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观果玫瑰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变化规律,为观果玫瑰的有性繁殖和人工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同一品种的花粉活力在花朵开放后4天内差异明显,12个品种花后1天花粉活力最高,其中8个品种在花朵露色时即表现有活力,不同品种间的花粉活力差异表现明显。[结论]观果玫瑰人工授粉最佳时期为开花后1至3天,且选作母本材料需在花朵露色时即去除雄蕊;  相似文献   

2.
以天宝野生蕉Musa spp.AB为材料,采用不同染色方法检测天宝野生蕉花粉活力,对野生蕉花粉进行离体萌发培养,通过染色检测与花粉培养结果之间的对比验证,筛选快速、准确检测野生蕉花粉活力的方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处理花粉形态较模糊;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花粉形态清晰,均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醋酸洋红、I2-KI染色法检测结果与花粉培养结果差异极显著;TTC染色法出现深红、浅红两种染色差异,其结果与花粉培养结果相关性最好,筛选TTC染色法作为野生蕉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并确定防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快速有效测定方法。使用I2-KI、TCC、亚甲基蓝及无机盐培养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亚甲基蓝染色法最适于检测花粉活力,结果与无机盐观测法符合度高。防风刚开花时花粉活力不高,开花后第三天花粉活力最高,可达96%,第五天花粉活力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防风开花2d后柱头分泌黏液,第3d分泌量最大,但此时柱头不具有可授性。待花药脱落后,柱头可授性逐渐增强,第6-8d达到最大值。亚甲基蓝染色法简便、快捷,适于防风花粉活力的观测。花药脱落后第6-8d柱头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6种常用花粉活力测定方法对柱花草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并筛选出各方法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离体萌发法为最佳,最适培养基:10%蔗糖、10% PEG-6000(聚乙二醇)、0.01% H3BO3、0.03% CaCl2·2H2O、0.01% KNO3,pH 6.5,柱花草花粉在该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10 min,萌发率可达84.03%。0.5% I2+1.5% KI的碘-碘化钾染色效果好,色差明显,较离体萌发法测定值偏高,但差异不显著,可选作简单快速测定法;FDA(荧光素二醋酸脂)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  相似文献   

5.
以马蹄莲不同品种的花粉为材料,研究马蹄莲花粉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和贮藏影响因子。比较了TTC、Lugol’s 染色液、亚甲基蓝、醋酸洋红4种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鉴定马蹄莲花粉活力的效果,以及花粉干燥时间(含水量)、贮藏温度、预冻方法、解冻方法对花粉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4种染色法中,TTC法能将马蹄莲花粉染成深红、浅红、粉红,从而区分出花粉有无活力及活力的强弱;Lugol’s 染色液、醋酸洋红不能使花粉染色;亚甲基蓝将所有花粉染成同一颜色;所以除TTC法外均不适合马蹄莲花粉活力的鉴定。离体培养法培养24 h可以较好鉴定马蹄莲花粉活力,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80 g/L蔗糖+0.2 g/L硼酸+0.3 g/L硝酸钙。马蹄莲花粉的适宜干燥条件是室温下干燥27 h,之后不需任何预冻处理直接放入冰箱,最适解冻方式是37 ℃水浴2 min。不同贮藏温度下马蹄莲花粉活力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温度中以-80 ℃的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1 d后仍能保持40%以上的活力,其次是-20 ℃贮藏,然后是室温,4 ℃贮藏效果最差。综上所述,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是马蹄莲花粉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80 ℃的低温可明显延长马蹄莲花粉的贮藏时间,研究结果为马蹄莲花粉离体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花粉和柱头特性的研究是兰花杂交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多花指甲兰(Aerides rosea)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多花指甲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粉微观形态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I2-KI和醋酸洋红染液并结合花粉离体培养检测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粉活力,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 多花指甲兰花粉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花粉表面颜色变深,质地更硬,花粉粒结合更加紧密,花粉团体积变小,表面变得更加平滑致密。 多花指甲兰花蕾期花粉染色为粉红色,盛花期的花粉染色最明显,染色率最高,而衰败期的花粉几乎无法被染色,在整个开花过程中,花粉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柱头可授性的结果显示,盛花期柱头气泡最多最迅速,可授性最强。该研究结果为多花指甲兰的引种栽培、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在花卉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海燕  訾晓雪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2):1629-1634
为探索一套适合本科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操作并且效果良好可用于后续的分带、原位杂交方面研究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使用卡宝品红、醋酸洋红对黑麦花药材料进行染色,采用叔丁醇脱水揭片法和冰冻揭片法对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进行揭片,明确不同染色方法及不同揭片方法对标本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宝品红染色制得的标本颜色饱满鲜艳,适合本科实验教学使用;醋酸洋红染色获得的标本颜色浅红,更适合原位杂交等研究使用。叔丁醇脱水揭片法在脱水过程中花粉材料易与载玻片分离,材料易丢失;低温冷冻揭片法保证材料完好,操作简单。使用卡宝品红染色与冷冻揭片法制得的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永久标本,染色体图像清晰,分裂相动态连续,可用于实验教学,也可用于原位杂交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70年代初,我们结合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后代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在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压片中曾用过醋酸洋红、地衣红、醋酸大丽紫和卡宝品红等染色剂染色。李正理等在1978年《植物杂志》第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366小孢子发育和花粉育性的检测方法,以郑麦366作为对照,采用I2-KI法、醋酸洋红法、苏木精法和改良苯酚品红法染色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统计。结果表明,BNS366小孢子败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至二核期。I2-KI法能清晰反映淀粉积累情况,但郑麦366在三核期和开花期看不到细胞核,其花粉可育率极显著高于自交结实率,操作最简便。醋酸洋红法能清晰显示细胞核,郑麦366花粉可育率与自交结实率一致,能够看到内容物的积累,但不清晰,操作简便。苏木精法在单核期和二核期染色效果最好,操作较复杂。改良苯酚品红法对细胞核和内容物的染色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观察淀粉的积累情况以I2-KI法最好,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和检测花粉育性均以醋酸洋红法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固定液对小麦小孢子发育和花粉育性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FAA和卡诺氏固定液对小麦小孢子花粉染色效果的差异,以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材料,采用I_2-KI法、醋酸洋红法和DAPI法染色观察了小孢子发育过程,并统计了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采用FAA固定液固定、I_2-KI法染色,小孢子内淀粉积累区域染色较深,单核期和二核期醋酸洋红法与DAPI法染色细胞核清晰程度均较高;采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三核期和开花期醋酸洋红法染色,细胞核清晰度较高,二核期与三核期DAPI法细胞图像略偏红。采用两种固定液固定、I_2-KI法和DAPI法染色,以及采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醋酸洋红法染色,花粉可育率均较高;采用FAA固定液固定、醋酸洋红法染色,花粉可育率偏低并与自交结实率一致。因此,从获得小孢子高清晰细胞图像角度考虑,对于I_2-KI、单核期和二核期醋酸洋红及DAPI染色法来说,采用FAA固定液较好;对于三核期和开花期醋酸洋红染色法来说,采用卡诺氏固定液较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龙眼石硖和储良2个品种的花部形态、开花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特征及萌发率、花粉量、P/O值、柱头可授性及其黏液分泌情况。结果显示,二者花部特征相似,储良花期较石硖长;二者的花粉形态相似,储良的花粉较石硖稍大,萌发率较石硖高;P/O值说明龙眼为专性异交植物;石硖和储良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是同步变化的,尤其在盛花期花粉活力趋于最大,柱头分泌黏液与柱头可授性变化也一致,都在柱头展开成水平,开花约48 h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花生属种间杂种F1的雄配子发生与发育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铁矾-苏木精法和改良卡宝品红染色法对载野杂交组合父本Arachis cardenasii(二倍体)、母本铁岭四粒红(四倍体)及杂种F1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观察,F1为2n=30。利用醋酸洋红压片法对野生种A.cardenasii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与四倍体栽培种花生相比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细胞学特点:F1花粉母细胞联会复杂,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2n=9.5Ⅰ+6.7Ⅱ 1.8Ⅲ 0.4Ⅳ;大发细胞以15:15方式分离。存在染色单体分离提前现象;细胞核发生异型分裂,并形成了在体积上显著小于正常子细胞的小细胞,从而导致形成五分体和六分体;绝大多数小孢子的败育发生在单核居中期至单核靠边;F1 花粉萌发率低,花粉发育不正常。另外F1的部分花粉具有6个萌发孔,特别是以秋水仙素处理恢复育性的F1花粉均具有6个萌发孔。  相似文献   

13.
了解豆薯花粉活力是开展杂交育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豆薯不同品种花粉活力测定表明:离体培养、TTC法和I2-KI法测定豆薯花粉活力结果差异较大,以花粉离体培养测定花粉活力在36%以内,I2-KI法测定染色效果最为明显达92%以上。不同品种采用同一方法测定的花粉活力亦有差异。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在蔗糖浓度20%、硼酸浓度10 mg/L,pH值7.22条件下5~6 h观察结果最佳。I2-KI染色时间快、染色深,浓度以0.5%为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四川牡丹花粉为材料,利用离体萌发法、亚历山大染色法、TTC染色法及I2-KI染色法,测定四川牡丹花粉的活力。结果表明:开花后第1天花粉即具有活力,第4天花粉活力最高,随着开花时间的推移,花粉活力逐渐下降。开花后1~7 d,用4种测定方法测得的花粉活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亚历山大染色法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差异极其显著(P<0.01)。TTC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差异不显著。其中I2-KI测定结果最接近离体萌发法。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实验周期、实验过程和药品保存方法等因素,I2-KI染色法适合四川牡丹野外人工传粉之前快速准确地测定花粉活力。这为探讨四川牡丹濒危的原因、保护种质资源、开展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 天达到80%以上,第2 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 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 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对玉米自交系父本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中种集团提供的1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父本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胁迫温度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花粉不易储藏,高温胁迫会导致花粉生活力显著下降,在35℃胁迫处理6 h之后花粉生活力全部丧失;在40℃胁迫处理4 h之后有8个自交系的花粉丧失生活力。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均能有效测定玉米花粉生活力,离体培养法测得的花粉生活力低于用TTC法测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3种不同果壳类型油棕花粉在散粉后不同天数和一天内不同时间点的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不同花期及一天内不同时间点的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3种类型油棕的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散粉第1 d即具有活力,薄壳种、厚壳种和无壳种的花粉活力分别在散粉后第2、3、4 d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日变化特点:在同一开放状态下,除12:00和18:00时,3种类型油棕的花粉活力排序为:薄壳种>厚壳种>无壳种。柱头可授性的变化特点为:雌花开放的早期,具有较弱的柱头可授性,薄壳种和无壳种在第Ⅲ期可授性最强,第Ⅳ期开始减弱,厚壳种则是在第Ⅳ期达最强,柱头的可授性日变化排序为:8:00~10:00,无壳种>薄壳种>厚壳种,12:00~18:00则是厚壳种>薄壳种>无壳种。综上可知,3种果壳类型油棕的花粉应于散粉后的第2~4 d采集;无壳种和薄壳种的雌花在开花后第Ⅲ期的10:00授粉效果最佳,厚壳种则是开花后第Ⅳ期的16:00授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由于雄性不育、单性结实等原因导致其杂交育种困难。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e Colla)是现代香蕉栽培种的祖先之一,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期研究发现小果野蕉存在部分可育 花粉,但导致花粉活力下降的原因未知。为了探求导致小果野蕉花粉活力降低的细胞学原因,本研究通过亚历山大红 染色法对小果野蕉花粉活力进行检测,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对小果野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阶段和小孢子发育阶段进行 观察。结果表明:小果野蕉花粉活力为 84.33%;小孢子发育阶段未见明显异常;正常四分体比例为 81.3%;花粉母细 胞减数分裂过程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均存在异常,比例分别为 8.8%、8.5%、7.6%、10.6%、12.1%。 因此,可能是部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小果野蕉花粉活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哈克尼西棉胞质遗传背景的骨干胞质不育系与育性恢复系为亲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以杂交结铃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胞质育性恢复系花粉和花后不同时间不育系柱头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2 ℃低温保存可有效延长恢复系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但在低温条件下恢复系花粉活力受到抑制,离体室温放置过夜、离体室温放置过夜加短时适当高温(35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恢复系花粉活力。不育系开花次日上午柱头活力显著下降,但仍有10%左右的成铃率。胞质不育三系杂交制种可改只上午授粉的传统杂交制种方式为全天授粉制种。  相似文献   

20.
膜荚黄芪繁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膜荚黄芪的花部特征,用亚甲基兰法测定花粉活力变化,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从开花当日开始,花粉活力不断下降,在开花后五天,花粉活力几乎为零。在花后1天柱头有较高的可授性,花后4天失去可授性。膜荚黄芪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3850-4300,为专性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