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安全、粮食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有机水稻种植机械需求量也随之剧增。为此,为农药减施、改善环境、减轻水稻种植从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水稻机械附膜插秧技术方法及技术。为实施该技术,将几种市场保有量较高的传统高速插秧机上加装一套能够在水田里覆盖有机地膜装备,改装后的水稻机械覆膜装备在进行插秧前将生物质有机地膜铺设在稻田地里,实现覆膜插秧一体联合作业,可依靠生物质有机地膜的膜下断氧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该技术及装备的应用可为黑龙江省真正发展高效、高质量的有机水稻种植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对稳定我国优质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BMDG-2型铺管覆膜沟内穴播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辽宁省朝阳市地处我国北方冷凉玉米、谷子种植带,是玉米谷子种植大市,比较适合玉米、谷子等农作物铺膜播种。朝阳市干旱年景每年降雨不足300mm,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传统的覆膜播种机是将作物种植在垄台上,不利于地膜收集雨水到作物根部,不能播种谷子等小粒种子,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收集雨水到作物根部,又能进行膜下滴灌,还能播种谷子等小粒种子的铺管覆膜播种机。为此,我们研究制造了"2BMDG-2型铺管覆  相似文献   

3.
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温、湿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  崔巍平 《节水灌溉》2020,(6):1-7,13
地膜在促进增产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实现增产,又能减少污染。本研究进行了普通地膜和透明、黑色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裸地栽培玉米对比实验,来探讨和分析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性及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膜,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膜略快于透明全生物降解膜。不同覆膜下各个土层的含水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中层含水量增速最大;三种覆膜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前期无显著差异,到后期透明全生物降解膜和黑色全生物降解膜下土壤含水量越来越接近裸地,与普通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3种覆膜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但增温效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且越到后期两种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的增温效果越弱。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加快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干物质重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求华北平原棉花可降解地膜覆盖替代普通膜覆盖的可行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试验设置4种处理:6 μm PE普通地膜(PE)、8 μm生物可降解地膜(M1)、6 μm生物可降解地膜(M2)及不覆盖地膜(CK),分析比较各处理对棉花出苗率、叶面积指数(LAI)、农田耗水速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CK相比,覆盖地膜显著提高了棉花出苗率,但3种覆膜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棉花生育前期,2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的LAI显著低于PE处理的.3种覆膜处理之间的籽棉产量和霜前花率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种覆膜处理间WUE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CK的.2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相较于PE,对棉花的出苗率、霜前花率、籽棉产量及WUE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PE,使用6 μm生物可降解膜不会造成棉花耗水量升高,而8 μm可降解膜则显著增加了棉花的耗水量.因此6 μm生物降解膜取代PE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可降解膜覆盖对一维土柱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可降解膜覆盖对农田灌溉的影响机理,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普通地膜和三种不同可降解膜以及无膜覆盖条件下蒸发前后水分分布、不同时段蒸发量、不同土层温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入渗结束后覆膜,经48 h的重分布,各处理组均可以对水分起保水作用,有效提高地下15~25 cm土壤水分含量,BD2处理(B型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厚0.010 mm,主要成分PBAT设计降解诱导期60 d)的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可降解膜,覆膜对5~15 cm土壤温度的保温作用明显。覆膜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经过192 h各处理的累积蒸发量呈规律性增长,三种可降解膜对比可知:BD2处理对水分蒸发作用抑制明显,其保水保温作用与普通地膜差异不大,但可降解膜BD2处理最优。该研究可探明可降解膜覆盖对一维土柱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并为建立相关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机械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省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探索出的一项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该项技术是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提高地温、防治杂草、垄沟种植为一体,进行地面完全覆盖地膜的技术,可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特别是对10mm以下的降雨能够有效收集,渗入膜面以下,作用于作物根部,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稻高速覆膜插秧机作业后临界行需补充覆膜的问题,结合洋马(VP6D)高速插秧机研制了全覆盖型高速覆膜插秧机。根据农艺需求与机具结构特点,确立设计方案,研制2ZMQ-6型高速覆膜插秧机。机具在插秧机的行走部件与栽植部件之间安装梳齿形刮土机构、挂膜机构、镇压机构、封边机构及断膜机构等;覆膜幅宽1800mm,临界行地膜互相咬合,完成全覆盖覆膜插秧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率100%,地膜采光面宽度合格率达96%,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37mm/m2,覆土宽度72.2mm,覆土厚度32.6mm,漂秧率2.7%,断膜成功率98%,各项指标均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农机、农艺部门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创了膜侧沟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全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半膜垄作早熟马铃薯种植技术,并根据多年多项试验,探索出了"黑色地膜+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的马铃薯标准栽培模式,有效发挥了覆膜抑蒸、秋雨春用的作用,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地膜可提高植物种植效果,但降解不充分的地膜停留在土壤中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反向作用,基于此,开展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植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对比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通过研究地膜韧性、残膜特征、覆膜方式、灌水量与地膜降解速率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别对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塑料薄膜和无覆盖地膜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地膜以及无地膜覆盖对棉花产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含盐量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高于普通塑料地膜13%;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含水量比普通塑料薄膜高4%,含盐量则是普通塑料薄膜>无覆盖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10.
新疆进行膜下滴灌以来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导致农田污染,为此发展可降解地膜迫在眉睫。为了解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田间应用效应,通过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裸地栽培棉花对比试验,研究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地下0 15cm的土壤温度,提高地下0 50cm的土壤水分。完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的保水增墒作用与普通地膜相似,以可降解地膜取代普通地膜应用于棉花膜下滴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谷子是晋北冷凉旱作区重要的杂粮作物,当前种植方式主要为双行地膜覆盖,而四行宽膜波浪形覆盖穴播的种植方式,能为谷子提供更优越的温度、水分、微生物等环境条件,为此设计适应冷凉旱作区谷子提质增效的2KMXB—1/4宽膜穴播机。2KMXB—1/4宽膜穴播机,配套幅宽1 600mm以上高强度薄型地膜,在部件可调节度、整机一体化作业、机械化播种模式、宽膜四行种植的覆土方式、小粒种子精量下种设备、播种机覆盖宽膜破裂的难题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明和突破,解决当前双行地膜覆盖方式存在的生产问题,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中成功应用,推动冷凉旱作区谷子种植生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求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农用地膜的可行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普通白色地膜(M1)、可降解白色地膜(M2)、可降解黑色地膜(M3)以及不覆盖地膜(CK)4种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土壤体积含水率、贮水量、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能提高夏玉米0~3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和贮水量,2种可降解地膜的保水性无显著差异,但都低于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可降解白色地膜和普通白色地膜后,夏玉米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3.7%、1.0%和1.5%;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14.8%,WUE显著提高了15.4%,而覆盖可降解白色地膜与普通白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9.5%和19.7%,WUE分别下降了11.5%和19.2%。虽然3种地膜都使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上升,但是只有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起到增产的作用,因此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选用地膜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农用地膜的可行性,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普通白色地膜(M1)、可降解白色地膜(M2)、可降解黑色地膜(M3)以及不覆盖地膜(CK)4种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对夏玉米土壤体积含水率、贮水量、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能提高夏玉米0~3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和贮水量,2种可降解地膜的保水性无显著差异,但都低于普通白色地膜;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可降解白色地膜和普通白色地膜后,夏玉米的耗水量分别减少了3.7%、1.0%和 1.5%;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 14.8%,WUE 显著提高了 15.4%,而覆盖可降解白色地膜与普通白色地膜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下降了9.5%和19.7%,WUE分别下降了11.5%和19.2%。虽然3种地膜都使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上升,但是只有覆盖可降解黑色地膜起到增产的作用,因此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选用地膜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条件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地膜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种植的各个领域,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残膜污染问题严峻。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地膜的应用情况、可降解地膜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残膜回收机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典型残膜回收机具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南疆地区近5年平均覆膜面积为1.326 78×106 hm2,棉田覆膜率为100%。随着覆膜面积的扩大、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棉田残膜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构成了巨大威胁。运用5点采样法对南疆各团场和县市覆膜超过10年以上的棉田进行数据采集,按照不同耕层以及不同面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南疆地区平均棉田地膜残留量为237.36 kg/hm2,棉田残膜在0~30 cm中均有分布,3个层次(地表、0~12 cm和12~30 cm)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占棉田地膜残留总量的8.33%、53.99%和37.68%;南疆地区各县市和各团场残膜污染有显著性差异,各县市棉田地膜残留量高于各团场,残膜主要以4~25 cm2大小存在于土壤中。南疆残膜污染情况处于上升的状态,主要与当地的耕作方式与管理方式有关。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南疆地区棉田残膜污染状况,从地膜的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回收以及无污染可降解地膜方面提出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现有地膜种植面积约数千万亩以上,仅西北干旱地区就超过1000万亩。地膜种植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但也给土壤造成了极大的污染,陕西省靖边县仅有耕地面积168万亩,每年膜下种植面积达60万亩左右,据专家测算,经过6~8年的覆膜种植,将残膜粉碎后还田后,膜茬破碎粘连,造成严重的污染的损失,将远远超过覆膜种植所带来的增产效益,最终将导致耕地荒废。全县大面积的地膜种植已连续达4~5年,已经到了严重污染的"红色警戒线"。一、当前残膜回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对花生土壤水热环境和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农用白色地膜(WM)、黑色地膜(BM)、白色全生物可降解膜(WDM)、黑色全生物可降解膜(BDM)及不覆膜(CK)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试验探究不同颜色可降解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对花生土壤水热环境及其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1)WDM处理与BDM处理较WM、BM处理增温保墒效果更好,苗期WD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较WM处理高0.8℃,BDM处理较BM处理高0.6℃;苗期WDM处理夜间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较WM处理提高0.8℃,BDM处理较BM处理高0.6℃;苗期WDM处理夜间有效土壤积温较WM处理高88℃,BDM处理较BM处理高60℃;WDM处理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较WM处理提高11.7%,BDM处理较BM处理提高7.2%。(2)WDM处理花生产量较WM、BM、BDM处理分别增加5.3%、6.6%、17.3%,WD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WM、BM、BDM处理分别提高7.8%、11.7%、22.8%。(3)白色可降解膜较黑色可降解膜降解程度提高14.6%。【结论】综上可知,山东花生种植中适宜选用白色...  相似文献   

18.
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全膜覆土机械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实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马铃薯抗旱种植技术的机械操作。采用同田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将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机具为2CM—2型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与当地大垄机械覆膜人工穴播、黑色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秸秆覆盖种植、露地种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产量测定、劳动力成本核算等对该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比露地种植和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每公顷)分别增产10 558.5kg与5 592kg;同时比露地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4 549.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5 299.5元,比露地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7 220.1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2 009.9元。本研究有助于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而且为其它机械化种植增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覆膜平作与沟播对谷子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全膜覆土栽培技术对谷子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3号"为供试品种,于2015―2016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设全覆膜平作(QP)、全覆膜垄沟种植(QW)、露地平作(CK)处理,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谷子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QP处理和QW处理均能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谷子出苗率,QW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提升优于QP处理,而QP处理对谷子出苗率的提升效果大于QW处理。2015年QP、QW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比CK提高16.24%和11.48%;2016年QP和QW处理籽粒产量分别为7 139、7796 kg/hm2,较CK提高19.00%、29.96%。【结论】内蒙古黄土高原沟壑区少雨年份全覆膜平作处理对谷子增产效果最优,而在多雨年份则相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冀东地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裸地玉米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覆膜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株高(P0.01);覆膜处理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裸地处理(P0.01),在玉米成熟期黑膜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覆膜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裸地(P0.01),玉米灌浆中后期至成熟期,黑膜覆盖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黑膜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白膜和裸地处理(P0.01)。在冀东地区,用黑色地膜替代白色地膜,能够促进玉米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