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波膨化龙头鱼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头鱼是一种小型低值鱼类,俗名虾潺、豆腐鱼等。由于含水量高,不易贮运,多加工成盐干品,俗称"龙头鮳"。目前,龙头鱼的加工产品多用食用油烤成香酥鱼,龙头鱼柳即是龙头鱼经剖晒处理后,以真空低温油炸脱油工艺处理,使其酥脆、呈金黄色,再以五香液浸渍入味,但含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龙头鱼流刺网的渔获种类并对网目捕获机理进行初步研究,2012年9月在南海北部珠海近海渔场进行了调查,对全部渔获种类进行分类鉴定,并根据相对体围的渔获量变化曲线探讨了网目捕获机理。结果显示:龙头鱼流刺网的主要渔获种类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杜氏叫姑鱼(Johniusdus sumieri)、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鳓(Ilisha elongata);渔获的龙头鱼相对体围值在0.8~1.2内的占绝大多数;当龙头鱼的相对体围值为1.0时,渔获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8年4月~2009年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所捕获的渔获样品,对龙头鱼进行食性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属肉食性鱼类,且存在严重的同类相食现象。龙头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48种,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六丝矛尾虾虎鱼等。其中,春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矛尾虾虎鱼、细螯虾、龙头鱼等;夏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中国毛虾、七星鱼等;秋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细条天竺鲷等;冬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鱼、带鱼、龙头鱼等。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樱虾类、磷虾类、长尾类为其次要饵料类群。龙头鱼全年摄食率为47.26%,平均饱满系数为35.43‰,龙头鱼胃平均饱满系数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摄食强度存在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9年3月至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750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结合该海域各调查站位龙头鱼的CPUE,对其进行了食性分析,研究了龙头鱼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及其随季节和体长变化的情况.结果 表明,浙江南部近海龙头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5.
龙头鱼     
名称龙头鱼学名月。Harpodon neherus(Buchanan-Hamilton)属灯笼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属;俗名豆腐鱼、细鱼、狗吐鱼。该属仅有这一种。分布龙头鱼是温、热带性鱼类,广泛分  相似文献   

6.
龙头鱼     
名称龙头鱼学名Harpodon neherus(Buchanan—Hamilton)属灯笼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属;俗名豆腐鱼、细鱼、狗吐鱼。该属仅有这一种。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外海域龙头鱼营养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海域获取的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龙头鱼的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摄食饵料种类有39种,鱼类是其主要饵料类群,所占质量百分比为84.13%。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细条天竺鱼(Apogonichthys lin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龙头鱼的摄食强度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食物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主要摄食虾类,其他季节则主要以鱼类为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及摄食强度具有显著差异,体长为100 mm和250 mm处存在食性转换现象,并在体长250 mm时表现为由广食性向狭食性转换的特征,摄食选择性增强。龙头鱼营养级为3.80,在东、黄海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营养层次。  相似文献   

8.
龙头鱼中甲醛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俗称狗母鱼、虾潺、龙头鲓、豆腐鱼、细血、狗奶。鱼体长而侧扁,为中小型海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区。由于龙头鱼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高含量甲  相似文献   

9.
龙头鱼中内源性甲醛产生的酶促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了龙头鱼不同内脏对肌肉甲醛含量的影响,其中肾脏活性最强;从龙头鱼肾脏中获得了提取物,在体外模拟体系中,该提取物能够将氧化三甲胺分解为甲醛和二甲胺,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该提取物反应最适条件为50℃,pH=7,能够被三氯乙酸灭活而丧失分解氧化三甲胺的能力,该提取物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呈现酶的特性,且分解产物甲醛和二甲胺的含量比例关系稳定,保持在1.6~1.8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龙头鱼中甲醛的产生原因,表明龙头鱼中的甲醛可以自身产生。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2年9月南海北部龙头鱼刺网的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龙头鱼的体长、体重组成分布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龙头鱼体长组成基本呈现正态分布,优势体长组为200 ~210 mm和210 ~220mm;体重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优势体重组为75 ~ 100 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 7 L2.2026.本文还对该刺网的捕捞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该网捕获的龙头鱼体长范围为166 ~252 mm,最适体长为210 mm,并由此计算出龙头鱼刺网的最适网目尺寸和最小网目尺寸分别为36 mm和33 mm.笔者经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后建议龙头鱼刺网的网目尺寸应在最适网目尺寸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大,并希望尽快制定南海区龙头鱼的开捕规格,以促进南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如何有效地传播农业技术是当前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问题所在,是关乎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的大事。通过应用传播学影响不一论对江西省1077户种稻大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途径及各途径信任度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影响农业大户农业技术传播的问题,为实现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传播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深海网箱养殖与传统网箱养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发岐 《河北渔业》2010,(3):58-59,61
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它充分结合了当代的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防腐蚀技术、防污损技术及抗紫外线技术等高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深海网箱养殖和传统网箱养殖在箱体、框架、浮力装置和固定装置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找出深海网箱养殖的一些优势所在,希望能为以后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淡水鱼产品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比畜肉和禽肉更容易被氧化,且鱼体细菌繁多,容易引起鱼肉蛋白的腐烂变质,因此淡水鱼产品的防腐保鲜一直是食品行业内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淡水鱼产品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低温保鲜技术、包装保鲜技术、辐射杀菌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以及化学方法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视频传输技术,视频流控制技术,带宽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视频和音频等连续媒体在网络中的传输。本文叙述网络视频传输技术在水产病害在线诊断与咨询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就MV(Machine Vision,MV)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渔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首先就其原理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为例,说明在渔业生产中如何应用MV技术。对MV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揭示了MV技术在替代人工作业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2011年,粮食产量、商品量和绿色食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起了巨大作用。黑龙江省农业人才资源丰富,有著名东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是黑龙江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智力源泉。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的再创新,必须加快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创新,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必须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体系建设,必须加速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保证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中的BCC模型分析2013—2015年全国各地区的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效率,以探究我国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水产技术推广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不高,区域间的配置效率差异明显,中南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通过增加水产技术推广资源总量、因地制宜的配置水产技术推广资源、建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联合协作工作机制等方法来提高水产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MV技术在水产养殖和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MV(Machine Vision,MV)技术在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渔业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首先就其原理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为例,说明在渔业生产中如何应用MV技术。对MV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揭示了MV技术在替代人工作业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技术是一项有机结合藻类生物学、藻类生态学及水生生态系统学的新兴生物技术,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微藻为对象,充分运用微藻的生理、生态特点,进而用以调控和优化水体生态环境。文章就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微藻生态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勇  李娟 《河北渔业》2007,(11):41-45
观赏鱼因经长期驯化变种而来比较娇贵,且所处环境也相对稳定,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疾病。本文主要讨论了观赏鱼饲养过程中常见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诊断方法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学诊断技术、核酸诊断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方法。免疫学诊断技术包括单克隆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等。核酸诊断技术包括核酸杂交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16S rRNA检测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方法有PCR-ELISA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