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感病毒是一类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的有效复制离不开宿主蛋白酸性核磷蛋白32家族成员A (ANP32A)和病毒RNA聚合酶的协助和支持。病毒RNA聚合酶由3种蛋白PB1、PB2和PA组成,且ANP32A与病毒RNA聚合酶的最强相互作用需要这3种蛋白的共同参与。ANP32A是酸性富含亮氨酸的核磷蛋白32(ANP32)家族成员,其被确认为支持细胞核中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关键宿主因子,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ANP32A的物种特异性差异决定了病毒RNA聚合酶的宿主范围:独特的33个氨基酸序列存在于禽类ANP32A (avANP32A),而在哺乳动物ANP32A中缺乏此氨基酸序列。avANP32A中特有的33个氨基酸序列能增强ANP32A的功能,从而增加禽源特征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能有效利用较短的ANP32A (即缺乏独特33个氨基酸序列的ANP32A),因而哺乳动物ANP32A无法支持禽源特征聚合酶活性,然而在人ANP32A (huANP32A)中插入这33个氨基酸能促进其对AIV聚合酶的支持作用。此外,流感病毒的适应性突变也能增强AIV在哺乳动物中的传播力和致病性。AIV适应哺乳动物时往往会发生E627K突变,以增强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复制能力。作者主要介绍了宿主蛋白ANP32A对流感病毒复制、转录的影响和流感病毒发生适应性突变的作用机制,简要论述了ANP32A与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对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M2蛋白是A型流感病毒所特有的一种结构保守的非糖基化的跨膜蛋白,主要在病毒脱壳时酸化病毒粒子的内部环境,在表面血凝素糖蛋白合成过程中作为质子通道调节高尔基体跨膜转移通道的pH.其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几乎不发生变异.其25位~43位氨基酸多肽是金刚烷胺类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作用靶位,氨基酸极小变异都可能导致流感病毒抗药性的产生.M2蛋白胞外区域的氨基酸残基多肽(M2e)的特异性抗体可以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动物血清中检测出来,将M2e与相关佐剂联合使用可极太的提高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在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潜在的交叉保护性抗原,常被用来探索具有广谱性和持久性的流感"通用疫苗".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7):132-135
NS1蛋白不存在于病毒粒子中,但在感染A型流感病毒的细胞中表达量很高,因此,人们普遍认为NS1蛋白是A型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蛋白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多肽,在抗病毒作用中能够选择性地增强病毒mRNA的翻译,并且可以调节病毒RNA的合成;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中,NS1是主要的病毒拮抗剂,通过在IFN系统中阻止关键因子的激活发挥作用;在调整PI3K信号通路中NS1通过显著性的影响总体的基因表达来破坏宿主细胞的内环境稳定,从而影响细胞凋亡。因此,NS1蛋白在克服机体阻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影响流感病毒致病机理和适应宿主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本文对NS1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型流感病毒片段8编码的NS1蛋白是病毒复制和传播的重要调节蛋白。它含有3个功能区,即RNA结合区,eIF4GI结合区和效应区。NS1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感染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它的主要功能是抑制NF-κB(nuclear factor-κB)活化和IFN(inter-feron)-α/β介导的抗病毒作用,抑制Jun N末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AP-1(activating posttranslation)转录因子活化;下调病毒感染细胞凋亡;促进病毒基因表达,抑制宿主mRNA加工和转运。NS1蛋白的深入研究,为今后预防和治疗A型流感病毒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动物A型流感病毒RPA-LFD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动物A型流感病毒(IV)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PA-LFD)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A型IV基质蛋白(M)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RP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动物A型IV呈阳性,与新城疫病毒、鸭坦布苏病毒、鸭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等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敏感性高,可以在35℃,20 min内检测到最低浓度为10拷贝/μL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利用该方法对从化某活禽市场分离的鸭咽拭子样品共50份进行检测,结果3份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与PCR及病毒分离结果一致,准确性高。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动物A型IV的可视化RPA-LFD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任何仪器设备,操作简单、快速,可为基层实验室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对A型流感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已经从对A型流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转移到对非结构蛋白即NS1蛋白的研究上来,目前人们已对不同亚型NS1蛋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同时对NS1蛋白功能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抑制宿主细胞蛋白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拮抗干扰素的作用等。而且,在鉴别诊断自然感染流感病毒动物与人工免疫流感疫苗动物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犬的γ干扰素(IFN-γ)对犬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抑制作用,由经ConA诱导过的健康犬淋巴细胞中特异性地扩增犬IFN-γ(cIFN-γ)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cIFN-γ,转化宿主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以MDCK-VSV法对纯化后产物进行抗病毒活性鉴定,并在MDCK细胞上测定对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纯化后,所制备犬IFN-γ的抗病毒活性为1.1×10~5 U/mg,重组犬IFN-γ稀释2~6倍后对犬流感病毒的增殖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成功表达了具备抗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性的犬IFN-γ,为犬流感病毒新型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犬细小病毒感染对MDCK细胞增殖活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建立了犬细小病毒感染模型,并于病毒感染后6、12、18、24、30 h和36 h,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同时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ATP酶活性。与对照细胞相比,病毒感染细胞在24、30、36 h时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
M基因是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第7个节段,全长1027个碱基,进化上可被划分为7个特有宿主谱系:人谱系Hu1、Hu2,禽谱系Av1、Av2,猪谱系Sw1、Sw2和犬/马谱系CE.M基因主要编码基质蛋白M1和离子通道蛋白M2,这2种结构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具备多种功能.现简要综述A型流感病毒M基因的遗传进化特点以...  相似文献   

10.
PB1-F2蛋白是一种流感病毒蛋白,蛋白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凋亡降低宿主的免疫反应.PB1-F2蛋白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通过阻碍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对后天免疫的调节而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从而使病毒的致病性增加.现就PB1-F2蛋白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引起每年季节性流感及偶尔的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IAV属于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编码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其中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是IAV的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和病毒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对于维持细胞自稳具有关键作用。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自噬表现出两面性,既可被利用来促进病毒复制,又在宿主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以严重危害畜禽生产和人类健康的A型流感病毒为例,论述了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及在宿主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旨在进一步深入理解A型流感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为抗流感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传代MDCK细胞以8×104/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H9亚型禽流感病毒以不同剂量0(对照组)、10-3(高剂量组)、10-4(中剂量组)、10-5×EID50(低剂量组)分别接种,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H9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MDCK细胞使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显著提高MDCK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并降低抗氧化酶活力,阻碍ROS在细胞内的清除机制,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损伤细胞。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禽流感的诊断及病毒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采用琼脂扩散法(AGP)对湖北省8个发病鸡场进行禽流感抗体的检测,证实了禽流感的存在。从某鸡场5只濒死鸡气管刮屑及内脏材料中分离到了一株病毒。应用HI试验和电镜负染技术确证该分离物为A型流感病毒,其血凝价可达1:2560。该病毒粒子有囊膜,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80-120nm,其血清型为H9N2型。  相似文献   

15.
Pigs and humans have shared influenza A viruses (IAV) since at least 1918, and many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events have been documented since that time. However, despite this interplay,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IAV circulating in swine around the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avian and human knowledge base. This gap in knowledge impedes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viruses adapted to swine or man impacts 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IAV as a whole and the true impact of swine IAV on human health. The pandemic H1N1 that emerged in 2009 underscored the need for greater surveillance and sharing of data on IAV in swin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e of IAV in swine around the world, highlight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 network of laboratories engaged in human and animal IAV surveillance and research, and emphasize the need to increase information in high‐priority regions. The need for global integration and rapid sharing of data and resources to fight IAV in swine and other animal species is apparent, but this effort requires grassroots support from governments, practicing veterinarians and the swine industry and, ultimately, require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funding and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在MDCK细胞上的增值规律,确定最适的接毒量与最佳收获时间。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接种至100 L生物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的MDCK细胞进行增殖试验,检测不同病毒感染量,接种后不同时间病毒的HA、TCID50以及EID50。根据确定的最佳增值条件将病毒接种到MDCK细胞中进行大规模增殖培养。确定最适接毒量MOI为10~(-2),最佳收获时间为60 h。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重复验证,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病毒HA达到1∶1024,每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7.33TCID50,每0.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6.83EID50。研究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的全悬浮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行性感冒(av ian in fluenza,A I,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 ian in fluenza v irus,A IV)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作为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定为A类的传染病,A I不仅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A I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从病原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致病力、变异性以及对人类感染A IV的分子机制等角度就A 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一综述,为防制A I提供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禽流感的防治措施,加深人们对A I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