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小龙虾加工及产品质量控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原产于北美,后移植日本,再移植到我国江苏,现已广泛养殖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其肉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将淡水小龙虾经特殊工艺加工成冻熟龙虾仁和冻熟整只龙虾,销往国际市场,效益十分可观,已成为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现将淡水小龙虾生产及其产品质量控制工艺简述如下,以供龙虾加工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龙虾属于淡水经济虾类,烹饪后味道鲜美可口,市场需求量大,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池塘养殖作为小龙虾养殖的可行举措之一,掌握其养殖关键技术,在提高小龙虾存活率、增加养殖户收入中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实际,对淡水小龙虾养殖管理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龙虾是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近年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养殖量和消费量没有明显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开拓淡水小龙虾的市场是影响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我国主要产区及消费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小龙虾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并对影响市场开拓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政府及养殖业户进一步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的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为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为淡水虾中个体较大的虾类。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消费者对淡水小龙虾情有独钟,遍布大街小巷的龙虾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张,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对淡水小龙虾的需求也是日益旺盛。但由于前几年的酷捕滥捞,野生天然资源日益枯竭,其市场价格也是长期保持坚挺状态。部分水产养殖户正是瞄准了这一"大蛋糕",以期通过人工养殖来弥补市场的这部分巨大缺口,养殖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热情高涨。但在初次养殖淡水小龙虾的过程中,目前遇到的最大制约瓶颈是苗种的来源问题。虽然淡水小龙虾繁殖力较强,但每  相似文献   

6.
渔业纵览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增加对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的取样检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宣布:将增加对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的氯霉素残留取样检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之所以采取此项措施,主要是由于一些州和其他一些国家在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中发现了氯霉素。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药物,由于对不同病人群体使用剂量的副作用难以预测,因此不可能找出使用的安全剂量。对此,联邦法规禁止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加拿大和欧盟已经改进了检测手段,能检测出氯霉素含量高于十亿分之五的水产品,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已改进了其检测方法,对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提高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效益,我们在2009年科技入户工作中对淡水小龙虾养殖池塘全面进行了生态环境改进和设置,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总结如下。1.设置深沟和浅滩根据池塘大小,在池塘中设置成多条环沟和多幅浅滩相隔的形式,便于淡水小龙虾  相似文献   

8.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红螯虾、克氏原蝲蛄、美国螯虾、美洲螯虾、克氏螯虾。小龙虾是一种体型与龙虾相像的淡水甲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小龙虾分为三个科:拟量虾科、正螯虾科和螯虾科。据《中国生物入侵研究》介绍,淡水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由于在我国范围内没有形成天敌,经过几十年扩散,成为全国最常见淡水经济虾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江苏省是最早养殖淡水小龙虾的省份,江苏"盱眙县小龙虾"最为出名。据统计,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生物学特性探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我国北方俗称"蝲蛄",而南方多称为"螯虾",现在统称"淡水小龙虾",是重要的淡水出口产品。近年来,淡水小龙虾在国内市场行情亦不断升温,销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淡水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的淡水虾类。在我国北方俗称“蜊蛄”,而南方多称为“螯虾”,现在统称“淡水小龙虾”,是重要的淡水出口产品。近年来,淡水小龙虾在国内市场行情亦不断升温,销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淡水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淡水小龙虾养殖成为淡水养殖业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森 《内陆水产》2006,31(10):4-6
1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为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品种。该虾原产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经过60多年的繁衍扩张,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淡水虾类,年产量达到8万t ̄10万t。1.1栖息环境淡水小龙虾栖息、生长、繁衍的水域十分广泛,江、河、湖、池塘、稻田、水生作物田等都是他们良好的栖息场所,且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浅水深水,肥水瘦水皆能生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自然越冬。冬季枯水期,小龙虾可钻入底泥洞中,只留一个小洞眼供呼吸即可,其适…  相似文献   

12.
小龙虾,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学名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做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与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小龙虾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繁衍和扩散。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经过长时间的扩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存空间不断扩展,现在,小龙虾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相似文献   

13.
正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和周边地区,多以养殖虾蟹为主,澳洲淡水小龙虾与这些同属甲壳类动物,其养殖技术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养殖户容易上手。澳洲淡水小龙虾的引种试养,不仅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一条致富新路,而且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工程,这对于加快锡北镇乃至周边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和推动产业科学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锡北镇泾西村苏家湾养殖大户俞亚清凭着敏锐的市场意识,对澳洲淡水小龙虾的养殖产生了极大兴  相似文献   

14.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优质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近几年,盐城市淡水小龙虾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养殖模式多种多样,但养殖效益却千差万别。因此,本文通过对盐城地区小龙虾人工养殖情况进行深入思考,系统全面地对盐城市人工养殖淡水小  相似文献   

15.
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宣布 :FDA将增加对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的氯霉素残留取样检查。FDA之所以采取此项措施 ,主要是由于一些州和其他一些国家在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中发现了氯霉素。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药物。由于对不同病人群体使用剂量的副作用难以预测 ,因此不可能找出使用的安全剂量。对此 ,联邦法规禁止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FDA非常关注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氯霉素残留问题 ,并将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来保护消费者” ,FDA副局长说。直到最近 ,进口虾和淡水小龙虾的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水平只能检测出氯霉素浓度高于十…  相似文献   

16.
日前,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淡水小龙虾仁(包括各种淡水小龙虾尾肉,不管其规格、等级及大小,无论是新鲜的还是经冷冻、冷藏处理的,但不包括活龙虾和整虾,也不包括咸水小龙虾)作出新一轮反倾销行政复审仲裁,裁定向中国各公司征收高达223.01%的倾销税。美国商务部此次对我国小龙虾仁的高税率裁定,基本上封杀了近期我国小龙虾仁对美出口的可能性。江苏省多家生产、加工小龙虾仁企业深受影响,江苏作为全国淡水小龙虾出口主要市场,欧盟已严格氯霉素、硝基呋喃等药物残留检测,我省2004年度小龙虾出口形势变得十分严峻。省有关部门专家…  相似文献   

17.
淡水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蟹虾混养、稻田养殖、鱼种池套养等。农村中稻田用药和化工企业排污对小龙虾养殖会造成影响,现将实际生产中对淡水小龙虾中毒症的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螫虾)以其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普及提高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小龙虾,于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同参与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高效渔业“万亩淡水小龙虾生态高效混养”项目实施,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叮当河(1500×667m^2)等流域池塘河沟进行推广养殖。本文总结了在叮当河东进行的常规池塘生态养殖小龙虾高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小龙虾也称淡水小龙虾,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湖北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可是近段时间关于小龙虾的种种传闻,让人对食用小龙虾产生担心,那么小龙虾是怎么来的呢?究竟能不能放心食用呢?  相似文献   

20.
小龙虾,学名克氏鳌虾,属甲壳纲,十足目,清水鳌虾科,鳌虾属,原产于北美,后移植日本,再移植于我国江苏省,现在许多地区广泛分布。克氏螯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出口冻煮淡水小龙虾及其制品是我国主要出口食品之一,主要销往美国和欧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