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研究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4种牛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和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疫苗对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针对性使用荧光PCR、ELISA方法以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上述4种牛病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牛口蹄疫10.21万头次,检测血清1 534份和组织样品233份,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94.33%,口蹄疫病毒为阴性。使用山羊痘疫苗免疫牛结节性皮肤病2.89万头次,检测口鼻拭子/抗凝样品200份,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为阴性。监测牛布鲁氏菌病血清2 380份,阳性率为0.17%。监测牛结核病1 291头,阳性率为0.23%。[结论]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效果良好,达到阻断病毒感染和传播目的。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总体上分别达到控制标准和净化标准,但“两病”仍有零星发生,需要加强牛只调运监管检疫。  相似文献   

2.
孙洁 《中国乳业》2023,(7):24-29
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是奶牛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的重大、重要传染性疾病。本文从以上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做出诊断,并提出疫情处置措施;同时提出注意疫情监测净化和检疫监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正确选择疫苗进行有效免疫等建议,为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东省牛羊疫病的流行及免疫现状,汇总2020年山东省牛羊疫病报告数据以及监测数据等信息,分析牛羊疫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及病种分布;结合监测情况,分析牛羊疫病的免疫状况和暴发风险。2020年山东省牛病以新生犊牛腹泻、牛病毒性腹泻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为主,突发输入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羊病以沙门氏菌病、绵羊疥癣和布鲁氏菌病为主;牛病主要集中在鲁北和鲁西北地区,羊病主要集中在鲁中、鲁西、鲁南及半岛北部地区;牛羊疫病有一定的时间分布特征,7—9月份牛病暴发较频繁,6—9月和12月羊病发病率较高;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水平较高,整体暴发风险可控,但仍存在一定的牛羊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布鲁氏菌病免疫水平偏低,感染抗体阳性群体内个体感染情况较严重,羊群感染程度高于牛群。分析提示:鲁北和鲁西北地区应重点加强新生犊牛腹泻、牛病毒性腹泻等牛病的防控,鲁中、鲁西、鲁南及半岛北部地区应加强沙门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等羊病的防控,继续推进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场(县)创建工作;对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防控效果较好的疫病以及新传入的牛结节性皮肤病,应持续加强免疫和监测,防止疫情传入或复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五家渠市肉牛、杂交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疫病发病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0个牛场346份血清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和包虫病抗体检测,并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家渠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和包虫病存在感染,其中前两种病表现为重度感染。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病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五家渠市肉牛、杂交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疫病发病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0个牛场346份血清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和包虫病抗体检测,并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家渠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和包虫病存在感染,其中前两种病表现为重度感染。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病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6.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结节疹,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的传染病,是由媒介传播的家牛和亚洲水牛的痘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结节。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痘病毒疫苗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国内尚未研发出该病预防疫苗。本文主要介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牛业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3种家畜疫病的诊断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GP、PAT、SAT、IHA、血片、粪便镜检、结核菌素点眼等检测方法,对毕节地区4县(市)94个乡(镇)、3个国营农牧场及牲畜集市的5267份(次)家畜样品,进行了23种疫病的诊断调查。结果,阳性率分别为:牛蓝舌病2.24%,牛布鲁氏菌病3.52%,牛伊氏锥虫病10.36%,牛弓形虫病36.84%,马传染性贫血1.59%,马伊氏锥虫病3.57%,马焦虫病0.59%,猪布鲁氏菌病0.62%,猪囊虫病20.81%,羊蓝舌病3.43%;牛肝片吸虫病58.42%,牛焦虫病0.71%,猪弓形虫病25.39%,羊布鲁氏菌病1.79%;牛口蹄疫、牛白血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结核病、猪口蹄疫、猪痢疾、羊口蹄疫、羊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羊焦虫病均为0。前10种疫病在毕节地区历史上从未记载,属首次正式证实有这些疫病的存在。牛、羊蓝舌病在贵州省属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主要人畜共患病。随着我国奶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加快推动奶牛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和无牛结核病小区建设势在必行。笔者以东营市为例,从奶牛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和无牛结核病小区的建设情况、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规定动物疫病免疫和监测,以及官方监管和评估验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全面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关键问题,以期为奶牛免疫无布鲁氏菌病和无牛结核病小区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乳用双峰驼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液相阻断ELISA和3ABC-I-ELISA等血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乳用双峰驼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骆驼的布鲁氏菌病非免疫抗体阳性率为1.7%;未检出结核病阳性;亚洲Ⅰ型、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7.6%、65.2%和61.7%,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1.33%。调查结果表明:该地骆驼口蹄疫免疫抗体普遍低于农业部要求(免疫合格率≥70%);存在骆驼发生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风险。建议制定适合当地的口蹄疫免疫程序,适当提高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每年开展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检疫工作,及时淘汰阳性畜,净化骆驼群。  相似文献   

10.
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有抬头的趋势.发病牛不仅在牛群中传播,给奶牛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直接威胁人体健康.为预防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我们对的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检测,并按规定及时处理阳性牛.通过几年反复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牛养殖常见疫病类型1.传染性疾病。牛的传染病有很多种,包括牛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这些疾病发病率高,是严重的传染病。其中,牛结核病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一旦牛结核病暴发,将导致牛大量死亡,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给农民带来重大损失。其次,口蹄疫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病,症状非常明显。所以在发现牛结核病和口蹄疫的牛时,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置,避免大规模感染。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4,(6):139-140
<正>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严重危害奶牛、从业人员、消费者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被列入二类动物传染病。牛结核病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以感染不同种属的温血动物,奶牛最易感。主要侵害肺脏、乳房、淋巴结、肠道、胸膜、腹膜等器官组织,临床常为慢性经过,以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鲁氏菌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和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之一。几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同时,作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文章就此病的流行和症状,综合防治建议等做要点性阐述,供读者参考和借鉴。1流行病学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奶牛传染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口蹄疫、布病(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危害最为严重,均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奶业生产和人类自身安全健康。奶牛群一旦发生传染病,彻底淘汰患病牛非常困难,研究奶牛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对于预防和监控奶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口蹄疫、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奶牛常见传染病的生物学特点、遗传机制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21年—2022年云南省寻甸县肉牛科技特派团成员对寻甸县肉牛主要疫病进行系统调查及疫病防治研究,2年来共完成了16个乡(镇)175个肉牛养殖场(户)的现场调查,并随机在全县16个乡镇71个肉牛养殖场(户)、1个屠宰场和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采集样品3267份,进行了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牛蓝舌病、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分枝杆菌、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布鲁氏菌病、巴贝斯虫10个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牛结节性皮肤病、蓝舌病病毒、牛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牛结核病、巴贝斯虫病6个病种的病原监测均为阴性;在73个养殖场(户)1394份棉拭子中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阳性3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2份;在29个养殖场(户)899份全血样品中检出牛巴贝斯虫病12份,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22%,0.14%,1.33%;场阳性率分别为1.37%、1.37%,24.13%。通过2年持续地边监测边排查隐患,精准指导养牛户科学防控疫病、规范使用兽药、强化生物安全等措施,使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牛和科学防病技术,切实提高肉牛疫病防控和养殖水平,提高肉牛养殖效率和肉牛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目的是摸清楚梧州市奶牛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在2003~2013年实施持续跟踪监测,通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监测130场(户)860头奶牛实施奶牛结核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125场(户)1039头奶牛实施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及通过液相阻断试验对全市7个县22场(户)202头家畜实施A型口蹄疫非免疫抗体监测,从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奶牛结核病监测阳数逐年下降,表明实施持续监测效果明显,但仍需要持续监测;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监测阳性分别在2006年及2013年出现,其余年份均为阴性,表明布鲁氏菌病防控仍然艰巨;2009年监测奶牛、肉牛、羊及猪的A型口蹄疫非免疫抗体监测中发现只有奶牛血清抗体出现阳性,说明对奶牛易受到A型口蹄疫威胁,其余家畜未受到A型口蹄疫威胁.  相似文献   

17.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又名结节性皮炎、结节疹或者疙瘩皮肤病,该病的发生是因为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所致,属于传染性疾病,在牛养殖中的发病率在2%~45%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对牛养殖产业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会导致牛的健康、生产产量以及肉制品品质受影响,牛结节性皮肤病初次发生在1929年的赞比亚地区,  相似文献   

18.
洱源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和结核病都是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两种病的不断发生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有6个种,即牛布鲁氏杆菌、羊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林鼠布鲁氏杆菌、狗布鲁氏杆菌。其中引起牛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是牛布鲁氏杆菌,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牛对布鲁氏杆菌最为易感,并可经牛奶或其他途径感染人…。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这两种病在云南地区人畜问呈地方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大规模、高标准的奶牛场正逐步建立,养牛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但牛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成为养殖企业的主要困惑。目前奶牛易患的疾病有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腐蹄病,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导致奶牛被淘汰;而口蹄疫、结核杆菌病、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则给养殖业带来更大的危害。其中,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均为人畜共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之一。人群发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污染的环境、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状态,病人长期卧床、中壮年人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