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的农村土地管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三峡库区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因此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创建文明村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载体;提高民工素质,改善民工环境、保护民工权益和三峡移民精神是库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又任重道远的任务,如此庞大系统的工程却是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其繁琐和艰巨性出人意料。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而文化下乡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将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完美融合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战略高度、任务艰巨、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而新农村中的先进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全面性的战略课题,因为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并为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创造“新”的内外条件与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就必须要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技术的新型农民。本文在对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的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当前新型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好家园的蓝图。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村群众,而人民群众意愿的忠实实践者则是广大的农村人大代表。近年来驻农村的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扎实推动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积极带领农民群众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支部书记彭贤功就是突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县级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担负着“输血”与“造血”的双重任务。因此,全方位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是激活农村发展内在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内容,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和迫切需要。为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就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结合起来,与乡风文明的宣传和教育结合起来,与开展农村道德实践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作用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探究吉林省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对促进吉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培养新型农民,使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环节。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本文分析了国外农民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构造一种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农民价值观的确立,而中国传统伦理长期以来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对农民关于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他人、家庭伦理秩序等方面的影响根深蒂固,彰显其有益影响,发挥传统伦理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当有价值是既有现实意义,亦有理论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雷艳萍 《山东饲料》2013,(20):101+1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农民价值观的确立,而中国传统伦理长期以来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对农民关于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他人、家庭伦理秩序等方面的影响根深蒂固,彰显其有益影响,发挥传统伦理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当有价值是既有现实意义,亦有理论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规模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畜牧业的主体.发展规模养殖业可大大加快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而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是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也是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点在发展现代养殖业,培植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从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其它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建设的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笔者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内容;内蒙古"十一五"时期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建设的重点;内蒙古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现状;制约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牧民意愿、带给农牧民实惠、得到农牧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农民是主体。在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许多人的因素阻碍其发展,面临着不断克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残余和落后的理念,培育符合21世纪需要的新思想。在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努力克服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特色乡村、宜居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就其与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农村文化建设缓慢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注重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水平,树立农村和谐文化思想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式,从免费开发三馆一站开始,以贴近农民生活的角度切实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如何开展城镇化农民和留守土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道路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理由城镇化产生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均值得关注和思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有两句很重要的话.政府是投入的主体.农民是建设的主体。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财政多数都很困难.拿不出钱.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离开了农村.进城打工挣钱去了.他们不是不参与.而是采取另一种方式.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2005年增长了17%.今后这个亮点会更亮。中国农业靠什么?用更通俗的话说,农业靠口号、靠人多,你不生产.他生产.就能养活中国人。农村人口减少一半也要进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和城市是国家建设的两大类区域.都需要农民。  相似文献   

20.
论发展桑蚕业与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的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把农村支柱产业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相结合,能够得到农民的重视与广泛参与,能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三农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