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LR(注射剂量为500 μg·kg-1BW)胁迫下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其相关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C-LR能够对罗非鱼肝脏GSH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产生明显影响.在MC-LR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GSH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体上被诱导;罗非鱼肝脏γ-GCS和GST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两次显著升高现象,在GST作用下,GSH与MC-LR结合会造成GSH的消耗,γ-GCS和GR的活性增强能够使GSH含量升高,从而使罗非鱼肝脏GSH能够维持一定水平;GR和GPx的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它们能有效调节罗非鱼肝脏GSH-GSSG缓冲系统,从而在减轻或消除由MC-LR侵入而造成的肝细胞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在水分胁迫中的作用,分别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假俭草不同时间后,测定假俭草植株的质膜电解质渗透率,GST活性,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PEG胁迫使幼苗H2O2积累,质膜电解质渗透率增加,GSH含量升高;胁迫处理后幼苗中GS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在4d内,随着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GST活性逐渐升高.GST活性与H2O2的含量相关,表明GST不但能清除H2O2引起的有害物质,同时还很可能受H2O2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针对日益严重的除草剂乙草胺药害问题,利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乙草胺浸种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状况、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乙草胺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GSH含量和GST活力存在差异,其中在乙草胺诱导浓度为40 mg.L-1时,对乙草胺抗性最高的玉米品种自交系Lx347的GSH含量和GST比活力增加量最多,且对叶部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明谷胱甘肽系统对镉引起的氧化损伤的防御作用,根据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96 h镉的半致死浓度,设置5个染毒组(4.22、8.43、16.86、33.72、67.45 mg·L-1)和1个对照组,处理24、48、72、96 h分别测定鳃与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48 h、4.22 mg·L-1处理组鳃中GSSG含量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外,GSH和GSSG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性降低(P0.05,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GSH/GSSG比值在低浓度(4.22、8.43 mg·L-1)处理组先降后升,在高浓度(33.72、67.45 mg·L-1)处理组则逐渐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24 h鳃中GST活性呈梯度型降低(P0.01);在48、72、96 h GST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且在低浓度组升高、高浓度组降低,呈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鳃中GR活性在48 h、8.43 mg·L-1,72 h、67.45 mg·L-1和96 h、4.22 mg·L-1处理组出现显著性升高。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肝脏中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性降低(P0.05,P0.01)。肝脏中GST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24 h、4.22 mg·L-1处理组GST活性达到最高。同一时间,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肝脏中GST活性逐渐降低。肝脏中GR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且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72 h、4.22 mg·L-1处理组浓度达到最高。研究表明,肝脏中GSH含量的变化对镉引起的损伤反应灵敏且发挥了重要作用,GST解毒酶对镉的毒性反应灵敏,且肝脏较鳃的反应迅速。GSH含量、GST活性和肝脏分别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生化指标和靶器官。  相似文献   

5.
杀虫单对二化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二化螟为材料研究了杀虫单、甲胺磷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DEM)对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s)的抑制作用。离体抑制试验结果表明 ,杀虫单和DEM都对二化螟GSTs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实验设置的反应体系中 ,2 5mmol·L-1杀虫单和DEM与酶液保温 2min后 ,对GSTs的抑制率达到 70 %以上 ;6min后 ,达到 90 %以上。杀虫单和DEM的抑制中浓度 (IC50 )分别是 1 33和 1 71mmol·L-1,而甲胺磷没有抑制作用。活体实验结果显示 ,用 0 1mol·L-1杀虫单、甲胺磷和DEM 0 0 5 μL分别处理二化螟 4龄幼虫 48h后 ,杀虫单和DEM对GST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 10 3%和 14 5 % ,甲胺磷则表现出 8 6 %的诱导作用。酶动力学实验显示 ,杀虫单和DEM都是GSTs的可逆性抑制剂 ,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竞争性的。由此表明 ,杀虫单是GSTs的强抑制剂 ,这在杀虫单的毒杀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多肽组分和酶活力以供今后进行 GST 的免疫原性和各种蠕虫 GST 的交叉免疫原性的研究,本试验首次用亲和层析法对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进行提取,用 SDS-PAGE 分析了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多肽组分,用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测定了 GST 酶活力.电泳染色结果表明,大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至少有2条带,其分子量为29.9~24.5kD,其中主带2条,分别为28.3和26.2kD。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的 GST 可获得10.44μmol·min~(-1)·mg~(-1)以上的酶比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了解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机制,以耐受TMV感染品种豫烟8号和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对花叶病敏感的品种NC89为材料,通过对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二者接种TMV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中共同存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且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中该途径有增强的趋势。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两品种接种TMV前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关键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表达水平、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TMV后两品种中GST基因表达水平升高,GST酶活性增强,GSH含量升高,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增幅更明显。通过硫元素的丰缺试验研究了接种TMV对GST基因及与TMV侵染耐受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和-S处理中两品种接种病毒后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S处理的表达量低于+S处理。GST、PR1-a、HSP90和Catalase-3这些抗病相关基因都呈上调表达,其中豫烟8号接种后的表达量均高于NC89;而Psb A和PhotosystemⅡ10 k Da polypeptide 2个涉及光合作用的基因均呈现下调表达,但是接种后豫烟8号的下调幅度小于NC89。以上表明,在耐受TMV感染的品种中,谷胱甘肽代谢增强对细胞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光系统Ⅱ中的关键成分D1蛋白基因Psb A的表达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光合系统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8.
用大麦苗分析单一硒(Se)、谷胱甘肽(GSH)和Se+GSH处理15 d对大麦苗富集Se与GSH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e+GSH复合处理比单一Se或GSH处理增加了大麦苗对Se和GSH的积累量。抗氧化酶系统在Se+GSH复合处理与Se或GSH单一处理之间存在差异。Se+GSH复合处理的大麦苗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高于Se或GSH单一处理,相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低于Se或GSH处理。Se+GSH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比GSH处理低,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则比GSH处理高。Se+GSH复合处理条件下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大于Se处理而小于GSH处理。Se+GSH处理的大麦苗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说明Se+GSH复合作用比单一GSH或Se更有利于促进GSH和Se的吸收与积累,同时增强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用量水葫芦沼液对青菜体内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进而阐明其与青菜体内ASA-GSH循环的关系.以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材料,在25%沼液+75%霍格兰营养液、50%沼液+50%霍格兰营养液、75%沼液+25%霍格兰营养液和100%沼液处理下,测定幼苗内ASA-GSH循环各组分(ASA、脱氢抗坏血酸(DHA)、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25%沼液+75%营养液处理组与对照(营养液组)相比,对促进青菜生长和其体内ASA-GSH循环有显著影响,还可能对提高青菜抗氧化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GS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摇蚊4龄幼虫为试虫,分别用5,10,15μg/L雷公藤总生物碱进行处理,以用丙酮处理为对照,24~72 h后观察幼虫反应,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摇蚊11个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具有杀灭活性,24,48,72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3.019,19.092和16.760μg/L。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0,15μg/L)下,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同期对照相比,酶活性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73.49%(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和73.20%(以3,4-二氯硝基苯(DCNB)为底物)。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摇蚊11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中,有2个基因(CtGSTu3和CtGSTu4)在mRNA水平上被诱导上调表达,且mRNA表达量随着雷公藤总生物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有被开发为摇蚊控制剂的潜能。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5μg/L)处理下,雷公藤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摇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诱导CtGSTu3和CtGSTu4 mRNA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血橙、温州蜜柑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探明了柑桔冠径、千周、叶面积系数和末级梢数对幼树早期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冠径、干周是早期丰产稳产的重要树体结构基础。树冠投影面积和复盖率与群体产量的关系较密切,二者共同对产量作用的决定程度最大,又互为制约和消长。为早果丰产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用粮糖兼用高粱 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品种(组合),以粒用高粱作对照,在皖北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粮糖兼用高梁的生物产量比粒用高粱分别增产94.4%,87.9%,和55.5%;籽粒产量 Tx623×1022减产16.1%,其余2个增产13.3%和16.6%。茎秆榨汁制成50°Bx 糖浆,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分别可产442.26,310.90和371.97kg/mu,而且叶和茎渣还可作饲料及其它原料。种植粮糖兼用高粱既能确保粮食产量,又能促进农村工副业和饲养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使小麦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萌发生长,研究稀土元素对小麦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萌发期受盐胁影响较大,生长量明显减少。稀土伴种播种后96小时~144小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稀土可促进小麦萌发生长,提高其对血渍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4.
R S与 G I S互相结合应用,在包头市复合生态环境系统调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省时,省力,节约经费,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清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为该地区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性数据与依据,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稀土及多胺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欧石楠继代瓶苗为试材,在生根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和多胺(Spd、Spm、Put),研究其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欧石楠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5 mg/L+NAA 0.2 mg/L中加入0.5~5.0 mg/L Ce(NO3)3和La(NO3)3均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促进根系的伸长生长,而其高浓度对欧石楠瓶苗生根有抑制效应。多胺中的亚精胺(Spd)对其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精胺(Spm)和腐胺(Put)对其生根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木地肤是藜科地肤属多年生超旱生小半灌木,属C4植物。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木地肤茎、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其叶为等面叶,叶具有"花环型"结构;叶中有发达的储水组织,叶肉下皮细胞具细胞质;叶中维管束多束;茎中具厚角组织和环状排列的纤维;含晶细胞普遍存在于叶、茎的各种组织中;如上结构显示木地肤具有旱生、耐盐碱,抗风蚀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分析了两种家鸭(建昌鸭和北京鸭)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的核型及G带带型。结果表明,三种鸭的核型相似。染色体数目2n=80(♂、♀)染色体基本臂数为86(♂)或85(♀)。性染色体为ZZ(♂)/ZW(♀)型。1号和2号染色体分别属亚中部(sm)和中部(m)着丝粒染色体。Z染色体(4号)属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具有明显的短臂。W染色体(大小相当于7-9号)和其余常染色体均属端着丝粒染色体。三种鸭的染色体G带带型显示出很大的同源性。本试验结果从核分类学角度说明了,在起源上家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密切,绿头鸭很可能是家鸭的祖先。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于1982~1983年在长沙进行,采用剪除叶片和穗部一次枝梗以调节“库”“源”的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威优6号等三个组合的空秕粒分布以及“库”“源”与结实性的关系,空秕粒在一穗中的分布以下部枝梗和二次枝梗较多,上部枝梗和一次枝梗较少;空秕粒中空粒约占3/4;剪除部分叶片空秕粒提高,剪除穗部一次枝梗则可使结实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于1977年在雅安市本校农场,就五个光、温反应特性不同品种:DissiD52/37、矮脚南特、矮子占、71—56、IR_8作亲本,采用非限定半双列杂交获得10个杂种F_1,对其高温短日生育期、短日促进率(短日敏感性),高温促进率(感温性)进行了测定。结果(1)短的高温短日生育期在杂种F_1表现呈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2)在适温条件下,短日促进率(短日敏感性)高的,在杂种F_1表现为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并观察到在适温以下低温条件,明显抑制了短日敏感性的表现;(3)在自然日照下,高温促进率低的特性,杂种F_1表现为完全显性,而在短日处理下结果恰相反,即高温促进率高的为完全显性或超亲显性。另外,讨论了水稻品种光、温特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保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进行城市园林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对多树种植物群落及单一树种群落的多年防治实践,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保护利用天敌,适当调整植物配置,减少化学农药剂的使用,同样可以取得明显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