL23基因外显子1~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METTL23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乳头数)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仅在松辽黑猪METTL23基因外显子4发现1个SNP位点,命名为A62G,在A62G位点上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是AA、AG和GG。GG和G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且A62G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的遗传纯合度(Ho)为0.6516,高于遗传杂合度(He,0.3484),说明其在松辽黑猪群体中的变异较小;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77,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PIC<0.5),说明该遗传标记能够提供一定量的遗传信息。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P<0.01),总产仔数还显著高于AG基因型个体(P<0.05);AG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乳头数各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METTL23基因外显子4存在多态性位点A62G,该位点与松辽黑猪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可作为松辽黑猪产仔数的遗传标记,用于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