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对青海省久治县境内灰尾兔的肺脏采得的原圆科线虫进行了研究,与原圆亚科的原圆属和刺尾属的特征均有显著不同,拟定名为不等刺新属(Imparispiculus,gen.nov.),该属模式种为久治不等刺线虫新种(Imparispiculus jiuzhiensis sp.nov.)。二、本新属的特征为虫体细长,角皮无横纹,头端有6个乳突,口周围有3个唇,食道长柱形,后端稍膨大,神经环在食道中部稍前方,颈乳突小,位于食道末端附近,排泄孔在食道膨大部。雄虫交合伞分为2叶,在中后侧肋和两腹肋之间有缺刻,背肋圆形,有一有柄乳突和5个无柄乳突,交合刺不等长,左枝平均长0.483mm,短于0.5mm,右枝长0.943mm,超过0.9mm,两交合刺形状略有不同,右枝比左枝栉状横纹宽,末端透明膜也长,引带由头、体、脚组成,引带脚边缘光滑,副引带由基板、两侧板和两腹板组成,形成弓形。雌虫尾端圆锥形,阴门在肛门前不远处,阴道短,前阴道发达,卵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采自广东省龙门县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和广东省广州市的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消化道线虫的分类学地位,使用数码显微镜对线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描述.该线虫的形态特征为细小乳白色线虫,具头泡.体表具细小横纹,有两个侧翼.腹面和背面各有3条从头泡一直延伸的尾端...  相似文献   

5.
1.本文报导了新疆和田地区牦牛小肠内的一种古柏属线虫,定名为黑山古柏线虫(新种)Cooperia hranktahensis nov.sp.2.新种雄虫的特征为背叶短小,共缺口深。背肋干短,侧枝在背肋分枝的下方((3/5)—(2/3)处)发出。交合刺长0.234—0.252毫米,自共中部稍下方分出大小2枝。3.与新种较近似的种有 C.zurnabada 和 C.mcmasterl。本文作了讨论和比较,指出了文献中关于 C.zurnabada 背肋分枝情况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6.
1.本文报告了寄生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区绵羊的一新种奥斯特线虫,定名为念青唐古拉奥斯特线虫 O.nianqingtanggulaensis n.sp.2.新种以下列两个主要特点区别于所有的奥斯特线虫:(1)交合伞的背肋背叶极短,背肋全长只0.057—0.072毫米;(2)交合刺在其全长的中央稍后方分为三枝,外腹侧枝最长,末端钝而弯曲,背侧枝稍短,但颇粗大,略呈圆锥形,内腹侧枝呈细长刺状。  相似文献   

7.
贵州首次发现五种绵羊斯氏线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间,我们在织金县开展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工作中,在山羊、水牛、马、鸡体内收集许多虫体标本,经乳酸酚透明、盐酸洋红染色、显微镜下逐条形态学鉴定,发现绵羊斯氏线虫、奥普双冠线虫、强状棘口吸虫、小盅同盘吸虫、徐氏巨咽吸虫五种虫体在我省从未见有报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选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1,0.2,0.3mg/kg剂量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剂7.5,15,22.5mg/kg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驱虫试验,分别于给药后7d、14d检查效果。结果:伊维菌素组第7d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9.10%,99.18%和99.21%。14d分别为97.18%,98.91%,99.21%;肺线虫幼虫7d无明显变化,14d减少率分别为96.59%,96.51%,97.37%。左旋咪唑组第7d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67.79%,93.17%和95.52%,14d分别为54.68%,83.62%,84.30%;对肺线虫第7d幼虫减少率分别为62.76%,58.13%和45.74%,14d分别为0、72.76%,83.72%。试验表明伊维菌素注射液驱虫效果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片剂。  相似文献   

9.
10.
<正>选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按0.1、0.2、0.3mg/kg剂量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剂7.5、15、22.5mg/kg剂量对放牧绵羊进行驱虫试验,分别于给药后7d、14d检查效果。结果:伊维菌  相似文献   

11.
一、在甘肃省玛曲县欧拉绵羊和夏河县与碌曲县藏羊真胃内发现的马歇尔线虫中,除蒙古马歇尔线虫外,还有一个新种Marshallagia grossospiculum n.sp.(Nematoda:Trichostr-ongylidae)。其后作者又在当地采集了多量马歇尔属线虫的雌虫,取其虫卵,培养为第三期幼虫,在北京给一只绵羊进行了人工感染,并再次获得新种雄虫一条,因而确认为马歇尔线虫属的一个新种。 二、新种雄虫体长12-16.8mm,交合刺粗状,长0.29-0.35mm。在这端1/3处左右分为三支,外腹支最长,末端弯向内侧,其腹面观呈匙形,外包泡状膜;内腹支似棒,末端有一小突起,背支粗壮,末端膨大,形成一犁铧形构造。无引器。 未能分离出雌虫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六十年代曾在西藏高寒山区捕获田鼠(Microtus sp.)计27只,经剖检于7只田鹿的盲肠中,共检获线虫标本28条,按常规处理后,以5%福尔马林液固定保存,现经形态学分析研究,发现4只田鼠中的8条线虫标本,系隶属线虫纲(Nematoda)、尖尾科(Oxyuridae)、真殖属(Eugenuris)中的一个新种,定名为西藏真殖线虫新种(Eugenuris xizangensis sp.nov.)。本新种在同属中主要区别要点在于:1.口腔分层明显,似2个花钵套接,口内腔呈梯形;2.头端侧翼膜于食道前半部的体表形成一颈泡;3.体前1/5范围之体表有数圈角质环纹;4.泄殖孔周围共为5对乳突,呈前后重叠,左右对称分别排列于孔前3对及孔后2对。现描记于后,全文计量单位为mm.(图1~7)。  相似文献   

13.
14.
虫必清是阿维菌素的商品名,是目前国内外高效、新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之一,该药对马、牛、羊、兔及家禽的内外寄生虫均有极强的驱杀作用。该药结构上属大环内酯类,其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目前,黑龙江省绵羊驱虫药物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这些药物使用时间已较长,为了调查这些药物的抗寄生虫效果,并了解虫必清的抗寄生虫作用,在北安市对3种药物对绵羊消化道线虫驱虫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敌百虫,四咪唑,丙硫咪唑,虫克星4种药物分别对40只绵羊进行了驱虫对比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虫克星驱虫前,后每克粪便虫卵数(ep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敌百虫组,四咪唑组驱虫后epg与虫克星组驱虫后epg相比差异也极显著(P〈0.01),虫克星组驱虫卵转阴率为90%,虫卵减少率为97.2%,表明虫克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抗寄生虫药。而敌百虫,四咪唑,丙硫咪唑的驱虫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多拉菌素等三种驱虫药物对绵羊胃肠道线虫进行驱除。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对绵羊胃肠道线虫均有明显效果,平均驱虫率依次为多拉菌素组(98.7%)〉伊维菌素组(94.3%)〉丙硫苯咪唑组(82%)。比较后确定适合我市推广的新型驱虫药物为多拉菌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准确稳定的绵羊消化道线虫幼虫活力检测方法,试验采用亚甲基蓝(C_(16)H_(18)ClSN_3,MB)、台盼蓝(C_(34)H_(24)N_6Na_4O_(14)S_4,TB)、龙胆紫(C_(25)H_(30)ClN_3,GV)三种不同性质的鉴别染色剂对在含有0μg/mL、0.1μg/mL、0.2μg/mL、0.3μg/mL丙硫咪唑培养液中培养12 h的幼虫进行鉴别染色,观察和记录亚甲基蓝、台盼蓝、龙胆紫对低活力幼虫、死亡幼虫和高活力幼虫的染色结果,并对比分析染色区别。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后的低活力或死亡幼虫呈淡蓝色或蓝色,高活力幼虫为无色,且随着丙硫咪唑浓度的升高幼虫染色率也随之升高,分别为1.14%、15.74%、33.99%、44.69%;而用台盼蓝、龙胆紫染色后不同活力幼虫无明显区别。说明可以根据亚甲基蓝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直观鉴别体外培养的消化道线虫幼虫活力,有效避免了如主观判断差异、结果不稳定、判断过程复杂等弊端,有望将其用于线虫耐药性检测,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坝上高原地区完全放牧条件下的绵羊消化道线虫优势虫种(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和食道口线虫)季节动态:幼虫的感染强度在温暖的4~9月最低,而寒冷的10~3月较高;成虫的感染强度在6~9(或8)月最低。血矛线虫4~6月和9月~次年1月感染强度较高,羊仰口线虫除6~8月外其余各月份感染强度较高。食道口线虫4~6月为感染强度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的形态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加以讨论和比较。新种虫体短小,雄虫体长9.85~14.63毫米,平均12.29毫米。雌虫体长14.26~18.04毫米,平均16.13毫米;口囊的深度明显大于其宽度,呈长椭圆形而不呈球形;头泡不膨大,有明显的颈沟;雄虫导刺带椭圆形。这些特征足以与绵羊夏伯特线虫、瑞氏夏伯特线虫以及叶氏夏伯特线虫区别开来。 文内对绵羊夏伯特线虫有无颈沟和头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78年5月,笔者等在进行陕西省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时,从耀县三头黄牛的大肠采得复伯特线虫雌、雄成虫各三条。该虫体较小,虫体在口囊部不膨大,但在前端腹侧有明显的颈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1979年4月,笔者又从该县两头黄牛的大肠采到4条雄性和2条雌性夏伯特线虫,其形态特征和前者完全一样,经过详细观察比较,我们确定这种夏伯特线虫为一新种,并命名为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Chabertia shaan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20.
毛尾线虫是引起黑山羊感染的主要寄生虫,为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黑山羊毛尾线虫感染情况,文章对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黑山羊体内若干种毛尾线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黑山羊体内存在5种毛尾线虫,并检获5条交合刺鞘发育不完全的毛尾属线虫雄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黑山羊毛尾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