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绵蚜过冷却点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是苹果生产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该虫的危害方式是刺吸树干、树枝和根部 ,使树势衰弱 ,产量降低 ,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该虫以若蚜和少量成蚜在苹果树的根部、皱折及伤疤处越冬 ,是翌年的虫源。研究其耐寒性对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为此 ,2 0 0 1年 2月份对苹果绵蚜的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虫源苹果绵蚜采自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 ,寄主植物为苹果。1 .2 过冷却点测定方法将预冷后的苹果绵蚜若蚜固定在热敏电阻测温探头上 ,然后…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二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五十年代期间仅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昆明一带局部发生。经连年防治,特别是“辽鲁苹果绵蚜的联防”,至六十年代初,已基本控制了危害,有效地促进了果品的生产发展。在此后,放松了检疫,忽视了防治,致使苹果绵蚜有了较大范围的扩展与蔓延,现在天津、江苏已有发生、而辽宁、山东和云南不仅有所扩展,而且危害加重,对苹果生产造成很大威胁。为确保苹果生产的安全发展,提高果品  相似文献   

3.
苹果绵蚜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Hausmann)是苹果属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原产美国,20~30年代传入胶东半岛,50~60年代全胶东半岛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近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年损失苹果1000万kg左右。为尽快控制其危害,保护苹果安全...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的发生严重于金帅品种;(5)据考证,苹果绵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昭通市。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是苹果生产和贸易中重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风险及其危害也在不断加重.本文综述了苹果绵蚜传播、发生、危害、检疫及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了苹果绵蚜的生态学习性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趋势,提出对苹果绵蚜应进行及时、全面、可持续控制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苹果爪绵蚜 (AphidounguispomiradicicolaZhangetHu ,1 999)是鱼台县苹果园新发生的一种检疫性害虫 ,吸食苹果树汁液 ,如不及时防治 ,3~ 5a全株枯死。笔者对其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1 分布及为害苹果根爪绵蚜在鱼台县普遍发生 ,除少量聚于枝条、树皮裂缝 ,大量无翅蚜分布于地下 0 .2~ 0 .5m处。主要为害苹果树根梢 ,入土前为害近地面枝条 ,在细根先端刺吸汁液 ,受害处枯死、腐烂 ,为害同时 ,该蚜不断分泌白色棉絮状蜡粉 ,特征明显。由于受害根系坏死 ,直接影响水分和养分…  相似文献   

7.
5种杀蚜剂对苹果绵蚜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生产中急需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在2004和2005年期间对5种常用杀蚜剂防治苹果绵蚜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毒死蜱和蚜灭磷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苹果绵蚜的防效仍优于其它品种,吡虫啉、氯氰菊酯对苹果绵蚜有一定控制作用,啶虫脒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苹果绵蚜的发生及检疫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俗称绵虫、棉花虫、血色虫。是苹果属果树(包括苹果、沙果、花红、海棠、山定子)及山楂生产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其发生特点是,局部发生,危害严重,借人为传播。该虫原产于美国,30年代初传入我市,50年代中期,共感染结果树62万棵,虫株率达62.5%,其中莱阳、招远、掖县、长岛四县没有发生。通过防治,1960年虫株率下降到0.8%,基本控制了危害,有力的促进苹果生产发展。 60年代以来,由于放松了检疫,忽视了防治,致使绵蚜又有较大范围的蔓延。1985年全市组织普查,结果各县均有发生,共发生89处乡镇,549个自然村,12  相似文献   

9.
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属同翅目绵蚜科,是危险性害虫,苹果绵蚜的寄主植物以苹果为主,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旅大市自五十年代对苹果苗木、接穗禁止外运,防止外传,但是在生产上好品种的推广受到了影响。大连市农科所地处苹果绵蚜疫区,限制了苹果试材的交换和研究成果的推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9—1980年试验用敌敌畏熏蒸法和浸泡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苹果绵蚜发生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苹果绵蚜 (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在河南省的发生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最早发现的地区是豫东地区与山东接壤的一些地方。经过近 1 0年的发展蔓延 ,该虫已在我省商丘、新乡[1] 、郑州[2 ] 、开封、焦作、洛阳等 6个地市、1 3个县区、4 0多个乡镇蔓延开来。从苹果绵蚜的分布特点来看 ,明显集中于交通主干线的两侧 ;从蔓延的趋势来看 ,明显呈自东向西蔓延之势 ,已开始威胁我省最主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三门峡市。根据苹果绵蚜在各地市的发生情况 ,可将其发生区域划分为如下。常年危害区 :包括商丘市的民权、夏邑、虞城、宁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