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柏是一个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但是由于干旱缺水成活率不高。在盐湖区解州林场进行了侧柏造林后薄膜覆盖试验,证明侧柏荒山造林后利用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34%。  相似文献   

2.
<正>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是优良的常绿造林树种,耐干旱瘠薄。但在沙区,其栽植技术难度大,成活率不高。为了提高沙区侧柏造林成活率,我们在河南省愿阳县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了一套沙质平原地区提高侧柏成活率的适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叶树新造幼林风干问题,用侧柏苗进行了“雨、秋季适当深栽,培土埋苗,翌春及时刨土透气”的抗风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抗风干措施造林成活率达93.66%,比常规造林成活率提高5.87个百分点,保存率达90.15%,比常规造林提高37.36个百分点;用侧柏、油松苗进行抗风干示范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3.23%和95.34%,保存率分别为88.08%和91.25%;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侧柏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是北方常用的生态防护林优良树种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立地条件较差地区的造林用苗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侧柏容器苗广泛推广使用。文章总结了侧柏容器育苗以及抗旱造林技术,旨在为侧柏育苗和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侧柏是柏科侧柏属乔木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侧柏属温带树种,对大陆性气候适应性强,在干旱地区能顺利生长,既喜温暖湿润,又耐干燥寒冷。侧柏是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所以陕西特别是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地区把侧柏列为首选造林树种。针对侧柏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周至县苗农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培育出大批侧柏营养钵苗,应用于造林工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侧柏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朝阳地区石质山地夏季大苗造林灌草覆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朝阳地区薄层土石质山地,在遭受百年不遇大旱的2009年,开展夏季栽植7年生侧柏和5年生油松大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草覆盖技术的试验区与对照区比较,侧柏和油松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61%~72%;对照区成活率和保存率为36%~11%,需重新造林。试验区灌草覆盖层下形成的绿肥对新植幼树生长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侧柏营养钵育苗造林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新的造林技术措施。过去,侧柏造林是采用裸根造林法,成活率受得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太行山区,立地条件差的石灰质低山丘陵区,气候冬春干旱多风;雨季,伏旱严重,侧柏裸根造林,要想成功,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整地、适时造林和应用新技术等措施,选择耐旱性较强的侧柏、刺槐、苦楝在铜山县石灰岩山地造林,并分析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0%以上,苦楝成活率偏低,仅59.1%;3个树种中刺槐的生长量最大,其次是苦楝,侧柏生长最慢;3个树种雨季造林与春季造林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侧柏(Platycladcus Drientalis Fra-nce)是石灰岩地区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培育壮苗,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但在水源、土壤等条件较差的地方,很难育出大批高质量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一般在50%以下。1988年我们采用就近育苗造林,成活率达89.0%。因此,必须在离造林地较近的地方育苗,随起苗,随造林。几年来在干旱地区进行了侧柏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河南省辉县市宋庄村林业试验站苗圃。年均气温14℃,降水量640.4毫米,蒸发量1743毫米,是降水量的2.7倍。春旱多风,冬寒少雨雪。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济源市山区荒山造林中侧柏无纺布容器移植苗木的应用,总结了侧柏无纺布移植苗木从苗木培育到苗木移植,荒山造林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探索了提高侧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保水剂在西北干旱地区侧柏造林中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状保水剂类型保水效果好,成活率较未施保水剂的对照处理有大幅提高,穴施处理的增幅在52.27%~70.45%,蘸根处理的增幅在25%~47.73%,建议在造林当年使用保水剂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后期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2.
侧柏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侧柏的绿化、生态景观功能,对侧柏造林技术措施和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侧柏荒山造林、科学合理地调整和抚育林分结构、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城乡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其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耐瘠薄、成活率高的优点,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荒山绿化进程。经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选用2年生营养杯苗,穴状整地规格为30cm×30cm×30cm,雨季造林,其成活率提高30%,造林成本降低60%。  相似文献   

14.
阳泉市林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采用2年生侧柏播种苗,装入塑料容器内,在圃地经过1年~2年的培养,即可带容器上山造林,显著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不受造林季节的限制,一年三季均可造林,只要栽植时做到随起苗随造林,不破坏容器,不损伤根系,就可以提高造林...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提高辽西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措施,在朝阳市开展了以山杏、侧柏、油松、火炬树4种常规造林树种,利用容器和覆膜处理进行保水抗旱对比试验,比较各树种在生长量、成活率和抗旱生理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杏、油松、侧柏和火炬树使用容器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大于未使用容器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山杏、侧柏、油松和火炬树的膜瓶处理中含量均最高,膜瓶和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瓶和膜的使用可以提高4种植物的抗旱保水能力;丙二醛含量在山杏和油松的膜瓶处理中为最低,瓶和膜瓶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瓶的处理比无瓶的处理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苗造林是加快荒山绿化步伐的有效途径。长治市城区在宜林荒山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营造1.50m高的侧柏大苗,探索出了提高大苗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侧柏耐干旱、耐贫瘠,是我国北方常用的生态防护树种之一.为提高困难立地条件侧柏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实际造林中常利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从种子采集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侧柏的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在造林时间、整地、栽植方式以及栽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侧柏造林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西部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辽西干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探索这一生态问题,进行了采取竹节壕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竹节壕整地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促进幼树生长具有显的作用,土壤含水量提高58.8%~64.3%,造林成活率可提高41.5%~45.9%,幼树高生长提高15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鄂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季节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鄂西北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可提高30%左右,差异显著;苗木高生长可提高1.6~6.0倍,地径生长变化不大;对于不同树种,中、晚秋造林成活率不同,针叶树种如湿地松、杉木等中、晚秋造林成活率变化不大,而阔叶树如刺槐、沙棘等晚秋造林成活率则明显高于中秋造林。因此,鄂西北地区造林应根据造林树种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造林时间,尤其是阔叶树种应在10月中旬造林效果最佳,针叶树种造林时间可以提前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王彩梅 《防护林科技》2004,(2):21-21,71
通过对山西吉县壶口林场马家岭作业点侧柏封土保护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侧柏封土栽植在6月中旬顺水平阶走势向同一方向弯曲30°左右(顺同一方活土稳固其根茎处,使其恢复直立状态,正常生长。启封成活率最高达94.6%;坡度对侧柏成活率无大的影响。侧柏封土保护抗旱造林,使得一次栽植成活率平均达向弯是为了启封方便),拿锹的人就可在附近挖些活为了对6月不同的启封时间侧柏成活率的状况进行92.3%,比未封栽植提高了2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