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舒鸣  杨旭  王湘  侯强红  白玲 《兽医导刊》2020,(2):168-168
五味止痢合剂是对仔猪腹泻进行防治的有效方剂,其功效主要为化湿止痢、清热解毒,是通过对仙人掌、地榆、铁苋草、老鹤草、马齿苋等药材进行加工而制成.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分析了五味止痢合剂的组方依据,以了解其药理机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3.
“止痢口服液”治疗仔猪腹泻症的临床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症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病因很多,通常由埃希氏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沙门氏菌,反转病毒等病原引起,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以仔猪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较为多见,发病率高、死亡速度快,生长受阻。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均以西药为主,但由此而产生的药物残留已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肉类食品消费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探究苦参止痢颗粒治疗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通过BATMAN数据库检索苦参止痢颗粒中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STRING 11.0、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从苦参止痢颗粒中筛选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TP53、ESR1、PPP2CB、PRKCA、PRKCD、PGR和AR等关键靶点;GO富集发现1条细胞组成条目,2条分子功能条目以及5条生物过程条目;6条KEGG通路,包括心肌细胞中肾上腺素能信号、血管平滑肌收缩、钙信号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唾液分泌和cGMP-PKG信号通路。说明苦参止痢颗粒可通过壬酸、月桂酸、殷金醇棕榈酸酯、22,23-二氢豆甾醇、白桦脂醇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调控基因靶点,并通过信号转导、神经调节、酶活性调节以及内分泌调节等生物过程来调控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小鼠胃肠蠕动试验、小鼠腹泻试验、抗炎试验和镇痛试验,考察苦参止痢颗粒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参止痢颗粒可显著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次数(P0.01),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率(P0.01),显著提高小鼠耐热痛阈值(P0.01)。说明苦参止痢颗粒具有止泻、调节胃肠蠕动、抗炎、镇痛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四黄止痢复方醇提物(CSME)对禽大肠杆菌的抗菌机制。采用微孔-平板法检测其对禽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吸光光度法检测其对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和能量代谢活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对禽大肠杆菌4种主要毒力因子(tsh、iss、ibeA和fimC)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SME对禽大肠杆菌(CVCC251)的MIC为125 g/L,1/2MIC就能显著抑制细菌生长,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使核酸、蛋白质外泄,并抑制了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1/8MIC能显著抑制了禽大肠杆菌tsh、iss和fimC毒力因子基因的表达(P<0.01)。结果表明,CSME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造成细菌能量代谢紊乱、抑制毒力基因表达发挥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自制止痢散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犊牛秋冬季腹泻一般是由病原体侵入小肠破坏肠黏膜绒毛,造成小肠蠕动亢进和钠、水吸收减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引起,近年来,笔者以中兽医理论为基础,采用自拟止痢散治疗犊牛秋冬季腹泻45例,治愈43例,总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选取6~8周龄巴比西小鼠(BALB/c)100只,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Ⅱ组)、中药发酵组(Ⅲ组)及中药水提组(Ⅳ组),其中Ⅱ、Ⅲ和Ⅳ组小鼠均用"抗生素+大肠杆菌"模式造模。Ⅰ、Ⅱ组饲喂不含任何药物的基础日粮,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中药发酵液、10%中药水提液。统计分析各组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显示,ETEC K88感染小鼠36 h后,与Ⅱ组相比,Ⅲ、Ⅳ组小鼠腹泻指数(P < 0.05)与腹泻率降低,且Ⅲ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Ⅳ组(P < 0.05),Ⅲ、Ⅳ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较Ⅱ组降低,双歧杆菌及乳酸菌数量提高,且Ⅲ组效果更优;Ⅲ、Ⅳ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Ⅰ和Ⅱ组,且与Ⅱ组相比,Ⅲ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脏指数分别提高了48.37%、29.57%、36.88%,且差异均显著(P < 0.05);Ⅲ、Ⅳ组IFN-γ/IL-4比值较Ⅱ组提高,且Ⅲ组高于Ⅳ组。综上所述,乳酸菌发酵中药液具有降低腹泻小鼠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提高免疫器官指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及快速消除体内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开发防制ETEC所致的仔猪腹泻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陕西杨凌某发病牛场采取腹泻犊牛病料5份,经微生物学诊断,从中分离出革兰阴性疑似致病菌6株。经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6株分离菌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分离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氯霉素、菌必治、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及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和复达欣等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及红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鼠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评价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腹泻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选取12日龄健康试验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包括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ETECO101攻毒组、大肠杆菌攻毒加100和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及60 mg·L-1粘菌素组。肉鸡15日龄通过腹腔注射0.2 mL含5×108 cfu·mL-1 ETECO101的生理盐水感染细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生理盐水。细菌感染前3 d开始通过饮水给药,早、晚各给药1次,每次每个重复700 mL,连续给药至攻菌后第3天停止给药。每组随机选取1个重复,于攻菌后24 h和第5天分别选取6只鸡采血、剖检和取组织样,用于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小肠微结构分析、免疫器官指数测定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每组剩余3个重复(45只)试验至攻菌后第7天,计算存活率、粪便评分、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以评价药物的药效。结果显示,相对于ETECO101组,药物含量为100和200 mg·L-1的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肉鸡存活率分别提高13.3和17.8个百分点(P<0.05),减轻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显著提高肉鸡ADG (P<0.01)和ADFI(P<0.01);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显著地增加了攻菌后24 h肉鸡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1),降低了攻菌后第5天肉鸡血清中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有效地抑制肉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P<0.01)。同时,200 mg·L-1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组可显著改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P<0.05),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综上所述,饮水中添加穿心莲内酯干混悬剂可减少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鸡死亡,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氧化应激状态和空肠肠道形态,提高法氏囊指数,对大肠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肉鸡腹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参金止痢口服液对腹泻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7~1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计9头,其中有腹泻症状的6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腹泻空白组(FXK)和腹泻中药组(FZ),正常的3头为健康空白组(JK),中药组灌服参金止痢口服液,空白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在给药后的第8天对仔猪采血进行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并采集结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FXK组相比,FZ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调(P<0.01)。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结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FZ组仔猪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而FZ与JK组之间两个菌门差异不显著。属水平上,FZ组韦荣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FZ组与JK组之间这三个菌属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参金止痢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载铜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和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过阳离子交换反应合成的载铜蒙脱石 (MMT- Cu) ,应用 XRD衍射分析显示 ,载铜反应前后 ,蒙脱石的(0 0 1)面网间距从原先的 1.5 4 4 nm增加到了 1.5 88nm ,表明铜是以水合阳离子或复合阳离子形式进入蒙脱石晶格层间位置。体外试验表明 ,MMT- Cu对大肠杆菌 K88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MMT- Cu对仔猪的试验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日粮中添加 0 .2 % MMT- Cu使仔猪日增重提高了 13.89% (P<0 .0 1) ,料重比下降了 8.38% (P<0 .0 5 ) ,平均腹泻率降低了 71.80 % (P<0 .0 1) ,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显著下降 (P<0 .0 1) ,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腺窝深度的比率分别提高了 19.2 1% (P<0 .0 5 )和 37.10 % (P<0 .0 1)。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抗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复方诃子口服液的药理作用,采用中和毒素试验、抗渗出试验、解热试验、镇痛试验、肠蠕动试验及免疫调节试验的方法,验证复方诃子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结果显示,抗毒素中和试验中,复方诃子口服液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抗渗出试验中,各药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伊文思蓝的渗出,阿司匹林组及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8.1%、42.8%、31.6%和14.9%,其中复方诃子口服液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复方诃子口服液各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解热试验中,复方诃子口服液高剂量组给药后1h快速抑制体温升高,中剂量组给药后2h抑制体温升高;给药后3h,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剂量组体温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明显。镇痛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复方诃子口服液高、中剂量组镇痛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扭体抑制率分别为64.55%、52.73%和32.73%,疼痛潜伏期分别为9.59、6.33和5.74min;而复方诃子口服液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蠕动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硫酸阿托品组及复方诃子口服液高剂量组对肠蠕动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推进率分别为44.18%和52.55%,复方诃子口服液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调节试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数、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第14天复方诃子口服液组白细胞数、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复方诃子口服液对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抑制肠蠕动、解热、抗疼痛和组织液渗出、中和肠毒素及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春,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发生新生犊牛腹泻甚至死亡情况。随即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并采集新鲜粪便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大肠杆菌为主引起的腹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同时采用支持疗法。一周后回访,腹泻情况得到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明确蝇蛆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腹泻小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抗氧化酶和消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取3~4周龄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第1~5天为建模期,模型组、8.0%蝇蛆粉组、5.0%蝇蛆粉组、2.5%蝇蛆粉组腹腔注射0.02 mL/g的3×10^8 CFU/mL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建立腹泻模型,空白组则注射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造模期间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第6~15天为治疗期,8.0%蝇蛆粉组、5.0%蝇蛆粉组、2.5%蝇蛆粉组小鼠分别饲喂2 g蝇蛆粉添加剂量为8.0%、5.0%、2.5%的混合饲粮后再自由采食基础饲粮,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则自由采食基础饲粮。治疗期结束后测定各组腹泻小鼠回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和总菌数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乳酸脱氢酶(LDH)、淀粉酶(AMS)、脂肪酶(LPS)的活性。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回肠、结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8.0%蝇蛆粉组小鼠回肠、盲肠、结肠中大肠杆菌数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和2.5%蝇蛆粉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其结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比空白组低17.12×10^4 CFU/mL。腹泻导致小鼠血清中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0 d后,8.0%、5.0%和2.5%蝇蛆粉组小鼠血清中SOD、POD、CAT和GST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小鼠血清中这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蝇蛆粉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8.0%蝇蛆粉组小鼠血清中GST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8.0%和5.0%蝇蛆粉组小鼠血清中LPS、AMS和LDH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2.5%蝇蛆粉组小鼠血清中LPS和LDH活性也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由此可见,蝇蛆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总菌数量,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和消化相关酶活性,在添加剂量为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调查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收集北京京郊地区仔猪腹泻样本400份,应用含2%血清的TSA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型鉴定试验和毒力因子检测验证O抗原。结果显示,400份样本中分离到64株大肠杆菌,定型42株。其主要为O101型(18.7%)、O64型(12.5%)、O8型(10.9%)、O20型(10.9%)、O45型(4.7%)、O149型(4.7%)、O2型(1.6%)、O89型(1.6%)8种血清型,其携带的毒力因子为STa、Stx2e、astA和eaeA等。结果表明,引起京郊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8个血清型,其中O101型发病比例最高。其携带的毒力因子主要为astA和eaeA,占全部菌株的50%以上,STa和Stx2e因子占全部菌株的30%以上。本试验结果将为今后京郊地区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