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华特"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8年试验观测,摸清了其在西峡的生长习性,总结了"华特"猕猴桃控产增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华特"猕猴桃1年上架,2年初步形成丰产树形骨架,3年初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既能丰产稳产,又能保持树体长期生长旺盛,延长结果年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为切实抓好猕猴桃种植试验示范工作,威信县林业局按照"三个结合"完成了4个猕猴桃试验园的冬季整形修剪。一是整形修剪与培育主干相结合。修剪是猕猴桃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冬季修剪属休眠期修剪,其目的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幼树及时成形,早日挂果,大树合理定产。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8年的引种试验研究,摸清和掌握了"华特"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在河南西峡的生物学特性与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是多年生蔓性落叶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为提高猕猴桃的果实品质,培育无公害的优质水果,近些年来,各地采取了综合性的栽培措施. 一、选择适生的环境长期以来,猕猴桃一直生长在暖湿的深山丛林地带,形成了对生长环境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林业实用技术》2021,(4):80-81
对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授粉树进行双层架设置技术,在拓展授粉树枝条生长空间、提高授粉树开花量、充分满足猕猴桃雌株授粉的前提下,减少猕猴桃授粉树栽培株数,增加猕猴桃雌株栽培株数,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6.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对其生长及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及纵、横径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氯吡脲100 mg·L-1处理增长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果实平均单果增重率达100%;果实纵、横径增长27%和25%;果形指数则无明显变化。经氯吡脲处理后,猕猴桃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10 mg·L-1处理的猕猴桃总糖含量显著提高,比对照增加8.7%;氯吡脲5 mg·L-1处理,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提高,比对照增加7.8%,其它处理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综合结果表明:氯吡脲5~10 mg·L-1处理能改善果实生长及营养品质,而高浓度氯吡脲处理后,虽能增加果重,但风味与营养品质均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采用监控装置和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基地苗木生长、气象环境因子、土壤水分等信息,并根据其不同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特点,进行水量、施肥管理,完成物联监控条件下的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的运行,针对不同部位水肥需求做到精准灌溉,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红心猕猴桃的生长,创新有机红心猕猴桃种植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6年生‘龙成2号’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Sieb.et Zucc.)果实为试验材料,定期测量果三径的生长量,并利用SSPS软件对果三径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龙成2号’软枣猕猴桃果三径累积生长量随生长时间的动态变化呈快—慢—快的"S"型曲线,累积生长量始终保持纵径横径侧径的生长特点,果实纵横侧径的日均生长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结合果三径生长速率与生长变化曲线可将其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利用3种数学模型拟合果三径生长过程,其结果表明利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对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及侧径的拟合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紫果型黑蕊猕猴桃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安植物园,对在周至秦岭山区发现的野生紫果型黑蕊猕猴桃进行了种子繁殖、生长观察和果实营养成分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经播种繁殖后果实依然为紫果,为猕猴桃的特异种类,栽培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适应西安植物园环境,生长良好,可以作为一种藤本观赏植物应用,其紫红果实具有丰富营养成分,VC含量83.05mg/100g,糖酸比为8.7,可作为水果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在猕猴桃下栽培毛木耳,猕猴桃可吸收木耳代谢产物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而毛木耳则可吸收利用猕猴桃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形成了微生态循环,可有效地促进二者共同生长;猕猴桃园地表空旷,湿润、阴暗,非常利于木耳生长,立体种植使空间充分得以利用;出完毛木耳的菌糠料属菌类降解产物,营养全面,属速效兼缓释肥料,为猕猴桃提供优质的有机肥,优势互补,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西峡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无霜期236天,平均日照时数2049h,是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最佳适生区之一,野生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人工栽培猕猴桃面积目前约4240 hm2,挂果面积约2010hm2,主要品种有"华美2号"、"海沃德"、"秦美"、"米良"、"徐香"、"红阳"等,是豫西南猕猴桃的主产区,被誉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齐峰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猕猴桃"互联网+"产业系统"互联网+农资"、"互联网+果园托管"、"互联网+网店"等三个模块的技术原理、特点、功能、推广前景,以及建设示范推广猕猴桃"互联网+"产业系统在果品生产服务、自身发展与市场竞争能力和产业灾害预防等方面的成效,表明猕猴桃"互联网+"对眉县猕猴桃产业质量快速提升和扩大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Actinidia spp.)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藤本植物,黑龙江省分布有三种:软枣猕猴桃(A.arguta)分布于黑龙江省完达山南部、张广才岭及老爷岭山区,喜生阴坡的林中或河边,有时生长在山坡上水分充足土层较厚的林中: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等山区,较耐寒、喜生于较荫蔽的林中,缠绕于立杆上或灌木茎上;葛枣猕猴桃(A.poygama)  相似文献   

14.
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同。6-BA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萘乙酸在10mg/L时促进萌发效果最好,抑制花粉管生长;赤霉素在60~9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适质量浓度为90mg/L;多效唑只有在50mg/L时能促进花粉萌发,抑制花粉管生长;2,4-D在0.5mg/L时促进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其它质量浓度表现抑制作用;精胺在0.025mmol/L、腐胺在0.05mmol/L时促进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亚精胺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省野生软枣猕猴桃进行调查,观察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分布状况、组织群落、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它的生态习性和物候期情况进行分析调查。  相似文献   

16.
“碧玉”猕猴桃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淄博市"碧玉"猕猴桃为研究对象,观测果实生长动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下旬花凋落后幼果开始生长,直至9月上旬停止生长;5月31日—6月21日(22 d)为快速生长高峰期,果实纵径从3.81 cm增长到6.16 cm,宽横径从2.33 cm增长到4.01 cm;随后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呈逐渐上升单曲线,生长规律符合二次曲线。纵径净增长出现2次生长高峰,宽横径净增长出现3次生长高峰,生长曲线为双"S"形。随着果实发育,果形指数逐渐变小,果形由长圆形逐渐向椭圆形变化,横向逐渐膨大。  相似文献   

17.
由户县林业科技中心和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历时十年选育的猕猴桃新品种——秦香,已通过了由省林业厅主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的品种审定。 秦香猕猴桃选自户县甘峪沟,其母株生长在海拔900m的山坡上。秦香猕猴桃的主  相似文献   

18.
中华猕猴桃自然分布在山区,近年来经过选优,进行人工栽培,向基地化方向发展,开始由山区转向平原或低丘栽培。猕猴桃“下山”,其生态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有些地方因水分、光照、土壤、温度、风等生态因子与原产地差异较大,猕猴桃生长、开花结果及果实品质等就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有关猕猴桃基地的生态条件谈点看法,供有关部门商榷。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是我国特产,是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野生水果。近年来,猕猴桃的栽培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果树栽培业。然而,闽西在猕猴桃资源的种类、分布、引种驯化,栽培方面做得不够。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为了搞清区内猕猴桃种质资源及分布,为今后猕猴桃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本人在自然保护区三年综合科考的基础上,重新踏查考察,发现野生猕猴桃大多数生长在沟谷、河边、路边、田边、山脚、灌丛等阳光充足处,对攀援树种、伴生树种没有明显选择性,现把这次踏查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及其分布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国内4个猕猴桃产区引进猴桃品种6个,在天水市布设试验观测点4处,对各品种的生长、结果及抗性进行了连续5年的观察。原产地为陕西省周至县的秦美和秦翠猕猴桃生长快、结果早,对本地气候、土壤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建园经4年单株产量分别达到17.9kg和13.5kg,适宜作为良种在本地推广。区域试验表明,温度及越冬条件是限制猕猴桃栽培范围的主导因素,年平均温度低于11℃时,猕桃生长慢,冬季易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