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砂梨品种成熟果实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合果实基本品质,为梨果实综合评价和梨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18个砂梨品种的总糖和总酸含量,再以其中的6个品种(翠玉、雪峰、丰水、幸水、圆黄和黄金)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18个砂梨品种中,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爱甘水,其次是翠玉,分别为11.42%和10.17%;总酸含量最高的是甘梨早8,为0.39%,爱甘水和翠玉含量较低;爱甘水的糖酸比为81.27,显著高于除翠玉外的其他品种(P<0.05,下同).7个品质指标的部分指标间存在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因子分析将7个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836%,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显示,爱甘水、翠玉和黄花位于前3.HPLC测定的6个砂梨品种中,4种可溶性糖组分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果糖>山梨醇>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值为91.38 mg/g,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幸水>翠玉>丰水>圆黄>雪峰>黄金.6个品种中均检测到8种有机酸组分,各组分含量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草酸>莽草酸>乳酸>富马酸>马来酸,有机酸总量平均值为3.264 mg/g,其含量排序为幸水>丰水>黄金>圆黄>雪峰>翠玉.6个品种中,甜酸比大小排序为翠玉>丰水>圆黄>幸水>雪峰>黄金,糖酸比与甜酸比大小排序表现一致.翠玉口感甜,风味偏淡,而其他5个品种口感以甜酸或酸甜为主,风味浓.[结论]6个砂梨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积累分别以果糖和苹果酸为主;丰水和幸水果实风味浓郁;翠玉果实甜度占主导,水分足、化渣度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重庆梨产业结构调整的备选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苹果等4种水果果实糖酸组成及风味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和测定了4种水果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以了解水果果实各具独特风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光苹果果实糖组分以果糖为主,葡萄糖和蔗糖次之,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沙糖桔果实糖组分以蔗糖为主,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水晶梨果实中糖组分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蔗糖含量最低,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巴西蕉果实中以蔗糖为主要糖分,有机酸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同时还含有较高的柠檬酸。果实的风味和品质是糖、酸等多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糖酸比是影响水果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总酸含量在影响果实风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3份早熟、26份中熟、11份晚熟黄肉桃品种为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果肉中糖酸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黄肉桃各糖、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所占总量的比例均有差异,并有明显的规律。蔗糖含量及其所占总糖的比例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山梨醇则正好相反,为早熟<中熟<晚熟;葡萄糖和果糖表现为晚熟高于早熟和中熟,早熟与中熟间差异不显著;苹果酸含量及其所占总酸的比例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奎尼酸与苹果酸相反,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不同熟期间柠檬酸差异不显著。不同成熟期的黄肉桃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糖酸比和甜酸比则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早熟品种显著高于中熟和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苹果品质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苹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且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秦冠、新红星、富士Ⅰ、富士Ⅱ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弘前富士、金冠、华冠、粉红女士、乔纳金、皮诺娃、红玉、澳洲青苹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有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其中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甜度/总酸值比较高的是华冠和秦冠(>400),金冠、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乔纳金介于200~400,较低的是新红星、澳洲青苹、红玉、皮诺娃和粉红女士(<200)。【结论】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秦冠、金冠、乔纳金、新红星、皮诺娃、华冠果实中的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粉红女士、澳洲青苹、红玉中主要为果糖和蔗糖;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有机酸均主要为苹果酸。甜度/总酸值是影响苹果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鸡肉氨基酸质量及风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iochrom 3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青爪乌鸡、珍珠鸡(公、母)、贵妃鸡、大白鸡和黄麻鸡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并进行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青爪乌鸡、大白鸡、贵妃鸡、珍珠鸡(公、母)和黄麻鸡中检测出了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00 g含18.88、19.70、18.80、20.48、18.98、18.30 g。青爪乌鸡EAA/TAA、EAA/NEAA分别为40.89%、69.18%,大白鸡分别为40.91%、69.24%,贵妃鸡分别为41.17%、69.98%,珍珠鸡(公)分别为41.89%、72.10%,珍珠鸡(母)分别为41.62%、71.30%,黄麻鸡分别为41.09%、69.76%,5种鸡肉均氨基酸比例合理,营养较全面,是优质蛋白质来源,珍珠鸡(公、母)肉质更为上乘。  相似文献   

6.
桃果实糖酸含量与风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6~1988年对本所桃种资源圃100个桃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连续3年的测定结果,用电子计算机排序,研究出含糖、含酸量最低、最高及由酸变甜的临界值和果实酸、甜酸、酸甜适度、酸甜和甜的风味品质的关系,为桃果实风味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云南5个主要酸角分布县(市)的32份酸角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测定结果,结合感官鉴评,提出了酸角果实的糖、酸含量分级标准,探讨了糖酸比与风味的关系,旨在为酸角果实风味的评价和对不同地区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甘蔗品种的含糖特性及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甘蔗不同品种成熟过程中糖分积累变化过程和工艺成熟过程的特点,以6个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在工艺成熟期对蔗茎蔗糖分、蔗汁还原糖分、蔗汁重力纯度和节间的蔗糖、还原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OC 20属特早熟特高糖品种,ROC 16、ROC 22为早熟高糖品种,GT 18属早中熟高糖品种,GT 17为中熟高糖品种,RB 72-454属含糖一般的早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番茄品系不同时期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各个品种不同时期糖酸含量的变化以及番茄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选自于北京农学院多年培育的基因型纯合的5个不同的番茄材料O-33-1,耐运2000,尖黄,青熟,满田206。对品种总糖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有机酸总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碱液滴定法滴定。番茄的风味营养品质采用感官鉴定法。【结果】品种O-33-1(黄色大果)和品种青熟(黄色小果)甜度比较高,品种满田206(红色大果)和品种尖黄(红色大果)水分较多,品种耐运2000(红色小果)的口感较好。适宜的糖酸比值为7-10,所以较好的番茄品种应为耐运2000和尖黄。通过全方面的比较,番茄耐运2000和尖黄为风味品质与营养品质都较好的品种。【结论】番茄风味品质与糖酸含量密切相关。各个番茄品种涩味和苦味都较低,酸度,甜度,水分,以及果皮口感的评价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所选9个不同成熟期杏品种的光合特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成熟期杏品种光合特性差异,及与其果实发育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在果实第二次缓慢生长期(即6月上旬~7月上旬),测定各品种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结果]9个不同成熟期杏品种光及CO2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不同熟期类型光合特征模拟参数值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合能力以早熟品种巴都玉吕克、库买提最强,而晚熟品种中的大果胡安娜和亚布拉克佳娜丽相对较弱,极晚熟品种冬杏居中.影响不同成熟期杏品种果实发育期的主要因素为AQY、LCP、LSP、CE、CCP、CSP.极晚熟品种冬杏除了受AQY、LCP、LSP、CE、CCP、CSP的影响外,较高的Rd是其发育期延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结论]9个不同成熟期杏品种的光合特性模拟参数值在相同熟类型品种之间差异显著,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合特性模拟参数中,AQY、LSP、CE、CCP、CSP与果实发育期的长短密切相关,较高Rd值是造成极晚熟品种冬杏果实发育期较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花绒寄甲Caspase-1基因及其蛋白酶活性在不同虫态中的表达特性,采用RT-PCR和Caspase酶活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spase-1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Caspase-1基因及其蛋白酶在5龄幼虫期和蛹期有较高的活性,且其活性高于所有成虫期;成虫期随存活时间的延长,Caspase-1酶活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Caspase-1及其酶活在不同虫态中表达规律的揭示,为研究Caspase-1基因与花绒寄甲生理代谢和寿命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宁夏隆德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秦艽根干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年限秦艽的产量和不同部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秦艽的最佳采收期,探索其全草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地下营养器官(根)是秦艽有效成分的主要积累部位,质量分数可达9.43%,地上部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花(4.90%)叶(3.96%)茎(3.84%)。对2a生、3a生和4a生栽培秦艽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个生长季节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4a生秦艽在9月采收最佳,其花、茎、叶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工调控天山雪莲类黄酮代谢过程,以提高其类黄酮质量分数。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ik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天山雪莲叶片,成功获得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抗性愈伤组织及从生芽;提取并检测对照组和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的类黄酮,结果显示,转SikP基因天山雪莲的类黄酮质量分数明显提高,是对照组天山雪莲类黄酮质量分数的9.63倍。说明,天山雪莲Myb转录调控因子SikP基因对天山雪莲次生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天山雪莲类黄酮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4.
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是内蒙古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双子叶盐生小灌木,有极强的耐盐抗旱性,入药可以治疗湿疹、皮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RtCOMT)是一个重要的甲基化酶,主要调控木质素合成过程中中间产物及木质素的变化。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长叶红砂COMT(RtCOMT)基因,构建RtCOMT原核表达载pET32a-RtCOMT,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重组阳性菌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RtCOMT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质量37.24ku,理论等电点(pI)6.71,发现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正常表达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采用Ni-IDA His-Bind亲和层析方法对RtCOMT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体外获得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天敌昆虫对黄瓜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以优势天敌昆虫异色瓢虫为对象,黄瓜棉蚜为猎物,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数学模型、寻找效应模型和Hassel Ⅱ数学模型,研究不同虫龄异色瓢虫对黄瓜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虫龄异色瓢虫对棉蚜的捕食量与棉蚜密度正相关,捕食功能曲线符合Holling Ⅱ模型,1~4龄异色瓢虫对棉蚜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31.25、66.225、192.308和370.370头,成虫最大日捕食量为124.20头;4龄幼虫对棉蚜的控制能力最强,a′/Th值最高 (372.119),其次为3龄幼虫、成虫、2龄幼虫,1龄幼虫对棉蚜的控制能力相对最弱,a′/Th值最低(27.366)。不同龄期异色瓢虫的寻找效应与棉蚜密度均呈负相关,且在相同猎物密度下,4龄异色瓢虫对棉蚜的寻找效应相对最高。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拟合模型为E=0.662 5P-0.830 7>。综上表明,不同虫龄异色瓢虫对棉蚜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捕食能力,尤其高龄幼虫和成虫捕食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不同主栽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感病程度,依据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对各葡萄品种的内含物-花青素、酚类物、糖分、总抗坏血酸(或维生素C)及维生素E分别采用锦葵色素标准品法、Arnow试剂法、直接滴定法、荧光法(或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病果实的花青素等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健康果实存在明显差异,证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和花青素等物质有密切关系,质量分数较高抗病性较强,反之则弱;依不同葡萄品种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各内含物的降幅进行比较判断,其抗病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雷司令’‘霞多丽’‘白诗楠’。由此可见,室内检测结果与田间发病表现一致,田间防治应以白色品种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中华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选用Inert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02%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40℃。结果 绿原酸在0.027~1.700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月花期采收的中华蛇根草茎、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3.39、0.77、22.79 mg/g。结论 中华蛇根草不同组织器官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花含量最高。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中华蛇根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旨在获得牦牛IMPDH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卵巢组织中的时序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卵巢生长发育及排卵机制奠定基础。通过RT-PCR技术克隆牦牛的IMPDH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物种序列进化关系,利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IMPDH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牦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牦牛1 623bp的IMPDH基因cDNA序列,内含1 545bp开放阅读框序列,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与野牦牛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4%),表明IMPDH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IMPDH基因的表达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荧光定量qRT-PCR检测结果显示IMPDH基因在卵巢卵泡期表达最强,显著高于红体形成期。结果表明IMPDH参与牦牛卵巢组织的生长发育,并在卵巢活动中有明显的表达规律,表明IMPDH基因在牦牛繁殖周期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牦牛IMPDH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柴胡最佳采收期并为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研究3个不同引种柴胡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分别测定9个不同采收期柴胡的醇溶性浸出物、多糖、总灰分、总皂苷及皂苷a质量分数。研究表明:不同采收期3个柴胡品种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灰分质量分数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辽宁柴胡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类似,总体呈增长趋势,都在枯萎期11月质量分数最高;柴胡的总皂苷和皂苷a质量分数,除个别生长期内质量分数高低有所差异外,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呈先升后降来回波动的趋势,呈一定相关性。以总皂苷和皂苷a为主,结合醇溶性浸出物与多糖质量分数综合评价引种柴胡最佳采收期:甘肃和山西柴胡为8月下旬,辽宁柴胡为7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坛紫菜的采收有"分茬"的特点,为科学评价不同采收期的坛紫菜在风味方面的差异,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仪对一水、二水、三水、四水和五水坛紫菜的滋味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滋味方面,前期采收的坛紫菜鲜味和鲜味回味等令人愉悦的滋味更为强烈,随着采收期的延后,苦味、涩味等不愉快的滋味强度逐渐增强;在挥发性成分方面,不同采收期的坛紫菜差别明显,采收期邻近的样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也较为接近,一水坛紫菜的挥发性成分以2-乙基呋喃和阈值相对较高的酮类、醇类为主,二水和三水坛紫菜中丁内酯、2-己烯-1-醇、1-辛烯-3-醇含量相对较高,四水和五水坛紫菜中壬醛(青草味)和苯甲醛(苦杏仁味)含量较高。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可以快速、准确区别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