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蚕沙资源非常丰富,蚕沙含有多种有用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微量元素、氨基酸、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叶黄素等。本文介绍了蚕沙的化学成分和蚕沙的几个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蚕沙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蚕沙资源丰富,蚕沙可直接使用或提取蚕沙中的有用物质制成叶绿素衍生物等,蚕沙资源的利用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蚕沙资源比较分散,如何将其集中并加以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拓宽蚕沙有机肥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对促进蚕沙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蚕沙发酵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能够有效提高烟草植株叶片的生物量,烟叶的干质量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增加了46.16%,有显著差异(P<0.05);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可增加烟叶中氮(N)、磷(P)、钾(K)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高出68.51%、59.15%、100.32%),且优化N、P、K 3种营养元素在烟草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比率,减少N、K在根和茎中的积累,提高N、K在烟叶中的分配比率;与对照相比,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可使烟叶中的水溶性总糖含量提高30.17%,施木克值趋于适中,使烟叶的化学成分更趋合理。研究结果显示出蚕沙发酵有机肥在烟草大田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蚕沙喂猪效果好据分析,蚕沙含粗蛋白质15.4%,粗脂肪2.6%,粗纤维19.6%,可溶性无氮物36%。用蚕沙喂猪的方法有三:一是用新鲜蚕沙加入猪圈,让猪啃食;二是将蚕沙发酵后拌食喂猪,其作法是将蚕沙和青草、秸秆、树叶、薯藤等混合,一面洒水,一面装填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养蚕地区,蚕沙资源广阔,被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其实,蚕沙并非废物,它是优质价廉的动物饲料。蚕沙营养丰富,用蚕沙配制动物饲料,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动物饲养成本,提高动物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6.
石美宁  唐亮 《广西蚕业》2014,(1):33-35,32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生产基地,年产生蚕沙约有250万吨以上,由于广西蚕区分布广,养蚕季节长,而且长期高温多湿气候条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变成环境公害。目前,蚕沙最大的用途是作为有机肥来应用,本文论述了蚕沙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广西蚕沙处理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广西蚕沙肥料无害化处理模式及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简易技术。  相似文献   

7.
探讨用不同有效活菌数、纤维酶活含量的发酵菌种对蚕沙发酵腐熟及其中常见家蚕病原微生物灭活作用,研究蚕沙含水率对蚕沙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kg蚕沙中有效菌数总量不低于500亿个,纤维素酶活总量不低于2500ug的发酵菌种,并且对蚕沙堆放盖膜处理,保证蚕沙的含水率不低于60%,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蚕沙迅速升温发酵,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且持续7d以上,15d内蚕沙充分发酵腐烂降解,有效缩短堆肥时间。腐熟后的蚕沙全N为2.83%、全P20,为1.83%、全K20为4.4%、有机质含量67.88%,碳含量为26.25%,碳氮比(C/N)9.27,均能达到堆肥配比的要求,不需添加任何配料可直接回田使用,达到对蚕沙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蚕沙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含量为15.4%,仪次于麸皮,高于米糠和青草,是很好的畜禽饲料。用蚕沙喂畜禽,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蚕沙喂猪,可节约大量精饲料,猪在单位时间内增重快,出栏率高。母猪食蚕沙后,乳汁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桑蚕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观念、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很多地方蚕农对养蚕过程中产生的蚕沙缺乏有效处置和管理。蚕农大多将蚕沙随意倒在房前屋后、村前路口和田边地头,有的则将蚕沙倒入河流和水渠沿线,还有的仅将蚕沙进行简单处理便作为肥料使用。随意处理蚕沙极易造成各种危害,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蚕沙即蚕粪,颗粒状叶绿素结晶物,味甘、性温、无毒,《本草纲目》对其药用价值给予很高评价,现代中医在治疗肠鸣、风痹瘾疹等疾病中也广为使用。立足蚕沙的药用价值,借鉴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精选优质蚕沙,合理搭配菊花、当归等20多味中药材,拌荞麦皮作内芯,可制作蚕沙保健枕。蚕沙保健枕有明目醒神作用,能平肝息风、补肾明目、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1.
在蚕粪的综合利用过程中曾分离得到蓖麻碱。本文报道应用纸色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及测定蚕粪中的蓖麻碱[524-40-3]。结果表明:用蓖麻叶饲养的蓖麻蚕粪中蓖麻碱的含量为0.964%(干物计),而用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粪及在家蚕粪中未发现蓖麻碱。蚕粪中的蓖麻碱实际上来源于饲料蓖麻叶。本文还讨论了蓖麻碱的应用前景以及蚕粪综合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蚕沙对新西兰兔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20只健康、体重相近(1.06 kg±0.09 kg,公、母各半)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12%、18%和24%蚕沙的日粮。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4只兔(公、母各半)屠宰,测定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水平蚕沙对新西兰兔肉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各组肉色、pH、失水率和蒸煮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剪切值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蚕沙添加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在化学性状中各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雄蚕蛾营养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提取雄蚕蛾的营养活性成分,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雄蚕蛾营养活性成分的效果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乙醇提取雄蚕蛾粉营养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饲养雄蚕品种获取的雄蚕蛾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泡30 d的提取方法,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黄酮的溶出率最高;自制雄蚕蛾粉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30 min后,上述营养活性物质的溶出率次之,而用乙醇直接提取的溶出率最低。优化乙醇提取雄蚕蛾粉营养活性成分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原料质量浓度50 g/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0℃。虽然采用乙醇浸泡雄蚕蛾的方法溶出的营养活性物质最多,但以雄蚕蛾粉为原料,采用优化的乙醇浸提工艺技术更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雄蚕蛾营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蚕沙水提液对小鼠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蚕沙水提液对小鼠体重、耐力、催眠、镇静的药理作用。蚕沙水提液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缩短戊巴比妥纳引起的入睡潜伏期并延长睡眠时间,表现出明显的营养、镇静、催眠等作用。结果显示,蚕沙具有很好的药用与饲料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蚕蛹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与蚕蛹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蚕蛹多糖、蚕蛹蛋白、蚕蛹油、蚕蛹吸附材料、蚕蛹生物反应器、蚕蛹培养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蚕蛹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较广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家蚕蛹虫草的化学成份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分析表明 :家蚕蛹虫草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腺嘌呤、尿嘧啶、β 谷甾醇、麦角甾醇、生物碱和多种游离基酸 ,其化学成份的种类与冬虫夏草基本类似 ,但虫草素、腺嘌呤的含量是冬虫夏草的 3倍。氨基酸分析表明 :家蚕蛹虫草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高于蛹体部分 ,特别是Glu、Lys ,而Gly则明显低于蛹体部分。比较家蚕蛹虫草与蛹虫草菌粉的化学成份可知 :炽灼残渣、重金属、总氮量和腺嘌呤的含量家蚕蛹虫草高于蛹虫草菌粉 ;总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低于蛹虫草菌粉。稳定性试验表明 :3个月内家蚕蛹虫草的功效成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50%的酒精提取蚕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经定性分析发现蚕沙的酒精提取液中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提取液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可以将蚕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8.
家蚕人工饲料组成与不同蚕品种的摄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稚蚕人工饲料育饲料组成进行筛选,得到了适合稚蚕人工饲料育的低成本配方饲料,并用该饲料对四川省保存的142个原种及6对杂交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蚕沙β-胡萝卜素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纪平雄  黄自然 《蚕业科学》1991,17(3):169-172
β-胡萝卜素是存在蚕沙中的天然黄色素,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蚕沙中类胡萝卜素用石油醚-乙醇混合溶剂提取,经活性氧化铝柱层析,首次获得六边形的β-胡萝卜素结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β-胡萝卜素的吸光值。A_1:340nm;A_2:362nm;A_3:434nm;A_4:455nm(吸光极大);A_5:483nm。它们的吸光比为:A_2/A_1=1.08;A_4/A_1=1.62;A_4/A_3=1.38;A_4/A_5=1.15。β-胡萝卜素的纯度达99.80%。  相似文献   

20.
家蚕自古为滋补食疗珍品,丰富的有效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为推进家蚕幼虫体的药用开发,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将家蚕幼虫干燥粉碎,选用80%乙醇为溶剂,原料体积质量按0.0333g/mL在60℃下抽提4h,重复抽提3次,可高效地提取家蚕幼虫体黄酮类化合物。以NaNO2、Al(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下比色,可精确、稳定地测定出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不同蚕品种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