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植物检疫是一项专业性的行政执法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程序,严肃检疫执法行为.近年来,宣汉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植物检疫工作规范,全体检疫人员认真按照这些规范开展工作,没有出现过1例检疫事故,没有提起过1件复议案件,没有发生过1起违规事件.  相似文献   

2.
国内植物检疫自1992年<植物检疫条例>公布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重视以及全体植检同仁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疫情普查、产地检疫、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保护当地农业生产安全作出了贡献.作为法规授权的执法主体,植物检疫在农业部门执法历史最悠久,然而基层植物检疫工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存在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严重阻碍了植物检疫工作的开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农业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保障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丹阳市高度重视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不断加强检疫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努力发挥农业植物检疫的作用。笔者以丹阳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基层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绪科  胡学英 《植物检疫》2001,15(6):379-379
我县从 1 980年始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2 0年来 ,虽然我们一直把植检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但发展很慢 ,远不适应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现就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与大家共同商榷。1 民众植检意识亟待增强据我县抽样调查 ,有 30 %的农民不知道有《植物检疫条例》 ,不知道调运种子苗木要开检疫证。每年进出县境的应检植物接受检疫的只占 30 %左右。也有一些种子苗木经营单位明知故犯 ,故意逃避检疫。要提高检疫率 ,有必要每年重复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 ,巩固宣传效果。要把植物检疫与动物检疫、卫生防疫摆在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宋家雄 《植物检疫》2000,14(6):365-368
在植物检疫实际工作中,植检法规条款是否完善和恰当,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开展、部门的协调、打击和制裁违法人员的力度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关系到国家的检疫意志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基层工作的经验与体会,结合当前国情,对当前我国内检法规的建设问题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6.
7.
对农业植物检疫及有害生物防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充为例,分析了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植物检疫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山州地处边疆,东北和东南与广西百色市相邻,南部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 km,西南和西北、北部和西北分别与本省红河州、曲靖市相连,国土面积31 456 km2。境内323国道、衡昆高速公路、南昆铁路,出境平船2级路及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  相似文献   

9.
李燕  杨秀兰  钟永荣 《植物检疫》2006,20(6):382-383
近几年,云南省规范了植物检疫执法行为,完善了执法程序,加大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力度,加强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相关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效力偏弱,内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地方法规又未能及时进行补充;(2)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植物检疫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植物检疫工作未得到应有的支持和理解;(3)缺乏专项资金,植物检疫人员不能及时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植物检疫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和添置。  相似文献   

10.
郑百龙 《植物检疫》2002,16(5):314-316
198 3年元月 3日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标志着中国国内植物检疫工作全面恢复和振兴 ,植物检疫从此走上正常运作轨道。 1 8年来 ,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在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扑灭、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殖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许多成  相似文献   

11.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或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采取的综合措施,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或扩散。或者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植物利植物产品的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规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12.
吴志红 《广西植保》2001,14(2):26-28
广西农业植物检疫是广西植物保护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 ,经过了几度沉浮 ,直到 2 0世纪 80年代才得到稳定和发展。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加入 WTO(世界贸易组织 )的日期临近 ,我国农业及与进出口农业联系最密切的植物检疫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仅就当前广西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发展任务谈一些个人看法。1 当前广西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1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给广西农业植物检疫带来了新的挑战。  伴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 ,农作物品种改良不断加快 ,愈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对种质资源的需求愈来愈大,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如瓜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名、特优、新、稀有作物品种不断出现,粮棉油大宗作物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种子苗木的调运更加频繁,由此,也增加了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机会。近年来,我省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不断增加,传入频率也不断加快,许多都与染病的种苗无序流动息息相关。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枯、黄萎病、萝卜细菌性枯萎病,接穗和苗木引进后发生的柑桔溃疡病等等,这些都是人为地自觉或不自觉调运或携带引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远距离传播。造成目前种子市场乱调乱运、带证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邱名榜 《植物检疫》1997,11(2):93-95
烟台市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发生情况及检疫对策邱名榜(烟台市植保站烟台264001)为贯彻落实《植物检疫条例》,摸清植物检疫对象疫情,控制消灭为害,防止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烟台市植保植检站于1989~1994年组织1000余人骨干力量,对全市11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技术标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植检文献以及植物检疫工作规范和工作手册等,总结了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在检疫操作、检疫鉴定和检疫处理三方面技术标准制订及研究进展情况。经统计,我国已制订检疫操作标准39个,适用于33类出境货物、32类入境货物;制订检疫鉴定技术标准88项(5项国家标准),涉及90种有害生物;制订检疫处理技术标准10项,涉及熏蒸、冷热处理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点,上接巴蜀,南通湘粤,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是我国内陆腹地承东接西、南北交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转口码头.全市辖六县三市六区,总面积为21 171 km2,境内物产丰富,不仅出产粮、棉、油,而且盛产柑、桑、茶,特别是柑桔全国闻名.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历年来检疫性病虫发生重,分布广、危害大.  相似文献   

17.
王春林 《植物检疫》2001,15(3):165-169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维护对外贸易信誉 ,履行国际义务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设置植物检疫机关 ,对进出口和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实施检疫。发挥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 ,面对新的形势 ,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1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的基本制度1 .1 国内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检疫制度调运检疫制度是植物检疫机…  相似文献   

18.
植物检疫是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及扩散, 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本文整理了2010年-2022年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快报和年报, 分别从植物疫情新发突发及总体发生防控形势、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和柑橘黄龙病等部分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情况等方面开展分析, 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础研究和科学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全国农业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杭州市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就该系统在杭州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特别是应用成效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意见及建议,以期为下一步不断完善该系统的模块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郑华 《植物检疫》1993,7(5):362-365
1983年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之后,林业部公布了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20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也相继提出了本省区市的补充检疫对象名单,计70种,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是根据1984年以前的历史状况和当时林业生产实际制定的,加之首次制定检疫对象名单缺乏必要的审定程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补充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