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位于中国青海的一批生态摄影师,特别是创作阵地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青海片区的鲍永清、李善元、焦生福、同海元、刘祥等摄影师们频繁摘得国际、国内大奖,如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大赛、荷赛、意大利国际自然摄影大赛、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中国摄影金像奖,等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期监测记载,对大河口林区岩羊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野生植物监测与评估是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规划管理的基础工作。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对其现有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植物监测现状,采用传统监测方法与现代化智能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技术,尝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对其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连续监测与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监测保障体系,即构建完备的野生植物监测管理制度、建立野生植物监测科技支撑体系、建立野生植物“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网络、建立野生植物监测资金保障体系、建立野生植物监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兔狲育儿记     
兔狲是行踪隐秘的猫科动物,一般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与戈壁,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独居,昼伏夜出。因其生活习性独特,人们平时很少见到它们。我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青海天峻片区跟踪观察兔狲快6年了,发现在每年的发情交配和哺乳期间最容易看见它们,此时的兔狲对人类活动几乎不屑一顾,所以也是拍摄兔狲生活场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旅游方式,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推进其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持续,实现生态严格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自身优势与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亟待补足的短板, 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性及全民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区参与,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天峻片区是海拔3500米以上的广阔草原。藏狐是这里较常见的一种兽类,少有人关注它们。但作为高原特有物种,它们是草原生态好坏的晴雨表:每当草原降水充沛青草茂密时,见到它们的机会会减少,反之它们的出现率就很高。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对其中蕴含的生态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挖掘,介绍了藏族、回族、蒙古族文学作品、叙事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现少数民族在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方面,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影响较深,有着较强的生态文化自信,具有敬畏天地、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情结.区...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是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自然环境教育认知度比较高,偏好以自然环境背景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环境解说知识展示区,喜欢指标牌讲解和讲解员讲解2种环境解说方式,导赏图和宣传册是公众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解说读物.公众对公园所具有的自然环境科普价值的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7年的林地变更数据,乔木林和疏林地采用IPCC法,灌木林采用缺省值法,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汇价值.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39.71万t,总碳储量为170.23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9.73 t·hm-2,碳密度为9.8...  相似文献   

11.
《林业实用技术》2021,(1):85-87
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教育资源分布特点,按东、中、西三段地形规划自然教育线路,东段自然教育线路:天祝三峡线路、马牙雪山线路、祁连冰沟线路,中段自然教育线路:山丹马场一场-平羌口线路和马蹄寺线路,西段自然教育线路:康乐草原-孔岗木线路和祁青南锅龙-洪水坝河线路。规划自然教育线路解说系统分为自然教育中心、步道导览解说、特色观赏台解说。  相似文献   

12.
明确自然保护地类型和特征是国家公园总体功能区划和制定保护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草原、冰川、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具体包括: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冰川资源等,为研究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并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少数民族生活领域的生态文化实例进行描述,介绍了其住宅、饮食、丧葬、服饰等方面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探讨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生态保护作用。指出了深入挖掘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和对建设青海"生态文化高地"的重要性。提出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发展中需要在充分探究和继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换,实现人与自然的新平衡,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保护区紧紧围绕健康发展这一要务,始终把护林防火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体制,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责任制,取得了建区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确保了祁连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岩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物种,为准确了解保护区内岩羊的分布及种群数量,2022年4~5月,采用样线法开展岩羊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通过调查得出:岩羊主要分布在格尔敖包(岩画沟)和鸡鹿塞,其次是苏木图沟和阿贵庙沟,零星分布在鸡鹿塞西沟、乌斯台沟和查斯口沟;种群数量估算为490±140只,密度为0.008±0.002只/hm2,遇见率为37.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了抢救性实施水源林保护工程和退牧还林还草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减小载畜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新技术农业灌溉战略;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张掖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数字     
2020年青海省计划完成营造林26.7万公顷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工作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会上了解到,2020年,青海省计划完成营造林26.7万公顷(400万亩),修复退化草原73.6万公顷(1104万亩),防治林草有害生物437.93万公顷(6569万亩)。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林区火灾隐患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森林发挥着改善小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的多种功能,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在甘肃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林区内的易燃物和可燃物积累过量,森林火灾隐患大,严重威胁着森林的生存和发展,据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林区是甘肃省的十大林区之一 ,受大陆性荒漠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的双重影响 ,干旱寒冷 ,护林防火形势严峻 ;在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关怀和支持下 ,保持了建国 5 0多年来无森林火灾的佳绩 ,成绩来之不易。分析了祁连山林区护林防火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继续加强和普及护林防火的政策、法律、法规和防火知识、安全知识、自救知识等的宣传教育 ,加强防火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 ,全面提高护林防火意识和防火技术水平 ;鼓励林区群众积极参与祁连山林业建设 ,把护林防火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社区共建和社区共管 ,创造良好的护林防火的社会环境 ;加强护林防火的监测与预测预报 ,建立健全测报体系 ;加强森林防火的科学研究 ,制定科学的更适合祁连山护林防火特点的防火预案 ,创立适合于祁连山林区的防火理论和技术体系等 4条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北坡林区林火起因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连山北坡林区49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但林火(森林火警和草原荒火)时有发生,主要是由林区林牧间作,人为火源多,及冬春季气候干燥寒冷,易燃物积累多等原因所致。发生的林火具有冬春季节频率高,阳坡草地和林缘地易燃烧、强度高、扑救难度大、损失惨痛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该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