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橘小实蝇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无锡地区,橘小实蝇以围蛹在表层土中越冬,越冬死亡率35%左右。柑橘园自6月上旬至12月中旬均有发生,10月是其盛发期。通过引诱剂诱捕监测,发现橘小实蝇发生高峰期为9月和10月,8月和11月次之,6月和7月最少。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成熟期进行一次农药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虫果率;如果结合土壤处理、引诱剂诱杀与数次喷药,将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橘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了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橘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橘小实蝇的中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橘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橘小实蝇的非适生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江西南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种群的发生特点,2008—2017年采用麦克菲尔氏诱捕器,对果园和菜园橘小实蝇种群进行了周期监控。10年中,49个麦克菲尔氏诱捕器共捕获橘小实蝇雄性成虫25 441头。其中,2010年种群密度高,果园3个诱捕器、菜园2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捕获量分别为1 728.33头/年和261.00头/年;2016年密度低,果园和菜园各2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捕获量分别为30.00头/年和6.00头/年。T检验表明,果园内年平均捕获量显著高于菜园。不管是果园还是菜园,橘小实蝇成虫的年均捕获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0年之后。橘小实蝇成虫于5月上旬最早出现,9月中旬后捕获量急剧增加,并于10—11月达到种群密度高峰,12月中下旬迅速下降。橘小实蝇成虫在不同年份和两个园区的持续时间和最高密度变幅大,持续时间98~224 d,每个诱捕器最高密度4.00~50.83头/周。在江西南昌,橘小实蝇一年内成虫出现一个密度高峰;根据2008—2017年种群发生趋势,初步推测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暴发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苹果园实蝇种群及发生危害进行系统监测,并探索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苹果园实蝇有橘小实蝇、南亚实蝇、具条实蝇共3个种群,其中只有橘小实蝇在果实上产卵危害。橘小实蝇成虫发生时段为8月上旬至10月下旬,产卵高峰期为9月上旬至9月下旬。橘小实蝇具有迁移习性,不在苹果园中越冬,每年苹果近成熟时迁入采果结束后迁出。绿色防控措施为产卵前挂板诱杀成虫,该技术可将虫果率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5.
2013年在昆明市桃园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目测法、粘虫板分别对梨小食心虫、橘小实蝇、桃蚜、叶蝉4种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始见期为2月23日,梨小食心成虫发生小高峰在3上旬至4月上旬和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下旬;橘小实蝇成虫始见期为5月29日,橘小实蝇成虫发生小高峰在6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桃蚜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叶蝉发生小高峰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明确4种桃园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基础上,结合桃园生态环境,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桃园主要害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橘小实蝇入侵果蔬混栽橘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橘小实蝇对不同蔬菜寄主及柑橘品种之间的为害差异,结合蔬菜生育期和柑橘果实成熟期,明确了橘小实蝇转主寄生的种群动态,在柑橘果实转色期之前,橘小实蝇在蔬菜区继代繁殖;在柑橘果实转色后,橘小实蝇转主入侵到柑橘为害。橘小实蝇可因各蔬菜寄主成熟与否选择性为害;橘小实蝇对温州蜜柑为害严重,本地早和四三九品种为害较轻,哈姆林及刘本橙在本地不为害。同时给出了果蔬混栽园内橘小实蝇自柑橘瓜果期至采收期期间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柑橘大实蝇成虫在橘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羽化觅食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产卵期的诱捕虫量(1.8±0.3)头/d;羽化觅食期将诱捕罐集中挂在橘园与杂树林的交界带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橘园内的诱捕虫量(4.5±1.2)头/d;在产卵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则是橘园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川东北地区自然状态下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监测,诱蝇球诱集方式监测大实蝇、小实蝇和南亚果实蝇在柑橘弃管园中田间虫量实验。掌握了川东北地区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始见日在5月10日,盛期在5月中下旬;田间成虫监测发现诱集盛期在6月中下旬,终见日在7月25日;测算了大实蝇羽化和田间成虫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期距分别是34、31、37天,为确定防治柑橘大实蝇最佳时期提供依据。在南充嘉陵区老石坎地区监测出主要是南亚果实蝇,橘小实蝇虫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柑橘小实蝇入侵扩散与危害规律,提高其监测与防控水平,2008—2010年应用柑橘小实蝇专用性诱剂和诱捕器,在全市19个镇(街道)35个柑橘园建立监测点进行全市性入侵扩散分布普查;在古城伏龙柑橘园和市区水果市场,建立2个系统监测点开展全年种群数量消长监测,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种群入侵扩散与时空分布呈塔型趋势,即以城区为中心,并呈向周边区域扩散蔓延趋势;全年种群时序数量变化主要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一般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初见性诱成虫,8月上旬形成增长拐点,9—10月形成数量高峰,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子有种群基数、气候和生境条件等,从而创建柑橘小实蝇基数(m6)与全年种群诱量(M)关系模型M=23.8339m6+59.8003(n=6,r=0.9735**)、当旬虫口密度(mn)与其前3个月的旬平均气温(tn-9)关系模型mn=1.9248tn-9-14.88063(n=72,r=0.5123**),以及柑橘挂果期成虫诱量(M)、有虫株率(R%)、有虫果率(P%)、每虫果幼虫量(N)等关系模型:R=0.3667M-1.2746(n=11,r=0.8901**);P=0.0581R+0.3112(n=11...  相似文献   

10.
选用微生物诱蝇剂、甲基丁香酚实蝇诱剂和蛋白诱剂进行橘小实蝇防治试验,并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引诱剂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具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存在差异。微生物诱蝇剂诱虫量最多,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36头、71.67头;其次为甲基丁香酚,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8.33头、8.34头;蛋白诱剂的诱虫效果较差,130 d雌、雄诱虫量分别为0头、0.99头。  相似文献   

11.
红河石榴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有效防治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危害,在红河州的青龙、南庄和临安石榴园作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动态定期调查,甲基丁香酚诱集,结果显示,橘小实蝇种群从11月起虫口密度锐减至最低水平,到7月开始回升,而后快速增长,2002年8月青龙最多达40.6头,高峰期延续到9月中旬的37.8头;2003年最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平均为28.7头然后开始下降。临安果园2003年在8月上旬出现高峰平均为29.8头,9月上旬再次出现高峰,平均为34头,然后下降;而南庄果园虫口数量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柑橘小实蝇入侵扩散与危害规律,提高其监测与防控水平,2008-2010年应用柑橘小实蝇专用性诱剂和诱捕器,在全市19个镇(街道)35个柑橘园建立监测点进行全市性入侵扩散分布普查;在古城伏龙柑橘园和市区水果市场建立2个系统监测点开展全年种群数量消长监测,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种群入侵扩散与时空分布呈塔型趋势,即以城区为中心,并呈向周边区域扩散蔓延趋势;全年种群时序数量变化主要呈单峰型曲线变化,一般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初见性诱成虫,8月上旬形成增长拐点,9-10月形成数量高峰, 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子有种群基数、气候和生境条件等,从而创建柑橘小实蝇基数(m6)与全年种群诱量(M)关系模型M=23.8339 m6+59.8003(n=6, r=0.9735**)、当旬虫口密度(mn)与其前3个月的旬平均气温(tn-9)关系模型mn=1.9248tn-9-14.88063(n=72, r=0.5123**),以及柑橘挂果期成虫诱量(M)、有虫株率(R%)、有虫果率(P%)、每虫果幼虫量(N)等关系模型:R=0.3667M-1.2746(n=11, r=0.8901**);P=0.0581R+0.3112(n=11, r=0.9649**);N=0.6438P+0.9610(n=11, r=0.7000*)。应用柑橘小实蝇种群入侵扩散危害规律及其参数模型,可反映柑橘园柑橘小实蝇发生变化动态,可随旬作出预报和决策防治,这对提高其监测预警和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瑞丽地区柑橘园内橘小实蝇的危害情况和发生动态,以枳壳砧冰糖橙、沃柑、爱媛、默科特、砂糖橘这5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瑞丽地区橘小实蝇危害期长,从4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均有发生,危害高峰期是6月和7月,12月至次年的3月基本没有危害;果实的受害程度与成熟期密切相关,果实成熟得越早受橘小实蝇危害越严重;所调查的5个品种中,早熟品种爱媛受害最严重,极晚熟品种沃柑不受危害。同时,比较了诱多多诱瓶、黄板、黄板+诱芯、自制诱捕器(植物蛋白水解物)4种诱捕方式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黄板处理,气味挥发快,能快速吸引雄性橘小实蝇,但是持效期较短,2~3 d气味消失后对橘小实蝇的诱捕能力下降,需要3 d更换一次诱芯;而诱多多诱瓶诱捕效果非常明显,且效果可持续10~15 d,具有较好的持效性;植物水解蛋白对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效果强于对雄虫的诱捕效果;黄板对橘小实蝇的雌雄成虫均有一定的诱捕力。  相似文献   

14.
南丰县关键气象因子变化对蜜橘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丰县1981—2017年气象资料与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统计产量数据,采用线性气候倾向、SPSS相关性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蜜橘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丰县近37年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年积温与年平均产量呈显著相关,与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时数相关不显著。柑橘年平均产量与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11月中旬最低气温,6月中旬平均气温,11月中旬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6月上旬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通过对柑橘、杨梅等多种寄主进行橘小实蝇动态监测,分析寄主植物和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岩橘小实蝇成虫种群高峰期为8~10月,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温和最低温、月降雨天数为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喂食橘小实蝇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的食料,测定其对橘小实蝇的不育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对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未见明显差异,而不同浓度虱螨脲对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推迟;同时,随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食料浓度的增加,橘小实蝇产卵量和孵化率较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橘小实蝇雄虫分别取食6%甲羟基孕酮食料和0.8%虱螨脲食料与正常雌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始见后第3日产卵量平均仅为8.2和4.9粒,孵化率仅为43%和34%。因此,一定浓度的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均对橘小实蝇有显著的化学不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集指标、Iwao的M*-M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柑橘小实蝇雄成虫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雄成虫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成虫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当每只诱捕器平均虫量在3.669 6以下时,λ<2,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湿度、光照及植株生育状况等所致;当每只诱捕器平均虫量在3.669 6以上时,λ≥2,其聚集是由柑橘小实蝇的自身特性或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冉隆勇  潘宇  张林丰 《北京农业》2014,(27):116-117
通过近3 a来对湖南省湘西古丈县柑橘大实蝇的病虫害发生进行系统调查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一年发生1代,5月中旬为羽化始期,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诱捕大实蝇成虫最佳时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喷施诱杀效果好,虫果率低。通过对大实蝇诱杀效果比较,经湖南省农业厅,湘西州农业局、古丈县农业局等多家单位专家联合验收,椪柑、脐橙、早熟蜜桔3 a多防效较好,虫果率均未超过2.27%。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莲雾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苏昌和名门莲雾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底与6月中旬、5月初与6月中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 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莲雾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采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莲雾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莲雾正造果花果至收获期(3~6月)果实的被害率比防治前降低4.92%~40.75%.  相似文献   

20.
柑橘实蝇危害是肇庆柑橘产区蔓延和潜在爆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方法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生产上缺乏对不同实蝇的诱杀效果评价。在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测试了不同物理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未挂果果园和挂果果园内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分别为110、32头,食物诱剂的诱捕量为25.7、6头,黄板的诱捕量为24、5头,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食物诱剂和黄板;相反,食物诱剂和黄板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多于性诱剂,并能诱捕到柑橘大实蝇。在10~12月期间,柑橘小实蝇的诱捕量出现两个高峰期,而柑橘大实蝇的诱捕量一直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在防治成本上,第一诱杀周期使用性诱剂、食物诱剂和黄板每667m2的成本分别为55、40、40元,第二个周期后分别为15、40、40元,3种诱杀方法均未有有毒灭杀化学药剂接触果实。结合两种实蝇生命周期的全年发生规律,从未挂果果园管理开始,采用多种诱捕方法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是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有效防治柑橘实蝇,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经济、绿色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