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于2017年4~10月对安阳市6个规模化奶牛场共480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副结核病抗体检测,旨在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结果显示,共有27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63%,不同发育阶段奶牛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小牛最高,为16.07%。副结核病在安阳市殷都区奶牛场广泛存在,感染率较低,但养殖场(户)仍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应用吸附ELISA对2批澳大利亚及1批新西兰进口奶牛进行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2头阳性反应,其余为阴性反应。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吸附ELISA在进口奶牛副结核病的检测中,结果准确、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且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大批量样品副结核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该省不同地区9个规模化牛场共采集血样15 03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副结核抗体。结果显示,9个牛场均检出血清阳性牛,副结核阳性场感染率100%,2018年样品平均阳性率4.74%,2019年样品平均阳性率4.3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上海崇明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4~5月随机在该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血样15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副结核病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有4个奶牛场检出血清阳性牛,阳性率从15%~25%不等,场感染阳性率为66.7%,样品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3.33%。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本试验对采集于宁夏不同地区的189份疑似副结核症状奶牛的血清样品进行了牛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牛副结核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86.67%,最低为20%,平均阳性率为56.08%。表明宁夏地区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牛副结核病感染。本调查为宁夏地区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促进地区奶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规模牛场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抽检山东省25个牛场(13个奶牛场、12个肉牛场)血清样品738份(奶牛血清383份,肉牛血清355份),进行牛副结核病抗体检测。[结果]25个牛场中有12个牛场存在牛副结核病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8.00%。738份样品中35份为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74%。表明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普遍存在。[结论]此次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为今后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利用副结核分枝杆菌(MAP)间接ELISA抗体检测对2020年省内11个地市部分牧场送检的523份牛血液样品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4个送检牧场,阳性样品145份,场间阳性率92.86%,样品阳性率27.72%.对4个500头左右中小规模牧场进行批量检测,833份样品中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为阿克苏地区牛结核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在2020—2021年间于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采集全血3 215份(2020年1 668份和2021年1 547份),对采集的全血分离血清,使用牛结核抗体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对血清进行抗体阳性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共计检测1 668份不同繁殖状态样品,阳性样品23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1.38%;其中妊娠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03%。2021年共计检测1 547份不同繁殖状态样品,阳性样品35份,可疑样品5份,阳性率为2.26%;其中妊娠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26%。2020年共计检测1 577份不同月龄样品,阳性样品23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1.46%;其中6~10月龄奶牛阳性率最高,为1.82%。2021年共计检测1 477份不同月龄样品,阳性样品35份,可疑样品5份,阳性率为2.37%;其中6~10月龄奶牛阳性率最高,为2.84%。2020年共计检测874份不同胎次样品,阳性样品20份,可疑样品3份,阳性率为2.29%;其中7胎以上奶牛阳性率最高,为5.56%。2021年共计检测777...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甘肃省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LMT法对该地区6家奶牛场共240头奶牛乳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240份奶牛乳汁样品中118份为隐性奶牛乳房炎,平均检出率49.17%,其中1~2胎、3~4胎和5胎及以上奶牛检出率分别为27.08%、42.31%和69.32%,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与其胎次明显呈正相关;此外,其检出率与奶牛日均产奶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产奶量低于21、21~23和23 kg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分别为70.52%、40.82%和23.40%。说明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为严重,养殖场(户)需要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了解并分析酒泉市部分地区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于2015—2017年对酒泉市5个县市随机采集羊肉制品827份,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对采集的样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孤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6份样品被检测出携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4.0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份(8.95%)、沙门氏菌23份(2.78%)、副溶血性孤菌12份(1.4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份(0.85%),没有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15—2017年检出率分别为24.05%、12.09%和7.75%;不同羊肉制品中以油炸肉检出率最高(48.65%),生肉最低(5.67%)。说明酒泉市羊肉制品中食源性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主要以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给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对某规模化奶牛场连续4 年进行奶牛副结核病采血监测,对阳性牛标记实施区别管理,并将所产犊牛实行严格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通过奶牛副结核监测防控措施的实施,该奶牛场生产成绩也逐年提高,奶牛日产奶量由副结核监测前的32.28 kg/头·天增加到41.83 kg/头·天,提高29.58%。通过对此案例调查与分析,为其他奶牛场开展奶牛副结核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菌在我市肉类产品中的带菌情况,笔者于2007年2009年,采用荧光PCR方法对采自东莞市32个镇(区)屠宰场和1个冻肉库的肉类进行增菌后沙门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检测,其中检测沙门菌样品1 669份,阳性样品169份,阳性检出率为10.13%。冻肉库鸡肉检出率为25.93%,猪肉为11.76%,鸭肉为30.95%,羊肉为15.38%,牛肉为12.5%;1 405份采自屠宰场的猪肝样品共检测到沙门菌阳性114份,阳性检出率为8.11%。在2 132份大肠杆菌O157:H7样品中,阳性数472份,阳性检出率为22.14%。其中冻肉储存库鸡肉为10.09%,猪肉为16.47%,鸭肉为7.14%,羊肉为14.29%,牛肉为7.14%;采自屠宰场的1 868份猪肝中,大肠杆菌O157:H7阳性441份,阳性检出率为23.61%。结果表明屠宰场和冻肉库的肉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到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6—2015年甘肃省26 789个场点517 172头奶牛样品的血清学检测,发现甘肃省近十年间的平均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26%(阳性样品1 319份),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养殖场点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散养户中的检出率较高;人和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感染呈正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部分省(区)规模化牧场中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对2015年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6个省(区)规模化牧场的16 1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品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总阳性率为2.59%,6个省(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2.09%、黑龙江省3.90%、湖北省2.05%、四川省5.23%、安徽省8.00%、江苏省1.22%;不同饲养规模牧场的阳性率分别为:大型牧场2.42%、中型牧场2.01%、小型牧场4.32%,小型牧场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中型牧场(P〈0.01),显著高于大型牧场(P〈0.05)。综上提示,我国安徽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地规模化牧场奶牛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大型牧场和中型牧场的阳性率低于小型牧场。该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牛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制牛结核病PCR诊断试剂盒对贵州省某奶牛场共计150份血样、奶样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R试剂盒对111份奶样标本进行检测,8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2%;PCR试剂盒对39份血样标本的检测,12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0.76%。本试验共计检测贵阳附近某奶牛场1 200头份奶牛,先采用PPD检测牛结核病阳性牛和可疑牛,再用PCR法进行检测,PCR检出阳性牛共计20头份,阳性检出率为1.67%;PPD检出阳性牛24头份,检出率为2%。总之,PCR试剂盒在检测牛结核病不同标本中显示出快速、特异等优点,这为今后牛结核病的检测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部分省市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对2014年-2015年采集于河北、山西、青海、新疆、西藏、湖北、重庆等省市的3 6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牛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牛副结核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29%。按样品来源省份分,抗体阳性率依次是山西3.75%、西藏3.5%、新疆2.2%、河北2.0%、青海1.5%、重庆0.75%、湖北0.5%。按动物类型分,抗体阳性率依次是奶牛2.79%、牦牛2.5%、肉牛0.83%。按样品来源分,其抗体阳性率依次是散养户3.06%、集贸市场2.75%、规模场2.1%、种畜场0.17%。结果表明,我国山西、西藏等省市的牛副结核病感染率较高。此次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部分省市牛副结核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防控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新疆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提供科学有效防控措施。[方法]2019—2021年持续对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长期、顽固性腹泻牛只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法进行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2019年总阳性率为6.55%(636/9 715),2020年总阳性率为6.80%(705/10 375),2021年总阳性率为5.23%(615/11 753)。[结论]检疫加淘汰的方法对降低牧场副结核病的阳性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实验选取新疆垦区7个试验牛场,经临床调查和试剂诊断,检测奶牛 712 头,采集奶牛乳房炎阳性乳样 314 份。其中,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6 3%,临床性奶牛乳房炎为 16 7%;采集阳性奶样经实验室分离鉴定,革兰氏阳性菌仍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但金色葡萄球菌已基本取代链球菌成为主要的致病菌,其检出率为 78 98%。另外,常见环境性致病菌[1]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已明显减少,检出率仅为 21 1%和 9 24%。相反,绿脓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其检出率为5 41%和11 15%,而且绿脓杆菌和隐球菌已经引起临床性乳房炎的爆发,其中隐球菌已经成为造成顽固性乳房炎的又一种新型病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大连市全部11个奶牛场开展抽样调查,通过设计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平均个体血清流行率为17.23%(95%CI:15.99%~18.74%),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00%;年龄、胎次是奶牛副结核病重要的风险因素;奶牛副结核病是导致大连市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提示,大连市需重视对奶牛副结核病的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本病的继续蔓延并在有条件的场户开展净化;各奶牛场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在引进奶牛时严格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牛、隐性感染牛;兽医部门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副结核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从河北、天津、北京共8个地区奶牛场采集妊娠流产奶牛血清样品164份、腹泻犊牛粪样79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PCR方法检测粪样BVDV抗原E2基因。结果表明,不同奶牛场妊娠流产奶牛均可感染BVDV,血清抗体最低阳性检出率为4.0%,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平均检出率为46.95%。腹泻犊牛粪样BVDV抗原E2基因最低阳性检出率为10%,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平均检出率为40.5%。说明河北省及周边地区妊娠流产奶牛与腹泻犊牛群中均存在BVD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