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自香 《北京农业》2013,(18):157-158
通过对暴雨洪水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暴雨的量级和暴雨中心,以及洪峰流量的量级和重现期。分析了暴洪成灾的原因。此次暴雨由高空切变引起,有两处暴雨中心。重灾区水磨沟洪峰流量为98.8m3/s,重现期为5a一遇。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23日,泾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中心降雨量达354.8mm,占杜家川站全年降雨量的40.5%;灵台站发生了二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黑河出口控制站张河站出现了五十年一遇大洪水,造成了重大的洪涝灾害。通过暴雨洪水调查,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特性,为研究该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北省五峰县2016、2017年连续两年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情况进行对比,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两次暴雨过程的降雨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7月15日暴雨过程范围较为集中,暴雨强度大,五峰国家气象站过程降雨量为126.6 mm;2016年7月19日降水分布广,强度大,五峰国家气象站过程降雨量为189.3 mm。从日降水量分析,2016年7月19日降水量排在历史第五位,而2017年7月15日降水量在历史上排位仅为第19位,但2017年7月15日连续2 h最大降水量的重现期达到130年一遇,在历史排位中位于第一位,即此次暴雨属于"坨子雨",分布极为不均,局地短时降水强度大。分析2次灾害发生前10 d的降水发现存在持续有效降雨,2016、2017年累积雨量分别达到97.4、116.4 mm,连日的阴雨会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或近饱和状态,在后期强降水的作用下,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相似文献   

4.
2020年8月16日灵台县达溪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中心百里乡发生了5年一遇的暴雨,灵台水文站发生了50年一遇的洪水,造成了较大的洪水灾害。本文通过对这次暴雨洪水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暴雨洪水的特性,以便为该地区暴雨洪水灾害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20130620”暴雨洪水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洪峰流量的量级和重现期,分析了暴洪致灾的原因。降雨持续时间长、笼罩范围大、雨量集中,强度大,是造成本次洪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FloodArea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数据,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对其24h历时5a重现期暴雨雨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面雨量与淹没水深关系,并根据3个淹没等级计算出内涝隐患点的致灾临界雨量;同时对24h历时的10,20,30,50和100a重现期暴雨雨型进行了模拟,并根据风险矩阵法研制了沙坪坝区城市内涝风险区划图.实验结果表明:FloodArea水文模型在城市内涝对于面雨量和地表径流关系上拟合较好,为城市内涝风险区划计算也提供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前言 在设计与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涵,建筑与下水道和防洪等问题上,迫切需要掌握所涉及流域或地区的一百年或二百年一遇的洪水,而洪水和年最大日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现有的气象和水文资料经验推算年最大日雨量的重现期值是很困难的,因为至今我国绝大多数气象与水文站的资料均不超过四十年。  相似文献   

8.
选取威海母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依据该流域1961—1965年洪水过程为基础资料,采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方法计算了流域不同重现期面雨量;采用Arc GIS法计算该流域重现期面雨量空间分布;使用Flood Area模型进行淹没模拟;采用GIS空间插值技术,叠加DEM数据,通过全面分析得到威海母猪河流域洪水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蔡家庙流域“2 0 0 3.8.2 5”暴雨洪水调查资料的计算整理 ,分析了产生暴雨的物理成因 ,并对暴雨洪水进行了频率计算 ,得出本次暴雨洪水的频率为 10 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0.
谢五三  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50-7751,7766
选用安徽省气象档案馆整编的1975~2000年芜湖市的分钟雨量自记纸信息化数据,采用二分法及最小二乘法求得各历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及均方差,得到单一重现期的暴雨强度值——i-t-p表,进而推求芜湖市暴雨强度总公式,并对其作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暴雨强度总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小于0.05 mm/min,满足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精度要求,且计算过程全部通过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兴安县气象局1957—201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县降水(雨量及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安县年雨量总体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年最多雨量2636.1mm,年最少雨量1174.7mm;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雨季从3月开始,9月结束;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48%,冬季雨量最少,占11%,汛期雨量占69%;雨量高峰月在5月,12月雨量最少;每月≥0.1mm的雨日都在9d以上,≥50.0mm的暴雨1—12月都有可能出现,但出现暴雨频次较高的是4—6月。  相似文献   

12.
不透水率是不透水层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它是研究城市水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福州市晋安区八一水库流域为例,应用WMS 7.1软件构建流域结构,将流域分为A,B两个子流域,基于相关数据建立HEC-HMS水文模型对降雨-径流进行模拟,从而构建起不透水率与洪水重现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19a间全流域不透水率持续增长,变化区间在5%-10%之内;(2)子流域A重现期为100、50、25年一遇的洪水随着不透水率的增长,分别提前了20、8、3a;(3)子流域B的重现期为100、50、25年一遇的洪水随着不透水率的增长,分别提前了25、10、4a.  相似文献   

13.
利用Arc Gis的淹没模型模计算洮河流域降水量和刘家峡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确定洮河流域面雨量和水位变化的关系曲线;采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求取洮河流域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使用D8和曼宁公式计算流洮河域范围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所对应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对洮河流域历史洪涝灾害定性评估,挑选出灾频率最高的水位区间,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并与流域内暴雨日数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高风险区与暴雨多发区基本对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遵义市2010年7月8~13日暴雨洪涝特征及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10年7月8-13日遵义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性降水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遵义市的东北部,即正安、道真、务川等地;全市14个国家气象观测台站中,共有4站次大暴雨、8站次暴雨、8站次大雨;全市215个乡镇中,有162站次日雨量达暴雨,其中45站次大暴雨;务川茅天镇9日00:00-10日00:00降水量达288.6 mm,其中雨强达90.2 mm/h;务川分水镇7日22:00-10日05:00总雨量达423.0 mm。此次强降水中1 h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任意连续3 d最大降水量均超过100年一遇的大暴雨;强降水造成较大范围的渍涝或洪涝,部分河流超警戒或危急水位,灾害损失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15.
近50a滁州地区梅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滁州地区1961-2010年50 a梅雨期、梅雨量和梅雨强度的年际变化以及滁州地区7站梅期雨量和雨量梅年比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滁州地区50 a平均梅雨期为23d(6月17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为227.5 mm,梅期日雨量为9.9 mm,雨量梅年比为21.5%,暴雨日数为1.3 d,梅雨强度指数为4.0;梅雨时空分布不均,梅雨特征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梅雨特征量年代际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滁州地区梅雨特征分3类,具有自北向南梅期雨量呈递增的趋势,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环流的异常直接影响皖东地区梅雨量的丰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56-259
利用鲁南58024站1971—2015年汛期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鲁南地区汛期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振荡周期及突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贡献率都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演变特征;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6 d、202.5 mm和36.0%,趋势系数分别为0.016 d/10年、-4.44 mm/10年、-0.009%/10年,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都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前期为少雨期,90年代末至2009年为多雨时段;汛期暴雨日数没有发生突变,汛期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都发生了增大和减少的2次突变;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大多存在2~3年、6~8年、10~15年和25~30年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三峡水库2012年最大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洪水的特点,探求该次暴雨洪水组合特性及规律。研究表明,2012年三峡71200m^3/s洪水属于典型的暴雨洪水,主要以寸滩以上来水为主,尤其受嘉陵江、岷江、沱江来水影响为主,受金沙江影响较小。第1次洪水过程属于宽胖型洪水,致洪降水属于连续降水过程;第2次洪水过程,由于主降水在岷沱江和长江上游干流,降水历时短、强度大,降水范围集中,因此岷江和沱江涨洪迅速,都形成一个尖瘦峰形,经过长距离河道的坦化作用,入库洪水的峰形稍微变胖。洪水峰高量大,由于上游的主要干支流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的洪峰几乎同时遭遇,形成了三峡建库来最大洪峰,洪峰流量和洪峰频率(按宜昌站流量序列计算)相当于17年一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没有其他专业绘图软件帮助的情况下,在Excel中利用GAMMADIST和GAMMAINV函数及散点图表的处理方法,实现用皮尔森-Ⅲ型曲线进行降水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广安站夏季降水量服从m=522.1mm、Cs=1.2、Cv=0.3的皮尔森-Ⅲ分布,不同频率下的夏季降水量分别为10年一遏699.2mm、20年一遇774.5mm、50年一遇869.1mm、100年一遇938.3mm。此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一种既简单又便捷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小云  李娜  吴珍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08-14209,14223
利用清远市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清远市暴雨出现次数和强度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用年暴雨极值序列,通过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异常气候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近50年清远市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4~9月,暴雨日数的月际分布具有单峰特征,年际分布线性倾向率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明显,年代变化有2个上升和1个下降阶段,21世纪以来暴雨(大暴雨以上)日数明显偏多(偏少)。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4~7年左右的年际周期变化和40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历年日暴雨极值普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但1982年的日暴雨极值超过了5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20.
杨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47-1649
利用马鞍山1956~2009年日雨量50.0~99.9 mm和日雨量≥100.0 mm的强降水资料,从时空分布和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鞍山历年共发生区域性暴雨83日次,区域性大暴雨及特大暴雨17日次;共出现暴雨295站次,当涂最多,为158站次,马鞍山市次之,为137站次;共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63站次,马鞍山市32站次,当涂31站次;1991年出现暴雨次数最多(19站次),出现的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次数也是最多(8站次);4月上旬~11月下旬为暴雨出现时段,6月上旬~8月下旬为大暴雨及特大暴雨出现时段,暴雨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56站次),6月上旬~7月下旬是马鞍山降水频发期,夜间出现暴雨的概率与白天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