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云南省普洱市气候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可常年种植鲜食玉米,产出的鲜食玉米糖分充足,营养丰富,糯中带甜,适口性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随着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普洱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当地农户多选择鲜食玉米覆膜免耕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茬亩产鲜玉米1 000 kg,三茬3 000 kg,亩产值达1.05万元(按地边鲜玉米收购价3.5元/k计),除去种子、地膜、农药等亩成本投入1 710元(其中第1茬投入机耕150元/亩,地膜90元/亩,种子150元/亩,农药60元/亩,化肥280元/亩,合计730元;第2、3茬玉米无需投入机耕、地膜等费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受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影响,陕西省扶风县冬小麦+夏玉米1年2熟种植面积越来越小,小麦收获后季节性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科学统筹种植制度,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研究推广冬小麦+青皮萝卜粮菜轮作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在扶风县推广面积3 000多亩。应用该模式,第1茬小麦平均亩产560 kg、亩收入1 510元、亩纯收入590元,第2茬青皮萝卜平均亩产3 830 kg、亩收入4 210元、亩纯收入2 260元,两茬合计亩收入5 720元、亩纯收入2 850元,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既保证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出率,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杜绝了焚烧麦茬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除采收萝卜需较多人工外,其他种植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非常适合规模化大面积发展,并为探索传统种植业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唐山市韩城镇农户实践总结出了粮菜连作三种三熟种植模式。该模式第1茬双膜覆盖种植糯玉米,亩收入3 000元左右;第2茬种植菜花,亩产3 500 kg左右,收入3 500元;第3茬种植菠菜,亩产2 500 kg左右,收入2 500元。三茬累计收入9 000元,而且玉米可以吸收土壤里积盐,避免了土壤  相似文献   

4.
近2年,我们在地处晋西北高寒区的偏关县推广地膜覆盖糯玉米套种马铃薯复播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亩玉米鲜穗收入650元;亩产马铃薯2110kg,收入1688元;白萝卜亩产4040kg,收入1616元。两茬总收入3954元,纯收入3600元。1种植模式130cm一带,玉米种植于70cm宽  相似文献   

5.
正草莓套夹种春、秋玉米三茬三熟高效栽培模式,近几年在苏州地区设施栽培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模式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草莓产量1000千克,产值12000元,成本5100元,纯收入6900元;春玉米产量800千克,产值4000元,成本1200元,纯收入2800元;秋玉米产量600千克,产值3000元,成本1000元,纯收入2000元。全年每667平方米产值19000元,纯收入可超万元。一、茬口安排草莓于3~4月移植母株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2月至翌年4月收获;春  相似文献   

6.
于维江 《现代农业》2012,(11):14-15
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水浇地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今年,在朝阳县根德营子乡南洼村10户连片土地安排13亩马铃薯、豆角两茬高效栽培示范田。上茬马铃薯平均亩产3517千克,亩产值5627元,下茬豆角亩产2355千克,亩产值7065元,两茬亩产值12692元,扣除生产成本1050元,两茬亩纯收入11642元,是种植玉米的8.7倍。主要  相似文献   

7.
鲜食玉米作为特色农产品在北京市顺义区已经种植了十几年.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2007年全区达到2万亩,从中受益的农户也屡见不鲜。如:木林镇西沿头村甘立新。2007年4月初,地膜覆盖种植60亩京科糯2000,6月中旬收获,平均亩产鲜穗1000千克,每千克售价1元,每亩产值1000元。扣除成本350元,每亩纯收入650元。杨镇辛庄户村孙柏林,2007年6月底,在上茬小黑麦收获后种植60亩京科糯2000,  相似文献   

8.
<正>滦县小马庄镇许河槽村农民,经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上茬地膜土豆、下茬鲜食玉米两种两收高效种植模式,其中上茬地膜土豆平均亩产达到3500kg,成品率达到85%以上,亩产值3000多元,亩利润1500多元。下茬鲜食玉米亩产3000多棒,产值2100~2500元,亩利润1500元。全年上、下两茬获得平均亩利润3000多元。1地膜土豆栽培技术1.1整地。年前11月份浇足底墒水,每亩  相似文献   

9.
1984年,我们在黑山县罗屯乡张户村开始利用春麦下茬地栽植菜花试验。该村土质为沙壤土,保肥、保水差。年平均气温7.9℃,年降雨量530毫米左右,无霜期143~145天,全年≥10℃积温为3365℃。经过两年试验,春麦下茬栽植菜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1984年试种菜花,平均亩产达2120.8公斤,亩收入1187.60元,麦菜两茬纯收入比一亩地的玉米、高粱纯收入增加1136.81元;1985年,春麦下茬栽植菜花20亩,平均亩产1750公斤,亩收入1050元,麦菜两茬的纯收入比一亩地的玉米、高粱纯收入增加995.25元。  相似文献   

10.
地膜西瓜套种春玉米是武强县刘南召什村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项菜粮立体种植模式,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亩纯收入3250元左右:1亩西瓜毛收入3000多元,扣除水、膜、种子、化肥350元左右的投资,亩纯收入2650元左右:玉米亩产量500kg左右,毛收入750元左右,扣除种子、化肥150元左右投资,亩纯收入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旱地种植有机高梁亩产327.8公斤,亩纯收入为1739.1元,比种植玉米亩产553.4公斤,亩纯收入为702.09元,旱地种植高梁亩增加纯收入1037.09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红叶 《农家致富》2009,(17):33-33
该模式亩产荷兰豆鲜荚900公斤,玉米鲜穗800公斤.大白菜4000~4500公斤.三茬累计亩产值10000元左右,亩纯收入7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大蒜与棉花间作模式目前应用的最为普遍,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比单纯种植一茬棉花收入提高40%。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农技站针对种植单茬玉米效益低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年种一茬春玉米改为上茬种植豌豆下茬种植甜玉米成功模式.上茬豌豆平均亩产250kg,获利500元;下茬甜玉米平均亩产750 kg(青棒),获利750元,年纯收入700~8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滦县农业局技术站、种子公司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实际,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2001年推广上茬小麦、下茬覆膜花生的栽培模式,成功解决了后期温度低、影响果实饱满度的问题.2000年在本县马庄子乡后张碑村地块调查,此模式亩(1亩=667平方米)收小麦425公斤、花生256公斤,比小麦--玉米模式多收112元,增加纯收入82元.2001年推广该种植模式5000亩.具体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6.
依安县总耕地面积401万亩,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2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7.8%。玉米已成为依安县的主导产业。 一、选茬整地 1、选茬。最好选用未使用影响玉米生长的高残留除草剂大豆茬、马铃薯茬。其次是肥沃的玉米茬。最好不选用连作三年以上的玉米茬。另外,选择高粱茬、甜菜茬、向日葵茬等茬口种植玉米,由于消耗地力较大,需增加施肥量。  相似文献   

17.
“半亩温室大棚栽种香菇,一年纯收入达4万元,是种玉米收入的100多倍,”哈尔滨市卫星村民蔺克锐一边摘蘑菇一边高兴地说。现在,卫星农村已有50多户农民栽种食用菌,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嘉祥县鸿运富民托管农业合作社采用上茬马铃薯,下茬玉米套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每667平方米(1亩)纯收入8000~10000元。现将该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品种。马铃薯选用适合嘉祥县种植的早熟、丰产、商品性好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荷兰7号、荷兰15号、早大白等。玉米选用郑单958、鲁单818、鲁单9066、登海605等品种。2.切块催芽。播种前,将马铃薯种切块,每种块至少有1芽眼。每千克切  相似文献   

19.
大厂县邵府乡岗子电村农民张庆龙在县乡农业技术人员的宣传指导下,打破传统种植形式,一改过去传统做法,引种了夏播大豆新品种“长岭88A”。该户7商耕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一直延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即上茬小麦、下茬玉米。由于该模式效益低,今年夏季该户大胆尝试上茬麦、下茬豆高效模式,全年粮食预计总收入10342.5元,扣除成本2912元,纯收入7430.5元。去年上茬小麦,下茬玉米种植模式,年均收入5932.5元,扣除成本2618元,年纯收3314.5元,二者相比年增纯收入4116元,总结该户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正> 滦县农业局技术站、种子公司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实际,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2001年推广上茬小麦、下茬覆膜花生的栽培模式,成功解决了后期温度低、影响果实饱满度的问题。2000年在本县马庄子乡后张碑村地块调查,此模式亩(1亩=667平_方米)收小麦425公斤、花生256公斤,比小麦——玉米模式多收112元,增加纯收入82元。2001年推广该种植模式5000亩。具体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