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59~2017年呼和浩特市地面观测月报表,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冰雹发生的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降雹天气发生的一般规律;利用近5年地面人工防雹作业过程个例资料进行总结,从而得出本地地面人工防雹作业指标,以期在以后的防雹作业天气过程中得到应用,并不断修正,促进地面人工影响天气防雹作业向科学化迈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索多普勒雷达产品在人工防雹作业时机选择和作业效果分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郴州站多普勒雷达产品结合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3月20日发生在湘南地区的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过程,[结果]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东移、中低空急流和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等在湘南共同作用,为本次冰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根据组合反射率出现超过65 dBZ的强回波、多个仰角上出现明显的三体散射及旁瓣回波特征、大于50 kg/m2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高值区等回波特征选择作业时机;通过风暴属性特征的对比,作业前冰雹的回波特征和指标明显,作业后冰雹回波特征迅速减弱消失,说明雷暴单体(冰雹云)特征的生消演变与人工防雹作业过程非常吻合,[结论]因此,综合应用多种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准确选择作业时机以及分析作业效果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作业工具开展作业的对流云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基于新一代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分析近年来云南省冰雹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统计整理滇中地区近几年人工防雹个例资料,对比分析高炮和火箭作业工具的对流云回波演变特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回波强度、45 dBz回波高度、回波顶高等与各指标的对应关系,得到不同防雹工具的作业指标,为人工防雹作业中不同作业器具作业方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博兴县冰雹灾害分析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兴县冰雹灾害历史资料,通过分类统计的方法,确定了冰雹灾害的多发区,找出了高空低涡横槽是造成冰雹灾害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分析了博兴县冰雹灾害的年、月、日分布和发生规律及冰雹天气的主要侵袭路径,从工程类和非工程类6个方面提出了博兴县防御冰雹灾害的措施;通过开展防雹作业前后雹灾面积对比,对博兴县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利用雷达观测资料,结合当地经验,提出了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效益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昆明地区夏季冰雹云多普勒雷达定量判别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明市探空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对2010—2014年昆明地区19次典型降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冰雹云发展初期的雷达判识指标进行研究,对原有的冰雹云发展阶段雷达判识指标进行更新、细化、完善,总结得出基于雷达资料的人工防雹作业判识新指标,并利用2015年发生的冰雹天气过程检验了指标。结果表明,昆明防雹作业指标为组合反射率回波强度达45dBZ、强回波H_(45dBZ)中心强度跃增≥5dBZ、回波顶高≥8 km、强回波中心顶高﹥6 km。利用强回波H_(45dBZ)中心顶高﹥6 km和强中心强度跃增≥5dBZ能很好地识别冰雹云,但提前预警时间太短,预警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
李党轩  谢向阳 《吉林农业》2011,(5):242-243,245
人工防雹减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冰雹天气的预报、监测、识别、作业、效果评估和灾情评估等许多方面。为了使人工防雹减灾工作科学化,国内其他省市一般都建有自己的人工防雹减灾专家系统或类似于专家系统的防雹减灾作业系统,这些作业系统以人工防雹减灾的研究理论成果为指导,包含了冰雹天气的预报、监测、识别、作业、效果评估和灾情评估等许多方面,而监测预警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提高冰雹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雹作业方案。2017年5月3—4日在湖南省南部发生了1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过程发生前24 h,利用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初步预判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的时间、区域。结合人工影响云模式GRAPES_CAMS预报的云宏微观物理量,了解云系的发展程度和演变趋势,判断降水机制,确定播云作业的温度和高度范围,制定作业方案。临近长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时刻,利用雷达实况资料对作业方案进行调整,实施作业。结果显示,在传统冰雹预报手段的基础上引入人工影响云模式预报产品,能够更精准地判断适宜作业高度、作业位置、作业时间,使得作业实施更加科学、更加有针对性。作业后雷达回波减弱,作业区未收集到冰雹灾情资料,作业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冰雹云雷达识别方法及防雹作业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甘肃省10余年的人工防雹经验以及成果,总共归纳了2种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利用冰雹云的回波形态对冰雹云进行识别。结合冰雹云的具体数值模拟冰雹云的结果,总结了具有累积区的冰雹云、超级单体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具体方法以及工作经验,对于各地的人工防雹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的各种指标,探讨在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时,如何识别早期雹云,进而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和作业部位,预防和减少冰雹灾害,降低或避免雹灾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博州地区强对流冰雹天气雷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掌握博州地区强对流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对雹云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及时空分布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人工防雹作业点的布局和人工消雹科学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樊志超  高继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61-20866
选取湖南省人工防雹重点试验区湘西北张家界市2006~2009年的2个典型人工防雹作业个例,对冰雹云的形成、冰雹云雷达定量判别指标、人工防雹催化方法和作业效果评估等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介绍,对跨区域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是湘西北山区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对象,雷达定量判别冰雹云、提前作业和防止各单体间合并是人工防雹作业成功的关键,过量催化(用弹量)是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技术问题,效果评估是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区域冰雹联防除开展雷达预警和资料共享外,在炮点设置和防雹作业时都要充分考虑下游地区。使用这套方法在湘西北地区已开展了5年时间的人工防雹作业实践,获得了良好的人工防雹效果和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人工防雹及人工增雨作业是湘西自治州防御冰雹及干旱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湘西自治州人影作业标准化炮站的建设概况,并以出现严重冰雹、干旱、高温热害天气过程的2013年为例,介绍了湘西自治州以标准化炮站的要求,开展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作业情况,并对作业效益进行了简易评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1989-2005年间铜川市耀州区发生的冰雹灾害记录资料,结合耀州区地理环境特征,总结出该区冰雹天气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路径,以及冰雹天气给当地所带来的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提高雹灾预测预报系统;2.建立高水准的人工防雹体制;3.及时控制雹源的形成因素;4.人为改良地形地貌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甘肃省冰雹天气的特征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绝大部分地方冰雹天气持续减少,而这恰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逐步建立业务化的人工防雹体系发展步骤一致,说明人工防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东营市河口区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冰雹风险区划,针对河口区人工防雹作业现状提出对策,以期为当地有效防御冰雹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广元  胡伟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0984-10986,11049
[目的]分析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方法]利用NCEP 6 h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场、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再分析,探讨此次冰雹的天气成因及冰雹云的云图特征,总结如何从实况天气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防雹天气预警分析。[结果]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高空500 hPa冷涡是背景天气系统,低空850 hPa暖舌和地面风切变是形成强对流冰雹云的必要条件;分析尽早时次的天气图,可以从天气系统的机理方面分析天气的发生原因,并能尽早地发出天气预警;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可以更进一步地分析并精确地预测冰雹发生的概率、时间以及范围;而红外卫星云图对于对流旺盛的冰雹云的监测更准确,特征更明显,可以更直观地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类似的冰雹天气提供防雹预警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方法]利用NCEP6 h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1年8月21日18:30 ~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场、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再分析,探讨此次冰雹的天气成因及冰雹云的云图特征,总结如何从实况天气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防雹天气预警分析.[结果]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高空500 hPa冷涡是背景天气系统,低空850 hPa暖舌和地面风切变是形成强对流冰雹云的必要条件;分析尽早时次的天气图,可以从天气系统的机理方面分析天气的发生原因,并能尽早地发出天气预警;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可以更进一步地分析并精确地预测冰雹发生的概率、时间以及范围;而红外卫星云图对于对流旺盛的冰雹云的监测更准确,特征更明显,可以更直观地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类似的冰雹天气提供防雹预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冰雹发生尺度小、概率低,发展迅速,且危害重,人工防雹技术难度较大,高炮人工防雹利用物理机械效应和化学催化作用可抑制大冰雹生成并将降雹转化为降水,合理构建高炮人工防雹作业应用系统和技术体系,对于提高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和安全,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遵义市冰雹路径认识和人工防雹作业的发展历程,统计了人工防雹作业情况,并利用遵义市2007—2017年68个作业站点观测资料和人工防雹作业、灾情统计上报资料对冰雹路径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和提升作业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克苏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客观评估新疆阿克苏地区人工防雹作业前后年雹灾面积系统性差异,分析该地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方法]利用阿克苏地区1978 ~2013年的年雹灾面积数据,以1996年作为人工防雹作业开始年,运用序列检验、不成对秩和检验以及Welc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前后各18 a的年雹灾面积系统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阿克苏地区科学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后冰雹灾害明显减少,非参数性不成对秩和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参数性Welch检验显著性水平高达0.01,平均年雹灾面积减少15 063 hm2,相对减少率为43.14;.结合农业经济数据,年平均减少雹灾损失28 109×104元,年投入产出比为1∶6,统计显著性水平达到0.1.[结论]阿克苏地区人工防雹作业后,冰雹灾害损失明显减小,减灾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