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播栽培在晚稻救灾中的应用效果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将水稻直播技术用作台风灾后晚稻生产补救措施,有效降低了产量损失。文章还介绍了连作晚稻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晚稻强化直播技术应用强个体大穗高产原理,采用早播稀播早发强个体、安全除草争早蘖足苗、配合施肥促壮秆大穗、“浅活”管水强根防倒伏早衰的“强根促蘖大穗”高产途径,配套选用大穗抗倒品种、早播稀播、安全除草等相应的直播高产技术措施,取得稳产高产,是直播晚稻由传统的多穗高产向大穗更高产改进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过3年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一季晚稻起垄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及配套操作技术,分析了一季晚稻采用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种植效益,认为一季晚稻采用起垄免耕直播技术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高产高效,切实可行,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探讨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单季直播晚稻生育特点及"六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是浙江省重要产粮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效益农业的提出,农田种植制度已由春花连作稻为主体三熟制调整为春花(蔬菜)茬单季稻两熟制.区域内土壤肥力高,气候条件优越,单晚增产潜力大,近几年种植13.33万hm2左右,占晚稻面积的83.3%.而水稻直播技术具有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优点,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推广面积迅速扩大,1994年单晚直播面积0.95万hm2,1999年4.28万hm2.尤以嘉兴海宁市推广面积最大,1998年达到1.36万hm2,占晚稻面积的61.66.但单季直播水稻,由于采用传统的移栽栽培措施和连作晚稻的栽培技术,其高产优势难以发挥.1998年开始在改善生产条件和前几年直播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以"六改”为中心的单季晚稻直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海宁市单季直播平均单产8 025kg/hm2,比1996年的7 635kg/hm2增5.1%.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连晚品种直播栽培的高产生育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连晚直播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1995~1996年对丙95-503,DH104,连直1号和直922等4个品种(系)进行直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直播具有与常规移栽相近的生产力水平,并着重从生育期、植株高度、叶龄、单株分蘖、单株成穗能力、干物质积累与运输、穗部结构性状和抗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连晚直播品种的高产生育指标。提出了连晚直播每公顷产量6000kg以上的调控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播稻用种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于2009年在沅江草尾镇进行了早晚稻直播不同类型品种用种量研究,初步摸索出了洞庭湖区双季稻直播适宜的用种量,其中早稻直播中熟常规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20~150 kg/hm2,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37.5~45 kg/hm2;晚稻直播常规中熟早稻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05~127.5 kg/hm2,晚稻直播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45~52.5 kg/hm2。  相似文献   

7.
双季直播稻的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三熟制地区,早、晚稻采用直播栽培,已有一定面积.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但双季直播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双季水稻直播使早、晚两季稻均省去了育秧、拔秧及移栽过程.使秧田面积减少,同时可多种一季因晚稻直播而省去的专用秧田的早稻,两季均采用直播,花工可以大大减少,效益明显提高。本文就双季直播稻的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晚稻高档优质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稻米品质是由遗传因子、环境生态、栽培条件及加工条件共同作用的.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方、气候、土壤等条件下栽培,其品质有差异.本县1998年被湖南省政府定为优质稻开发基地县,示范推广早晚稻中档优质稻,2000年起示范推广晚稻高档优质稻,面积逐年增加,单产一年比一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直播、免耕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模式:即冬水田水稻免耕直播、油菜等冬作物田水稻免耕直播、双季稻快速清茬免耕直播的技术特点。免耕直播稻与翻耕移栽稻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成德  李云香  隋龙  唐吉明 《北方水稻》2009,39(4):40-41,43
从选地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几大方面阐述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其中着重介绍了播种时间、播种量、栽培密度、水整地与旱整地情况下的田间水管理、草害防治等环节,以使人们重新认识、应用该项技术,并通过运用该项技术获得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