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前言为了进一步探索既能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又能提高增重的适宜营养水平,使饲养技术配套,寻求既适应不同层次的养猪单位的实际需要,又能增加经济效益的饲养水平与饲养方式,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组合设置本试验设杂交组合因子和饲料营养水平因子.组合因子选用内江市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长×杜内猪和两元杂交组合长×内猪(对照组)营养水平设高、中、低3个,分别测定日增重、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2.
三元杂交瘦肉猪最主要的经济性状是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优、饲料报酬高。现对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猪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简述如下,以供参考。1品种血缘组合要科学规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关系对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瘦肉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系血缘一定要清楚明白,并要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备考察。目前农户饲养比较理想的品种是杜长大组合。因该组合平均日增重可达620克,瘦肉率61%以上,并对本地的气候及环境也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能。2必须选择早期生长发育良好的仔猪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与后期的增重有很大的相关性。仔猪…  相似文献   

3.
洪学 《中国猪业》2009,4(11):35-35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目前,农村饲养的商品瘦肉型猪主要是含瘦肉型猪血统的二、三元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变化很大。一般二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2%以上,三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7%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养猪业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 ,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近几年 ,特别是一些规模养猪场 (户 )在良种引进、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和饲养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 ,有了较快发展 ,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但在实际生产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生产经营者的效益 ,现就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发展瘦肉型猪的前景展望我国原有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 45 %,而国外瘦肉型猪种 ,胴体瘦肉率可达到 6 0 %以上 ,有些品种胴体瘦肉率可高达 80 %。瘦肉是…  相似文献   

5.
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最主要的经济性状是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好、饲料报酬高。与二元杂交猪相比,日增重提高16.8%,饲料转化率提高3.47%,瘦肉率提高7.52%,是国内外市场消费热点。目前三元杂交猪发展很快,饲养量大幅度上升,但养猪模式仍是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户对三元杂交猪饲养技术了解不多。本文对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猪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元杂交瘦肉猪最主要的经济性状是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优、饲料报酬好。与二元杂交猪相比,日增重提高16.8%,饲料转化率提高3.47%,瘦肉率提高7.52%(张建生,1997),是国内外市场消费的热点。目前三元猪发展很快,饲养量大幅度上升。我国地域辽阔,养猪的基础仍是广大农户的分散饲养,农民对饲养三元杂交猪有迫切的要求,但对该品种的饲养技术了解不多。现对农户饲养三元杂交瘦肉猪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肉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关键在于提高出栏率,力争使生长育肥猪在6~7月龄(育肥4~5月)体重达到95~120kg屠宰、上市,为此应采取一整套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1 能量水平 在不限量饲养的条件下,肉猪有自动调节进食而保持进食能量守恒的能力,因而日粮能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肉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肥瘦程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当日粮能量浓度降至10.8MJ/kg消化能时,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有较明显的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胴体瘦肉率提高,但育肥期延长.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能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胴体较肥.  相似文献   

8.
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最主要的经济性状是增重快,瘦肉率高,肉质好,饲料报酬高。农民对饲养三元杂交猪有迫切的要求和良好的愿望,但对该品种的饲养技术了解不多,现简要介绍农户应掌握的五项关键性技术。 一、品种血缘组合要科学规范 三元杂交瘦肉猪的品种血缘组合关系,对日增重、饲肉比、屠宰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系的血缘一定要清楚明白,并要有特定的标记及资料,以备考查。目前,适于农户饲养的品种是长大本(本地良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莱可多巴胺(Ractopamine,RAC)对育肥猪(60-90kg体重)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动物为30头(公母各半)DVI系的二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3组,RAC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0和20mg/kg.试验猪单栏饲养,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基础日粮含DE13.08MJ/kg、CP16.3%、赖氨酸0.94%.试验结果表明:RAC对猪的日增重、料肉比和胴体瘦肉率有显著改进.随着RAC添加水平的增加,改进幅度增大,以添加20mg/kg效果最佳,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7%(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7.7%(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5、5%(P<0.05).RAC的使用对肉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1有自己优秀的母猪核心群和最佳的杂交组合 目前,最佳的组合是利用长大母猪与杜洛克公猪生产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其日增重、饲料报酬、胴体瘦肉率等方面都是目前最优秀的。  相似文献   

11.
胡锦平  翁经强 《养猪》1992,(1):30-33
本文对杜洛克猪的主要生长和胴体性状作了遗传、表型参数的研究。生长测定805头猪,胴体测定279头猪,结果表明前期(25—6c千克阶段)日增重596克,后期(60—90千克阶段)787克,全期平均668克,三个阶段的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57,3.27和2.91。宰前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71.42%,胴体长79.22厘米,皮厚0.20厘米。平均膘厚1.85厘米,瘦肉率62.0%,眼肌面积31.26厘米~2,后腿率32.59%。遗传力估测为:三个阶段日增重分剐为0.32,0.48和0.29,屠宰率0.51,胴体长0.68,平均瞟厚0.53,瘦肉率0.61,眼肌面积0.31,后腿率0.57。利用本次估计的参数制订两个综合选择指数,选择指数1包括日增重、背膘厚和瘦肉率三个性状;指数2还包括饲料利用率性状。并对两个指数的选择效果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生猪生产方式以二元和三元杂交为主.三元杂交猪以大约克和本地品种的杂交猪为母本,再以长白种公猪为第二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为多数;也有以长白和本地猪杂交猪为母本,再用大约克为第二父本生产商品猪的杂交组合方式.现在与1990年相比,商品猪的出栏天数由220天缩短到180天,育肥期平均日增重由604克提高到810克,饲料报酬由3.5:1提高到2.95:1,胴体瘦肉率由40%提高到63%.但在品种间的杂交生产中还存在着杂交乱配、无序化生产的问题.同时,本地纯种猪的数量锐减.  相似文献   

13.
1猪品种选用的原则选用的品种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并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突出的生产性能,符合生产目的的需要。根据猪种类型特点,合理选用。引入猪种具有较高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但繁殖性能较低,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我国的地方良种,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低,胴体瘦肉率低,但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肉质好。培育品种则介于这两类品种之间。因此生产中多采用“土洋”结合的经济杂交方式,以引入品种作经济杂交的父本,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作母本,进行二元、三元杂交,有时也用培育品种作三元杂交的第一父本,例如用民猪…  相似文献   

14.
DLY猪育肥性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仁寿县大面积推广外引猪的三元杂交技术,对DLY猪肥育性能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DLY猪达100kg体重的日龄为182.2天,育肥期日增重703.1g,耗料指数2.95,胴体瘦肉率60.77%,比同等饲养条件下的大长本和长本猪,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枣庄黑盖猪生长和胴体品质性能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枣庄黑盖猪的性能特征,文章对其生长、胴体和肌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生长速度较慢(日增重471g),瘦肉率(50.17%)中等,但肉质好,肉色评分(3.50)、肌内脂肪(3.66%)和pH1(6.23)均较高,失水率(6.16%)和滴水损失(1.29%)较低。林下放养与舍饲饲养相比,林下放养的枣庄黑盖猪,其胴体性状方面有体长变长、背膘厚降低、后肢肌肉发达以及瘦肉率提高的趋势,而肌肉品质性状方面有肉色更鲜红、肉的保水性更好、肌内脂肪含量下降和剪切力上升的趋势,但2种饲养模式下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用48头平均体重约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高蛋白木薯饲料(0,20%,30%,40%)的4种日粮,进行为期81天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时,每重复组选1头体重相近的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高蛋白木薯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蛋白木薯饲料提高了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其中含30%高蛋白木薯饲料日粮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I、组(20%)和Ⅲ组(40%)高8.05%(P<0.05)、4.72%(P>0.05)和4.86%(P>0.05),耗料增重比分别比对照组I、组和Ⅲ组低5.04%、2.88%和3.96%;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含量对生长猪屠宰率、胴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猪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的比例以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潘祖荫 《猪业科学》2014,(10):126-128
为了解苏太猪、野猪×苏太杂交猪的生产性能,对二者的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苏太猪平均日增重591.50±5.71 g;料重比3.30∶1;日采食量1.95 kg;胴体重(64.96±4.20)kg;屠宰率(71.8±3.79)%;胴体瘦肉率(57.85±1.66)%;背膘厚度(2.25±0.08)cm;野猪×苏太平均日增重(481.33±5.13)g;饲料利用率3.97∶1;日采食量1.91 kg;胴体重(51.87±5.12)kg;屠宰率(68.2±4.56)%;胴体瘦肉率(50.23±7.34)%;背膘厚度(2.91±0.12)cm。  相似文献   

18.
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试验选择16头沙子岭纯种仔猪,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营养水平对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平和高水平组日增重分别为411.38g、445.75g,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4.82∶1、4.48∶1;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6.60元、6.54元;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59%、40.82%,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地方猪种比较,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屠宰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背膘较薄、瘦肉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含瘦肉率高的种猪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与猪种来源,杂交方式,饲料品质,饲养方法,屠宰月龄等都有很大关系。关于饲养什么猪种,采用什么杂交方式,对提高胴体瘦肉率最有利?许多养猪工作者很难回答,因为同一个品种内好猪和差猪的生产性能相差很大,所以必须比较各个品种平均生产能力,才能说明各自的特点。按我区引入的五个瘦肉型猪种,生产性能都是可以的。如中约克产仔多,较易饲养,肉质也好,一般饲养水平较低,农村比较欢迎;长白、大约克产仔多,增重快,饲料利用率好,与本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择16头沙子岭纯种仔猪,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营养水平对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平和高水平组日增重分别为411.38 g、 445.75 g,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4.82∶1、 4.48∶1;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6.60元、 6.54元;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59%、 40.82%,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地方猪种比较,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屠宰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背膘较薄、瘦肉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