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养分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末期N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以不施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表现出不同肥料施肥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雷竹林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能,选用碱性的肥料原料,研究配制了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料。土壤酸化的雷竹林施用该肥料后,自然出笋林和覆盖出笋林的土壤pH值分别平均增加0.53和0.18;有机质分别提高9.76%和7.69%;土壤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专用配方肥的施肥量较常规肥料减少42%以上,但产笋量平均增加10%以上,笋品质明显提升。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可以起到一肥多效的效果,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雷竹林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给油橄榄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阿贝基娜为试材,通过对低效园与高产园土壤养分的调查、油橄榄叶片中各营养元素的检测,找出了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再选择生长势弱且挂果较少的样树,对其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进行施肥试验,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橄榄树势、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结果】养分调查中,低效园与高产园的效益差别受到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高产园区油橄榄叶片中N、P、K、Ca、Zn、Fe的含量均高于低效园的;其中,N含量未达到国外标准,P、K含量符合国外标准,而Ca、Zn、Fe含量均高于国外标准。施肥试验中,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促进了油橄榄的树高生长;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4%、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增加油橄榄叶片长度和百叶质量;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显著提高油橄榄坐果率,总体效果随水溶肥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结论】Ca、Zn、Fe这3种微量元素均非金堂地区油橄榄生长及产量增加的关键营养元素,而N、P、K这3种大量元素特别是N元素才是限制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施用有机肥加水溶肥有利于油橄榄树体、叶片、果实的生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油茶配方肥中氮素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流失率的有效途径,以油茶配方肥、掺混肥和尿素这3种肥料为试验材料,对幼龄油茶进行了盆栽埋袋释放试验,并测定了氮素的累积释放率和总养分损失率。结果表明:简单添加有机质和辅助物料,并不能起到减缓氮素养分释放速率的作用,而经过成粒工艺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素养分的释放速率,从而减少氮素养分的流失率;在肥料埋袋处理的28天时间里,油茶配方肥中的氮素流失率比掺混肥和尿素分别减少20.45%和20.62%。  相似文献   

5.
桉树幼林施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3年,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卜里坪村林场,对桉树幼林地进行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剂量的肥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N2K肥对桉树幼林生长不利,产生负面作用;P2K2,N2P1,P2肥对按树生长有较好的肥效;N1P2K1混合施用肥效最佳,树高达4.73 m,比对照的增加132%,胸径4.50 cm,比对照的增加133%,差异达显著水平.肥料最佳配比剂量为每株尿素65 g,过磷酸钙430 g,氯化钾25 g.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措施对西南桦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林地采取施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连续2次施用不同肥料(CK、N、P、K、NP、NK、KP、NPK)对西南桦幼林期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对西南桦幼林(3年生)径、高、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效果作比较,施NP肥的效果最好,其西南桦幼林材积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7.8%~138.9%;其次是施NPK处理,其幼林材积比施NP处理低15.1%,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0.4%~102.8%;再次是施NK处理,其生长量比施NP和施NPK处理低14.2%~23.1%,比其余5种施肥处理高1.7%~83.7%,施N与施NK处理的生长差异小,两者差异仅1.7%;生长最差是施KP处理,其生长量比不施肥的CK处理低7.2%,CK比施P处理低11.1%,施P处理又比施K处理低14.7%。由此得出,西南桦幼林林地以施用NP复合肥为好,两者采取1?1的比例比较恰当;用常用的NPK复合肥和N肥也能起到较好的结果。但忌K肥与P肥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7,(2):5-6
硝基复肥是以硝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肥原料,对肥料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的N P2O5 K2O≥40%的高浓度复合肥料,在生产硝基复肥的原料中,硝铵含氮量高、来源广、易得价廉.我国磷矿资源丰富,原料磷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原料钾国际市场供应充足,而且进口不受配额限制.因此化肥企业完全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生产硝基复肥.  相似文献   

8.
林业施肥的特点及配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施肥已得到了广大林业工作者的认同,配制出合理适用的林业专用肥是解决当前林业施肥盲目性的关键所在。提出林业配肥应考虑不同土壤、不同树种及树种不同生理期等诸多因素,采用多营养元素合理配制。列举了N、P、K常见肥料的一般性质,指出肥料配制混合中应注意的问题。认为采用有机—无机互混肥作为林业用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不同肥料对覆盖早竹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传统肥料和生物炭肥料对覆盖早竹林竹笋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为覆盖竹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覆盖过程中施用复合肥和生物炭肥的竹笋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没施肥)(P0.05),尤其是前期的竹笋产量。各处理间竹笋的全N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的全K含量要显著高于两种肥料处理。两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生物炭肥料N、P和K的农学利用率的农学利用率分别是复合肥的2.1倍、4.9倍和3.7倍。竹笋中检出的氨基酸达17种,其中包括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施用复合肥后竹笋中氨基酸总量与对照接近,而施用生物炭肥料后竹笋的氨基酸总量提高了20.2%。但竹笋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施肥后竹笋的脯氨酸含量提高近10倍,这可能同大量施肥造成的土壤环境胁迫有关。研究得到,生物炭肥在减少肥料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可减少大量施肥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
选用广西马尾松龄施肥材料(连续观测13年),根据国际《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三要素中,以N、P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较大。⑴总的来说P增加木材密度和干缩率,N肥降低木材密度木材干缩率。N、P肥降低木材差异干缩。施K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⑵N、P、K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及其变化程度,与肥种、施肥量、树干部位、木纹方向、气干或全干状态有关。施P肥木材密度具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树干下部基本密度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N、K肥对木材密度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P肥使木材干缩率增加,P肥主要增加的是全干干缩率和径向气干干缩率,特别是树干下部径向气干干缩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K肥对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⑶为了保证木材质量,对于纤维用材林,主要施P肥;对于结构用材林,可施P肥,适当考虑N肥、K肥施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3种处理温度(CK、T1、T2),全天平均温度分别为31℃、38℃和46℃,最高温度分别为35℃、44℃和54℃。T1处理希蒙得木的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表现出光合"午休"现象;T2处理的Pn日变化从8:00到10:00持续下降,10:00时Pn为-1.87μmol CO2.m-2.s-1,从10:00到18:00,Pn基本没有变化。不同温度处理希蒙得木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CK处理的Pn是T2处理的2.26倍,T1处理的Pn是T2处理的1.41倍;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希蒙得木的Tr不断下降,CK处理下希蒙得木日平均Tr为T2的3.66倍,表明希蒙得木是一种比较耐热的植物。希蒙得木LSP和LCP降低,是其适应高温逆境的一种重要形式。3种温度处理下希蒙得木光能利用效率(SUE)表现为CK和T1处理的SUE在10:00最高;T2处理的以8:00最高,其余均为负值。从全天来看,CK、T1、T2处理的SUE平均为7.06%、5.13%、0.41%。  相似文献   

12.
竹林专用矿渣肥对毛竹发笋成竹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是一种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竹种,在生产经营中,肥培管理已成为提高毛竹林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1-3]。近年来,测土施肥、配方施肥、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8],但是所应用的肥料种类主要为速效化肥,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9],因此,研制养分利用率高、环境负荷轻的新型肥料对竹林健康经营有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综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1- 2 0 0 2年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施肥时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肥对马尾松的造林成活率影响十分明显 ,方差分析显示 ,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 ,经多重比较 ,施NP、PK、NPK等复混肥做基肥的处理 ,其造林成活率都很低 ,与CK比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对试验林进行连续 12a的生长量观测 ,从其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 ,施肥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 ,初期肥效优的处理能连续保持其优势 ,反之亦然。对两试验第 11年生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除不同时间施肥试验处理之间的蓄积量达到显著差异外 ,其余项目差异都不显著 ,但对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在配比试验中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最好的处理为P2 (P2 O5用量 10 0kg·hm- 2 ) ,其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 3 75 %、14 17%、33 6 0 % ;在不同时间施肥试验中以Pe处理为最优 ,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与CK比分别增加了3 98%、2 7.5 7%、4 5 .76 % ,多重比较还表明 :Pe处理的蓄积量与CK比达到了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圃地育苗嫁接方法作对照,对红松容器苗嫁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松容器苗的嫁接可使新梢生长量提高16.5%,新梢粗度提高15.1%,冠幅提高4.4%,侧根条数增加71.7%,嫁接成活率提高7.2个百分点,Ⅰ级苗率提高21.7个百分点,间接提高上山造林成活率12.5个百分点。红松容器苗可为红松嫁接提供优质砧木,并能显著提高嫁接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复混肥对湿地松中龄林的施肥效应,以8年生湿地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施用2种普通复混肥和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为施肥处理,各处理的施肥量均为700 g·株-1;同时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施肥3年后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较对照增长3.1%、4.7%、10.0%;施肥3年后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处理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与2种普通复混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均有显著差异;施用有长效作用并具针对性的松树专用复混肥能获得较高的木材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将磷肥、尿素和桉树专用肥3种肥料分为3个水平,对4个不同初植密度广林9号桉树幼林进行施肥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初植密度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显著,桉树专用肥的影响极显著,尿素影响显著,磷肥影响不显著,其中尿素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存在抑制作用;桉树专用肥随施用量的增加对苗木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初植密度的1年生广林9号桉幼林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下主要草本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取样及室内控制环境燃烧试验,测定了42种主要草本可燃物燃烧过程中释放的CO2、CO、CxHy、NO、SO2的气体含量,计算了不同可燃物的排放因子及气体释放量。烟气分析结果表明:CO2、CO、CxHy、NO、SO2等5种气体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930 1、0.459 9、0.013 9、0.008 7和0.022 7;试样燃烧过程中释放的5种气体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 113.46、174.73、5.26、3.29和8.60 mg.g-1。CO2的排放因子和释放量均显著大于其他4种气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科内的草本植物具有相似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9.
Two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ate of release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from wood and peat ash fertilizers in forest soil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ash particle residues were extracted from peat and mineral soils 3 and 5 years after spreading and analysed for changes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s. Dissolution of different ash fertilizer products was also estimated by measuring the changes over time in the recovery of added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of two peat soi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tassium (K), sodium (Na), boron and sulfur are easily released from wood ash, whereas heavy metals are highly insoluble in all types of ash fertilizer products. Granulated ash fertilizers were less soluble than powdered fertilizers and the products stabilized by self-hardening. Minor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ash fertilizer dissolution between peat and mineral soils and soils of different fertility.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ood and peat ash concerning their dissolution was the low solubility of K and Na in peat ash. Given the very slow dissolution of ash fertilizers, long-term studie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fully the effect of ash fertilization on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cycling in fores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一氧化氮(NO)在打破百合鳞茎休眠中的作用,用硝普钠(SNP)处理休眠的"哥德琳娜"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Gondelina')鳞茎后,在25 ℃下进行培养,观测其萌发生长和测定不同解除休眠生长时期GA(赤霉素)、IAA(吲哚乙酸)、ZR(玉米素核苷)、ABA(脱落酸)4种内源激素的质量摩尔浓度变化.结果表明,NO能够促进"哥德琳娜"百合鳞茎休眠的解除,随处理体积摩尔浓度的增加,鳞茎发芽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10 mmol/L SNP体积摩尔浓度浸泡处理对休眠"哥德琳娜"百合鳞茎的解除效果最好,发芽率达58.2%,比对照增大37.9个百分点,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鳞茎质量和根生长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10 mmol/L SNP体积摩尔浓度浸泡处理下增加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大41.74%和102.03%,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用10 mmol/L SNP体积摩尔浓度浸泡处理下,鳞茎内源激素GA、IAA和ZR质量摩尔浓度随处理天数增加呈增大趋势,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ABA质量摩尔浓度随处理天数增加呈减小趋势,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NO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快速生成,加速"哥德琳娜"百合鳞茎休眠解除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