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药雄银散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的是探讨蒙药雄银散的抗炎作用,通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对蛋清与甲醛所致小鼠足趾致肿实验、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实验、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实验和方法做评价雄银散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雄银散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显著抑制小鼠蛋清与甲醛所致足趾肿胀;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棉球所致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蒙药雄银散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奶牛乳腺炎蒙药复方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治疗奶牛乳腺炎蒙药复方的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探讨蒙药复方Ⅰ和蒙药复方Ⅱ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这两种蒙药复方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减少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同时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而表明这两种蒙药复方具有较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期临床开发提供依据。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来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福尔马林和热板仪致痛法来研究其镇痛作用。各试验均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是阴性对照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分别每日以含生药20、30、40及0.15 mg/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续按照不同试验具体操作。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可极显著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中、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对醋酸导致的通透性增高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中剂量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中、高剂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福尔马林致痛试验结果显示,在Ⅰ相时间段内,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减少小鼠舔足次数(P<0.01);在Ⅱ相时间段内,各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热板仪致痛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各个时间,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痛阈值(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高剂量组减小疼痛阈值的效果极显著强于阿司匹林组(P<0.01),低、中剂量组的效果极显著弱于阿司匹林组(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棉球致肉芽肿4个急性炎症模型来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耳廓肿胀率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的生长和足趾肿胀率(P<0.05);其中以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且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抗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芩不同炮制品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致痛用化学刺激法,抗炎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结果: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强弱顺序:酒黄芩生黄芩黄芩碳。  相似文献   

6.
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本草乳炎清散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125、0.062 5g/mL,MBC分别为0.125、0.250、0.125g/mL;本草乳炎清散(0.50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3、21.60、24.51mm,均大于20mm,极敏感。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9.74%、36.78%和28.8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3.53%、51.69%和35.8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1.06%、46.81%和34.0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两种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乳黄消口服液消肿止痛的功效,试验将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5 mg/mL)、乳黄消口服液高(2 g/mL,0.4 mL)、中(2 g/mL,0.2 mL)、低(2 g/mL,0.1 mL)剂量组,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试验、热板法镇痛试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来评价乳黄消口服液消肿止痛的效果。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了肉芽肿的形成,热刺激产生的疼痛(给药60 min后),降低了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极显著抑制醋酸刺激产生的疼痛(P0.01);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中,乳黄消口服液高剂量组极显著地抑制了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阳性对照组及乳黄消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了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说明乳黄消口服液可明显抑制急慢性炎症和中枢性、外周性疼痛,具消肿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观察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对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甘青虎耳草总黄酮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甘青虎耳草总黄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21.76%,65.29%和75.295%;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并且能有效抑制小鼠肉芽肿的作用。结论: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研究蒲公英甾醇粗提物对炎症的抑制作用.设立模型组,蒲公英甾醇粗提物组和阳性组,蒲公英甾醇粗提物组分别给予蒲公英甾醇750、375、187.5 mg/kg,连续灌胃5d,观察蒲公英甾醇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趾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蒲公英甾醇对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蒲公英甾醇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观察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和醋酸诱导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对热板法试验模型无显著镇痛作用;显著抑制醋酸诱导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高剂量下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表明,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一定外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药物花艽-6的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甲醛和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法,以及棉球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分别研究了该药物的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复制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研究花艽-6对其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花艽-6对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甲醛和蛋清所致的足跖肿胀和棉花所致的肉芽组织增生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花艽-6具有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对RA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止痢散抗炎的药理学作用,为最终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采用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方法研究止痢散的抗炎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组耳廓肿胀度极显著降低(P<0.01),抑制率极显著增高(P<0.01);止痢散中、高剂量组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抑制率显著增高(P<0.05);其他各药物有一定抑制耳廓肿胀的作用,但不明显。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果显示:阳性组抑制率最高为46.45%;止痢散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6.45%、16.13%,表明止痢散中、高剂量组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性,但作用不明显。结论显示:止痢散具有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药生物碱的提取及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自拟中药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组,依据建立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足趾肿胀以及肉芽肿炎症模型来评估各组药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降低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与益母草生物碱组差异显著(P0.05),并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抗炎效果相差不大,简化复方可作为临床用药组方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蒲公英主要药效成分的抗炎效果,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筛选出蒲公英的抗炎成分,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蒲公英抗炎成分对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白细胞向炎症聚集、纤维组织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蒲公英的主要抗炎成分为蒲公英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蒲公英黄酮对急慢性炎症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高剂量组的蒲公英黄酮抗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岗梅根醇提物抗炎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岗梅根醇提物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后期结缔组织增生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岗梅根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6.
芩花注射剂抗炎和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芩花注射剂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芩花注射剂的抗炎效果;采用迟发型超敏反应、碳粒廓清及脏器系数法,观察芩花注射剂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对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芩花注射剂高(10 g/kg)、中(5 g/kg)、低(2.5 g/kg)三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P<0.05或P<0.01);能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P<0.05或P<0.01),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提高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或P’<0.01)。结果表明,芩花注射剂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方法建立炎症及疼痛模型。造模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双黄连口服液20mL/kg体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34、17、8.5g/kg体重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连续给药5d,观察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降低醋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说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提取方法对蒲公英、连翘和金银花复方抗炎作用的影响。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改变、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肉芽肿3种炎症病理模型,分别考察中药复方分煎液与合煎液对炎症模型小鼠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蒲公英、连翘和金银花复方对小鼠急、慢性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高剂量和中剂量的中药复方分煎液对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抑制率显著高于中药复方合煎液同等剂量组(P0.05或P0.01),中药复方分煎液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抑制率显著高于中药复方合煎液同等剂量组(P0.05或P0.01),中药复方分煎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与中药复方合煎液同等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蒲公英、连翘和金银花复方的分煎提取液抗炎效果优于合煎提取液。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病毒力克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兽用中药复方病毒力克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病毒力克的抗炎作用,同时测定小鼠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MDA、HA、5-TH及血清中NO含量,研究病毒力克的抗炎机制。结果显示,病毒力克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纸片肉芽肿的作用;病毒力克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MDA、HA、5-TH及血清中NO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力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与其抑制炎性介质MDA、histamin、5-TH及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岗梅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岗梅根醇提物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后期结缔组织增生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提示岗梅根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