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荣 《落叶果树》2000,28(1):43-43
梨新品种翠冠,经6 年引种观察,在温州地区表现成熟早、品质优、果型大、抗性强等特性。为提高翠冠梨栽培水平,开展了以早实、优质、丰产为目的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3.
<正> 在浙江省等南方各省,栽培梨树早熟品种具有梨果成熟早、销路好、比较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受到南方有关省份的重视。目前,浙江省梨早熟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翠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7年命名,1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翠冠栽培面积占浙江省梨树总面积的41.67%,已经成为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为推动梨新优品种翠冠的发展,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现将该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翠冠梨在武平适应性强,抗逆性中等,进入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是当地性状优良的早熟梨品种,可在武西北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拉枝、疏果与套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淳安县1998年以来共发展翠冠梨272hm2,其中1999年栽植的苗木于2002年结果,2003、2004年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00、300 kg,产值分别为800、1200元,2002、2003年注册的千岛湖石林牌翠冠梨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优质早熟梨,翠冠梨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其栽培技术如下。 (1)建园 淳安县梨园多建在山坡地,定植前1年在山坡地上挖2.5-3.5 m的平整带,在带内挖1 m见  相似文献   

6.
翠冠梨系省农科院园艺所以日本“丰水”×6号(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1996年我县引种翠冠1115万株,同时引入翠绿800株、香绿200株进行试种。三个品种互为授粉品种,分另栽种子山地和平原水稻田,以平地栽培为主进行观察。行株距4m×2m;三个品种间行或间株混栽。这些品种的早熟性和优良品质受到果农和消费者的关注,尤其对翠冠更为青睐,1999年平均株产20kg,该品种特点是:(1)成熟早,6月底7月初已可食用,只是味稍淡,7月中下旬成熟,品质最佳,比黄花梨提早20多天,比幸水梨早5~6天。(2)品…  相似文献   

7.
九江是新兴的早熟梨产区 ,2 0 0 1年以来 ,利用丘陵旱地连片规模开发南方早熟梨生产 ,面积已达 2 0 0 0hm2 。主栽品种为翠冠 ,在赣北九江 7月 1 5日即可成熟上市。该品种汁多、皮薄、核小、无渣 ,单果重 2 50~ 350g ,含糖量 1 2 .3 %~ 1 3 .5 %。为探寻该品种早期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们于2 0 0 1~ 2 0 0 3年在新合镇李家河果园进行了栽培及配套技术示范 ,连片面积 1 0hm2 ,授粉品种为清香。2 0 0 3年 3龄梨园 667m2 单产 41 5kg,扣除当年投入 ,纯收入 70 3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与配套措施介绍如下。1 高标准建园是早结丰产的…  相似文献   

8.
翠冠梨,因其成熟早、品质突出已被全国十几个省市引种.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1998年从省农科院引进翠冠梨苗木进行种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表明,翠冠梨在常山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的品种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广文  程杨 《果农之友》2008,(1):14-14,18
翠冠梨品种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幸水与新世纪和杭青的杂交后代进一步杂交育成的南方早熟梨品种之一。该品种抗性强,极耐瘠薄,为早熟优质品种.在南方地区广为引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也有引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合理栽培该品种,对其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摸索出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密植新世纪梨上高接换种翠冠梨,实行棚架栽培,高接第二年每667 m2产量达1 000 kg,第三年达2 050 kg.所采用的技术包括接穗采集,高接时间与方法,高接后枝芽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  相似文献   

11.
贺坤  洪林芳 《浙江柑橘》1998,15(1):49-40
翠冠,原代号8-2,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以日本幸水梨与该所杭青和新世纪杂交的优选单株一6号杂交选育的早熟新品种。我省今年起将作重点推广。我县从90年代初开始引种来,已在集仕港镇四明山果园建立了面积达10hm2的该品种生产示范基地。该品种的特点是:①成熟早。一般七月中下旬成熟。比黄花提早一个月左右;②品质优。特别是汁多、质脆、味甜、果心小等优点,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宠爱。据测定,翠冠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能稳定在12%以上;③果实大而匀,生产性好。无论疏果与否,翠冠充分表现出全株果实整齐一致,均匀度高的特点。一旦…  相似文献   

12.
~~砂梨优良品种翠冠的栽培技术@钱东南$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1017 @陈鸿才$浦江县农业局  相似文献   

13.
翠冠梨,是我国南方近年推广发展最快、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我区自1996年开始集约化推广种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0hm^2,投产园平均每667m^2效益超过4000元。已成为全省早熟梨高效栽培的重点和优势地区。根据我地台风多、湿度大等气候特点以及翠冠梨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出翠冠梨在露地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稳产、优质修剪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接翠冠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广西园艺》2008,19(2):46-47
蒋怀中梨场位于全州县龙水镇长井村委长井村,地势平坦,黄壤土,土壤肥力中等.1997年春种植本地蜜梨、授粉品种黄花梨,株行距3 m×4 m,面积2 hm2,2002年春高接翠冠,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4∶1的比例高接授粉品种清香梨.由于管理水平较高,高接的翠冠、清香长势健壮,2003年挂果4.6 kg2,2004年平均株产15.3 kg,2005年平均株产达25.6 kg,梨果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11.3 %~12.1 %.优果率89 %,套袋果售价3.6~4元/kg,非套袋果售价2.5~3.0元/kg.高接第三年667 m2产量达1 443.6 kg,产值4387.5元,获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场高接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石城县梨树主栽品种是黄花,该品种虽然丰产,但由于其成熟期正值瓜果上市高峰,且果实外观差,近年来市场售价一路下跌,果农增产不增收.为了优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0年引进了梨早熟品种翠冠,经4年栽培试验,该品种果个大,外观端正,肉质细脆,丰产,适应性强,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梨品种,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梨是我市第二大水果 ,种植面积达2 6 6 6hm2 ,其中中熟品种黄花梨占 90 %以上。因其采期集中 ,致销售价格逐年下降 ,故生产上急需引进早熟 ,大果型品种 ,以便拉开采摘高峰 ,延长梨果供应期。本课题组从 1 996年开始引进翠冠、西子绿、幸水等早熟品种 ,通过 5年观察比较 ,筛选出早熟、大果、优质的翠冠梨品种 ,并采取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 ,使翠冠梨定植后 2年开花结果 ,3年投产 ,4~ 5年丰产 ,获得显著经济效益。1 品种特性1 1 果实性状翠冠梨由浙江省农科院用幸水× 6号(杭青×新世纪 ) ,杂交选育而成。 1 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7.
江四清 《落叶果树》2000,28(1):32-32
翠冠梨系浙江园艺研究所以幸水×6 号( 杭青×新世纪) 选育的早熟大果型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40g 。在引种地7 月下旬成熟。在湖南不同地区试栽,均表现适应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8.
我县梨树以黄花梨为当家品种,由于该品种外观差,且成熟期正值瓜果上市高峰,近年来售价下跌,果农增产不增收.为优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0年引进了梨早熟品种翠冠,经4年试栽,该品种在我县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于2007年引进砂梨品种翠冠梨,在辽南进行日光温室栽培。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的翠冠梨平均单果重27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0%,5月初成熟,早果丰产。对当地日光温室生产翠冠梨技术进行了总结,该项技术适宜在辽南地区进行适当规模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翠冠梨原选种代号“8— 2” ,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以日本幸水× 6号 (杭青×新世纪 )杂交育成 ,1 998年定名为翠冠 ,并在我省作重点推广。1 996年我县引种翠冠 1 1 1 5株 ,同时从省园艺所引入翠绿 80 0株 ,香绿 2 0 0株。三个品种为互为授粉品种 ,分别栽种于山地和平原 (水稻田 ) ,以平地栽种的为主进行观察。平地栽种的翠冠有 71 5株 ,翠绿 2 0 0株 ,香绿 1 0 0株 ,共 1 0 1 5株 ;栽植行距 4m ,株距 2m ;三个品种间行或间株混栽。三品种栽种当年秋季普遍高达 1m以上。 1 997年个别翠冠单株结出大梨果 ,于 7月底成熟 ,口感较好 ,树高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