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养殖鱼类的体色是评价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种、水质、管理、饲料等条件的变化均会导致养殖鱼类体色异常,从而降低商品鱼的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鱼类体色调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鱼类体色调控基本机制的理解,从而确保养殖  相似文献   

2.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近年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饲料添加剂对人工养殖水产动物体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类胡萝卜素对鱼虾体色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同畜禽养殖业一样,在水产养殖产量显著上升的同时,养殖鱼虾的外观和肉质却变差,市场价格随之降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对动物的体色讲究,所以改善养殖鱼虾体色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水产动物营养学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影响水产品体色的因素有水温、饲料、饲养密度、鱼体种类和大小等,而饲料中的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为研究的重点,色素又以类胡萝卜素方面的研究最多。笔者重点将国内外关于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与畜禽对比做个综述,希望能为同业提供一些信息和参考。1 体色…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人工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中色泽是影响其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而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水产动物日粮的主要原料含类胡萝卜素很少,而现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体色往往缺乏天然水产品所具有的健康色泽,从而使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对养殖鱼类的体色进行调控,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日本利用类胡萝卜素对水产动物增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介绍了日本在利用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等色素源物质改善人工饲养的五条Shi、真鲷和锦鲤等养殖鱼类体色的研究结果,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产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糊胡萝卜素对人工饲养水产动物具有明显地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7.
虾青素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与生长性能,改善体色,近年来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文章介绍了虾青素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特点,总结了天然虾青素的制取方式、与人工虾青素的区别,论述了虾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着色、增强抵抗力、促性腺发育和提高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应用,探讨虾青素应用于水产饲料领域未来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现状 早在1957年,广东就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养殖,由于其个体小、生长慢,体色黑而不受人们的欢迎,生产发展缓慢,1979年水产科研部门推出杂交品种福寿鱼,1984年又推出奥尼鱼,罗非鱼养殖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到1999年以后,罗非鱼才真正出现了养殖热潮。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元土 《饲料广角》2004,(20):19-21
随着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 水产动物营养研 ,究的领域在逐渐扩展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 ,的指标体系也在发生变化 包括 1 为使鱼体保 。 ()持正常的形体 应该同时考察体重和体长的生长 ,速度 以避免出现体长过短 2 饲料利用效率 , ;()高 包括饲料系数 饲料利用效率等 3 鱼体健 , 、 ;()康 抗应激能力强 耐运输 4 内脏重量小 可食 、 、 ;() 、部分比例高 形体正常 5 养殖水产体色正常 , ;() ;6 养殖水产动物无药物残留 符合水产品卫生() ,标准7 鱼肉水分低 越冬和运输体重减少比例 ;() 、小 脂…  相似文献   

10.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2,11(2):34-36
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而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偏低,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缺少,能量偏高,营养不全面,天然饲料缺乏;鱼虾觅食、避害活动少,同时鱼虾养殖周期短,加之水质环境的不良影响,往往造成人工养殖的鱼虾的体色变淡,鱼肉粗蛋白与野生鱼虾相比下降,粗脂肪比野生鱼虾增加,鱼的空壳重下降,可食部分减少,各种氨基酸含量也有所降低,体型商品规格不整齐,品味也无法与野生的相媲美,难免影响到商品的价格。本文就如何提高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的技术措施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11.
体色是影响鱼价格和价值的重要因子之一,影响鱼类体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营养素以及养殖环境等因素。文章就营养素对鱼类体色影响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莫桑比克罗非鱼耐高盐,红罗非鱼生长快且体色美。为此以色列水产科研人员使用莫桑比克罗非鱼与红罗非鱼ND_9交配生产的雄鱼为父本,用红罗非鱼ND_5为母本,生产出耐高盐、生长快、红体色罗非鱼ND_(60)。将ND_(60)放养在高盐度(41‰)水体中养殖,与同期放养在淡水中养殖的ND_(21)进行对比试验。放养体重均为103g时,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7%和1.32%;放养体重均为248g,特定  相似文献   

13.
水产增色剂的种类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产增色剂能使水产动物的体色增加,提高水平的品质,并且能提高水产动物的食欲和摄食量,综述了水产增色剂的种类和在鱼类、虾类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增色的因素,并对增色剂在水产上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鱼类的体色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都有其各自特定的体色.体色不仅是鱼类分类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健康状态的衡量标准,同时体色正常与否也直接影响商品鱼的价格.鱼类的体色特征由遗传因素决定,是真皮层下面的各种色素细胞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反映.鱼类色素细胞主要包括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体色变化主要受神经和内分泌调控.鱼类的年龄和性别、食物组成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会引起鱼类体色的变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往往由于养殖环境剧烈变化、或使用缺乏有效天然色素源的饲料等因素,导致养殖鱼类体色异常,使其失去所特有的天然颜色和光泽.文章综述鱼类体色的形成机理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试图探讨养殖生产中鱼类体色异常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黄沙鳖是中华鳖分布在西江、郁江、黔江、浔江的地方品种,因体色黄沙色、底板粉红色等特征而被当地人习惯称为黄沙鳖。贵港市黄沙鳖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桂平市和平南县的一些农民开始人工驯养和培育并获得成功,当时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养殖数量也极少。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华鳖养殖热潮的兴起,我市黄沙鳖养殖也有了快速发展,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目前贵港市是全国黄沙鳖养殖重点产业区,现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新时期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水产养殖行业也呈现出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增氧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增强水中的氧气含量,创建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增加。本文就是对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2003年水产养殖总量已达3029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约70%。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主流.养殖用水随意排放.导致了养殖环境污染,各种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研制的海洋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对调整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鱼类体色相关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鱼类体色形成的生物学基础、鱼类体色相关基因以及鱼类体色的营养调控,为养殖生产中改善鱼类体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添加金黄素Y改善本地胡子鲶体色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地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两广地区广泛养殖的一种鱼类,具有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等优点。通常野生本地胡子鲶体色呈金黄、土黄、褐黄不等,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黄色逐渐褪去而变灰变黑,影响其商品价值。作者对野生与养殖本地胡子鲶体色及皮肤、肌肉叶黄素含量进行了比较,本试验旨在通过饲料中添加叶黄素类产品以改善养殖胡子鲶体色,提高其商品价值。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金黄素Y(广州智特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出产,叶黄素含量为15mg/kg)0%、0.66%、1.0%、1.32%,折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我国的发展占有重要位置。据FAO资料,当前全球海、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高达4500多万吨,其中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3200万吨左右,占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1%以上(FAO 2002)。我国水产养殖的养殖总产量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60%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