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绿道网络越大就越能充分发挥绿道的功能。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的绿道系统规划必须在大西安绿道网规划的指导下整体规划建设,使绿道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总结回顾国内外绿道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文中以织补与共生为规划理念对大西安绿道网规划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咸阳绿道系统规划,以期在推进大西安绿道网络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三大板块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游憩绿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城市游憩绿道的相关概念及功能,并以涪陵新区为例,提出了绿道网络的规划思路,阐述了具体的游憩型绿道网络规划、分级设计的设计策略,以期对城市绿道的路线规划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地城市的地貌特征、生态格局、交通结构等方面与平原城市有较大差异,对绿道规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不同需求。以泸州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为例,基于其山水风貌、慢行交通需求以及人文景观特色等要素,探讨了山地城市的绿道规划策略。将泸州中心城区绿道划分为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进行建设,优化生态格局,凸显山水风貌。通过优化快慢交通接驳、完善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引导居民绿色出行。串联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展现地域性历史文化特色。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实现绿道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与智慧体验,构筑智慧城市新生态。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绿道四大功能,即绿道的生态功能、绿道的游憩功能、绿道的社会文化功能、绿道的经济功能的研究进展。联系海南岛绿道建设实例,探讨了海南绿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供海南国际旅游岛绿道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然 《山东林业科技》2011,(6):108-110,107
在对绿道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功能。绿道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简述绿道理论的发展并将其与生态廊道进行对比辨析,提出了新时期绿道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绿道建设特点及近年来中国绿道实践中的问题,探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绿道建设的启示,对绿道在中国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绿道网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文章基于石河子市现状,分析其绿道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全域绿道网络,提升绿色空间赋能,加强社区绿道、商业区绿道、老旧城区绿道和公共绿道建设,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中国近年来在多个城市广泛开展了绿道系统建设,但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目前,中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较少考虑到与生态系统、文化、产业的结合。笔者以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绿道为例,分析阐述了后官湖绿道的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提升绿道文化品味、发展绿道产业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城乡绿道可以解决城乡空间连接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解决城乡人居环境问题的首要途径,此外绿道建设在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查理斯·萊拖的实践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绿道研究,围绕城乡绿道的功能,分别从城乡绿道在宏观生态系统连廊、中观绿色交通枢纽、微观休闲游憩绿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诠释了现代城乡绿道的功能内涵,以及在新型城镇化中城乡绿道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楠 《绿色科技》2013,(8):47-48
针对我国国情,对现有绿道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综述,强调了绿道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开君 《广东园林》2010,32(6):31-34
从城市绿道的概念、作用、研究概况和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绿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广州绿道建设的成果,展望我国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国情,对现有绿道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综述,强调了绿道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绿道是一个与土地有很大关联的线状网络系统,具有多种用途设计的目的,包括生态管理、娱乐、文化、审美或其他用途的概念,其兼容土地可持续利用。基于绿道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连接性、网络结构性、整体性等特点。研究通过借鉴绿道相关理论经验,阐述多用途规划目标的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整合研究的必要性。以江苏盐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分析城市资源特色基础上,理顺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功能关系,在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面,整合绿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一整套联动系统来组成,要以生态社区城市绿化作为基地,绿道系统作为链接网络,公园、游园、立体绿化作为联接点,从而构建生态社区、立体绿化、公园、绿道、水系相结合的联动系统。其中绿道系统作为重要的连接途径,在整个联动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绿道本身的生态化程度以及其网络的选线和连接,将深刻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摘要: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中国近年来在多个城市广泛开展了绿道系统建设,但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目前,中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较少考虑到与生态系统、文化、产业的结合。笔者以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绿道为例,分析阐述了后官湖绿道的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提升绿道文化品味、发展绿道产业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大众休闲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统筹城乡等理念指引下,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康体效益和休闲于一体的绿道旅游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和消费观念。介绍了绿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阐明绿道旅游的特点和绿道旅游的意义,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绿道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绿道旅游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水文过程是景观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水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是影响景观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廊道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滨水绿道景观进行了规划设定,其中包括: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范围、构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在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规划中将不同区域空间分为水位线区间内、水路过渡空间及等高线区间内。在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中通过三级路网的打造,营造溢泉湖亲水、亲自然的滨水绿道路网空间;在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将河滩地自然属性,降低对生态的破坏,达到水-路-绿相协调。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水城泰州城市核心功能区滨河绿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人流交通、地域文化开发等方面的不足.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提出了对滨河绿道进行品质提升完善的策略:渗透文化元素构建功能多元化的滨河绿道、因地制宜构建自然生态的滨河绿道、增加绿色空间、建设交通便捷的滨河慢行步道体系、建设水城共融的连通开放空间等...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道具有典型的廊道状特征,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连线作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在对滨水型绿道和沿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绿道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调查北京城市绿道共发现维管束植物205种;(2)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Pi...  相似文献   

20.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生态型的郊野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屏障。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绿道建设成为森林公园的主打特色。本项目是由湛江市宝钢集团赞助建设的绿道驿站,除了满足绿道驿站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还结合宝钢集团的企业文化主题对场地进行景观设计。设计过程中主要从项目选址、主题定位、设计构思和景观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将企业文化特色与绿道景观融为一体,营造一个多元化体验的旅游休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