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红翅槭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尾松树皮和珍珠岩为轻型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例进行配制,开展红翅槭无纺布网袋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中,红翅槭的苗高、地径、>5 cm长的Ⅰ级侧根数量、根幅、高径比、茎根比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他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D配方(树皮:珍珠岩=7:3)培育的苗木粗壮,其总鲜重、地上鲜重、总干重、地上千重和质量指数各指标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周洪英  邹天才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种子》2006,25(12):63-67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m,地径0.97~1.08cm,侧枝数10~15条,质量指数0.4252~0.4760,显著高于遮荫不施肥的处理,说明根外追肥和全光照处理都是促进贵州槭速生的有效途径。(2)不同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生长量的增加值和生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苗木生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和需要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配方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大豆不同配方施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1.34%,级别4级,碱解氮69.15%mg/kg,有效磷33.38mg/kg,有效钾132.52mg/kg的条件下,追施三元复合肥10kg/667m^2,绿源复合肥15kg/667m^2,二铵15kg/667m^2,三元复合肥20kg/667m^2,较对照分别增产10.17%、9.04%、8.23%、7.74%,达极显著水平。净增效益为80.4元、57.9元、52元、49元/667m^2;绿源复合肥10kg/667m^2,三元复合肥15kg/667m^2。较对照分别减产1.53%、3.18%;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各处理虽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开展造林后珍贵树种闽楠和榉树幼树施肥试验,以筛选出两树种幼树施肥的最适肥料及施肥水平,为两种珍贵树种幼树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造林2a的榉树、闽楠幼树为研究对象,选择华强复合肥A (N-P-K:15-15-15)、喜盈盈复合肥B (N-P-K:25-5-10)、喜悦大地复合肥C(N-P-K:30-5-5)、尿素D (总氮≥46.2%) 4种不同养分配比的肥料及3种氮含量(15,18,21 g/株)施肥水平,以不施肥为对照,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榉树、闽楠幼树的13个生长生理及养分指标,最后综合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下榉树和闽楠13个生长生理及养分含量指标变化差异显著(P<0.05);其中,榉树、闽楠幼树对于各施肥处理后的生长生理响应最佳效果均表现为复合肥>尿素>对照,且复合肥的氮含量均在中等量18 g/株时更有利于生长。榉树在华强复合肥A2处理下其生长生理表现均最好,其株高、地径净增长量、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磷(P)含量,分别比CK高16.7%、54.1%、49.5%、14%、72.4%和24.2%。闽楠在B2处理下生长生理表现最好,株高、地径、冠幅净增长量、叶片含水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片氮(N)含量和叶片钾(K)含量,分别比CK高35.7%、47.3%、63.0%、2.5%、187.1%、18%和38.7%。榉树在华强复合肥A2处理下各主成分综合值之和最高,排第1;同样,闽楠在喜盈盈复合肥B2处理下,排第1。最后综合两树种的生长生理情况,在相同含氮量18 g/株时,施用华强复合肥(N-P-K:15-15-15)对促进造林后榉树幼树生长最佳;施用喜盈盈复合肥(N-P-K:25-5-10)对闽楠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5.
红地球葡萄精细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经两年配方施肥生产试验基础上,本文着重从红地球葡萄大量元素精细配方施肥技术及红地球葡萄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两个方面阐述了红地球葡萄精细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了交水稻品种Ⅱ优602对不同模式下的产量性状表现及肥料效应,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的关于氮、磷、钾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中等氮磷水平结合中高钾水平可实现较高产量,回归分析表明在该类型土壤条件下,理论最高产量可达511.14kg/667m^2,当有效氮磷钾配比为7.5:4.5:6时,可实现最佳效益产量506.14kg/667m^2。同时每公斤氮、磷、钾的增产效果分别为7.4kg、6.7kg和12.4kg,而肥料利用率分别仅为8.0%、6.3%和15.2%。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生产者都使用N-P2O5-K2O=15-15-15的进口挪威复合肥对黄帝菊进行追肥。本试验设定使用了以国产复合肥为主的6种施肥模式,对黄帝菊进行了生长比较试验。综合开花株的外观指标来看,在植株现蕾期之前用国产15-15-15复合肥添加0.1%尿素配成500倍液浇灌及现蕾期之后直接将复合肥配成500倍浇灌这种模式,与使用进口挪威复合肥的差异不大。说明对黄帝菊盆花的施肥,国产复合肥完全可取代进口复合肥,而且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8.
三都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在三都县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3414"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肥料配方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吸收养分配方施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供给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永城市砂姜黑土区小麦进行不同配方施肥,分析其对小麦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小麦产量相关指标,探寻小麦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3亿/g,氮磷钾总养分≥8%,有机质≥45%)与45%复合肥(15-15-15)配合使用效果较好,小麦产量高,为9142.50~9996.4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吴君  李因刚  柳新红  张少彭 《种子》2012,31(9):44-47
以翅荚木湖南通道种源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种子前处理(A)、激素种类(B)、激素浓度(C)和浸种时间(D)等4个因素对翅荚木种子萌发特性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85%、85%、35.56;处理8最低,仅分别为50%、36.67%、7.77。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素中对翅荚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激素种类,GA3处理后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显著高于NAA和IBA。正交试验的9个处理中,处理1对翅荚木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最为有利。综合考虑,对翅荚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合条件组合为处理1:A1B1C1D1(浓硫酸拌种+GA3+200 mg/L+2 h浸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影响,探讨玉米最佳机械化施肥模式,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河南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4种施肥模式,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等。结果显示,与对照传统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和氮肥效率均增加8.8%,穗粒数增加5.9%,千粒重增加1.2%,最终干物质增加9.8%,果穗性状也有一定幅度提高;与经验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干物质、果穗性状、氮肥效率等指标与之接近。由此得出,机械2次施肥是较理想的玉米机械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所产生的阶段性低温对寒地玉米幼苗建成的不利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基于对寒地玉米田间温度条件的动态模拟,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低温处理阶段(播后第1~5、6~10、11~15、16~20、21~25和26~30天)和低温持续时间(0、1、2、3、4和5d)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出苗进程、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播后至苗期各阶段经历1~5d低温处理后,均可降低玉米出苗速率和成苗率,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并引起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不断加剧,且以播种后11~25d特别是16~20d,即处于破土至出苗临界期的玉米植株对低温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银槭幼苗的耐盐能力,以银槭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材,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银槭的生物量、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SOD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银槭的生长;使得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降低;可溶性糖、MDA含量增加;POD、SOD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通过对这些耐盐性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生物量可以作为银槭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并指出银槭的耐盐范围在0.4%以下。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湿地松中龄林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湿地松中龄林的生长,以湘北9年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方肥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生长、土壤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施肥后3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生长量及施肥效益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以700 g/株对湿地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施肥后2年的土壤养分比施肥前有所改善,不同土层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提高,速效N含量大幅提高,上层增加量高于下层,速效P不同程度减小,上层减少量低于下层;适量施肥可促进豆马勃菌的生长,施肥后7个月,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100~800 g/株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1次追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N、P、K配方肥700 g/株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稻作烟区烤烟施氮量,明确稻茬烤烟减氮施肥模式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施肥模式与传统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烤烟大田前期生长,可提高烤烟干物质积累总量5.03%,同时促进干物质向烟叶分配,有利于中、下部烟叶发育。减氮施肥模式的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99%、5.42%、0.14%,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可分别降低0.37%、0.09%,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提高0.4%,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南方稻作烟区可采用减少基肥氮和增加追肥氮比例、基肥穴施、増施灌蔸肥、分次浇施追肥的减氮施肥模式,以减少氮肥用量,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16.
不同化学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CuSO4、H2O2、NaClO和HgCl2四种化学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表面消毒,探讨不同消毒剂对小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消毒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脂肪酶活性。相反,其它消毒剂则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脂肪酶活性和幼苗的生长。结果表明:CuSO4是一种较好的小桐子种子表面消毒剂。  相似文献   

17.
在盆栽控盐的条件下,研究红桤木在0g/L,2 g/L,4 g/L和6 g/L的盐胁迫下生长量、生物量、叶绿素、POD、SOD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红桤木的株高、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2 g/L的盐胁迫对红桤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茎和叶生物量略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前期高于对照。在胁迫前期和中期POD、SOD活性随着胁迫的加重而上升;在盐处理后期,6 g/L的盐胁迫下的POD活性急速下降,2 g/L的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8.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优化施肥对东营滨海盐渍土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设不施肥、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对比,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施肥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组成,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Na+及Cl-所占比分别减少2.29%,3.45%,6.15%,K+、Ca2+、Mg2+、SO_2-4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高7.8%~17.0%和5.0%~13.3%;施肥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速效P和速效K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而N0-3-N、NH+4-N含量总体表现为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不施肥,这说明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土壤NO-3-N、NH+4-N含量,进而NO-3-N、NH+4-N的流失风险也随之减小。采用N、K肥基施+蕾期花期2次追施的优化施肥处理,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而且提高了产量,配合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菌根侵染率与根际营养状况的关系,该文研究在不同肥态、肥力水平下,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翅果油树实生苗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菌根侵染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增加苗木对难溶性P肥过磷酸钙[Ca(H2PO4)2.H2O] (有效成分(P2O5)含量0.04 g.kg-1土)和可溶性P肥磷酸氢二钾(K2HPO4) (有效成分(P2O5)含量0.02 g.kg-1土)的吸收和利用,对苗木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但随着可溶性P浓度增加,丛枝菌根对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却有抑制作用;丛枝菌根同样促进苗木对硝态N肥硝酸钾(KNO3)(有效成分(NO3-)含量0.06 g.kg-1土)和铵态N肥硫酸铵[(NH4)2SO4](有效成分(NH4+)含量0.06 g.kg-1土),对苗木都有良好的促生效果;可见根际营养状况是决定菌根侵染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黄秋葵氮磷钾合理的施用量,采用3因素4个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N、P、K肥料不同配比对春植、秋植两季黄秋葵生长及结荚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植与秋植不同处理间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春植30、60、90天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62.3、125.0、169.0 cm,秋植30、60、90天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36.14、107.8、118.9 cm。采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表明影响春植生长的主要因子为磷肥,秋季则为氮肥;春季有助于黄秋葵生长最佳组合为N_P4K2(N 0.155 kg/小区、P_2O_50.159 kg/小区、K_2O 0.214 kg/小区),秋植黄秋葵最佳施肥组合为N4P4K3(N 0.104 kg/小区、P_2O_5 0.159 kg/小区、K_2O 0.178 kg/小区);春秋两季影响黄秋葵结荚的最大因子均为磷肥,其次为氮肥,提高黄秋葵结荚量的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N 0.130 kg/小区、P_2O_50.238 kg/小区、K_2O 0.214 kg/小区),即适当提高磷肥和钾肥用量配合低浓度的氮可促进黄秋葵结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