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1∶5万和1∶50万2种不同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对试验区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并对不同比例尺DEM求算的坡度差异及其对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万DEM较1∶5万DEM综合了大量信息,求算的坡度整体上偏小而使分级结果多集中在微度侵蚀区;不同地貌单元受DEM信息综合的影响不同,地形平坦的山前岗地区受影响最大,而地形复杂的中山区受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 IS)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学科,可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在介绍了G 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背景和目标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和时态G IS这两项关键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根据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生成小班的高程、坡度和坡向,以及利用时态G IS对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规划治理措施完成情况等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表径流模拟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表径流模拟时,由于网络精度和高程精度的限制,使得在某些局部的模拟结果不理想。针对其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伪负地形填充法可以区别真正的负地形和由于DEM误差造成的假象,并对伪负地形行填充。水系图与DEM结合的方法可消除径流模拟结果与现有水系不吻合的现象,有效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在地势平坦地区,采取在原DEM上加微小修正值的办法,可以得到理想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4.
1970年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壤侵蚀调查、基于GIS的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内,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实施国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2)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系统;(3)定期快速清查区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4)建立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对DEM的建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开发的DEM系统上自动生成坡度图,绘制透视立体图,完成土地利用分析和土方量计算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由航片扫描系统、硬件平台和配套软件组成.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资源调查、工程勘测等领域.基于Intergraph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以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典型小流域为例,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经过研究认为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从航片扫描、航测内业空三加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水土保持专题图制作、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动态监测、新增水土流失监测等工作的全过程,完全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高精度动态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规划中低空遥感数据的获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实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高精度、高效率及现时性要求,探求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鲍家寺景区进行低空遥感试验,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模型(DOM),从3个方面比较分析低空遥感数据的优势,并进一步探索了低空遥感成果在水土保持规划前期基础信息获取阶段的基本应用。[结果]低空遥感不但具有灵活性好,时效性好,数据精度高等基础优点,而且借助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方便、快捷提取地形现状信息和水土保持治理现状信息等水土保持规划基础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满足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要求。[结论]低空遥感数据应用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备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陕北安塞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航测精密立体测法建立了全流域1975年和1987年两期20m×20m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和6条5m×5m断面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Foxpro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相应的DTM数据库,基于DPP测绘软件包和ARC/INFO、APS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分别绘制了多幅两期全流域和三条典型小沟的监测专题图件。通过对产生的图件和DTM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沟谷的扩张、下切及溯源侵蚀进行了较精确的动态监测。初步建立了地面三维数据采集→DTM数据库→监测专题图件→动态监测先进而又实用的科研技术系统,为较高精度和信息化小流域动态监测,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技术方法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谈"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泥河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该流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实现流域内土壤含水量空间立地因子分布规律的模拟,对DEM在小流域土壤含水量空间立地分布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3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测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70年代以来,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基于GIS的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内,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1)实施国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2)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系统;(3)定期快速清查区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4)建立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n)、遥感RS(Remots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ton System)广泛应用地质、军事、交通、环境、林业等多种领域。如果地面遥感监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韭园沟小流域选择试验样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水土保持措施等信息提取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开展梯田、沟台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应优于2.5m,开展坡耕地、坝地、退耕荒草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宜优于2.5m,开展天然草地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可选择2.5m,开展林草植被遥感监测的影像分辨率宜优于10m。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水土保持已进入较大区域的集中连片治理阶段,遥感是该阶段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研究遥感技术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首先要摸清遥感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遥感在国内外区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状况,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玉杰  屈创 《中国水土保持》2019,(4):57-61,I0001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平台,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相关工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数据的技术手段。在分析无人机遥感系统特点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无人机数据获取、处理及指标提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无人机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管,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榆林水土保持中的PAI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啸  甘枝茂等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34-136,158
榆林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也是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试验区。探讨榆林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对整个西部地区大开发有借鉴意义。过去人们总是把工业看作是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者,发展工业与水土保持不可兼得。本文着眼于发展地方工业,论述了工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并指出要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以此筹集资金、吸引大批农民、减少水土流失区人口压力、带动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的大循环,进而提出"P(人口)A(农业)I(工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