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田侵蚀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2.
在河田山地土壤侵蚀区营造速生的刺槐、胡枝子等阔叶树种能快速覆盖地表,与原有的马尾松形成针阔混交林,但后期会演替为马尾松纯林;若在上述树种组合中加入乡土的木荷、闽西青冈等阔叶树种,则能较快地重建相对稳定的针阔混交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花岗岩侵蚀区不同水土流失治理年限的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差异,为花岗岩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江西省兴国县平江流域花岗岩侵蚀区,选择治理4 a,14 a,24 a,34 a的4个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人为治理林地和次生林作为对...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侵蚀区人工植物群落水保功能评价及其结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气候带的湖北,江西,广州3省典型花岗岩水土流失治理区人工植物群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以亚热带典型的马尾松纯林为基准,选择群体生物量,土壤有机质等7项指标,运用等级比数字综合和层次分析法,对26种不同人工植物群落的水保功能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在区治理方面水土保持功能优良的17种群落类型,并就其结构优化和群落演替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量,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可增强土壤保水保土能力,稳定土壤水分和温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pH值及土壤肥力水平,达到增肥、改土、稳产目的,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笔建议在南方红壤侵蚀区种植果树的生产实践中采用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6.
河田侵蚀区崩岗的生物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河田修坊村中甲坡小流域内,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崩岗进行生物治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的崩岗平均植被盖度由26%提高到68%,土壤侵蚀模数也比对照的崩岗减少了89.6%。可为我省类似崩岗的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5年的植被数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植物群落虽然没有发生演替,但其波动的趋势是向着逆行方向进行的.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地区人口增加之后开垦土地面积的增加和牲畜数量增加带来的放牧强度加大.该地是一个生态脆弱区,此区要进行农牧业生产,必须考虑生态阈值.必须此区域要进入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科技的道路,必须有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林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利民  邓岚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38-39,50
根据调查资料,研究了东江流域上杨水土保持试验区内4种典型人工生态修复林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分布及林冠郁闭度、地表覆盖度等多项植物群落学。通过与未经生态修复的稀树草坡植物群落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林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状况,并针对生态修复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侵蚀坡地重建植被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试验研究和调查基础上,对花岗岩坡地潜在不稳定特征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及临界点进行了讨论;重点对生植被过程中的地带性规律和植被演替规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工植被群落的发育过程必须与土壤肥力恢复程度相适应,注重草被生长,避免造成“空中绿化”。人工群落的配置以引进种与乡土树种结合,进行多层次混交为宜,着眼于建立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河田水土保持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田是全国著名的老水土流失区,自从1940年12月建水土保持站开始治理,至今已有60周年.这60年中的前40多年,治理工作打打停停,收效甚微.直到1983年4月,原省委书记项南同志视察了河田,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并组织省农业厅、水电厅、林业厅等8大家承包支援河田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决定5年内每年由省水土保持办公室拨给煤炭补贴款30万元,由龙岩行署拨给煤炭指标1万t.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演变中群落多样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野外定点监测群落的基本特征,实验室分析石漠化不同演变阶段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了石漠化演变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响应,旨在为典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示范区内植物群落以人工植被为主;(2)在潜在和轻度石漠化阶段,重要值较高的植物群落有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荩草[Arthraxon hispidus(Thunb.)Makino]等,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阶段,重要值占据绝对优势的有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仙人掌[Opuntia stricta(Haw.)Haw.var.dillenii(Ker-Gawl.)Benson]等植物;(3)伴随着石漠化的演变,Simpson指数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规律,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规律,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自然恢复条件下植物群落组成与垂直结构变化,为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调查分析子午岭地区从弃耕到顶级群落植被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并构建反映群落垂直结构特征的指数,研究其变化趋势。 [结果] ①该地区共观察到植被种类42科98属115种,其中8个演替序列中有32科77属88种。 ②演替中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演替初期两指数值分别为0.901与1.702,演替末期则为1.998与2.665,且在中期均表现出单峰突增态势,而均匀度变化不明显。 ③演替中,乔木各指标有增加趋势;乔木胸径初期为12.13 cm,末期增加至22.19 cm,冠幅由11.64 m2增加至41.54 m2,乔木生物量由54.07 t/hm2增加至175.13 t/hm2;而灌木各指标变化不显著,灌木生物量在演替中期呈现显著峰值,最高为9.56 t/hm2,但在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呈迅速波动下降态势,演替末期生物量仅为1.82 t/hm2。由灌木群落演替至乔木群落时,枯落物层的厚度显著增加,而盖度在各演替阶段间无显著性差异。 ④演替初期的综合垂直结构指数较低且相近,为0.086~0.104,演替中期迅速增加至0.349,在演替接近末期时达到最大值0.477。林下植被垂直结构指数在演替中期最高(0.342),演替末期降低并趋于稳定(0.195~0.246)。 [结论] 随着自然演替,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得到显著提升,群落总体垂直结构向复杂化发展,林下垂直结构则在演替后期呈现退化。  相似文献   

13.
滇中高原山地4种人工群落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滇中高原4种典型人工群落的径流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湿季(6~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64%,降雨量主要由大于10 mm以上的降雨带来,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5 mm/h。与荒地相比,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显著。试验小流域的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土壤流失量主要决定于地表径流量,其次是降水量。  相似文献   

14.
坡向与植物群落对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流域内的1个支沟为对象,通过植被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坡向和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碳氮比(C/N)和有机碳氮密度(SOCD、TND)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向对0—20cm土壤SOC和TN含量及0—60cm C/N均有显著影响。SOC、TN含量及C/N分别表现为:半阴坡半阳坡沟头半阴坡半阳坡=沟头及半阳坡半阴坡≥沟头的趋势;(2)植物群落对0—10cm SOC和TN含量及0—20cm C/N均有显著影响。半阴坡分布的3种豆科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紫花苜蓿及白花草木樨间土壤碳氮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禾本科的长芒草群落;半阳坡分布的达乌里胡枝子和紫花苜蓿群落SOC和TN含量相当,均显著高于茵陈蒿群落(菊科)和长芒草群落;沟头的达乌里胡枝子群落SOC、TN显著高于长芒草。豆科草本植物更有利于促进土壤碳氮的积累;(3)坡向主要影响表层0—20cm SOCD和TND,其对60cm剖面SOCD和TND贡献率分别为45%~55%和47%~53%。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表层及整个剖面SOCD和TND均有显著差异。研究支沟内SOCD平均为2.13kg/m2,远低于黄土高原其他地区。上述结果对于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碳氮储量的精确评估及植被合理建造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于2012年7月中旬-8月中旬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南麓分别选取原生、轻度、中度和重度4种不同退化梯度的高寒嵩草(Kobresia)草甸,对其土壤理化、水分特征和植被群落进行研究,以探究高寒嵩草草甸生态功能退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度退化样地的地上生物量、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地表入渗速率显著最小(P<0.01),表层地下生物量、表层土壤有机质、表层田间持水量和草毡层厚度显著最大(P<0.01).基于退化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的植被功能群和群落多样性的非度量多维排序结果表明,其退化过程可明确划分为原生植被、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4个阶段,冠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草毡层厚度和降水地表入渗速率对群落变化的相对贡献较大.植被群落对退化过程的响应为非平衡型(Non-equilibrium),群落变化的“分水岭”存在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之间.研究结果对退化嵩草草甸的恢复措施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不同治理模式治理模式下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差异,为水土流失治理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兴国县塘背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果园开发(模式A)、生态恢复(模式B)为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以次生林、未人为治理样地(对照,CK)作为对照样地,采用群落学样方调查法,调查分析各林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  相似文献   

17.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和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重要手段。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这些模型中坡长的计算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较大。为揭示汇水面积阈值对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影响,选取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210个流域面积在0.2~3.0km~2的小流域,以1∶10 000地形图10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分别计算了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5 000,7 000,9 000,11 000,13 000,15 000m~2共11个汇水面积阈值下各小流域不同坡长、土壤侵蚀强度级别以及土壤侵蚀的面积比例,分析了它们对汇水面积阈值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平均坡长、土壤侵蚀面积和轻度以上各级别的侵蚀强度面积比例都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微度侵蚀面积比例随汇水面积阈值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当汇水面积阈值由1 000m~2增加到15 000m~2时,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南山地区和西南岩溶区的平均坡长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53,4.16,1.95,1.90,1.69,1.57,1.47倍;土壤侵蚀面积比例分别增至阈值为1 000m~2时的1.20,1.85,1.43,1.37,1.77,1.44,1.30倍。汇水面积阈值对各分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平均坡长和土壤侵蚀面积来看,东北黑土区受汇水面积阈值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不仅为精确评价土壤侵蚀提供了数据支撑,而且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评价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梢林区为研究追溯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通过典型区的考察研究、大型径流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等,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自然演变及人类活动对侵蚀的影响;剖析了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取得了新的论证资料。明确提出,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的加剧,自然侵蚀逐渐被人为加速侵蚀所替代,且后者逐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