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扭角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从1996年着手扭角羚的移地饲养展出和繁矗,研究。在重庆,有其独特的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和合理饲料调配,可以培育扭角羚的饲养种群。  相似文献   

2.
扭角羚粘液膜性肠炎白志军李国庆(石家庄市动物园,050081)粘液膜性肠炎,是在变态反应基础上引起的肠粘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我园饲养的5只扭角羚自1995年2月27日开始相继发病,经治疗痊愈。报告如下。临诊症状患病初期,食欲、反刍减退甚至废绝,具有...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昆明动物园从兰州动物园引进1对1·5岁的扭角羚饲养于笼舍内。饲养期间该牛未发生过较严重的疾患,偶尔在排出的粪便中夹杂白色黏液及有向左和向右缓慢不停地转圈运动,动物园每年按防疫要求对其进行防疫注射。2003年7月23日发现这对扭角羚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下痢、便秘现象交替出现等,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7月27日因医治无效死亡。1临床症状发病扭角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易脱落,反刍不正常,行动迟缓;后期皮毛干枯无光,黏膜苍白,卧地不起,鼻腔有浆液性及脓性分泌物流出,重度磨牙,消瘦,下痢,下颌、胸下水肿,…  相似文献   

4.
刘道强 《野生动物》2012,33(1):8-10
记录了南昌动物园l雄1雌2只扭角羚的发情、交配、分娩、哺育等一系列繁殖行为,并与其栖息地野外行为习性进行了比较,为动物园在扭角羚的异地保护中制定科学的管理、营养及展出策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观察结果显示:与野生扭角羚的行为相比,一方面圈养扭角羚基本保持了其野生状态下的繁殖行为习性,如雌性表现出较强的母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圈养扭角羚的群体行为比较单调、呆板,如雄性常有强制性的交配行为发生:圈养扭角羚的觅食行为受到动物园食谱的限制,在营养失衡时容易产生异食癖行为;圈养扭角羚在缺少自然隐蔽空间时,容易产生应激而引发亚健康状态,可导致雌性的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5.
正金毛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别名扭角羚、牛羚,属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羚牛属,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160~220 cm,体重200~300 kg,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食草动物,主要以各种草、树叶以及花蕾为食。2015年7月份,青岛动物园一头1岁龄雌性金毛羚牛发生腹泻、腹痛等症状,经治疗后痊愈,现将发病及治疗过程总结如下。1症状该金毛羚牛为青岛动物园自繁,饲养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野幼羚牛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羚牛(Budoreas taxicolor Hodgson)又名扭角羚。属偶蹄目、牛科、牛羚属动物。分布于四川、西藏、甘肃、陕西等地,是我国的高山特产动物。羚牛的吻、鼻宽大而裸露,前额向上隆起,双角扭曲奇特,在动物园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对动物学的研究也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野外分布地区狭窄,数量不多,人工饲养困难,繁衍后代难度更大,至今,只有少许动物园有羚牛的饲养,繁衍成功的事例亦是少数。它被视为国家第一类保护的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7.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Hodgson——鹿网尾线虫的新宿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羚牛又名扭角羚或野牛,是生活于四川省西北山区原始草场上的一种稀有野生动物。至今国内外对其体内寄生的肺线虫还未见有报道。1979年10月,我们在重庆动物园  相似文献   

8.
犀牛在地球上有近五千万年的生活史,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和偷猎等因素影响,犀牛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犀牛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而动物园在犀牛保护中充当重要角色。福州动物园饲养了一对白犀牛,本文从饲养笼舍、人员、日粮、疾病与治疗、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福州动物园白犀牛的饲养管理,为研究白犀牛生态学和异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三年,大熊猫在成都首次展出,一九五五年北京动物园展出并开始饲养大熊猫。三十年来,国内共有三十二个城市的动物园饲养过大熊猫,累计总数已逾一百七十头,目前国内动物园约保持有一百头。北京和成都两家动物园拥有大熊猫十余头,是动物园中的“超级大国”,重庆、上海、福州等地动物园只有四、五头,其余大部分省、自治区首府的动物园一般仅有一、二头。国外的动物园从一九三六年芝加哥布鲁克菲尔特动物园首次展出大熊猫书林以来,先后饲养过三十七头,目前,国外共有十  相似文献   

10.
<正>黏液膜性肠炎,是动物肠黏膜表层的一种特殊炎症。由于动物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肠道渗出性纤维蛋白和大量粘液形成一种膜状物,被覆在肠黏膜上,引起动物的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在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中,临床常见于长颈鹿、大羚羊、扭角羚、麋鹿、马鹿、斑马等动物,有时食肉动物如狼、豺、虎等也可发生。1发病原因黏液膜性肠炎的发生发展及其病理演变过程从其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严格落实动物园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责任,进一步提升动物园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使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本文从安全操作、环境卫生及消毒、成年熊日常饲养管理、繁育期日常饲养管理、妊娠期日常饲养管理、哺乳期日常饲养管理、幼熊期日常饲养管理、人工哺育幼熊等方面阐述了石家庄市动物园熊谷日常饲养管理规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浣熊产于加拿大等地,我园其它动物园饲养极少。1991年初,加拿大温尼伯市动物园赠送给我国三对成年浣熊。它们从1991年开始至1995年,年年繁殖,共繁殖9胎31仔。存活7胎22仔,成活率70%。本文着重从浣熊的饲养管理、繁殖行为等方面讲行了观察测定。  相似文献   

13.
黑天鹅(Choenopis atrata)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是一种体态美丽,性情温和的天鹅。全体乌黑而带光泽,只有平时藏在翼下的一部分飞羽为纯白色,它产于澳大利亚及塔斯乌厄尼亚地区。郑州和广州动物园先后有人工饲养黑天鹅繁殖的报道,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1996年开始饲养,已成功繁殖。现将其繁殖行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敖德萨市兽医局长梅尔尼克2006年2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敖德萨市动物园饲养的一些鸟类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赦德萨市政府已将动物园列为疫区,并采取了必要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扑杀可能感染病毒的野鸡和鹦鹉,对鸟园进行消毒、搬迁,临时关闭动物园附近的宠物市场,以及对疫区内的人和动物健康状况进行监控等。  相似文献   

15.
圈养野生动物扭伤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庆动物园先后有斑马、长颈鹿、扭角羚、白唇鹿、水鹿、马鹿、岩羊、矮马等多种动物发生关节扭伤、脱膊或软组织挫伤,以跛行、行走、站立困难甚至不能站立等为病症特征。笔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与  相似文献   

16.
观赏水禽防飞术的探讨陈大庆(苏州动物园215001)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中饲养的涉禽类和游禽类鸟,除了少数特别珍贵的观赏水禽,如鹳科、科等,为了便于饲养、观察和及时控制而关在水禽笼内单独饲养外,大部分观赏水禽均放养在水禽湖中。放养在水禽湖中的观赏水禽...  相似文献   

17.
绿猴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地区,是动物园灵长类观赏动物的一种.笔者结合温州动物园绿猴日常饲养管理实践经验,从饲养和繁殖管理两个方面,对绿猴人工圈养技术要点进行阐述和总结,为动物园绿猴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饲料管理是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饲料是野生动物健康生长、发育、繁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农作物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饲料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野生动物饲养成本也随之增加。而政府对动物园的饲料经费投入并未随着饲养成本增加而增加,这加重了动物园饲料经费投入的压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动物园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人工繁殖成功东方白鹳尚属首次。据统计目前世界共有88家动物园饲养繁育约552只东方白鹳,其中,中国就有58家动物园饲养东方白鹳342只。我国对东方白鹳的研究偏重于生态、生理、繁殖三方面,并在笼养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农用“敌杀死”应用于动物疥螨症治疗的体会马利,王德林(盘锦公园处动物园)盘锦市于1991年5月建成动物园,先后从各地购入观赏动物50多种,300余只(头)。这些动物经过科学而精心的饲养管理,已逐渐适应了园内的环境,并能正常向游人展出。但是,由于动物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