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钾方式对高产春玉米氮、钾素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27玉米为供试品种,在2个施钾水平(150、300 kg/hm2K2O)下,研究施钾方式(一次性施入和钾肥后移)对高产春玉米氮、钾素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促进吐丝后植株氮的积累,钾肥后移处理吐丝后氮的积累量及氮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高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同一施钾水平下,吐丝前、吐丝后钾素养分吸收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钾肥后移处理低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且后移量越多,差异越明显,钾素养分吸收量在吐丝后差异较大,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在吐丝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滴灌条件下不同施钾量对春玉米钾素运转效率、产量及钾素利用率的影响,以天赐1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不同梯度施钾量处理:K0(0 kg/hm2)、K1(60 kg/hm2)、K2(120 kg/hm2)、K3(180 kg/hm2)、K4(240 kg/hm2)、K5(300 kg/hm2)。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和钾素积累,提高作物对钾素的吸收和转运能力,提高植株养分的转运效率,K3处理叶、茎的转运效率和钾素贡献率最高,分别为37.96%、59.68%、18.35%、22.56%;施钾肥处理(K1—K5)2019年的玉米产量均高于不施钾肥(K0)处理,其中K3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5 883.35 kg/hm2,较K0处理增产24.01%;各处理在2019年、2020年的钾肥偏生产力均随着生育期推移呈显著性降低,而K3处理的钾肥农学效率均最高,分别为25.49、13.23 kg/kg。因此,当施钾量为18...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植株、不同器官钾素吸收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施07、51、502、25、300 kg/hm2钾肥。[结果]适量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当施钾225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5 531.0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24.73%;随生育时期的进展,春玉米钾素积累量前期缓慢增长,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钾素积累量下降;春玉米各器官钾素积累量变化有所不同,叶片、叶鞘和穗部均呈单峰曲线,而茎秆钾素吸收规律呈"N"形曲线。[结论]不同施钾量产量、植株钾素积累量和不同器官钾素积累量均表现为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②>处理①>对照(CK)。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钾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为探明长期施钾对大田玉米产量和耕层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在东北三省的代表性土壤上连续13年的定位施钾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东北3个定位试验点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长期施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辽宁13年间(1993~2005)施钾效应不稳定,吉林自第3年(1995年)开始施钾显著增产,黑龙江自定位开始施钾显著增产;辽、吉、黑3点长期施钾条件下作物产量13年平均分别增加9.9%~10.3%、12.6%~13.6%和17.5%~21.7%。辽宁、吉林两点施K2O 112.5 kg•ha-1时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处于较明显的亏缺状况,而施K2O 225.0 kg•ha-1时3个定位点钾素均有较多的盈余。长期施钾均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且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长期施钾对3个定位点缓效钾含量的影响有所不同。【结论】基于产量、效益和土壤钾素状况,3点的适宜钾(K2O)用量为112.5 kg•ha-1左右。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东部氮钾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氮钾养分互作效应对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钾互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N2K2处理(施300 kg/hm2N、200 kg/hm2K2O)产量最高,为12 044.8 kg/hm2;氮钾过量配施(N300 kg/hm2,K2O200 kg/hm2)并不能提高产量。N2K2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达301.8 kg/hm2,单施氮肥或钾肥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均明显低于氮钾互作,过量氮钾配施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呈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灌浆期是植株氮素积累量、吸收速率快速增长阶段,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以处理N2K2最高,为65.7 kg/hm2。氮钾配比施用对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吸收速率有积极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氮吸收效率、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需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8.
低钾胁迫对不同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个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在低钾和正常供钾处理下的钾素吸收和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条件下,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缓慢.但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量明显高于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玉米对钾告素的吸收和积累高峰在抽雄开花期,此时钾积累量为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2/3,但因品种类型和处理方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体内钾吸收和积累能力的差异显著,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的干物重增加相对稳定,在低钾胁迫下能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哈尔滨地区主栽品种先玉335号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氮钾配比确定氮钾在玉米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器官的积累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玉米叶茎氮钾积累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抽雄期达到最大;籽粒中氮钾逐渐增加,但钾素含量相对较低;处理A2B2(N 150 kg.hm-2+K2O100 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肥配施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产量及植株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肥施用量相同(P2O5200 kg/hm2)的条件下,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表现为NK;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植株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钾配施处理植株钾素积累量均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处理,其中氮钾配施量为N 300 kg/hm2、K2O 200 kg/hm2时植株钾素积累量最大,为372.4 kg/hm2;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提高植株生长前期钾素吸收速率和阶段积累量,并使生育后期阶段积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可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等因素,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在施P2O5200 kg/hm2条件下,施N 300 kg/hm2,配施K2O 20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钾吸收利用效率,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可达12.04 t/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高产春玉米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春玉米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从玉米品种、密度和肥料管理方面研究了3种模式(农户模式、优化模式、高产模式)对春玉米物质生产与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优化模式和高产模式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10.79%、27.62%,秃尖长度显著减少。3种模式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累积(DMA)以及生长率(CGR)规律依次为高产模式>优化模式>传统模式。[结论]优化品种、合理增密以及加强养分资源管理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钾水平下春大豆的氮积累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不同供钾水平下9个春大豆基因型的氮积累和利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理成熟期各器官的氮浓度和氮积累量皆以种子中最高,其次为叶片和茎秆。不同基因型间除叶片氮浓度外,其它器官的氮浓度和氮积累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钾水平下,种子的氮浓度以不施钾为高,而叶片、茎秆的氮浓度则以施钾为高,各器官的氮积累均以施钾为高。不同基因型间地上部生物量氮效率比和种子氮效率比的差异极显著,两个钾水平与不同基因型间种子氮效率比的互作也达极显著。氮利用指数以不施钾为高,不同基因型间达显著差异。本研究提出了在低钾条件下采用种子氮效率比作为筛选养分高效基因型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在施用氮磷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钾肥在灌浆前期降低了LAI、WUE、叶片水势、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但在灌浆后期提高了LAI、WUE、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合速率,且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这说明配施钾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可促进同化向籽粒的转移,使籽粒产量增加;但收获指数下降了3.2%.而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整个生育期的LAI、株高、SPAD、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WUE和水势除外)和产量,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与对照、钾肥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富含钾素的黄土塬区,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作用优于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川省凉山州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和云烟87对钾的吸收和积累特性,可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5和云烟87为材料进行土培盆栽试验,分析在不同施钾量下烤烟的生物量、含钾量及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探讨施钾量对烤烟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化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180 mg/kg时,在土壤供钾能力增强的同时导致大量的钾肥残留于土壤中,增加了经济投入。烟叶的生物量、含钾量和钾分配率在施钾0~180 mg/kg范围内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钾量超过180 mg/kg时,烟叶的含钾量增加缓慢,其生物量和钾分配率均降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烤烟的钾肥利用率先增加后降低,施钾180 mg/kg时钾肥利用率最高,特别是云烟85的钾肥利用率,在烟叶的3个成熟期分别是施钾90 mg/kg的2.5、4.9和3.2倍。[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施钾180 mg/kg能保证烟叶的含钾量,其产量、钾分配率和烤烟的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这是种植烤烟较理想的施钾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钾水平下转AtCIPK23基因烟草钾吸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砂培和水培的方法,以导入AtCIPK23基因的K326品种、未转化的K326以及常规品种NC89三个基因型烟草为材料,研究了转AtCIPK23基因烟草品系的干物质和钾积累特征,以及根系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供钾水平下,转AtCIPK23基因烟草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各器官钾含量高于未转化的K326和NC89,并且具有较强的根系活力。钾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转AtCIPK23基因烟草的米氏常数(KM)和最低浓度(Cmin)低于未转化的K326和NC89,而不同基因型烟草间最大吸收效率(Vmax)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采用少、免耕技术,地表有覆盖物,肥料一般不能通过翻耕、旋耕等方式与土壤混合,传统施肥模式不适用于保护性耕作。为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施肥量不足、施肥模式单一、秸秆覆盖量少等问题,利用平衡施肥技术确定施肥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耕作方式,包括翻耕、留茬免耕、整秆覆盖免耕,副处理为施肥模式,P、K肥随播种一次完成,尿素追施,一次追施、二次追施为副处理,进行保护性耕作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目标产量实现与耕作覆盖方式、施肥模式有密切关系。耕作方式与施肥方法最优组合为—A3B2(整秆覆盖免耕2次追肥),经济效益最高,对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施肥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以高淀粉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穗位叶的蔗糖含量、光合速率以吐丝后7d最高,随灌浆进程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氮肥处理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对氮素反应不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与光合速率变化基本一致。春玉米吐丝后穗位叶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吐丝后28d活性最高(但各品种N0处理在吐丝后21d活性最高),35d以后迅速下降。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模式及追肥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春玉米为材料,在春玉米单作、春玉米大豆间作、春玉米油菜间作的基础上,于喇叭口期进行追肥处理,设置追肥100%、追肥50%、不追肥、追有机肥4个追肥水平,探究复合种植模式下化肥减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春玉米与大豆间作光合特性最高,与油菜间作略高于春玉米单作;(2)不同追肥水平下,春玉米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与追肥量正相关,追肥100%和追有机肥能使生育后期的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3)春玉米单作不追肥时产量最低,春玉米大豆间作追肥100%时产量达到最高,春玉米与大豆之间存在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素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子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在吐丝后不断增加。各品种总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四单19和丰禾10支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品种间以四单19表现最好。四单19直链淀粉含量以N200最高,丰禾10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子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在吐丝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