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达州市探索出了适宜达州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特点的园区水保建设模式 ,它具有规划区域化、措施综合化、投入多元化、经营集约化、开发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等特点 ,实现了由零星分散治理向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的转变 ,由防护型治理向治理开发型的转变 ,由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的转变。介绍了园区水保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铁岭城市水土保持以治理龙首山水土流失为中心 ,在城市建设上提出发展“山在城中、水穿市区、城中有山、城山相连”山水特色城的实施方案。近山绿化人造景观秀 ,造林种草鸟语花香人好歇 ;环路绿荫柳成行 ,浆砌护坡植物为屏障 ;城区步道釉砖铺地 ,广场旷地植树栽花铺草坪 ;绿色通道绿社区 ,林网防沙美化环境。通过采取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并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如何构筑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北京市典型小流域的治理特点、模式、效益、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根据发达国家相同阶段的情况,笔者对新世纪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发讨论,以期形成共识,共同构筑符合新世纪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郊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模式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城郊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模式的设计 ,对城市水土保持的新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为今后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早在2013年浙江省就开展了园区水土保持总体方案编制,2019年水利部发文明确要求推进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工作,因此结合近几年编制的浙江省园区水土保持总体方案和安徽、山东等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总结了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重点、提出了区域评估报告编制思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开展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概况和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并依据呼和浩特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状况,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针对山区、丘陵区、沙区的不同特点,总结分析了该市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园区有力推进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低丘缓坡地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局面。但由于降雨、地形特点,低丘缓坡地开发更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在园区开发要将水土保持理念纳入前期规划,实施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管理部门也要改进审批方式、加强管理,共同促进园区开发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留村小流域属平顺县中五井乡,是典型的土石山区。其治理难度大又于黄丘区。当地群众紧密结合实际,在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中,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建设“两高一优”农业,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整合优势产业、支持创新产业发展,金华市各县区基于自身经济结构特点和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各类开发区等园区项目建设。园区项目建设周期长、开发强度大、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隐患大,其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总结金华市园区项目建设情况和2019—2021年水土保持监管成果,发现金华市园区项目占地面积和土石方挖填量较大,扰动图斑面积逐年增加,已进入施工高峰期,而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监管不到位、土石方调配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不合理、管理方式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推动园区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制度精细化、填报标准化、宣传常态化、管理信息化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园区管理单位、建设单位等提供园区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对新疆的自然环境、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依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新疆的三级区划标准,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归纳了其水土保持有关措施,提出了生态经济型、绿洲农田防护型、防风固沙型、生态修复型、土壤盐渍治理、沟坡兼治型、生态景观型、防洪安全型、开发特色经济型、生态旅游型、生态保护型、生产建设项目等12种水土保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及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对于水土保持的功能研究也越来越多.结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需要,提出水土保持功能的概念、类型确定原则和功能类型,阐述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评价方法,以及各基础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太行山东部山地丘陵区为例,举例说明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基础功能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各功能的区域比例,提出8个一级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方向,维护和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将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1684年至1987年在全省开展了水土流失现状普查和1985~2000年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本文对规划方案应用动态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效益费用比为4.79, 投资回收年限为2.41年, 内部回收率为22.48%, 是费小效宏的合理方案, 应尽快抓紧实施, 早生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在小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融合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改进广泛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房山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贡献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改进有效地减小了传统比较分析中的偏差,在案例分析中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结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其生态承载力提高了30.9%,生态赤字减少了66.7%,从而显著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坡耕地植物篱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耕地植物篱种植模式是一种坡耕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坡耕地植物篱研究现状、效益等作了系统介绍。植物篱种植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减小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提供饲料、薪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植物篱在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目前坡耕地植物篱认识上的问题及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以促进我国植物篱技术和坡耕地整治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始于2000年.当时主要依据宁波市地形地貌特点的水土保持区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为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有必要重新进行水土保持分区.作者采用叠图分析法,将全市划分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等4个不同的水土保持分区.北部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土地的保护,改善平原河网水质;中部人居环境水质维护区,重点加强城市开发建设中土石弃渣和泥浆处置的管理,构建生态走廊,改善人居环境和河湖水质;东南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重点改造治理低质林地,完善沿海防护林建设,对经济林园地实施保土耕作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西部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充分发挥植被拦截泥沙、调蓄径流、涵养水源和治理面源污染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区划,以期科学指导宁波市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水保措施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意义重大。水土保持措施会影响土壤水分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过程。该文通过定位监测并引入土壤水分亏缺补偿度指标,旨在明确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和雨季前后土壤水分的亏缺与补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雨季前后土壤储水均处于亏缺状态,7月份土壤储水亏缺得到缓解;8月份表层土壤储水亏缺加剧;雨季后的10月份土壤储水均得到恢复。降雨对退耕坡地和梯田土壤水分均有正补偿作用。水平阶90 cm处和160 cm以下出现负补偿现象。鱼鳞坑在30 cm处出现负补偿。在0~200 cm土壤剖面上,土壤储水亏缺补偿度依次为退耕坡地>梯田>鱼鳞坑>水平阶。由此可见,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以及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偿作用均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Accelerated soil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many parts of the Tanzanian highlands. Although sever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promoted, the adoption of many recommended measures is minimal and soil erosion continues to be a problem.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dop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measures in the West Usambara highlands, Tanzania. For this research a household survey, group discussions and transect walks were undertaken. A total of 104 households were interviewed and several fields were visited during the transect walks. Data was analysed with the use of cross‐tabulation, cluster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chi‐squared method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involvement in off‐farm activities, insecure land tenure, location of fields and a lack of short‐term benefits from SWC are among the major factors that negatively influence adoption of SWC measures. Membership in farmer groups, level of education, contacts with extension agents and SWC programme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SWC measures. Recommendations to facilitate adoption of different SWC measures includ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to SWC plans; the creation of more awareness among farmers of soil‐erosion effects and long‐term benefits of SWC;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SWC measures to cater for different farm patterns and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SWC at catchment level rather than at individual farmers' field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确定的22个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区,利用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的水力侵蚀数据,分析这些区域的水力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超过80%,强烈、极强烈、剧烈面积分布较少,与全国基本状况相似;2)与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相比,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整体上有所好转,水力侵蚀总面积减少3.75%,轻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减少,减幅超过20%;3)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局部地区水力侵蚀形势严峻,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与第2次遥感调查成果相比,面积均有所增加,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局部地区存在水力侵蚀恶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在我国水土保持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通过川陕"长治工程"中期评估考察,分析"长治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色与创新,并据此讨论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性质与定位。水土保持学科无论从法律地位还是学术地位,均应归属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范畴,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水土保持更具有突出的生产功能。现阶段水土保持学科仍应首先赋予其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江河,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并努力使之与农村生态建设结合,以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涵,同时应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等方面拓展其学科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